•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特效技術影響電影產業十載 馬萬鈞日前返臺分享心路歷程
2019.03.01
特效技術影響電影產業十載 馬萬鈞日前返臺分享心路歷...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首位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The Oscars)執委單位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頒發「科學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s)」的臺灣人馬萬鈞博士,...
特效技術電影馬萬鈞
遁入時空回溯記憶 獨特腦波現象將成證據?
2019.03.01
遁入時空回溯記憶 獨特腦波現象將成證據?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日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n Bethesda, NIH)團隊於Science發布的最新研究中提到,當一個人在「調閱」自己的記憶內容時,腦中會產生快速震盪的波動,這些波動是否即為人類具...
時空記憶腦波
NASA計畫打造全新望遠鏡 搜尋更多系外星體
2019.03.01
NASA計畫打造全新望遠鏡 搜尋更多系外星體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自從哈伯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多達1400顆太陽系外行星以來,NASA企圖建造規模更大,拍攝畫質更為清晰照片的望遠鏡。目前計劃建造的新型望遠鏡將更加強大,並以搜尋更多系外星體為主要任務。
NASA望遠鏡系外星體
機器學習用於預測及分析地震活動
2019.03.01
機器學習用於預測及分析地震活動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分支,近1、20年來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項領域之中,如統計學與機率相關理論等。機器學習是能讓電腦自我學習的一種演算法,其允許電腦從大數據當中識別、預測及讀取...
地震預測機器學習
新創3D模型將可預防社區犯罪
2019.03.01
新創3D模型將可預防社區犯罪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近日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布於《應用地理》(Applied Geography)的研究表示,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3D模型技術,可以幫助警政司法等單位事先預測可能發生竊盜事件的...
3D模型犯罪
奈米科技加持 老鼠也能看見紅外光
2019.03.01
奈米科技加持 老鼠也能看見紅外光
作者 / 編輯部
447期
【本刊訊】在生物的視覺中,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僅只能觀看約390~700奈米(nm)的可見光波長。而光譜上其它的電磁波,如紅外光、紫外光等,也同樣存在於生活周遭。人類與動物的身體在發熱時會散發出紅外光,而一般的物體...
奈米科技紅外光
 無痛遞藥新革命-微針貼片的進化史
2019.03.01
無痛遞藥新革命-微針貼片的進化史
作者 / 劉大佼/怡定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葉...
447期
微針貼片(microneedle patch, MNP)為一新型經皮吸收遞藥系統(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其結合了貼片和皮下注射的優點;因貼片上的微針甚短、不致碰觸神經,不僅沒有皮下注射的疼痛感,還可輕易攜帶...
無痛遞藥微針進化
癌症治療的新方向-胜肽標靶化療法
2019.03.01
癌症治療的新方向-胜肽標靶化療法
作者 / 林欽塘/臺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所名譽教授。
447期
每年全球人口中,目前約有10%的病人死於癌症疾病;若能適當地改良治療方式,或許能延緩及減少這種情況。從60~70年前至今,治療癌症的方式──化療,是以很強的有毒藥物化療,例如用癌得星(Endoxan,或稱doxorubicin)...
癌症新方向胜肽標靶化療
臺灣原生魚的守護者-裕民國小鍾宸瑞老師專訪
2019.03.01
臺灣原生魚的守護者-裕民國小鍾宸瑞老師專訪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47期
過去幾年,臺灣出現不少色澤鮮豔、具觀賞價值的魚種,吸引許多民眾養殖,這些所謂的「觀賞魚」有近9成皆由國外進口;相反地,臺灣原生魚類有近6~7成因長相較為樸素,故較少受到關注,自然也就不太被認識、了解。
原生魚鍾宸瑞
從仿生學解碼大自然色彩之謎
2019.03.01
從仿生學解碼大自然色彩之謎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7期
仿生學(Bionics),是一種透過觀察大自然中物種的生理或特殊現象,進一步來模擬或仿造生物的各項功能的科學。最早,仿生學一詞源自於希臘文中的「Bio」,意思為「生命」。而仿生一詞的概念早在1960年代被斯蒂爾(...
仿生學解碼大自然
福衛七號衛星計畫 將有助於提升氣象準確度
2019.03.01
福衛七號衛星計畫 將有助於提升氣象準確度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7期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FORMOSAT-7/COSMIC-2),又稱福衛七號,為臺灣與美國共同合作的衛星計畫、所打造的的氣象衛星衛星群。此衛星計畫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NSPO)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
福衛七號衛星氣象準確度
中正大學赴印度設立研究中心 攜手開創智慧產業未來
2019.02.01
中正大學赴印度設立研究中心 攜手開創智慧產業未來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印度計畫於明(2020)年前打造「百座智慧城市」,中正大學(以下稱中正)看準此一趨勢,聯合印度理工學院羅巴爾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par)與吉特卡拉大學(Chitkara University)投入人工...
智慧產業
光陽與工研院合作 電動車設計新里程
2019.02.01
光陽與工研院合作 電動車設計新里程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在臺灣,大街小巷皆能看到機車的蹤跡,利用機車代步的民眾仍是多數,但一般汽油驅動的機車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問題十分嚴重。近年,民眾環保意識抬頭,為了減少污染的排放,電動機車的出現成為民眾交通代步的新選...
光陽工研院電動車
將可見光轉換為紅外光的新技術 未來有望治療癌症等疾病
2019.02.01
將可見光轉換為紅外光的新技術 未來有望治療癌症等疾...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與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共同研究團隊近日發表於Nature的研究顯示,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化學轉化過程,能將可見光轉化為紅外光,可在無害的情況下穿...
紅外光癌症
可形變的微型機器人 未來或許可用於醫療
2019.02.01
可形變的微型機器人 未來或許可用於醫療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共同研究團隊,近日於《科學發展》(Science Advances)發布研究,表示未來或許能將微型機器人透過藥物輸送致患病的身體組織之中。
機器人醫療
中山海科系科學英文課 領學生用英文專業答辯
2019.02.01
中山海科系科學英文課 領學生用英文專業答辯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以下稱海科系)創辦至今,已開設8年的科學英文課。該門課的學生在第二學期時,須就「全球暖化是否由人類引起」及「進化論是事實還是假說」進行全英語辯論,為讓學生能有針對專業進行答辯...
科學英文課答辯
中研院團隊解碼牛樟基因定序 改寫植物族譜
2019.02.01
中研院團隊解碼牛樟基因定序 改寫植物族譜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臺灣特有喬木──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不但是可提煉芳香精油的上等木材,更能培養出素有「森林紅寶石」之稱的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可惜因遭受大量盜採而瀕臨絕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
牛樟基因植物族譜
臺科學家發現打開血腦障壁的密鑰 腦癌治療又現曙光
2019.02.01
臺科學家發現打開血腦障壁的密鑰 腦癌治療又現曙光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腦瘤治療的過程中,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使化療藥物被阻隔在外,無法有效殺死癌細胞。近期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於《美國化學會奈米雜誌》(ACS Nano)發布最新研究,並指出在...
血腦障壁腦癌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揭碑 將積極推動人才培育
2019.02.01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揭碑 將積極推動人才培育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以下稱半導體中心)日前正式揭牌,是全球唯一整合積體電路設計、晶片下線製造及半導體元件製程研究的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並與產學合作平台「臺灣半導體產學研發聯盟(...
國研院半導體人才培育
導電材料新用法 美學者打造氧化石墨烯黏土
2019.02.01
導電材料新用法 美學者打造氧化石墨烯黏土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研究團隊,日前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布研究,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製作成柔軟、可塑型與可捏合的有趣材料,就像麵團或黏土一...
導電氧化石墨烯黏土
中山海科院材料成果展 隱形鼻罩與防刺布料驚艷全場
2019.02.01
中山海科院材料成果展 隱形鼻罩與防刺布料驚艷全場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近日,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舉辦畢業專題成果展,現場展示許多呈現材料力學成果的作品。其中,由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以下稱海工系)學生群共同改良發想的「PM_2.5下的新潮流──隱形鼻罩」與「刀子無法刺透的...
隱形鼻罩防刺布料
產電形式革新 未來可望打造「靜電」電源
2019.02.01
產電形式革新 未來可望打造「靜電」電源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靜電(static electricity)是相當常見的能源生成形式,然而人們對它的了解似乎不多。近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UB)學者於《靜電學報》(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發布的...
靜電摩擦起電效應費米能階
科技部率新創團隊跨國參展 產品潛力受歐美大廠青睞
2019.02.01
科技部率新創團隊跨國參展 產品潛力受歐美大廠青睞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為引領臺灣高科技新創前進國際市場,科技部於今(2019)年1月8~11日率44家頂尖科技新創團隊,再度征戰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並在展後記者會上宣布新創團隊於今年展...
產品潛力消費性電子展全球數位經濟新創產業鏈TTA
挑戰即時戰略遊戲 AI再次戰勝人類
2019.02.01
挑戰即時戰略遊戲 AI再次戰勝人類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2017年,一款由來自英國倫敦的Google DeepMind人工智慧公司所設計的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Go擊敗世界頂尖圍棋棋士而聲名大噪。而該團隊野心不止於此,近期也將目標伸向網路即時戰略遊戲領域。DeepMind團隊推出...
AlphaStarAI戰略遊戲
智慧農業初探-當資訊走入田間
2019.02.01
智慧農業初探-當資訊走入田間
作者 / 陳幸延/智慧農夫。
446期
農業,是相當早期的文明,當人類可以在一地點定居、不用隨著山牧季移時,穩定的糧食來源成了奠定社會發展的基石,加速工業世代的更迭,更有甚者,工業發明還能促成農業邁向現代化。
智慧農業資訊田間
生長在水陸交界的蜻蛉—淺談台江地區的蜻蛉與環境問題
2019.02.01
生長在水陸交界的蜻蛉—淺談台江地區的蜻蛉與環境問題...
作者 / 黃棕堡/臺南市善化高中飼養蜻蜓與螢火蟲的高三生。
446期
「台江」這個名字,源自歷史上的台江內海,現今多已陸化為濕地或魚塭。18世紀前,位於臺灣西南的潟湖即為台江內海,潟湖在18世紀中葉後逐漸陸化,外側的鯤鯓(即沙洲)亦與陸地連為一體,僅餘四草湖、鯤鯓湖與若干濕地等...
台江地區蜻蛉環境
國衛院病媒蚊中心登革熱防疫大作戰
2019.02.01
國衛院病媒蚊中心登革熱防疫大作戰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6期
近年來,全球皆水深火熱的壟罩在病媒蚊疾病中,在中南美洲地區,有造成小頭症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 ZIKV);在臺灣,除了時有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的零星案例傳出外,影響臺灣最大的莫過於隨著氣候的增...
國衛院登革熱防疫
興大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聯手 復甦瀕危食蛇龜
2019.01.01
興大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聯手 復甦瀕危食蛇龜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臺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因長期被盜獵且棲地受破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 EN)。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去(...
食蛇龜瀕危物種
中山大學與港務公司合作 力推港埠區塊鏈技術應用
2019.01.01
中山大學與港務公司合作 力推港埠區塊鏈技術應用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國立中山大學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港務公司)去(2018)年12月13日於高雄港史館,針對區塊鏈於港埠管理等應用舉辦「智慧港口論壇與工作坊」,除了邀集中山大學研發長周明奇、副教務長陸曉筠等行政主管和師生參...
區塊鏈技術智慧港埠區塊鏈e港通服務平台
錯認十幾年 科學家修正七員化合物結構
2019.01.01
錯認十幾年 科學家修正七員化合物結構
作者 / 編輯部
445期
令人難以捉摸的七員環狀亞氨醚(seven-membered cyclic imino ethers),被懷疑因氣味與光譜數據誤導,使得研究員得到錯誤的分子結構,日前已被化學家修正過來。
七員化合物結構 核磁光譜
  • «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