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焦點話題
精選好讀
重磅快評
生醫先鋒
科技智財
專訪時間
特別報導
動態時報
懷念科月人
資訊生活
學術趨勢
科技人文
科技前沿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20.01.01
全新公式解鎖 可算出雙面太陽能板電力極限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近日,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與孟加拉東西大學(East West University)物理學家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發表全新的熱力學(...
太陽能板
雙面太陽能板
熱力學
2020.01.01
樂高積木新應用 可作為良好的隔熱材料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樂高積木(LEGO)想必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小小的塑膠積木可以創建出屬於自己的想像天地,而這項小孩和大人都喜愛的玩具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科學用途。
樂高
樂高積木
隔熱材料
低溫物理
2020.01.01
新型X光檢測裝置讓違禁品無所遁形
作者 / 編輯部
547期
【本刊訊】為了避免恐怖攻擊事件影響飛安,機場的安檢層級須不斷提升,以因應各種潛在威脅。機場的X光安檢機台是重要的把關之一,但現行的X光機台仍有許多難以檢測的項目。
X光
安檢
違禁品
X射線繞射
EDXRD
2020.01.01
2020火星探測計畫能否執行?降落傘成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歐洲航太總署(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 ESA),於去(2019)年5月及8月在對火星漫遊者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進行測試,然而結局以失敗告終。
火星
降落傘
火星探測
NASA
ESA
2020.01.01
聽損兒童福音 基因檢測流程再進化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臺大醫院日前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部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平台合作,強化基因檢測的分析速度與品質,讓聽力受損的孩童能把握治療黃金期,避免遺憾終生。
聽力受損
基因檢測
臺灣AI雲
TWCC
2020.01.01
阿拉伯學生訪臺交流防災科技與經驗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雷布登文官學院(Rabdan Academy)副校長阿蕾恩(Faisal O. Alayyan),於去(2019)年12月率領教職員及學生至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稱災防科技中心)參訪,除簽署合作協...
防災
防災交流
阿拉伯
2019.12.20
用K他命改善酗酒問題,真的可行嗎?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許多人聽到氯胺酮(ketamine) 都一頭霧水,這到底是什麼物質?其實氯胺酮就是惡名昭彰的迷幻藥──K他命。然而,近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研究顯示,K他命用得好的話,其實能減少嗜酒成癮的問題。
K他命
氯胺酮
酒精
記憶
成癮物質
2019.12.20
海洋生物垂直遷移研究 改善氣候模型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近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 和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 français, CNES)利用雙方合資的雲-氣溶膠光學雷達與紅外線探測衛星(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動物行為
海洋生物
晝夜垂直遷移
衛星探測
光學雷達
2019.12.20
臺灣也看得見星光 黑洞現形記:半年後再次沸騰的黑洞...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6期
今(2019)年4月黑洞第一張照片發表後,席捲全球報章媒體的頭條、焦點新聞,在社群媒體上也成為各界轉發的焦點。即便已經過了大半年,10月底臺灣中央研究院一年一度院區開放參觀活動 (Open House),策畫「黑洞」相關演...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格陵蘭望遠鏡
2019.12.20
離岸風場對生態系的影響,如何評估?
作者 / 楊舒婷、廖品琇、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456期
上(2019年11)月專題中,筆者群探討了離岸風機對海洋生物的生活有何衝擊。這次,他們將從生態角度檢視風場建置的利與弊。
離岸風場
生態系
食物網
海洋生物
2019.12.20
建置風場所帶來的人工魚礁效應, 是福是禍?
作者 / 邵廣昭、陳靜怡、陳國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
456期
北大西洋地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推動離岸風機的綠能政策,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也在2010年完整評估過離岸風機對海域生態的影響。
離岸風機
魚礁效應
環境生態
海洋
2019.12.20
離岸風機噪音對於魚類可能的影響
作者 / 張顥議、邵奕達/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456期
大部分的風力發電廠都建立在岸邊,或是在離岸數公里的淺水區海床(約5~30 公尺深)。然而,這些海域也同時是魚類攝食及產卵的主要場所,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的卵及幼體生存的棲地,因此具有高度的生態重要性及敏感性。
離岸風機
魚類
噪音
生態
2019.12.20
海洋鳥類的生活, 在離岸風機建置後是什麼風景?
作者 / 丁宗蘇、林穆明/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456期
風力發電是國際間發展快速且技術已趨成熟的再生能源,由於低汙染、低能源需求的特質,使它具有永續發展、延緩全球暖化的潛力。作為一種綠色能源,監測、評估並設法減輕風力發電對周圍生態的負面影響,是世界各國發展風力...
離岸風機
鳥類生態
再生能源
2019.12.20
AI協助找尋世界遺產「納斯卡線」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納斯卡線(Líneas de Nazca) 是位於祕魯納斯卡沙漠地區的大型線條圖案,同時也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之一。納斯卡線包含各種類型的圖形,包含人類外型、動物造型與各種物件等,而目前尚不清楚納斯卡線的由...
納斯卡線
AI技術
世界遺產
開發計畫
環境保護
2019.12.20
沖馬桶不再浪費水!特殊塗料讓排遺不沾黏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水資源匱乏的困境迫在眉睫,目前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面臨缺水的窘境,因此節省水資源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議題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浪費水的情況莫過於廁所的馬桶用水,根據統計,全球每日的馬通沖水量高達1410億公升...
排遺
LESS塗料
馬桶清潔
水資源
2019.12.20
讓金屬可以摺!摺疊機器人進化更輕更方便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為了製造兼具伸縮、變形與柔軟特性的機器人,科學家不斷開發各種材料以達到需求。一般而言,常見的金屬材料較硬,因此不太適合作為摺疊機器人 (origami robot)的材料。
金屬
摺疊機器人
彈性體
2019.12.20
資安漏洞 無人機也可能被駭客攻擊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近年來,無人空拍機、無人載具及各種遠端操控的設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於各領域。舉例而言,美國亞馬遜公司(Amazon)利用無人飛機載具作為貨品運輸用途,該策略不只能節省人力成本,甚至能成為吸引民眾購買產品的噱頭...
資安
無人機
運輸載具
駭客
2019.12.20
新規範有望終結AI犯的錯?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常發生所謂的不良行為(undesirable behavior),隨之而來的各式偏誤(bias)也可能造成使用者財務損失,或延誤醫學上的診斷。為避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產品得出錯誤的結論並降低...
AI
機器學習
演算法
2019.11.15
充放電之間,也能輕鬆捕獲二氧化碳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科學家開發一種能利用充放電去除二氧化碳(CO2)的裝置,且可用於任何濃度的空氣處理,即使目標氣體僅佔大氣中極少的比例,依然有用。
二氧化碳
電池
2019.11.15
地殼與地幔誰拉著誰走?科學家提有趣觀點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對地球學家而言,有個問題一直深深地困擾著他們:究竟,是構造板塊(tectonic plates)的運動受地幔(mantle)影響,還是地幔被板塊「牽著鼻子走」呢?
地殼
地幔
2019.11.15
終結癌細胞轉移命運 國衛院研究找到關鍵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研究員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發表最新研究,透過轉殖小鼠實驗找到癌細胞轉移的關鍵機制,不僅為癌症病患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更從現有臨床藥物中找到可用的材料!
癌細胞轉移
國衛院
2019.11.15
頸動脈流速檢測 可望預示認知功能衰退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紹源,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合作,針對認知功能正常的中高齡份子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流速與認...
頸動脈
認知功能
2019.11.15
這件裙子適合搭配這雙短靴嗎?問問你的手機吧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有時就是發生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的窘境,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各種衣物之間的搭配。一般來說,如果不知道該穿什麼,解決方法可藉由翻閱時尚雜誌、詢問周遭親友意見,或是上網參考時尚愛好者的穿搭方式等。不過,在不久後...
搭配
手機
2019.11.15
量子霸權來臨?Google量子電腦技術立下標竿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期由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亞大學(UC Santa Barbara)及Google的共同研究團隊,在Nature所發布的研究表示,團隊利用53個量子位元(qubit)所製作出的量子電腦,不只能順利運作,運算能力更號稱是目前傳統超級電腦的...
量子電腦
Google
2019.11.15
當自駕車出車禍 責任歸屬該如何釐清?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年來各大汽車車廠紛紛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研究與開發,最終的目標是能夠取代真人駕駛,透過電腦系統省去人力成本,達成完全的自動駕駛。但此目的離達成尚有很長的距離,因此目前的自動駕駛系統,充其量只能視為「半自動駕...
自駕車
車禍責任
2019.11.15
找尋蟲洞新方法 前提是它真的存在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期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的研究人員發布在《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 D)的最新研究顯示,假設蟲洞真實存在,人類仍有能力進行觀測。
蟲洞
2019.11.15
臺泰再簽協議 科技交流更上層樓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為配合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國家實驗研究院(以下稱國研院)院長王永和與泰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 NSTDA)院長西里特拉庫爾(Narong Sirilertworakul)於本(2019年...
臺灣
泰國
協議
2019.11.15
手機就能拍到銀河,天文學家為什麼還要蓋超大望遠鏡?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5期
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在相機解析度上也逐漸提升,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記錄日常生活。甚至只要用一般手機搭配腳架,就能拍出以往只有專業相機才能捕捉的畫面,好比說那天上的銀河和月球表面的陰影。然而,天文學家卻仍不斷...
超大望遠鏡
王祥宇
2019.11.15
專題導讀:從離岸風機掀起的海洋生態革命
作者 / 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455期
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面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核能安全疑慮下,立法院於2015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減碳目標於2050年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並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20%。
離岸風機
海洋生態
2019.11.15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前 海洋基礎生產力如何隨季節變化?
作者 / 曾筱君、龔國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455期
從西元1991年丹麥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設立開始,歐洲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約三十年;隨著技術純熟和費用下降,歐洲的離岸風力發電場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這股再生能源的新浪潮也逐漸向亞洲推進。
離岸風力發電
海洋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資料總數:15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