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焦點話題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福衛七號太空任務」回顧於台視播出 再次見證臺灣航太科技里程碑
2019.09.18
「福衛七號太空任務」回顧於台視播出 再次見證臺灣航...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近年,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共同執行福衛七號計畫;為讓民眾更了解福衛七號,科技部與台視新聞台攜手合作,製作「福衛七號太...
福衛七號
手機通知響不停工作效率依舊的千禧世代
2019.09.18
手機通知響不停工作效率依舊的千禧世代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在網路便利的時代中,不論是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手機應用程式與各種通知等,似乎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份。根據統計,重度依賴科技使用的人平均一分鐘內會收到4封的網路訊息或通知。面對上述的資訊干擾(IT...
資訊干擾通訊
Wi-Fi新功能誕生 室內可望實踐導航技術
2019.09.18
Wi-Fi新功能誕生 室內可望實踐導航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對現代人的生活而言,手機內建的導航軟體不可或缺。舉例而言,開車或騎車時面對不熟悉的路況,或是到陌生的環境時,使用Google Maps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上述的導航模式均以室外為主,室內環境的導航則較少被提及。
Wi-Fi導航
使用水收集器對抗旱災
2019.09.18
使用水收集器對抗旱災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水資源匱乏是目前全球各地所面臨的環境議題之一,因水資源分配不均,加上近年來的極端氣候影響,尤其以乾燥地區來說,取得乾淨水源變得更為困難。
旱災水資源
有覓食經驗的蜜蜂 腦子和別人不一樣!
2019.09.18
有覓食經驗的蜜蜂 腦子和別人不一樣!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有在出外覓食的蜜蜂,其神經細胞竟會隨之升級!近日eNeuro期刊一研究指出,由於此類蜜蜂比無相關經驗的蜜蜂多了尋找食物的任務,其感知震動的神經細胞或神經元也會得到更多的特化。
蜜蜂神經細胞
80年前,臺北正萌芽的教育型天文台
2019.09.18
80年前,臺北正萌芽的教育型天文台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453期
說到臺北的天文台,你或許會想到士林基河路上的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然而回溯歷史,臺北第一座開放民眾參觀的天文台,其實在西門附近、坐落於延平南路上,就在現在的中山堂南側的屋頂上。
哈雷彗星天文台
簡述鋅液流式空氣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2019.09.18
簡述鋅液流式空氣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作者 / 蔡佳玲/中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
453期
世界人口的增加、環境污染問題和全球氣候的變遷及暖化,都威脅著人類的永續生存。許多先進國家均致力提升含碳燃料的使用效率及研發無碳燃料的技術,如金屬燃料電池技術,盼最終可使用電能作為車輛能源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鋅液流式空氣燃料電池
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從北美館展覽走出一段科藝記事
2019.09.18
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從北美館展覽走出一段科藝記事
作者 / 簡宗奇/桃園市立南崁高中物理科教師。
453期
在這場名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的藝術展覽中,可以看到許多在科技界面上延伸觸角的藝術作品,主要訴求為對科技發展與工業開發造成人類心靈與物質境域汙染與迫害的深度反思,讓人走進美術館時也彷彿置身於...
北美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動物的地震第六感
2019.09.01
動物的地震第六感
作者 / 郭羽漫、謝育哲/愛清潔、有禮貌,本刊編輯。
597期
地震,只消幾秒的時間,就能不遠千里地穿越幾個國家或大陸,甚至衍生出海嘯等周邊災害。人類不斷在防災科技上做出改良,以探測地震來臨前的蛛絲馬跡,然而,有些動物似乎就內建這樣的能力,其所表現出來的怪異行為,也常...
動物動物行為地震
太空時代2.0—當登上太空不再高不可攀
2019.09.01
太空時代2.0—當登上太空不再高不可攀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597期
近年來,隨著太空科技民營化,各家私人太空集團如雨後春筍冒出,如SpaceX、藍色起源(Blue Origin)、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阿斯特里姆(Astrium)及畢格羅宇航(Bigelow Aerospace)等,也宣告民間太空探索的大...
太空火箭SpaceX福衛七號
2019年8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ノ>ω<)ノ
2019.09.01
2019年8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ノ>ω<)ノ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抽書書摘
翻硬幣與青蛙跳
2019.09.01
翻硬幣與青蛙跳
作者 / 游森棚/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597期
今(2019)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亞數學競賽(InternationalMathematicalOlympiad,IMO)甫於7月在英國巴斯(Bath)舉辦。IMO每隊6人,只考6題,每題7分,其中第五題是相當有趣的翻硬幣問題。
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翻硬幣問題
現代科技生活的墊腳石—半導體
2019.09.01
現代科技生活的墊腳石—半導體
作者 / 杜立偉/清華大學物理學士,美國西北大學博士,1995年...
597期
1970年以來現代科技快速發展,舉凡手機、電腦、電視、通訊、照明、太陽能電池、遙控器與偵測器等,幾乎所有日常電器及工業設備都含有半導體元件。但半導體究竟是什麼呢?筆者將介紹其基本組成與原理,並細數常見的材料類...
半導體
歪斜、黑暗人生中的曙光—黃斑部病變、幹細胞與再生醫療
2019.09.01
歪斜、黑暗人生中的曙光—黃斑部病變、幹細胞與再生醫...
作者 / 林泰祺/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邱士華/臺北...
597期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出現視物變形,最終造成視力喪失。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人3C產品大量且長時間使用下,讓罹患此疾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因此,要如何治...
黃斑部病變幹細胞與再生
火山之歌—聽聽他們的鳴唱與心跳
2019.09.01
火山之歌—聽聽他們的鳴唱與心跳
作者 / 林正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597期
火山噴發,是人類長久以來必須面對的一種巨大的天然災害,如何避開火山噴發所造成的災害,一直是人們必須關注的防災工作。事實上,充分應用現在科學儀器的觀測,可以非常有效地獲得火山噴發的前兆,提早進行疏散與準備,...
火山噴發
從電子菸的環境與公眾健康危害談法律的管理與設計難題
2019.09.01
從電子菸的環境與公眾健康危害談法律的管理與設計難題
作者 / 郭憲文/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
597期
雖然電子菸是可能減少菸草危害的最新產品,但它們已被誇大宣傳作為減少吸菸危害的替代品。近年來,對這些設備的認知和使用迅速成長,全世界至少有數百萬人正在使用電子菸,然而各國對於這項新興產品的認識有限,也使得管...
電子菸管理
腸道與腦的直達車
2019.09.01
腸道與腦的直達車
作者 / 楊世斌/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駱宛...
597期
若要讀者試著描述一塊巧克力蛋糕,大概在沉吟之際,會立刻在腦海中先浮現出一塊咖啡色(視覺)、苦中帶甜(味覺)及具有獨特巧克力香氣(嗅覺)的物體。人們總不自覺地將五體感覺,並以描述自身經驗;而這正是因為人類的...
腸道外受器內受器大腦
馴化陸生哺乳類動物
2019.09.01
馴化陸生哺乳類動物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東京大學水產...
597期
考古學者在冰河時期人類遺址中發現狗的骨骼,顯示犬類和人類密切的社會關係,據此推測犬類可能是首批被人類馴化的物種。在約1萬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馴養牛、綿羊、山羊、豬和馬等家畜,這些動物與人類的經濟...
陸生動物演化理論遺傳漂變淘汰反淘汰基因瓶頸效應
磁力線到規範場-從法拉第到狹義相對論談場論發展
2019.09.01
磁力線到規範場-從法拉第到狹義相對論談場論發展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科教...
597期
近代物理發展的故事篇章很大部份是由場(field)擔綱主角演出,從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磁力線與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的電磁場論拉開序幕,隨後登台演出的愛因斯坦以彎曲時空的幾何學重新詮釋重力場,...
磁力線廣義相對論規範場
基因之上,演化之下從生物觀點雜談兩性
2019.09.01
基因之上,演化之下從生物觀點雜談兩性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97期
1970 年代,在美國的臺灣留學生,將對學術知識的渴求,轉化成自身熟悉的文體撰寫。在一顆顆緊密排列的鑄字背後,轉印成 一本本的《科學月刊》, 記錄著當年珍稀的新知。 50 年後的今日,印刷技術不再是制式的活版印刷,...
基因演化生物觀點兩性性別有性生殖
第一張中文週期表
2019.09.01
第一張中文週期表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曾任《科月》編委,...
597期
今(2019)年是俄國化學家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正式提出報告,宣布發現化學元素性質隨原子量增加有週期性變化的元素週期律與週期表的150週年紀念。聯合國以今年為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化學元素中文週期表門得列夫
辨識照片真偽 還是交給電腦吧
2019.09.01
辨識照片真偽 還是交給電腦吧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近年隨著電腦圖像處理的快速進展,各種修圖、後製及合成技術讓圖片虛實難辨。其中,透過人臉融合(facemorphing)將2張完全不同的人臉完美結合,著實令人分辨不清。有專家警告,該技術很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製造假護照...
電腦圖像處理人臉融合電腦臉部辨識系統演算法資訊
汗味掰掰 穿上散發香氣的衣服
2019.09.01
汗味掰掰 穿上散發香氣的衣服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臺灣夏季的天氣總是令人難以忍受,面對高溫悶熱環境時,戶外活動或工作都會使身體大量排汗,而更惱人的是流汗後所產生的味道。所以,若衣物具散發香氣的功能,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天氣氣味β香茅醇蛋白衣服汗液
暴露於太空的低劑量輻射 可能影響大腦學習及記憶
2019.09.01
暴露於太空的低劑量輻射 可能影響大腦學習及記憶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太空中充滿各種輻射,對於執行任務的太空人,暴露於輻射中將造成健康危害。但以往的實驗,只有透過照射短時間且高劑量輻射的生物研究,而未以真實的狀況進行實驗。
太空輻射大腦學習記憶海馬迴前額葉皮質焦慮行為
看得你心發寒 預防海鷗搶奪食物的新方法
2019.09.01
看得你心發寒 預防海鷗搶奪食物的新方法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在海邊活動時,遭受海鷗攻擊或搶奪手上食物的事件時有所聞。面對猶如流氓行徑的動物,該如何保護自身手上的食物呢?對此,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ofExeter)的研究團隊發布於《生物學報》(BiologyLetters)的實驗...
海鷗食物個性
全球暖化加劇 約書亞樹等林木恐成歷史
2019.09.01
全球暖化加劇 約書亞樹等林木恐成歷史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19世紀中葉,一群摩門教徒在穿越美國加州莫哈韋沙漠(MojaveDesert)時看見短葉絲蘭(Yuccabrevifolia),其獨特的外型讓他們想起《聖經》裡將手臂伸在空中向上帝禱告的約書亞(Joshua),後人遂稱其為「約書亞樹」。可...
約書亞樹樹種全球暖化溫室氣體莫哈韋沙漠
捕食者帶來的生存壓力 不容小覷
2019.09.01
捕食者帶來的生存壓力 不容小覷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常聞受害者經歷天災人禍後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所苦。事實上,其他動物也可能因捕食者引發的各種恐懼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過去雖有許多相關學科論述,卻缺乏實證連結(...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黑蓋山雀杏仁核海馬迴神經迴路
球賽中積累的撞擊 恐深深傷害腦組織
2019.09.01
球賽中積累的撞擊 恐深深傷害腦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橄欖球可說是美國大學校園的經典活動,然而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研究團隊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布的一則研究顯示,運動員在球賽裡所受的頭部撞擊,即便未造成腦震盪,卻也讓...
運動員白質大腦
創世紀號墜落 意外開啟水熊蟲月球迷航
2019.09.01
創世紀號墜落 意外開啟水熊蟲月球迷航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今(2019)年4月,以色列探測器創世紀號(Beresheet)墜毀在月球上,然而上頭有個特別的乘客──水熊蟲(tardigrade)卻意外登陸!這個能適應極端環境的節肢動物,究竟有沒有辦法在月球生存下來?
水熊蟲隱生代謝創世紀號
不只生理特徵 神經訊息也能被遺傳?
2019.09.01
不只生理特徵 神經訊息也能被遺傳?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神經系統裡的活動,可以被遺傳下來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一團隊,日前以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做觀察,發現其腦細胞能透過小片段RNA與生殖細胞溝通,如此一來便能將大腦中的訊...
秀麗隱桿線蟲RDE-4蛋白DNARNAHRDE-1基因行為遺傳神經系統
  • «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