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11-29學界未盡的公共社會責任?從學術文章的付費巨牆談起 600 期

Author 作者 甘偵蓉/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Take Home Message

科研新知應受商業行為的制約,還是開放給人們閱讀討論?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研究工作者苦心經營的成果,仍難以直接與社會大眾對話。此外,學術商業出版的大手卡在其中,看似維持學術文章品質,實則為牟財利使科學裹足不前。在商用與開放的拉扯之中,作為學術出版小眾的臺灣,或許更有機會以小搏大。
 

被商業高牆鎖住的科研成果

「科學不應鎖在付費牆後(no science should be locked behind paywalls)」,這句話出自歐洲地區發起、加速研究出版全面開放取用(open access)的Plan S,目的不僅是反對付費才能閱讀學術期刊文章的邏輯,更揭示既然科學能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就該視為公共財,不應被用來買賣,甚至成為企業大肆牟利的工具。

為何反對「付費才能看」這套在學界已運作百年歷史的學術出版制度?因為研究者在期刊上所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多來自政府或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所提供的研究經費,而發表之前所需通過的學術同儕審查,通常由其他研究人員免費提供,但是學術商業出版商把文章製成期刊發行後,作者多不能隨意公開分享文章給自己的學術同儕、師生、親友或有興趣者,因為出版商多會要求作者必須完全讓渡文章版權給期刊。接著,出版商不但訂定單篇文章索價新臺幣300~1200元的付費購買機制, 還將旗下期刊製作成電子資料庫,再以每年百萬甚至上億元臺幣的期刊訂閱費高價賣給研究機構的圖書館,以便該機構所屬研究人員及師生下載閱讀。
 

冗長且收費不合理的學術出版過程

需高價購買的單篇期刊文章,別說都沒有提供閱讀不滿意或內容不符所需的「鑑賞期退費機制」,也完全不符合研究就是需大量搜集及閱讀文獻的特性;文章內容本身,即使當初文章投稿過程再順利,等到期刊登出,最快也都是半年到一年前,過程不順的話還可能是兩到三年前的研究,實在與今日數位時代的資訊傳播速度大相徑庭。更糟的是,期刊資料庫的訂閱方式,因為自選組合的費用高到令人瞠目結舌,圖書館通常只能接受出版商把想訂和不想訂的期刊混在一起合售的資料庫,且被要求簽訂不能透露訂閱價格的保密協議,以至於訂閱價格近20 年來一路高漲到幾乎沒有圖書館可負荷的地步。

在這一連串的學術發表過程中,學術商業出版商除了支付文章編輯、電子資料庫製作及宣傳等費用外,發行期刊是一門幾乎無本的生意,且在文字與圖表製作、出版和傳播等成本皆大幅下降的數位時代,更是高利潤的事業。 無怪乎全球最大的學術商業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 的年獲利率,遠超過臉書(Facebook)等全球知名企 業。若想更深入了解現在學術出版模式的問題、成因及學術界如何抵制及因應,建議觀看由美國克拉克森大學 (Clarkson University)史密特(Jason Schmitt)教授 在去(2018)年 9 月所拍的紀錄片《付費巨牆:學術商業體系》(Paywall: The Business of Scholarship)。

不過,或許是因為這部紀錄片的主要抨擊對象為全球學術最大商業期刊出版商愛思唯爾,且所訪談人員多是國際知名的大學圖書館員或開放取用運動(open access movement)倡議人士,以至於影評1, 2, 3或國內討論焦點, 多放在如何反制出版商所構築的付費巨牆,像是如何持續推動已經有近20年歷史的學術文章開放取用運動。再不就是針對為反制付費牆所應運而生的開放取用期刊或(訂閱與開放)混合制的商業期刊,在需維持營運又得彌補沒向讀者收取文章下載費及圖書館訂閱費的情況下,而改向文章作者收取平均約新臺幣三千至九萬元不等的文章處理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問題。
 

知識建構與傳播方式被數位時代改變了

然而,仍有許多學術文章鎖在付費巨牆裡的問題,其實還凸顯學界長久以來所忽視的兩件事。

一是數位時代的知識管道建構、檢視及修正,其實不再僅限於專業同儕,而是可能來自專業社群以外的專家甚至一般民眾。若學界迄今仍容許學術文章多數都鎖在付費牆內,意味著學界對於來自學術圈外的檢視、批評與修正,其實並未保持開放心態,甚至態度傾向不友善與拒絕。

另一件事是數位時代的知識傳播方式,所謂上網、立即、自由、全文取用、分享和永存等就是王道,而這正是「開放取用」的核心意涵。若學界迄今仍容許付費牆可嚴重阻礙學術知識的傳播,要不意味著如前所述,其實並不歡迎來自學術圈外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檢視、批評與修正,故以付費牆阻礙只是剛好而已。或者這意味著,學界很習慣搜尋學術文章,就是得登入自己研究機構的圖書館才能獲取,即搜尋上得過五關斬六將,並無法像維基百科那樣如此便利的一鍵獲取。
 

是知識普及的推手,還是阻撓資訊傳遞的枷鎖?

但真是這樣嗎?全球知名學術期刊文章下載海盜網站 Sci-Hub,它的文章下載率不但逐年快速成長,且使用最 高的地區並不僅限於經濟資源較為貧乏的開發中國家,而是連已開發國家如美國,尤其學術研究密度越高的學校,下載率更是不遑多讓。這表示阻礙學術期刊文章難被獲取的,不只是商業付費牆,還有期刊資料庫繁瑣的搜尋介面。換言之,正是這兩因素讓學界以外的人很難在網路上獲取及閱讀嚴謹的學術文章,即使目前國內外都有不少科學普及雜誌與網站,致力於將科學研究成果轉譯給社會大眾。但轉譯畢竟不若直接獲取及閱讀來得迅速,並無法以「反正學界門外漢也看不懂學術文章,不易獲取也無妨」為藉口,輕易地辯解帶過。

容許學術付費及技術巨牆矗立高築,正好映照出學界一直未深刻體認到,數位時代的專業知識建構、檢視、批評、修正與傳播方式,不再是從上到下或從內往外的單向建構,也可能是從下往上或從外往內的反向建構,也就是從學界專家向外擴展至不具學者身份的專家甚至一般民眾。而以付費及技術巨牆把想了解嚴謹的科學成果但無足夠金錢或技術的人阻擋在外,就是學界遷就學術出版商而未善盡「致力讓不普遍的知識變得普遍(making uncommon knowledge common)」的社會責任。而諷刺地是,這句話是愛思唯爾的企業精神,也是在《付費巨牆》一片中訪問到Sci-Hub建置者爾巴克揚(Alexandra Elbakyan)時,被她拿來調侃愛思唯爾的一席話。
 

開放取用應作為臺灣的學術戰略

臺灣作為國際學術出版的小眾,其實更有必要關切目前在國際學界如火如荼進行的學術文章開放取用運動。這麼做,不只是為了提升臺灣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力,更是不被國際學界邊緣化的學術戰略!再加上臺灣又是使用繁體中文作為母語,面對萬倍的簡體中文學術發表量,若臺灣學者也希望研究成果在中文世界能發揮一些影響力,更唯有讓繁體中文期刊都容易在網路上查找、自由閱讀全文、免費分享及使用一途,才能在國際上有被看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