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焦點話題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破解公鑰密碼學─ 死胡同變活巷弄
2019.12.01
破解公鑰密碼學─ 死胡同變活巷弄
作者 / 沈淵源 /燕巢、路竹、南一、東海、 馬利蘭數學博士;...
600期
傳統密碼信息的安全性,完全掌控在加密鑰匙的秘密性。所以超越傳統的關鍵就在信息的安全性必須獨立於鑰匙的秘密性,且必須打破加密鑰匙與解密鑰匙的對稱性。
密碼學鑰匙模算術函數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2019.12.01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作者 / 林彥興 /清大物理/天文物理雙專長,努力於陰溝中仰望...
600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太陽系中除了行星,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這些天體是科學家相當熱衷的研究目標,因為它們像時空膠囊一般保留著太陽系形成之初的資訊。
地球小行星天文學
汪洋中的一曲奏鳴─ 大翅鯨之歌
2019.12.01
汪洋中的一曲奏鳴─ 大翅鯨之歌
作者 / 余欣怡/ 臺灣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喜歡...
600期
低沉起伏的旋律,一句句組成樂章,像奏鳴曲般依序在溫暖的海域迴盪著,有時透過船身傳入海人耳中,變成相互流傳著水手魂的傳說。
大翅鯨唱歌海洋交配繁殖
一濺你就哭─那些「催人熱淚」的化學物質
2019.12.01
一濺你就哭─那些「催人熱淚」的化學物質
作者 / 蘇順發/有機材料專業,目前任教於南臺科技大學化學工...
600期
2014年 9 月,香港雨傘革命,示威者佔領政府總部附近的夏愨道, 香港警方以催淚彈進行驅散,當日警方共發射87 枚催淚彈。今 (2019)年 6 月香港開啟「反送中」行動,執法人員發射多枚催淚彈,大劑量催淚氣體對民眾造成...
化學物質香港呼吸系統群眾運動催淚彈
科學月刊2019年12月號(600期)目錄—諾貝爾獎特別報導
2019.12.01
科學月刊2019年12月號(600期)目錄—諾貝爾獎特別報...
作者 /
600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地牛翻身也不怕─ 大橋抗震新標竿
2019.12.01
地牛翻身也不怕─ 大橋抗震新標竿
作者 / 周中哲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國家...
600期
新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是結合橋梁工程的重大建設,為了因應美國西岸各斷層所造成的地震,橋梁的結構設計必須符合各種的耐震需求,此橋梁甚至也翻新過往的各種地震工程規範。
橋梁工程設計地震新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海沃斷層聖安地列斯斷層
數學能力男孩女孩一樣好
2019.12.01
數學能力男孩女孩一樣好
作者 / 編輯部
600期
長期以來社會的刻板印象中,總認為男性的數理能力較女性佳,而女性則在語言及文字等相關領域優於男性。不過,能支持此觀念的證據並不多,尤其過去關於男女之間數理能力的實驗往往無法跳脫兩性生理差異、社會文化的影響條...
數理能力性別神經系統功能性磁振造影兩性兩性差異社會文化刻板印象
特殊感應裝置讓你下車不再粗心
2019.11.29
特殊感應裝置讓你下車不再粗心
作者 / 編輯部
600期
翻開新聞版面,偶爾會看到粗心的父母離開車輛時,忘記將後座的孩童一起帶下車;或是匆忙的飼主趕著下車,卻忘了後座的毛小孩。上述的例子屢見不鮮,而當車輛關閉後,內部的空間在太陽照射下溫度驟升,被遺留於車上的小孩...
感應裝置車內人員安全AI系統
印度可望於2023年展開金星探測之旅!
2019.11.29
印度可望於2023年展開金星探測之旅!
作者 / 編輯部
600期
今(2019)年9月甫傳登月失敗的印度,轉眼又要開啟新的計劃?而這次他們想要嘗試的星球,是距離地球也很近的「金星」。
金星探測之旅印度地底測繪
學界未盡的公共社會責任?從學術文章的付費巨牆談起
2019.11.29
學界未盡的公共社會責任?從學術文章的付費巨牆談起
作者 / 甘偵蓉/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600期
科研新知應受商業行為的制約,還是開放給人們閱讀討論?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研究工作者苦心經營的成果,仍難以直接與社會大眾對話。此外,學術商業出版的大手卡在其中,看似維持學術文章品質,實則為牟財利使科學裹足...
公共社會責任學術文章付費巨牆資訊數位時代
中國生理學之父林可勝於生理學的研究成就
2019.11.29
中國生理學之父林可勝於生理學的研究成就
作者 / 潘震澤/臺大動物系學、碩士,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生理系...
600期
今(2019)年是中國生理學之父林可勝逝世50周年,本 文是應何邦立醫師之邀,為其編纂林可勝紀念文集所作。 關於林可勝的一生,近年來已有過多人為之作傳,其中大多著重於林於抗戰期間的工作;本文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談...
生理學之父中國林可勝胃分泌
核磁共振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2019.11.29
核磁共振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作者 / 周三和/臺灣師範大學化學學士,臺大生化碩士及美國西...
600期
長期以來,核磁共振被認為是鑑定有機小分子,如中草藥成份或其它天然物分子結構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只是利用過去傳統的一維核磁共振技術,如化學位移及耦合常數等,所能解析的有機分子結構一般分子量都小於一千道爾頓(...
核磁共振胺基酸蛋白質有機分子結構生化大分子結構
讓輪胎持續轉動— 循環科技
2019.11.29
讓輪胎持續轉動— 循環科技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600期
循環科技的宗旨,是為了永續發展及重複利用有限資源,進而達到降低汙染、節省資源與環保等目標。
循環科技永續發展輪胎硫化反應
不間斷的研究能量! 日本福井盜龍重見天日
2019.11.27
不間斷的研究能量! 日本福井盜龍重見天日
作者 / 蔡政修/本刊副總編輯,任教於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
600期
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日本,是2008年的夏天到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參訪,主要和館內的研究人員一島啓人(Ichishima Hiroto)討論古生物相關的研究。 福井恐龍博物館長期以來從事相關的基礎古生物研究,至今也累積了不少令人...
福井盜龍恐龍展新種恐龍
10月號科學習單 選自《科學月刊》598期〈破解夜市中玩不膩的經典─遊戲篇〉
2019.11.15
10月號科學習單 選自《科學月刊》598期〈破解夜市中玩...
作者 / 簡千田/新北市立福和國中理化科教師。
598期
10月號科學習單
重力摩擦力力學學習單夜市遊戲釣酒瓶遊戲套圈圈
充放電之間,也能輕鬆捕獲二氧化碳
2019.11.15
充放電之間,也能輕鬆捕獲二氧化碳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科學家開發一種能利用充放電去除二氧化碳(CO2)的裝置,且可用於任何濃度的空氣處理,即使目標氣體僅佔大氣中極少的比例,依然有用。
二氧化碳電池
地殼與地幔誰拉著誰走?科學家提有趣觀點
2019.11.15
地殼與地幔誰拉著誰走?科學家提有趣觀點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對地球學家而言,有個問題一直深深地困擾著他們:究竟,是構造板塊(tectonic plates)的運動受地幔(mantle)影響,還是地幔被板塊「牽著鼻子走」呢?
地殼地幔
終結癌細胞轉移命運 國衛院研究找到關鍵機制
2019.11.15
終結癌細胞轉移命運 國衛院研究找到關鍵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研究員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發表最新研究,透過轉殖小鼠實驗找到癌細胞轉移的關鍵機制,不僅為癌症病患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更從現有臨床藥物中找到可用的材料!
癌細胞轉移國衛院
頸動脈流速檢測 可望預示認知功能衰退
2019.11.15
頸動脈流速檢測 可望預示認知功能衰退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紹源,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合作,針對認知功能正常的中高齡份子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流速與認...
頸動脈認知功能
這件裙子適合搭配這雙短靴嗎?問問你的手機吧
2019.11.15
這件裙子適合搭配這雙短靴嗎?問問你的手機吧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有時就是發生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的窘境,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各種衣物之間的搭配。一般來說,如果不知道該穿什麼,解決方法可藉由翻閱時尚雜誌、詢問周遭親友意見,或是上網參考時尚愛好者的穿搭方式等。不過,在不久後...
搭配手機
量子霸權來臨?Google量子電腦技術立下標竿
2019.11.15
量子霸權來臨?Google量子電腦技術立下標竿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期由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亞大學(UC Santa Barbara)及Google的共同研究團隊,在Nature所發布的研究表示,團隊利用53個量子位元(qubit)所製作出的量子電腦,不只能順利運作,運算能力更號稱是目前傳統超級電腦的...
量子電腦Google
當自駕車出車禍 責任歸屬該如何釐清?
2019.11.15
當自駕車出車禍 責任歸屬該如何釐清?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年來各大汽車車廠紛紛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研究與開發,最終的目標是能夠取代真人駕駛,透過電腦系統省去人力成本,達成完全的自動駕駛。但此目的離達成尚有很長的距離,因此目前的自動駕駛系統,充其量只能視為「半自動駕...
自駕車車禍責任
找尋蟲洞新方法 前提是它真的存在
2019.11.15
找尋蟲洞新方法 前提是它真的存在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近期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的研究人員發布在《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 D)的最新研究顯示,假設蟲洞真實存在,人類仍有能力進行觀測。
蟲洞
臺泰再簽協議 科技交流更上層樓
2019.11.15
臺泰再簽協議 科技交流更上層樓
作者 / 編輯部
455期
為配合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國家實驗研究院(以下稱國研院)院長王永和與泰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 NSTDA)院長西里特拉庫爾(Narong Sirilertworakul)於本(2019年...
臺灣泰國協議
手機就能拍到銀河,天文學家為什麼還要蓋超大望遠鏡?
2019.11.15
手機就能拍到銀河,天文學家為什麼還要蓋超大望遠鏡?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因碩士論文開啟了中研院天文所...
455期
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在相機解析度上也逐漸提升,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記錄日常生活。甚至只要用一般手機搭配腳架,就能拍出以往只有專業相機才能捕捉的畫面,好比說那天上的銀河和月球表面的陰影。然而,天文學家卻仍不斷...
超大望遠鏡王祥宇
專題導讀:從離岸風機掀起的海洋生態革命
2019.11.15
專題導讀:從離岸風機掀起的海洋生態革命
作者 / 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455期
臺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面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核能安全疑慮下,立法院於2015年6月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減碳目標於2050年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並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至20%。
離岸風機海洋生態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前 海洋基礎生產力如何隨季節變化?
2019.11.15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前 海洋基礎生產力如何隨季節變化?
作者 / 曾筱君、龔國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455期
從西元1991年丹麥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設立開始,歐洲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約三十年;隨著技術純熟和費用下降,歐洲的離岸風力發電場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這股再生能源的新浪潮也逐漸向亞洲推進。
離岸風力發電海洋
從風機施工打樁的噪音說起──中華白海豚正面臨著什麼樣的風險?
2019.11.15
從風機施工打樁的噪音說起──中華白海豚正面臨著什麼...
作者 / 李沛沂/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胡惟鈞/...
455期
離岸風力發電對鯨豚最主要的衝擊,就是打樁時產生的極大水下噪音,這些音可能對鯨豚造成直接衝擊,嚴重的會造成聽力減損的生理傷害,輕微則產生遮蔽效應或是改變鯨豚的行為。
風機施工噪音中華白海豚
離岸風機噪音對海豚生理可能的影響
2019.11.15
離岸風機噪音對海豚生理可能的影響
作者 / 楊瑋誠/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陳琪芳/臺灣大學工程科學...
455期
噪音,對生物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以人類的研究為例,人體對噪音的第一時間反應來自於觸發保護機制的杏仁核,會促使包括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等緊迫荷爾蒙的釋放,導致心跳加速並影響身體內許多代謝功能。在正常...
離岸風機噪音海豚
獻給徘徊在生物科圍牆邊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們
2019.11.15
獻給徘徊在生物科圍牆邊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們
作者 / 李曼韻
455期
生物學家用二分法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生物與非生物。如何定義「生物」呢?課本會這麼說:「所謂『生物』,就是可以表現出生命現象的個體。」那麼何謂「生命現象」呢?先不要急著從課本裡找答案,先用你自己當例子,想一想...
生物課好好玩 生物 108課綱 新課綱 科學素養 實作 高中 國中
  • «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