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焦點話題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從新冠病毒談疫苗發展的現實問題
2020.05.14
從新冠病毒談疫苗發展的現實問題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1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大規模流行,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各國紛紛祭出鎖國、封城、禁足及保持社交距離等斷然措施以緩和疫情。
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藥物免疫學免疫資訊法棘突蛋白自身免疫疾病
誰發明了什麼?從生技研發案例討論專利法中「發明人」的定義
2020.05.14
誰發明了什麼?從生技研發案例討論專利法中「發明人」...
作者 / 滕沛倫/專利師。
461期
歷史課本寫道「東漢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國語課本記述「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生平。「發明人」好像是個不需要說明,大家就有共識的詞彙。然而,專利法上究竟是如何認定誰才是真正的發明人呢?
科技發明專利法發明人AZT化合物專利領域學術界
臺灣學術發表影響力與引用量更上層樓
2020.05.14
臺灣學術發表影響力與引用量更上層樓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國研院科政中心)於2020年4月28日與資訊服務商科睿唯安(Clarivate)共同舉辦「我國學術能量概覽發表暨2019高被引學者頒獎典禮」,公布臺灣學術論文的發表現狀及趨勢。
臺灣學術學術影響力論文全球領先群國際合作論文
高導電的半導體誕生
2020.05.14
高導電的半導體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日本東京大學化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以輕度摻雜鉭(Ta)的二氧化錫(SnO2)製成的半導體,不僅導電性增加,透明度(transparency)也有所提升,相關應用如太陽能板、觸控螢幕與發光二極體等的效能可望再進化。
半導體導電性二氧化錫透明氧化物半導體外延基材電洞遷移率載子密度
當3D視覺感知遇上微機電系統──精細之眼,讓AI看懂世界
2020.05.14
當3D視覺感知遇上微機電系統──精細之眼,讓AI看懂世...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以物理角度來看,一個平面、一張照片即是2D,每個像素點擁有X與Y軸座標;而三維空間的立體點雲(point cloud)多了Z軸深度資訊,機器得以蒐集與建構被測物到空間距離的3D數據,進行分析與定位。
3D視覺感知人工智慧物聯網微機電系統微振鏡動態結構光技術MEMS技術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2020.05.14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走到今日,臺灣在疫情防治上也有所進展。先前臺灣以圍堵、減災交互進行等非藥物介入處理疫情,雖說仍有軍艦群聚感染的事件發生,但在民眾廣泛配戴口罩的情況下,社區感染與死亡人數屢創新低...
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瑞德西韋免疫力羥氯奎寧快利佳干擾素胞吞作用肝臟細胞新冠肺炎
國研院攜上銀打造更高效能的太陽能板檢測設備
2020.05.14
國研院攜上銀打造更高效能的太陽能板檢測設備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1期
臺灣傳動產業大廠上銀集團,對半導體材料硒化銅銦鎵(Copper Indium Gallium Diselenide, CIGS)的自主研發實力早名聞遐邇。
太陽能光學檢測系統矽晶類薄膜類CIGS太陽能板行程間通訊
從新藥、疫苗開發到國際關係──與COVID-19疫情的時間賽跑
2020.05.14
從新藥、疫苗開發到國際關係──與COVID-19疫情的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近半年,臺灣與全球各地的科學家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盼能開發出有效的解方。
新冠病毒國際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
工研院用纖維素製成裝潢用膠 獲愛迪生獎金牌
2020.05.14
工研院用纖維素製成裝潢用膠 獲愛迪生獎金牌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1期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以下稱工研院材化所)研究團隊,憑藉「無甲醛環保接著劑」於今(2020)年四月勇奪有創新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金牌。
林顯光甲醛接著劑尿素甲醛樹脂纖維素改質天然有機物無甲醛接著劑
全球首個氣象衛星星系─福衛三號功成身退
2020.05.14
全球首個氣象衛星星系─福衛三號功成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以下稱福衛三號)於2006年4月1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美樂達(Minotaur)1號火箭升空,持續運轉14年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以下稱國研院太空中心)日前正式宣布福衛三號於今(...
福衛三號氣象衛星星系掩星觀測原理桑迪颶風
宇宙中的噴火槍—黑洞噴流影像現蹤跡
2020.05.01
宇宙中的噴火槍—黑洞噴流影像現蹤跡
作者 / 陳明堂∕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研究員,臺灣黑洞團隊發起人...
605期
去(2019)年,臺灣黑洞團隊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公布第一張黑洞照片。一年後,他們雖然沒有呈現新的黑洞照片,卻推出一張所未見的黑洞噴流影像。黑洞噴流如同兩隻金魚的發光體,起初讓研究...
黑洞噴流黑洞耀變體類星體EHT事件視界望遠鏡3C 279室女座春季大三角
忽有龐然大物擱淺臺灣海岸─談鯨魚龐大體型的演化
2020.05.01
忽有龐然大物擱淺臺灣海岸─談鯨魚龐大體型的演化
作者 / 蔡政修∕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
605期
今(2020)年初,臺灣東部長濱的海岸出現了一頭擱淺的藍鯨,一時引起許多研究團隊及大眾的關注。看到鯨魚巨大的體型,驚嘆之餘,許多人也會納悶,到底鯨魚的身軀可以生長到什麼程度。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鯨魚的體型與生...
擱淺鯨魚擱淺藍鯨藍鯨鬚鯨鯨魚演化鯨魚體型
2020年4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ノ
2020.05.01
2020年4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ノ
作者 / 編輯部
604期
抽書書摘
更精準的實驗 光晶格鐘於地表驗證廣義相對論
2020.05.01
更精準的實驗 光晶格鐘於地表驗證廣義相對論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表示,由於重力會造成時空的扭曲,重力場越大的地方時間會過得越慢,即重力時間膨脹(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
光晶格鐘時空重力重力時間膨脹晴空塔廣義相對論
具對抗SARS-CoV-2病毒的潛力化合物
2020.05.01
具對抗SARS-CoV-2病毒的潛力化合物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近期,令人聞之色變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造成人類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原體。
新冠肺炎冠狀病毒呼吸道病原體瑞德西韋伊波拉病毒
如何料理出完美牛排?數學模型告訴你
2020.05.01
如何料理出完美牛排?數學模型告訴你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喜歡吃牛排卻不知如何料理的人有福了
牛排聚合物弗洛里 – 雷納理論數學模型蛋白質水分
虛擬實境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2020.05.01
虛擬實境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技術是目前最熱門的科技之一,用途極為廣泛:包含學習、遊戲操作,甚至有些國家用在軍事訓練上。
虛擬實境教學學習2019冠狀病毒疾病性別線上教學
南極曾有熱帶雨林?土壤沉積與植被揭露南極氣候史
2020.05.01
南極曾有熱帶雨林?土壤沉積與植被揭露南極氣候史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終年冰雪覆蓋的南極是否一直以來都是冰封的狀態?
南極熱帶雨林恐龍化石冰層土壤沉積白堊紀二氧化碳
不只是冠狀病毒,口腔微生物群也喜歡群聚?
2020.05.01
不只是冠狀病毒,口腔微生物群也喜歡群聚?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SU)及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共同研究指出,若沒有定期回診看牙醫的習慣,會增加口腔內病原體進而導致牙周疾病。
口腔牙醫DNA定序細菌牙齦發炎牙周疾病齒垢螺旋體微生物
是意外還是意料中?破滅的C/2019 Y4世紀大彗星
2020.05.01
是意外還是意料中?破滅的C/2019 Y4世紀大彗星
作者 / 洪景川/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視聽組研究助理退休,...
605期
「急速增光的C ∕ 2019 Y4彗星在飛向太陽前,出現了彗核裂解的突發現象。再次應證了『彗星是不穩定而且不可預測的』?」
彗星彗髮鹿林天文台麥克諾特彗星威斯特彗星克魯茲族彗星
〔高清組圖〕好奇號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流出
2020.05.01
〔高清組圖〕好奇號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流出
作者 / 謝育哲/在火星開直播種植馬鈴薯應該會有不少人...
605期
NASA於2011年發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至火星,並於2012年8月成功著陸,從此開啟屬於它的火星探索之旅。
好奇號火星地質
一窺巨大生物之謎─來自東海岸的擱淺藍鯨
2020.05.01
一窺巨大生物之謎─來自東海岸的擱淺藍鯨
作者 / 黃向文。柯勇全。
605期
今(2020)年初,在臺東海岸擱淺的藍鯨引發大眾對於鯨魚的好奇。這是首次有巨型鯨魚擱淺於臺灣的海岸,研究人員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鯨魚帶回研究機構。藉由解剖及DNA 分析,證實這是一隻藍鯨。另外,透過電腦斷層攝影,...
藍鯨鯨魚海洋保育條茗荷DNA
臺灣鯨豚身上的藤壺
2020.05.01
臺灣鯨豚身上的藤壺
作者 / 圖.文/李坤瑄、姚秋如
605期
藤壺指是一群包含節肢動物門顎足綱及鞘甲亞綱之下的蔓足下綱的動物,常見寄生於海洋生物及船底等處。其中無柄目的通稱為「某某藤壺」,而有柄目的則通稱為 「某某茗荷」。而今(2020)年初於臺東長濱海岸邊擱淺藍鯨身上...
柯氏喙鯨耳條茗荷藍鯨藤壺喙鯨牙齒
數大便是美─從數列與圖形談遞迴
2020.05.01
數大便是美─從數列與圖形談遞迴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05期
遞迴,藉著一個平凡的起點,配合一個簡單的規則,只要數字夠大,自我相似與複製的程序夠久,便能產生超乎人類直覺的奇妙美感。
數學費波納西數列遞迴規律
走路到底作不作功?從身體運動及姿勢看走路力學
2020.05.01
走路到底作不作功?從身體運動及姿勢看走路力學
作者 / 張慧貞/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研究興趣為物理概念...
605期
中學的物理課學過,當施力與位移方向垂直則作功為零。當等速走在平坦路面時看似沒有作功,但雙腿卻會感到疲憊似乎與理論不符。事實上,人體走路的過程中,身體的重心會因雙腿的甩動而上下擺動,所以重力還是有作功。每當...
走路功能定理物理力學作功外力質心平行位移重力重心位移
遭受感染之後怎麼辦?— 談昆蟲免疫力
2020.05.01
遭受感染之後怎麼辦?— 談昆蟲免疫力
作者 / 唐政綱/臺大昆蟲學系博士班博士候選人。陳平/臺大昆...
605期
生物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各式各樣的生理代謝反應與個體生物學結構所組成,用以預防或抵禦病原菌的防禦機制,免疫系統可檢測出小至奈米的細小病毒(parvovirus)、大到毫米的線蟲(Nematoda)和外寄生蟲(parasitic worm)。...
生物體免疫系統循環系統樹突細胞無脊椎動物血淋巴細胞性免疫體液性免疫
小麵點大學問─各式異國餅皮大集合
2020.05.01
小麵點大學問─各式異國餅皮大集合
作者 / 高子嵐/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高郁婕/高師大學化學系...
605期
麵粉,是一種由小麥類磨製、常見的食品原料之一。舉凡麵包、麵條、蛋糕,甚至是蔥油餅、水餃皮等各式餅皮皆是由麵粉製成。不過,不同種類的麵粉所揉製出的麵團會產生不一樣的筋性,而筋性高低則取決麵粉當中蛋白質含量的...
麵粉蛋白質網狀結構澱粉灰粉礦物質硫胺基酸雙硫基硫氫基氧化
精準醫療再進化—阿凡達鼠與人類腫瘤銀行
2020.05.01
精準醫療再進化—阿凡達鼠與人類腫瘤銀行
作者 / 張景淞/願將知識的可愛善美,結緣世人。
605期
在許多武打電影中,常會運用替身來進行高難度動作分鏡拍攝。在科幻電影《阿凡達》(Avatar)中,主角會使用意識控制替身「阿凡達」,在環境特殊的行星上執行任務。
醫療癌症檢體阿凡達鼠腫瘤亞型藥物療法免疫系統
自然選擇不是演化的唯一機制
2020.05.01
自然選擇不是演化的唯一機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05期
物種的演化過程除了自然選擇之外,其實另有其它機制,例如人工選擇、性徵選擇、基因流動與遺傳漂變。自然選擇可以讓物種某個基因普及化,並延續到後代;同理,人工選擇及性徵選擇也能達到相同效果。至於基因流動與遺傳漂...
自然選擇演化基因對偶基因等位基因中性理論人工選擇
宇宙是靜是動?愛因斯坦宇宙的修正史
2020.05.01
宇宙是靜是動?愛因斯坦宇宙的修正史
作者 /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教師...
605期
1916年夏天,也就是發表廣義相對論的隔年,愛因斯坦應老朋友,物理學家勞倫茲(Henrik Lorentz)與埃倫費斯特(Paul Ehrenfest)的邀請至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講學,從而結識荷蘭天文學家德西特。
愛因斯坦宇宙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天文重力場靜態宇宙模型
  •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