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燒杯君和他的小旅行:探訪實驗器材的故鄉》
2022.12.01
《燒杯君和他的小旅行:探訪實驗器材的故鄉》
作者 / 上谷夫婦
636期
《燒杯君和他的小旅行:探訪實驗器材的故鄉》
科學月刊2022年12月號(636期)目錄—2022諾貝爾獎特別報導
2022.12.01
科學月刊2022年12月號(636期)目錄—2022諾貝爾獎特...
作者 /
636期
為什麼手機會收到地震警報?結合深度學習的地震預警系統
2022.12.01
為什麼手機會收到地震警報?結合深度學習的地震預警系...
作者 / 吳逸民/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地球...
636期
突然發生的大地震容易造成災害,因此人們常思考著如果地震可以被事先預測,是否就能避開災難?然而地震預測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課題⸺地震預測不是「能」或「不能」的問題,雖然極少數大地震曾被成功地預測,但是絕大多數的...
地震預警地震波地震減災區域型現地型
改變耗能產業的「綠氫」,能否成為淨零轉型契機?
2022.11.17
改變耗能產業的「綠氫」,能否成為淨零轉型契機?
作者 / 編輯部
491期
淨零轉型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多種潔淨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技術也陸續被投入應用。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項技術之外,「氫能」的運用也正強勢崛起,現階段是如何產生氫氣?
淨零轉型議題潔淨能源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氫能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2022.11.17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作者 / 鐘國濱/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國家科技及技術委...
491期
面對地球的極端氣候變遷,世界共識為邁向淨零碳排的能源與產業轉型之際,臺灣政府於今(2022)年3月30日提出國家2050年的淨零碳排總策略。
氫能技術天然氣政策規劃再生能源鹼性電解固態氧化物電解節能減碳
基因編輯技術 在水產養殖生物精準育種的應用及發展
2022.11.17
基因編輯技術 在水產養殖生物精準育種的應用及發展
作者 / 龔紘毅/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臺灣水產學...
491期
農產品、水產養殖生物的「育種」,可透過傳統育種和新興的育種等不同方式。
基因編輯技術水產動物育種基因編輯水產動物遺傳技術法案精準育種
「排除條件」沒講清楚會讓專利失效?「負面限制」讓諾華製藥訴訟受挫
2022.11.17
「排除條件」沒講清楚會讓專利失效?「負面限制」讓諾...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91期
在專利申請的審查過程中,若遭遇對申請案的可專利性造成阻礙的前案時,引進負面限制(negative limitations)或以負面排除(disclaimer)的方式,修正申請專利範圍是常見的策略之一。
專利藥物負面排除多發性硬化症405號專利技術專利侵權訴訟負面限制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2022.11.17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91期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
次世代疫苗初代疫苗新舊次世代疫苗數據BA.1次世代疫苗雙價疫苗
大藥廠的無形之手,決定了你會買什麼藥?《醫藥幽靈》
2022.11.17
大藥廠的無形之手,決定了你會買什麼藥?《醫藥幽靈》
作者 / 瑟吉歐・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
491期
在裝配行銷示意圖的右下角有一個標示為「疾病」的 小圖。如同其他所有小圖上標示的元素一般,疾病也能被形塑與調整,藉以打造出一個更強大又更能獲利的市場。
醫療病患疾病藥物行銷女性主義心理健康疾病意識憂鬱症
烏俄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 將影響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工作
2022.11.17
烏俄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 將影響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今(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難民危機。儘管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並祭出種種經濟制裁、許多大型企業也紛紛撤離俄羅斯,但仍無法阻止俄羅斯的入...
烏俄戰爭能源危機核子研究組織能源大型強子對撞機
將人類細胞植入老鼠大腦中「人鼠混合大腦」帶來治療新方向
2022.11.17
將人類細胞植入老鼠大腦中「人鼠混合大腦」帶來治療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植入老鼠大腦中的「類人腦」(brain organoid)會對老鼠產生哪些影響?近期一項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巴斯卡(Sergiu Pasca)的研究,將類人腦結構移植到新生小幼鼠的大腦中,創造出一個...
類人腦神經元體感覺皮質區腦細胞老鼠人類
人類首度偏轉了一顆小行星!DART任務成功後,地球就安全了嗎?
2022.11.17
人類首度偏轉了一顆小行星!DART任務成功後,地球就安...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今(2022)年9月26日,人類第一次證明了我們可以改變一塊巨大岩石在太空中的飛行路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任務結果比預期更好,所發射的太...
DART任務地球保護計畫歐洲太空總署戈德斯通天文臺美國加州歐文堡
中央大學團隊發現Thg1酵素的雙重功能  找到小腦萎縮症的新研究方向
2022.11.17
中央大學團隊發現Thg1酵素的雙重功能 找到小腦萎縮症...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疾病,主要是因為小腦、脊髓、腦幹退化萎縮導致。 也因為小腦掌管了人體重要的平衡功能,當小腦產生病變時通常會使得患者的運動及平衡失調。
小腦萎縮症酵素Thg1核糖核酸多胜肽鏈胺基酸GTPtRNA
臺師大跨國團隊證實  親子共讀可以強化早期語言發展
2022.11.17
臺師大跨國團隊證實 親子共讀可以強化早期語言發展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1期
科學上普遍認知嬰幼兒大腦在生命早期所受到的刺激會影響後續的學習發展。然而,養育嬰幼兒的家長應該要做什麼,才能提供足夠的「刺激」呢?
嬰幼兒大腦刺激認知神經科學親子共學大腦預測訊號腦部
生態系統也會「相變」?科學家用物理學概念理解複雜的生態互動
2022.11.17
生態系統也會「相變」?科學家用物理學概念理解複雜的...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1期
人體的消化系統是複雜且多樣的生態系,在腸道間各種 菌種的競爭、互動,也與身體內的免疫系統達成平衡。 複雜的生態系統在大自然間也所在多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熱帶雨林與珊瑚礁皆孕育了眾多生物、互動複雜又難懂的生態系...
消化系統生態系統免疫系統微生物培養臨界點生物多樣性抗生素
用科學的精神向社會發聲 《科學月刊》紀錄片首映會圓滿落幕
2022.11.17
用科學的精神向社會發聲 《科學月刊》紀錄片首映會圓...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上(10)月29日,財團法人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紀錄片首映會《從0到∞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圓滿落幕。本次紀錄片透過影像的方式,記錄一群致力於推動科學與社會對話的臺灣科學家,同時也述說著《科學 月刊》這53年...
紀錄片科學社會對話本土科學雜誌紅樹林保育事件發展人造衛星事件星火相傳科學推廣計畫
以人工智慧輔助大腸鏡篩檢  辨識大腸瘜肉準確度高達95%
2022.11.17
以人工智慧輔助大腸鏡篩檢 辨識大腸瘜肉準確度高達...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近日由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三方共同合作的「大腸鏡即時 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獲得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醫材許可,可望藉由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大腸癌臨床經驗病灶特徵腺瘤偵測率瘜肉
成大團隊結合機器學習的新型架構  增加無人旋翼機使用的靈活度
2022.11.17
成大團隊結合機器學習的新型架構 增加無人旋翼機使用...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帶臂旋翼機(aerial manipulators)是一種在旋翼機下加裝了機械手臂的貨物載具,能夠過調整機械手臂擺動的角度、方向、夾取功能等控制參數,抓取想拿的物品。
帶臂旋翼機空氣動力旋翼機機械手臂3D立體空間移動
【徵件延長】2022 IBM SkillsBuild 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徵件延長至 11/29
2022.11.16
【徵件延長】2022 IBM SkillsBuild 線上自主學習徵文...
作者 / 2022 IBM SkillsBuild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籌備小組
2022 IBM SkillsBuild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將延長至 11/29(二)中午 12 時止,請同學把握機會踴躍投稿!
IBM SkillsBuild 徵文 比賽 自主學習
科學月刊2022年11月號(635期)目錄—選舉攻防
2022.11.15
科學月刊2022年11月號(635期)目錄—選舉攻防
作者 /
635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科技報導 2022年11月號(491期)目錄
2022.11.15
科技報導 2022年11月號(491期)目錄
作者 /
491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老鼠:你癢?那我也抓一下
2022.11.03
老鼠:你癢?那我也抓一下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你曾在看到別人抓癢時,皮膚也不自覺地開始發癢嗎?群居動物常透過觀察和複製同伴的行為來判斷或適應環境變化,被稱作社會傳染行為(socially contagious behavior)。
群居動物社會傳染行為神經傳導訊號神經節細胞大腦
細菌內孢子的電訊號復活術
2022.11.03
細菌內孢子的電訊號復活術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有些細菌在遭遇難以生存的環境時會生成內孢子(endospore),以停止所有生命現象並進入休眠狀態,等待適合的環境再重新恢復生理機能。然而,它們其實並不只是在「休眠」。
內孢子代謝反應生理機能電化學訊號病原體休眠太空任務外星生物
3000年前,人類就對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2022.11.03
3000年前,人類就對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最近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在探索以色列的沙漠遺跡⸺所羅門王礦場(King Solomon's Mines)時,發現過去用來冶煉銅金屬的燃料⸺木炭,進一步研究更發現它的來源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
所羅門王礦場木炭相思樹羅騰樹銅工業生態
今年冬天,少吃一點松葉蟹
2022.11.03
今年冬天,少吃一點松葉蟹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阿拉斯加漁業委員會(Alaska Board of Fisheries)和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North Pacific Fishery Management Council, NPFMC)在今(2022)年10月宣布,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Bering Sea and Aleutian Islands,...
松葉蟹漁業捕撈活動過度捕撈氣候變遷
來自太空的太陽能可以傳輸至地球嗎?
2022.11.03
來自太空的太陽能可以傳輸至地球嗎?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正在執行一項有如科幻電影的計畫:太空太陽能項目(Space Solar Power Project, SSPP),準備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將在太空獲得的太陽能傳送到全球每一個角落。
太空太陽能直流電太陽能板太空載具
AI 找出更快速的矩陣數學算法
2022.11.03
AI 找出更快速的矩陣數學算法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位在英國倫敦的DeepMind 公司所研發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成功找出高效率的矩陣算法,並將成果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人工智慧矩陣計算樹搜尋演算法矩陣乘法AlphaTensor深度學習方法數學
在南島語族抵達前,「他們」曾經在臺灣島上
2022.11.03
在南島語族抵達前,「他們」曾經在臺灣島上
作者 / 編輯部
635期
一個跨國研究團隊在臺灣的石灰岩洞穴中發現有6000年歷史的人類頭骨和股骨,他們發表在《世界考古學》(World Archaeology)期刊的文章說明了「她」可能的來歷。
南島語族石灰岩臺灣原住民骨骸尼格利陀人矮黑族人原住民傳說
橫跨板塊交界帶的大橋
2022.11.03
橫跨板塊交界帶的大橋
作者 / 郭毓璞/教育工作者,熱愛閱讀大自然這本大書,多年來...
635期
今(2022)年9 月18 日下午2 點44 分的池上大地震,讓花蓮玉里遭受非常大的損害。地震不僅讓大樓倒塌,更使6 月才整修完畢、通車的高寮大橋斷裂,當下甚至有三人連人帶車摔落橋面。
高寮大橋玉里大橋同志運動板塊交界帶地質學家土木工程學板塊擠壓現象
「摺」出血管支架、太陽能板 結合藝術與科學的摺紙數學
2022.11.03
「摺」出血管支架、太陽能板 結合藝術與科學的摺紙數...
作者 / 徐惠莉/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第七屆全國...
635期
你喜歡摺紙嗎?摺紙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一張紙只要經過折疊就能改變大小和形狀,並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姿態。摺紙是「形」與「空間」的展示,且蘊含著許多數學規則。
摺紙數學公設摺紙數學空間蘭德列特摺紙藝術平面幾何
  • «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