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7.01
當小鼠以人類細胞活著——人獸嵌合體
作者 / 編輯部
667期
你是否想過讓小鼠擁有人類細胞會發生什麼事?假設此項技術成功又可以為人類社會帶來哪些貢獻?近期科學家將人類細胞注射進懷孕小鼠的羊水中,並成功讓新生小鼠的部分器官含有人類細胞,這項稱為人獸嵌合體(chimaera)的...
嵌合體
人類細胞
胚胎
類器官
2025.06.01
舌尖上的科學 Vol.1──吃的是黑白切,咬開是科學
作者 / 編輯部
666期
《科學月刊》於今(2025)年4月30日晚間舉辦「舌尖上的科學」系列首場活動「吃的是黑白切,咬開的是科學」。由鎮店大廚廖英凱與客座大廚張景淞聯手開鍋,帶領參與者一探黑白切背後的奧祕。
舌尖上的科學
食安風險
動物器官
動物內臟
2025.04.01
臺灣科學家如何打造沒有動物實驗的未來?方圓細胞生醫...
作者 / 撰稿採訪|羅億庭 生醫系畢業的打工仔,喜歡冷知識、...
664期
從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動物替代試驗仍在持續進化中。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科學家不再需要透過動物試驗來驗證新藥的安全性時,我們便能真正迎來「後動物試驗時代」。
3D細胞培養
動物試驗
動物權
器官晶片
2024.12.16
器官晶片技術的專利布局
作者 / 董詩凡/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專利師
516期
官晶片將微流體系統、類器官、生物反應器結合在尺寸約為顯微鏡載玻片大小的晶片上,能更精確地模擬人體的複雜生理過程。
器官晶片
專利申請
自動化感測
2024.09.23
器官晶片如何模擬人體微環境,使傳統動物實驗減量?
作者 / 編輯部
513期
器官晶片以微流體系統培養細胞,模擬人體器官的微環境、重現人體組織結 構,有助於替代傳統的動物實驗。
器官晶片
動物實驗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4.01
以類器官製造人工鰻魚肉
作者 / 編輯部
652期
你喜歡吃鰻魚飯嗎?近年來由於漁民的過度捕撈,野生鰻苗和鰻魚的數量銳減、價格飆升,鰻魚已成為一項日漸枯竭的天然資源。不過,「人造鰻魚」或許可以緩解這項問題。
人造鰻魚肉
類器官
以色列
淡水鰻魚
過度捕撈
人造海鮮
漁業
2024.03.15
精準癌症療法的進展與挑戰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7期
科技的進步使精準癌症療法(precision cancer therapy)快速發展。這種新興醫療策略理論上是透過對癌症個別深入的了解,為病人量身定制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因應不同個體所出現的癌症症狀,提高治療效果並減少治療上的...
精準癌症療法
腫瘤生物學
精準醫學
基因組
類器官
2023.09.15
異種器官移植的大進展 在人體中正常運作32天的豬腎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1期
在今(2023)年7月14日的一場外科手術中,來自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團隊將一顆經過基因轉殖的豬腎移植到一名已被宣判腦死、器官組織皆無法使用,僅靠呼吸器維持心臟跳動的57歲男性中...
異種移植
豬腎
替代性器官
超急排斥反應
2023.08.01
凍結後再復活的可能
作者 / 編輯部
644期
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中《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被冰封70年卻重新復活的劇情,可能在現實世界上演嗎?其實,科學家們正在學習如何冷凍保存活體的組織、器官⸺甚至一個生物體,再使它們能夠被重新利用或復活...
凍結
保存活體
抗凍劑
氧化鐵
器官
2023.05.16
如何知道傷口遭細菌感染?瑞典團隊開發會變色的敷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7期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若皮膚受到大面積破壞(如燒燙傷),除了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復原往往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再加上如果管理不當甚至有可能因傷口感染而喪命。
皮膚
器官
細菌
pH值
二氧化矽
溴瑞香草酚藍
2023.05.16
用培養皿中的「迷你心臟」解開人類心臟發育的難題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7期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研究團隊,近期使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模擬人類心臟發育,成功創造出一種「迷你心臟」,也就是心臟的類器官(...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心臟
迷你心臟
類器官
2022.09.16
OrganEx重建了死亡動物的血液循環,會改寫「死亡」的...
作者 / 編輯部
489期
心跳停止跳動所造成的血液循環停止、器官缺氧而衰竭,是否真的會導致死亡?
心跳
血液循環
OrganEX技術
器官功能
電生理現象
醫學
2022.09.16
心跳停止等於死亡?耶魯大學研究重建器官活性,死亡定...
作者 / THE BIOLOGIST 紐約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士...
489期
我們都知道如果心跳停止、血液循環終止,在細胞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多數生物會不可逆地走向死亡。
心跳
OrganEx
血液循環
葉克膜
腦死
神經細胞
大腦
神經訊號
生物倫理
2022.08.15
朝人造心臟更進一步,科學家重建心肌生長結構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8期
心臟作為多數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器官,與身體大部分器官一樣,受到外傷時沒有大幅再生的能力。因此如何模擬心肌的結構,甚至於製造出一顆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臟,是許多生物工程的研發目標,也對於未來心臟醫療的發展相當重...
心臟
器官
醫學工程
心肌
心臟醫療
集中旋轉噴射旋轉
心肌螺旋結構
人造心臟
心肌細胞
同心圓
2022.04.01
狼心狗肺不是夢!將豬心裝進人的身體?人類對異種器官...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8期
17世紀,法國醫師開始嘗試將動物的血液輸入人體;19世紀時,則出現首次將豬的眼角膜植進人眼的紀錄,但以上嘗試無一成功。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有能作為白血球查戶口時的「身分證」。若白血球發現某細胞表面的身分證顯示...
動物
白血球
細胞
基因改造
器官
血液
腎臟
免疫學
靈長類
器官移植
免疫系統
2022.03.15
情緒機制新解:腸道菌叢產生的代謝物可能造成焦慮行為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3期
腸道是人體接觸環境物質的主要管道之一,我們日常吃入的食物成分可被腸道中的微生物叢(microbiota)進行化學轉換,形成腸道衍生的代謝物,而這些代謝物又可能散播至身體的其他器官,例如大腦,進而影響其功能。
腸道
微生物叢
代謝物
器官
酪胺酸
焦慮行為
情緒行為
基因工程改造
細菌
4EPS
中樞神經系統
2021.07.20
COVID-19 疫苗,實體器官移植者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476期
臺灣即將在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中,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包含了18~64 歲具有容易導致嚴重疾病,需要優先保護的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重大傷病患者,其中器官移植病友,例如曾接受過肝臟、腎臟移植者,也屬於第九...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
接種建議
器官移植
2020.08.01
血管中的「鐮刀」:紅血球異常的遺傳疾病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08期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是單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疾病,因為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錯誤,使得紅血球由圓盤狀變成鐮刀型,進而阻塞血管造成患者出現貧血、疼痛等病徵,容易早夭。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骨髓移植、基因療法與阻止血紅蛋白...
紅血球
血友病
基因療法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器官
2019.10.01
承襲臺灣小吃的不朽經典-黑白切篇
作者 / 張景淞/願將知識的可愛善美,結緣世人。
598期
黑白切,屬於臺灣小吃之一,在各地的攤販中隨處可見其蹤跡。不過,當一盤「黑白切」上桌時,是否能辨別出為豬隻的哪些部位並品嘗其精髓,就考驗著各位看官的功力了。
黑白切
夜市
器官
腸管
橫膈
內臟
2019.06.18
不只大腦有時鐘- 生物體其他器官亦有晝夜節律?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熬夜對肝不好,這些肝都 知道,然而,它們能對身體做出什麼調 整?近日,《細胞》(Cell)期刊一篇報 告,顯示,肝臟可能有獨立的晝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s)它能感應光照,並在 生物體熬夜「爆肝」時提出警訊,讓能多 正...
生理時鐘
晝夜節律
2018.09.01
免疫系統「微器官」現形 疫苗研發再進化的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41期
澳洲迦文醫學研究機構(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日前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布最新研究,除了確認免疫系統記憶過去所受感染與疫苗的位置,也找到免疫細胞準備對感染做出反應時的聚集...
免疫系統
疫苗
2018.05.01
人體神秘管路 竟為未知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581期
日前科學家在內視鏡(endoscopies)檢查案例中,發現未知的人體器官,其為充滿液體的通道網絡,似乎能協助癌細胞在身體周圍作傳輸。
神秘管路
未知器官
人體
2018.04.01
晶片上的器官 也能如活體般真實?
作者 / 編輯部
580期
為求消化系統疾病能得到更好的診斷與治療,科學家於《美國化學會刊》(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提到,目前已開發出第一種以膠原為基底、在微晶片(microchips)裡使用的膜,該開發物也較其它膜類更為自然,可讓晶片...
晶片
器官
2018.03.01
加州大學培育人羊雜交胚胎 期望製造可移植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35期
在美國,每小時就有6 個人會被列入等待器官移植名單,而每天則會有22 個在等待名單單上的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過世。根據資料統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10 萬人需要進行心臟移植,但只有約2000 人能真正接受心臟移植手...
人畜雜合實驗
移植器官
倫理
2017.09.01
附著在皮膚上的微晶片能治癒受損組織或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573期
近年來,科學家嘗試利用特定基因誘導體細胞轉變成胚胎幹細胞,再分化出具功能的幹細胞,期望能培養出患者自身的組織或器官,以避免自體免疫攻擊。
皮膚
微晶片
2017.08.01
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
作者 / 楊倩惠/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572期
饕客們嗜食的海鮮大致囊括魚蝦貝類,新鮮蝦類所製作出的料理,不但風味絕美且極具營養,熱量也較為低,常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我們常食用的蝦包括俗稱的蝦子、龍蝦及螯蝦等,都是經濟價值高的水產品。
蝦子
器官
骨骼
2017.05.01
人工生物袋讓早產的羔羊在體外持續發育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胎兒在出生前處在母體的子宮中,由胎盤提供營養和氧氣,且環境中富含羊水,讓胎兒能透過漂浮在子宮中,阻擋外面的干擾,逐漸長大,一般嬰兒須待在母體時間為37週。早產兒,除了在體型相較於一般嬰兒較為嬌小外,可能還會...
早產兒
器官
羔羊
生存能力
2017.02.01
闌尾可能的重要功用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闌尾,是一個狹長的囊袋狀,連接到盲腸,由於容易發炎因此常透過外科手術切除。雖然一直以來其功能尚不清楚, 被認為是無用的退化器官,但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闌尾可能是儲藏腸道益菌的地方。
闌尾
腸道益菌
淋巴組織
免疫系統
器官
2017.02.01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器官被認定為是身體一個獨立的部分,且有維持生命的特定功能,像是心臟為一個肌肉器官,透過此器官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血液中氧氣以及養分。
器官
腸系膜
腹部
醫學
循環系統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