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美國利用人造光合作用回收溫室氣體並生產出可用太陽能
2017.05.01
美國利用人造光合作用回收溫室氣體並生產出可用太陽能...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近年來,全世界都深受溫室效應的影響,其中導致溫室效應的最主要因素被認為是溫室氣體的過多排放。而最近,在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研究人員則發現一種方法,由人工觸發合成材料中的光...
人造光合作用溫室氣體太陽能
清大以紅磷為電池材料電容量大幅提升
2017.05.01
清大以紅磷為電池材料電容量大幅提升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目前最常見的手機電池為鋰電池,然而其電容量目前較難提升,科學家轉為尋找其他材料,試圖要製出體積更小、電容量更大的全新電池材料。
電池紅磷電容量
全新分解技術將廢棄樹枝轉化成有機土
2017.05.01
全新分解技術將廢棄樹枝轉化成有機土
作者 / 編輯部
425期
在臺灣,由於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越來越高,進而繁衍出越來越多的垃圾,對環境造成傷害。因此,對於廢棄物的處理也不容忽視,而除了一般垃圾與寶特瓶等回收物之外,樹木所落下的廢樹枝也是造成汙染的原因之一。
分解技術廢棄物汙染再生資源
免於爆炸的威脅─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2017.05.01
免於爆炸的威脅─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作者 / 廖譽凱、胡淑芬、劉如熹
569期
數位時代來臨後,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必備設備,其中能使3C 產品進入大眾普及的關鍵,不只在於晶片做得好,電池的進步更是必備條件。為了能讓3C 產品使用時間延長,科學家不停思考要如何增加電池的電...
鋰電池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免於爆炸的威脅─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2017.05.01
免於爆炸的威脅─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作者 / 廖譽凱/畢業於花蓮私立四維高級中學與國立高雄師範大...
569期
數位時代來臨後,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必備設備,其中能使3C 產品進入大眾普及的關鍵,不只在於晶片做得好,電池的進步更是必備條件。
電池固態鋰離子安全
敘利亞化武攻擊造成百人傷亡
2017.04.01
敘利亞化武攻擊造成百人傷亡
作者 / 編輯部
424期
位於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中的汗謝琿(Khan Sheikhun)城鎮,在當地時間4月4號,據傳受到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所領導的政府軍使用神經毒氣攻擊,已致使超過70位民眾身亡,數百人受害。
化武攻擊沙林毒氣
從科學窺看刺繡藝術
2017.04.01
從科學窺看刺繡藝術
作者 / 張美筠/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教授。
568期
刺繡分為手工、機械二種,是世界共通的手指運動,也是人類長久以來重要的文化資產。在過去,手工刺繡長久扮演為權貴服務的角色,權勢者使用金、銀、絲線刺繡於華服上,象徵尊貴並且區分階級,庶民甚至被法制約束不得穿有...
科學刺繡藝術
三維石墨烯材料新突破
2017.03.01
三維石墨烯材料新突破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石墨烯為目前所知最薄且最堅硬的奈米材料,具有高強度、導電熱性強等特點,多以二維材料形式存在。在麻省理工學院製造出三維石墨烯材料後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其強度可達鋼的十倍,且密度為鋼的二十分之一。
三維石墨烯石墨烯泡沫二維材料
能用胃酸發電的電池
2017.03.01
能用胃酸發電的電池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植入式醫療器材已漸漸成為治療趨勢,但還是有許多需改善的缺點,如電池續航力等。科學家希望能找到一種安全、續航力高、更換次數少的電池,來取代傳統電池。
胃酸電池植入式醫療器材
肥胖症與糖尿病的新興療法
2017.02.01
肥胖症與糖尿病的新興療法
作者 / 編輯部
578期
作為全球主要健康議題之一,肥胖的症狀幾乎在所有年齡層都有影響,且會提高罹患許多嚴重疾病的風險,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與癌症,即便我們擁有這些基礎常識,現今仍缺乏有效治療肥胖症與相關代謝疾病的藥物...
肥胖症糖尿病新興療法
核災食品的問題是鍶不是銫─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該不該進口臺灣?
2017.02.01
核災食品的問題是鍶不是銫─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該不該進...
作者 / 王竹方/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566期
最近日本福島核災相關縣市的食品是否可以進口臺灣,已成為國內熱門的話題之一。日本食品是否安全應該從科學的角度來予以論斷,本文嘗試以客觀的數據來解讀,希望能做為普羅大眾的參考。
核災食品造血系統環境放射性核種
澳洲利用大豆油製成石墨烯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2017.02.01
澳洲利用大豆油製成石墨烯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2004年物理學家海姆 (Andre Geim)與諾渥蕭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 (Graphene),其優點包含導電性強、透明、可撓性等,為世上最薄且最堅硬的奈米材料,適合用於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半導...
大豆油石墨烯
破解水中餘氯的迷思
2017.01.01
破解水中餘氯的迷思
作者 / 高憲明/任職於中央大學化學系,主要研究興趣為奈米觸...
565期
水資源對現代人類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自來水經過自來水廠的淨化處理之後,在最後的階段都會添加氯消毒,避免細菌的滋生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是添加氯有可能與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而產生一系列的副產物如氯仿 (...
水資源氯仿自來水
薄膜科技解密
2017.01.01
薄膜科技解密
作者 / 楊承道/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畢業,目...
565期
「薄膜」材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論食、衣、住、行都離不開它,舉例來說,這幾年流行在家裡裝淨水器來取得更乾淨的飲用水,或許你不知道淨水器的過濾罐裡面就裝了許多薄膜。
薄膜科技工業分離技術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2017.01.01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作者 / 吳思恩、蔡鴻源
565期
隨著新穎材料的研發與尖端技術的演進,薄膜分離的功能日益卓越,應用的範圍也跟著拓展。簡單來說,薄膜過濾就是使用一個多孔介質阻擋原物料中的特定物質,讓其他物質通過。過濾中使用介質的材料與型態沒有任何限制,可以...
薄膜 過濾 殺菌 淨水 奈米濾材 海水淡化 口罩 PM2.5
現代化療的起源
2016.12.01
現代化療的起源
作者 / 吳濰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傅爾布...
564期
在癌症的現代治療方法中,化學藥物治療( chemotherapy )無疑是一個極重要的角色;而在這場與癌症抗爭的漫長戰役中,哈佛醫學院及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法伯(Sidney Farber)醫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化療血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法伯癌症研究所葉酸拮抗劑
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轉輪與分子馬達
2016.12.01
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轉輪與分子馬達
作者 / 邱俊瑋/畢業於國立臺中一中、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現...
564期
現代人的生活器具強調輕量化、多功能,器具的體積越小越好,功能則是越多越好。以手機為例,行動電話剛問世時,有著厚重機身及外殼,功能僅限於撥打電話;但隨著時間演進,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不僅短小輕薄,拍照、上網等功...
諾貝爾化學獎科技分子結構分子馬達
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機械的研發之路
2016.12.01
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機械的研發之路
作者 / 孫世勝/現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專...
564期
機器的出現與應用在近代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不同類型的機器幫助人們執行超出人體能力所及的任務,自工業革命以來,機器所帶來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了人類社會的生活品質。
分子機械機械鍵
謹慎、努力朝向自己目標前進─側寫化學獎得主斯托達特
2016.12.01
謹慎、努力朝向自己目標前進─側寫化學獎得主斯托達特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4期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分子機器」新領域的建立,由3位科學先驅者共同獲得此項殊榮,而其中一位英國科學家斯托達特(J. Fraser Stoddart) 是現任教於臺灣大學化學系的邱勝賢教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諾貝爾化學獎斯托達特
窺看「苔蘚」奧秘─ 新骨架與生物活性
2016.11.01
窺看「苔蘚」奧秘─ 新骨架與生物活性
作者 / 吳嘉麗╱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 2012年退休。目前...
563期
在2016年10月號〈綠色小精靈─苔蘚植物多樣性〉一文的前言中,特別以括號中的英文點出了代表苔蘚的原文,苔類:moss、蘚類:liverwort。不幸的是這樣的中文譯名,卻恰與也用漢字表示這二類植物的日本、南韓、以及海峽對...
苔蘚倍半萜類雙二苄基類
微中子的故事
2016.11.01
微中子的故事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
563期
自從瓦特(James Watt)於1775年發明(嚴格來說是「改進」)蒸氣機,掀起了英國及世界之工業革命後,人類突然發現機器的無比力量。但可惜蒸汽機還需燒煤,如果能發明個不需要燃料就可作功的機器多好。
微中子β 衰變
牛肉烹調的香氣與顏色化學
2016.10.01
牛肉烹調的香氣與顏色化學
作者 / 楊水平╱任教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專長為化學教...
562期
生牛肉幾乎沒有香味,只有血腥般的氣味,缺乏熟肉的香氣。牛肉香氣的產生是透過加熱不飽和脂肪酸,誘導發生脂質氧化反應(lipid oxidation reactions),產生氫過氧化物(hydroperoxides)的中間體,進一步透過自由基的...
脂質氧化反應揮發物化合物脂質磷脂質硫胺素降解
牛肉烹調的味道化學
2016.09.01
牛肉烹調的味道化學
作者 / 楊水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561期
食物的味道、香氣和顏色是人體感受器官作用的結果。色香味俱佳的食物使人食慾大增,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以消化食物。
牛肉感受器官水溶性化合物氣味揮發性化合物梅納反應史崔克反應脂質氧化反應硫胺素降解
化學工程師×日常生活的輸送現象
2016.08.01
化學工程師×日常生活的輸送現象
作者 / 康敦彥、蔡亞叡、甘名揚、曾與豪。
560期
身為化工系的老師,時常被高中生問到兩個問題:「化工系和化學系有什麼不同?」、「我對化學很有興趣,我應該念化工系嗎?」。化工系和化學系僅一字之差,但4年的課程內容差距千里;一直以來,不乏對於化學懷有高度熱忱...
化工系動量輸送動量守恆方程式流體動量守恆物理觀念阻力
元素表4個新成員要叫什麼名字呢?
2016.07.01
元素表4個新成員要叫什麼名字呢?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6月初提出原子序113、115、117、118四個新超重元素命名建議,提供大眾討論,最後將於11月決定正式名稱。
元素表新元素
二氧化碳快速封存技術
2016.07.01
二氧化碳快速封存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CarbFix為一項位於冰島的二氧化碳封存實驗,研究人員將220公噸的二氧化碳溶於水,形成碳酸鹽類礦物,並注入400~800多公尺深的玄武岩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發現95%的二氧化碳變成石灰岩,成功在短時間將二氧化碳固定於...
二氧化碳碳酸鹽類礦物石灰岩玄武岩地質
善用化學成為文物修護師!
2016.07.01
善用化學成為文物修護師!
作者 / 鄭政峯/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559期
歷史文物,是歷代先民所製造和使用過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各種物質,它們反應出人類在歷代的生活文化,也反應出當時的科學技藝。因而歷史文物所蘊涵的文化價值也愈來愈引起現代社會人民的高度重視,如何保存或修護歷...
古代化學科技化學科技歷史文物文物修護青銅器藍地黃虎旗國旗
懷念有機化學全合成一代宗師─ 伍德沃德教授
2016.06.01
懷念有機化學全合成一代宗師─ 伍德沃德教授
作者 / 吳濰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麻省理工學院(...
558期
哈佛大學前教授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乃有機合成化學開山鼻祖之一,在他去世後將近40年的今天,其人其事在歐美學術界可謂無人不曉。
伍德沃德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奎寧瘧疾藥物
大數據分析—探索老藥新用
2016.06.01
大數據分析—探索老藥新用
作者 / 黃振綜/現為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學...
558期
藥物研發是一種極費工時且具高風險、高產值之過程,一個成功的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耗費10~15年,開發成本甚至高達數億美元。研發過程包含三大階段:藥物探索、臨床前試驗與臨床試驗。
藥物多標靶藥理標靶分子基因表現圖譜系統生物學
固體的酸鹼度
2016.05.01
固體的酸鹼度
作者 / 高憲章。王文竹。
557期
洗髮精、洗面乳、蕃茄醬、可樂等,各種吃的用的東西,總是一再強調其酸鹼的性質,例如:中性最溫和、弱酸性可適合使用、微鹼性最有效等,酸鹼性質直接和生活息息相關,酸與鹼更是化學的基礎。
化學酸鹼度氫離子pH值強酸弱酸冰醋酸(無水乙酸)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