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5.15
異常的星狀膠細胞 可能導致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行為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5期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種發育障礙,特徵為社交溝通受損、限制性的重複行為、認知缺陷。由於人們對大腦早期發育時所參與疾病進程的細胞類型缺乏了解,使得目前治療ASD的方法仍然非常有限。
自閉症類群障礙
大腦早期發育
神經元
星狀膠細胞
重複行為
記憶缺陷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神經發育
精神疾病
2022.04.15
個體為什麼會相互競爭?解密大腦中驅動競爭行為的神經...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4期
動物在群體內的行為,通常受到社會、經濟、環境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所影響,而這些因素也影響了個體在群體中競爭成功的能力。然而,影響社會群體中個人行為的細胞機制,至今仍為未解之謎。
動物
社會群體
個人行為
細胞機制
神經元
神經細胞
前扣帶迴皮質
神經認知疾病
2022.03.03
發現大腦中的「數學神經元」
作者 / 編輯部
627期
大多數人看到「1 + 1 =?」的直覺反應通常就是答案等於2,不過我們的大腦在計算這類算術問題時經歷了哪些歷程,仍是個未解之謎。
大腦
神經元
算術
電極
數學
大腦內側顳葉
加減法運算
算數符號
2020.12.01
「看見」腦神經:下一個世代的神經網路地圖
作者 / 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
612期
在解密了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地圖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安世,準備將腦科學的研究帶往全新的疆土──人腦。若想充分了解人類的大腦,除了顯微影像的技術發展之外,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從模式生物,往更複雜的物種延伸,才能...
腦科學
神經網絡
記憶
人類大腦
果蠅
生命科學
神經元
共軛焦顯微鏡
跨領域
2020.12.01
帶領神經科學走入臨床——非人靈長類動物疾病模型的建...
作者 / 羅億庭/希望能第一次做實驗就上手,本刊編輯。
612期
有關非人靈長類的實驗,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少人會去觸碰的領域,而想建立以獼猴為實驗動物的疾病模型,更需要克服操作實驗的人員稀少與維持遺傳背景穩定性的問題。若以複製動物的技術,複製出一隻經過基因編輯後具有疾病的...
神經科學
突觸可塑性
神經元
神經調控
獼猴
疫苗
腦疾病
2020.11.15
DrugCell用人工智慧篩選癌症治療藥物
作者 / 林承勳
467期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與癌症治療中心(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and Moores Cancer Center)教授兼癌細胞圖譜計劃與國家網路生物學資源中心主任伊德克(Trey Ideker),日前與研...
神經網路技術
DrugCell
人工智慧
癌症
癌細胞
腫瘤
藥物
神經元
細胞
2020.11.15
神經細胞體外培養靠微型機器人
作者 / 劉姿婷
467期
大腦掌管感覺處理、運動、學習、記憶與決策等功能,這些複雜的功能仰賴神經元之間適當的連結,即有功能的突觸(synapse),方能正常運作。
大腦
神經元
突觸
神經網絡
神經科學
神經細胞
自由基
雙光子聚合反應
微型機器人
磁力
2020.09.15
從軸突的相關研究來探討神經網路如何形成
作者 / 撰文|簡正鼎。
465期
程淮榮主要的研究領域為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成熟過程,特別是針對軸突的引導、定位與修飾有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除了對人類大腦的形成(如神經聯結與活性)極為重要,也對人類的疾病(如思覺失調症的成因)奠定解決的基礎。
神經系統
軸突
大腦
神經元
疾病
2020.09.15
剖析靈長類動作的神經網路 找到相關疾病機轉與解方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對於教育以及神經科學研究非常熱心的伊佐正,其實最早的志願是成為一名醫生。當他在就讀東京大學醫學院時,因緣際會下進入東京都老年醫學研究中心(Tokyo Metropolitan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進行研究。
神經科學
盲視現象
帕金森氏症
中樞神經
神經元
靈長類
疾病
2020.09.15
找到周邊神經修復機轉 可望成新藥開發契機
作者 / 撰文|郭家銘。
465期
與中樞系統中的神經元不同,周邊神經元在神經損傷後,仍有再生的能力。雖說周邊神經損傷的免疫反應對軸突再生有所幫助,但仍可能產生適應不良的狀況,進而使得周邊神經功能恢復不全,產生如神經病變痛(neuropathic...
神經元
中樞系統
免疫細胞群
神經病變痛
軸突
瓦勒氏退化
神經退化
2020.09.15
解開神經細胞調控的分子生物機制
作者 / 撰文|朱亞成。
465期
運用外部刺激來進行神經調控,一直是臨床醫師在面對腦部創傷和疾病時,想嘗試的治療手段。即便這方法的療效沒有太多分子機制佐證,各國仍不斷有臨床上的嘗試,也根據個別的臨床條件宣告某些療效。
腦部
神經調控
神經元
酸敏感離子通道1a
粒線體
神經突
光遺傳學
2020.09.15
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的邂逅
作者 / 撰文|羅中泉。
465期
人腦是個極度複雜精巧的計算裝置,可以對各種知覺的輸入做學習、記憶、決策與反應,這些功能多透過數百億個神經元間的交互作用達成。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即是研究神經元如何產生訊號,以及神經...
神經科學
計算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網路
系統神經科學
2020.09.10
神經膠細胞於大腦健康與疾病的角色
作者 / 撰文|李怡萱。
465期
在「浩瀚複雜」的腦海中,無論是長距還是短距的神經連結傳導,都決定了人體器官和系統的健康運作,以及人類行為活動的多樣態(polymorphous)風貌。
神經科學
神經膠細胞
神經元
微膠細胞
憂鬱症
神經免疫機制
寡樹突膠細胞
2020.09.01
尼安德塔人可能對疼痛比較敏感
作者 / 編輯部
609期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疼痛?疼痛感由專門的神經元負責傳導,當這些神經元的鈉離子通道(Nav1.7)接收到可能傷害人體的訊息時,便會引發神經衝動,將訊息傳送到大腦,使我們感受到疼痛。
鈉離子通道
演化人類學
神經元
胺基酸
尼安德塔人
2020.01.01
從虛擬實境遊戲找到連結空間、物件記憶的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傅氏基金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Columbia Engineering)神經工程學家所領導的團隊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一項研究,與人類提取記憶、連結特定物件位置的秘密有關...
虛擬實境
VR
記憶
大腦
神經元
2019.05.01
進化中的腦圖譜
作者 / 李志昌/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593期
去(2018)年 11 月,在經歷5年的資料分析與整合後,藍腦細胞圖譜(Blue Brain Cell Atlas, https://bit. ly/2T9XWsW)於瑞士的神經科學研究機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細胞圖譜
神經元
2019.05.01
長大以後時間過得更快?原來是生理變化在搞鬼!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每個人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童年時光好像過得比想像中來得長。為何人們會有這樣的錯覺,又是什麼造成這個明顯的時間差異?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一科學家近期於《歐洲評論》(European Review)發布最新研究,...
生理學
生理變化
神經
神經元
糾結網路
時間
2019.05.01
麥擱呷啦!重度吸菸也會影響視力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老菸槍與重度吸菸者注意了,吸菸不只會傷害肺部引起相關慢性疾病,根據近期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布於《精神病學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指出,一天抽超過一包,約20根以上...
香菸
視力
健康
水晶體
尼古丁
視網膜
神經元
血管
2019.03.01
體感皮質裡的神經元 各有對應的觸覺感受
作者 / 編輯部
591期
人手碰觸物品後,皮膚上的感知器(sensor)會接收物品表面資訊,並經神經傳遞至體覺皮質(somatosensory cortex)。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科學家近日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發布研究,發現該...
神經元
觸覺
大腦
體覺皮質
2019.03.01
大腦神經再生陷論戰-狼煙再起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91期
人類的大腦是生命科學研究中最富挑戰性的議題之一,筆者甚至認為,光是要讓一般大眾理解這個問題的挑戰性,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生命科學
大腦科學
神經科學
腦結構
大腦神經
神經元
神經元再生
2018.04.01
大腦中的海馬迴神經元 在兒童時期後停止再生
作者 / 編輯部
436期
海馬迴(hippocampus),是人類大腦中參與學習和記憶的區域,一個科學家認為每天會產生數百個新神經細胞的地方。
海馬迴
神經元
2018.01.01
眼神接觸有助親子腦波同步
作者 / 編輯部
577期
腦部各區資訊傳遞所仰賴的腦波,是由數以萬計的神經元活動產生。過去研究 顯示成人傳遞訊息時,兩者腦波在同步 (synchrony)的狀態下,會有不錯的溝通效果。
腦波
神經元
眼神
2017.12.01
科學聲學 為什麼指甲刮黑板的聲音令人畏縮?
作者 / 文詠萱/沒有音樂不能活,本刊主編。
576期
生活中充斥相當多的聲音,有些聲音聽起來療癒、舒服,而有些聲音聽起來讓人害怕、畏縮,最常見即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甚至光是用想的就令人毛骨悚然。
聲音
指甲
黑板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元
2017.06.01
澳洲大學研發大腦晶片有助受損大腦的修復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再生醫學,指的是期望用人為的方式再做出具有功能的器官或身體的各種組織,提供病患移植,使患者重獲健康。而在現今的再生醫學中,主要以造血幹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cell)或...
再生醫學
腦細胞
神經元
義肢
奈米技術
2017.05.01
系統神經科學的觀點─腦袋裡到底裝些什麼東西?
作者 / 林士傑/臺大醫學系畢,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
569期
大腦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人與所有動物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跟大腦和神經系統脫不了關係,無論是任一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動作、思緒(注意力、學習、記憶、判斷)、情緒,乃至於每一個判斷與決定,都和大腦息息...
系統神經科學
腦袋
神經元
認知
行為
2016.07.01
為什麼鳥類擁有許多複雜行為?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是否曾經好奇為何鸚鵡能模仿人類說話?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於鳥類在製造工具、藏匿食物、高洞察力與未雨綢繆等聰明的解決問題行為感到困惑,在牠們的腦中到底藏著多少祕密?
鳥類
神經元
認知力
斑胸草雀
鴯鶓
大腦
2016.07.01
神經科學新技術─如何解開大腦的神祕訊息?
作者 / 陳摘文/於臺大與德國歌廷根大學取得電機學士與神經科...
559期
每天當你睜開雙眼,流暢的高畫質影音便自動傳入你的大腦,毫不費力地,大腦對這巨量的訊息進行即時分析,辨識出影像中的每張面孔,跟記憶中上百張臉比對。依據過去的經驗,你做出了決定。你的念頭在一瞬之間抵達了位於左...
大腦
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細胞
電位差
動作電位
分子探針
2016.07.01
腦內的三維立體顯微世界
作者 / 林志勇/清華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果蠅的...
559期
大腦是人體內最精細的器官,是由千億個神經元、比神經元更多的神經膠質細胞(glia cell)和廣泛分佈的血管共同形成的三維結構體。神經元則是目前公認為構成腦的基本功能體。
大腦
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膠質細胞
突觸
縫隙連接體
神經圖譜
2015.05.01
1:140的思考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本刊副總編輯...
545期
美國每投入1美元,就創造140美元的經濟價值。
腦啟動計畫
腦部研究
腦科學
神經科學
基因
神經元
2015.03.01
控制渴與不渴兩個不同神經元
作者 / 編輯部
543期
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感覺到口渴,是由於下視丘內的飲水中樞受到刺激,而有口渴的感覺,但對其細部的機制還不是很了解,無法指出參與的神經元。
下視丘
神經元
大腦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