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02.16
「星火相傳」科學閱讀表達計畫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科學月刊》要走入校園,將科學知識帶給第一線的學生,打破地域限制,讓青春的生活,就是科學。
科學閱讀
科普寫作
閱讀
寫作
星火相傳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科學表達
2023.02.16
憶王鑫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494期
大四時,教我們人體生理學的黃天憐老師說過一段話:「當你們年紀大了,回想起一個人,首先想起的是他品德,而不是他的事功。」那時我們年紀輕,哪懂得這段話的深意?當我年紀愈來愈大,對這段的話的體會愈來愈深……
王鑫
科月
科學教育
2023.02.13
科學閱讀工作坊暨星火相傳計畫說明會圓滿落幕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由《科學月刊》主辦之「科學閱讀工作坊」,特別邀請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與專案合作講師岳鋒,於 2/11和數十名參與者線上相會,共同探討閱讀素養的重要意義。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寫作
黃國珍
閱讀理解
工作坊
2023.02.10
IBM SkillsBuild 徵文競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作者 / 2022 IBM SkillsBuild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籌備小組
由《科學月刊》主辦、IBM SkillsBuild 協辦之「IBM SkillsBuild 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於 2/8 舉辦頒獎典禮,由 IBM 大中華地區企業公民部協理陳慧純、《科學月刊》總編輯林翰佐,以及三位評審委員擔任頒獎嘉賓,表揚...
IBM SkillsBuild
徵文
比賽
科技
科學
自主學習
活動辦法
2023.02.02
古希臘人如何「量天測地」?從畫作〈雅典學院〉一窺古...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38期
在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右半邊是描繪實證的現實世界,畫面中的數學人物包含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得、托勒密等人。……
文藝復興
數學
三段式論證
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
歐幾里得
幾何學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
矽
二氧化矽
矽晶體
葉表皮細胞
矽結晶
禾本科植物
矽酸鹽類
二氧化矽
卷柏植物體
2023.02.01
科學月刊2023年2月號(638期)目錄—現代育種學
作者 /
638期
2023.01.18
【活動資訊】科學閱讀工作坊暨星火相傳計畫說明會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2023 年《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開跑了.ᐟ.ᐟ 活動邀請《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老師從閱讀出發,探究「閱讀理解」背後所代表的能力,並由《科學月刊》在課室裡的教學分享,讓你對於「星火相傳」計畫有更多的認識。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寫作
黃國珍
閱讀理解
工作坊
2023.01.16
成大團隊發表「臺灣巨木地圖」 找出臺灣分散各地的巨...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環境得天獨厚又有多變高聳的地形縱貫,孕育了廣大的森林巨木。農委會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 王驥魁組成「找樹的人」團隊,結合公民科學以及空載光達(...
公民科學
空載光達
巨木
森林資源調查
空載光達遙測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
COP15
愛知目標
臺灣
政策
自然正成長
公民科學
保育
2023.01.16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我們經歷了許多重大的科學事件。在天文領域,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年初發射升空,後續更為我們帶來 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太空照片……
2022年
科學事件
疫苗研發
宇宙
疾病
月球任務
CRISPR療法
COP27
阿茲海默症
核廢料
2023.01.01
科學月刊2023年1月號(637期)目錄—印刷新科技
作者 /
637期
2022.12.30
深思熟慮的反叛:讀《反叛的科學家》
作者 / 林冠全/維多利亞實驗高中九年級,喜歡英文但更愛中文...
637期
你曾有過反叛的衝動嗎?據研究指出,人類在青春期時,最容易出現反叛的舉動,在這個兒童期轉變為成年期的過渡期間,青少年的不穩定情緒和嚮往獨立自由的渴望,往往使他們「反叛」。
《反叛的科學家》
二戰
新科技
奈米科技
氣候變遷
2022.12.30
氣候變遷深淵中的最後一道光: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作者 / 吳俊緯/目前就讀嘉義高中,平時喜歡看科學新知,增廣...
637期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這本書由《紐約》(New York)雜誌副總編輯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編撰,揭露現今氣候變遷最殘酷的事實,說服大眾正視氣候變遷的問題,能團結一心想辦法度過這個難關。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數據
物種
糧食短缺
海洋垂死
空污危機
2022.12.26
種族主義使醫學研究產生偏誤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美國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居住著原住民、白人、黑人,以及來自中南美、亞洲等地的移民。然而法律上的平等,依然無法完全消弭種族主義的影響,除了戕害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種族主義
醫學
心臟病
糖尿病
更年期
疾病
高風險族群
科學研究
2022.12.26
發票如何印製?臺灣統一發票的故事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樂妍/本刊編輯
637期
臺灣歷史中有許多與印刷科學密不可分的發展與變革,例如國民教育的推動促使書籍印刷產業的興起、報社的競爭帶動了各式印刷機器的進口等。
印刷
印刷科學
電子科技
發票
印刷歷史
統一發票
發票電子化
2022.12.26
隨手可見的報章雜誌 蘊藏不為人知的印刷科學演變史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37期
宋代時期畢升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相信是許多人提到印刷歷史的第一印象。不過,活字版印刷如何發展至現今我們能輕鬆操作的雷射列印?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印刷品的現在,又有哪些印刷技術廣為我們所用?
活字版印刷術
印刷技術
印刷品
人工雕刻製板
2022.12.26
一本雜誌是怎麼被印製出來的?《科學月刊》印刷大解密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37期
手上拿著紙本《科學月刊》的你,有沒有想過這一本本的雜誌是怎麼印製出來的,其中又有哪些印刷的「眉角」呢?這次就讓編輯部帶你走進印製《科學月刊》的印刷廠,從頭開始看看一本雜誌是如何誕生的吧!
印刷
雜誌
印刷版
油墨槽
洗版劑
控墨盤
2022.12.26
不只是製作模型的3D列印!積層製造技術的應用與突破
作者 / 郭哲男/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系教授。
637期
3D 列印技術逐漸廣泛應用在各種產業,其中包含了航太、醫療、車輛、民生等各個產業面向。3D列印技術為什麼可以應用在這些地方、更讓各產業爭相研究與開發?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
粉床熔融技術
3D列印
流體力學
鋁合金-鋁鈧合金
電子束
雷射
2022.12.26
為什麼閱讀電子書比較不傷眼?電子紙背後的科學原理
作者 / 高文忠/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研究講座教授與跨域科...
637期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都需要廣泛閱讀書籍、文件、即時訊息,但是傳統的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其實並不適合長時間閱讀,因此促使了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ePaper)的發明。
電子紙
TFT基板
電泳材料薄膜
電泳顯示器
電子粉流體
膽固醇液晶
電泳材料
微膠囊
微杯
2022.12.26
為什麼油炸食物時會滋滋作響?油鍋內聲音的祕密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37期
比起美食的色香味,該如何研究食物的「聲音」,是一件更加不容易的事情。水滴進入熱油後可能會形成三種模式的泡泡:爆炸腔、伸長腔、振盪腔。不同模式的泡泡會產生相異的型態變和特定的聲音頻率。若能解析出更多泡泡與聲...
食物
油炸
水蒸氣
水分
味覺
氣泡
2022.12.16
加密貨幣崩盤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2期
班克曼-弗里德自2020年初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後,開始提供大量的捐款給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防止傳染病大流行。除了成立基金會提供團隊或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工作,捐款投入的範圍還包括在公共衛生相關領...
加密貨幣
公共衛生
傳染病防治
未來資金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科學研究
2022.12.16
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 2022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頒獎...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492期
除了肉眼所看到的人事物,你是否曾好奇過微觀世界裡的景色?顯微攝影(micrography)是一種利用配置在顯微鏡上的攝影裝置,使微小物件能夠因此被高倍放大成像的攝影技術。
百年文化
大稻埕
生活美學
科學
思覺失調症
細胞
大腦
2022.12.13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公共取用...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莊...
492期
如何讓更多人可以自由享有學術研究的成果,是學術成果的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推廣〔註〕努力的目標,也是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涉及的眾多議題之一,長期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受到討論。
學術研究
開放取用
論文
數位科學資料
OSTP
公眾取用政策
2022.12.01
持續不斷的好奇心引領量子研究 量子糾纏
作者 / 李哲明/任教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研究專長為實驗糾...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共同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克勞澤(John Clauser)、奧地利物理學家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photon entanglement)實...
諾貝爾物理獎
貝爾不等式
量子研究
糾纏光子
量子糾纏
量子物理會議
塞林格
2022.12.01
火星、月球表面真有水(冰)嗎?
作者 / 劉玲根/1974 ~ 1996年任教於澳洲國立大學,1993 ~ ...
636期
關於標題中的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說現在火星和月球表面極不可能有水或冰。乍聽之下, 有人一定會說筆者是不是說錯了? 因為近15 年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地球
行星
科學方法
大氣成分
揮發性物質
火星
月亮
水
銀河系
2022.12.01
量子糾纏態的研發 再談「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 悖...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36期
愛因斯坦、波都斯基、羅森在1935 年發表的EPR 論文,認為量子力學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
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
粒子
光子糾纏實驗
測不準原理
量子糾纏態
EPR 悖論
2022.12.01
科學月刊2022年12月號(636期)目錄—2022諾貝爾獎特...
作者 /
636期
2022.12.01
為什麼手機會收到地震警報?結合深度學習的地震預警系...
作者 / 吳逸民/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地球...
636期
突然發生的大地震容易造成災害,因此人們常思考著如果地震可以被事先預測,是否就能避開災難?然而地震預測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課題⸺地震預測不是「能」或「不能」的問題,雖然極少數大地震曾被成功地預測,但是絕大多數的...
地震預警
地震波
地震減災
區域型
現地型
2022.11.17
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91期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
次世代疫苗
初代疫苗
新舊次世代疫苗
數據
BA.1次世代疫苗
雙價疫苗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資料總數:143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