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5.01
物理學家發現 開啤酒的聲音聽起來像「啊」
作者 / 編輯部
665期
柯赫發現,打開掀蓋式玻璃瓶的彈簧開關時,聲音並非來自單一衝擊波,而是駐波,類似一聲短促的「啊」(ah)。藉由高速攝影,團隊捕捉到瓶蓋彈開瞬間,瓶頸處的凝結水珠在駐波垂直振動,再結合錄音與流體力學的計算,證明...
啤酒
駐波
二氧化碳
衝擊波
2025.03.11
讓汙水處理更加節能環保 多工耐操的完全氨氧化菌...
作者 / 吳哲宏
663期
PN-A 技術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例如減排補貼或研發資金投入,讓技術進到商業化應用,而未來市場需求的增長也將吸引更多投資,進一步加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
汙水處理
完全氨氧化菌
硝酸鹽
SDGs
2025.01.21
善用海洋浮游生物吸附二氧化碳 可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7期
這項研究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一個創新的思路,展示了如何巧妙地運用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過程來增強碳封存效率。雖然這項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它的潛力令人期待,或許未來能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藻華
固碳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2024.10.07
製造結構穩定、循環壽命長的電池 高熵氧化物的多樣化...
作者 / 潘珏樺 | 就讀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碩士班,...
658期
高熵材料的概念從合金為起點,目前已擴展到氧化物、碳化物、矽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領域,且應用廣泛。本文主要會聚焦於高熵氧化物的結構、性質與應用。
高熵氧化物
電池
電解質
2024.09.16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作者 / 楊洪中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
512期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在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屢次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挑戰,「以自然為本/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
淨零排放
碳匯
NbS
2024.09.09
告別有機溶劑 用超臨界流體 萃取精油、保健品
作者 / 劉冠汝/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專長為酵素工技、超...
657期
傳統的萃取方法包含水蒸氣和溶劑萃取,但可能會出現溶劑殘留、高溫破壞、油溶性差、種類受限、能源消耗等缺點,大幅影響活性物質的功效與價值。超臨界流體的萃取特性佳且不同於傳統萃取法,不會發生高溫蒸餾破壞生物活性...
超臨界流體
萃取
二氧化碳
2024.08.01
將混凝土轉變為地球碳匯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將二氧化碳(CO2)封存於混凝土中的新製程,嘗試將水泥與混凝土轉變為巨大的碳匯。 水泥、混凝土在製造過程中會排放出許多CO2,約占全球CO2排放量的8%。...
混凝土
地球碳匯
美國西北大學
二氧化碳
碳排放
工業
2024.08.01
碳循環的失衡, 如何造成全球變遷?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56期
碳(carbon, C)是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在扣除水分後,碳足足占了人體總重量的一半。如此重要的元素,在當今卻成為了世界的「公敵」,社會上充斥著減碳、固碳、零碳排等口號。主因是人類自1750年的工業革命起,便大量燃...
碳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碳酸岩風化
工業革命
碳排放
碳循環
氣候變遷
海洋
2024.08.01
碳的儲藏庫 如何利用自然碳匯的減碳力量?
作者 / 柳婉郁/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李天裕/中興大學...
656期
氣候變遷已對全人類的生活構成威脅,嚴重影響地球上的生命與環境,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是造成全球暖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相當關注地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二氧化碳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早...
氣候變遷
碳匯
二氧化碳
自然碳匯
捕捉
森林
土壤
海洋
淨零碳排
2024.08.01
利用碳捕捉與封存 啟動臺灣碳中和作戰
作者 / 謝秉志/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
656期
大家也許有這樣的考試經驗,在複選題作答時,選對選項時可以得到一些正分,但答錯選項時會扣分(得到負分),當答對的分數(正分)跟答錯的分數(負分)相抵銷之後,這一題居然拿到零分(分數被正負相抵)。我們如果把這...
碳中和
直接排放
間接排放
碳費
碳經濟時代
電力
二氧化碳
CCS
除碳技術
負碳
2024.08.01
概念、趨勢與選擇 我們的碳足跡
作者 /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
656期
在 1970 年代時,文獻中已經可以看到「環境足 跡」(environmental footprint)這樣的說法,用 以說明人為活動對於環境的衝擊,且使用「足跡」 這樣較為具象地描述,讓人們想像某些人類行為 對環境的破壞,類似一位巨人...
碳足跡
生態足跡
二氧化碳
當量
溫室氣體
碳盤查
個人碳足跡
低碳
2024.08.01
讓二氧化碳變身燃料、化工原料!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作者 / 林汶諭/成功大學化學系;鄭沐政/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
656期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全球的能源需求也急遽增加。臺灣目前的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但是這類方式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除此之外,工業活動和交通運輸也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碳。種種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進一步...
二氧化碳
氧化還原
電子
催化劑
電化學
碳氫化合物
能源轉型
碳中和
2024.06.01
過了一年,還是很「氣」 寶特瓶為什麼能長期保存碳酸...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54期
在燒烤店大口吃著燒肉的同時,要是能夠來上一杯冰涼的肥宅快樂水(汽水)該有多好?從它在17世紀被發明至今,人們對碳酸飲料的熱愛有增無減。即便到了21世紀,人們依舊三不五時飲用充滿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在扭開瓶蓋的瞬...
汽水
寶特瓶
二氧化碳
氣體壓力
PET
聚合物
聚苯乙烯
2024.02.15
助攻新興半導體材料 中山大學發展六吋氧化鎵單晶塊材...
作者 / 報導整理|陳亭瑋
506期
近年來,半導體新興材料推陳出新,氧化鎵(Ga2O3)更成為科研界的一大關注重點。這種材料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電動車、航太、通訊與能源等。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與臺灣應用晶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大尺寸氧...
半導體材料
中山大學
氧化鎵
臺灣應用晶體公司
正子斷層顯影
次世代半導體
2023.12.15
中研院「去碳燃氫」混氫發電技術 首度串接台電小型商...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4期
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各國皆加緊腳步找尋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上(11)月14日,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與台灣電力公司(簡稱台電)於樹林台電綜合研究所舉辦「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會中宣布「去碳燃氫」混氫發...
中研院
台電
天然氣
去碳燃氫
淨零碳排
二氧化碳
氫氣
2023.11.15
二氧化碳轉化率達100%! 中山大學研發能以奈米結構減...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3期
由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國際知名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該研究首度成功開發了利用奈米結構光觸媒,將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奈米
中山大學
光觸媒
硫化錫
石墨氮化碳
三元金屬
2023.10.01
讓茶垢、咖啡垢、油汙消失的好幫手 過氧化氫碳酸鈉複...
作者 / 王渝溥/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現為化工材料研發員、...
646期
近年來只要提到清潔、去汙,過氧化氫碳酸鈉複合物(sodium carbonate―hydrogen peroxide)〔註〕因為效果好又便宜,往往是個非常熱門的選擇。其實過氧化氫碳酸鈉複合物在居家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廣泛,不論是廚房油垢、廁...
過氧化氫碳酸鈉
過碳酸鈉
氧系漂白
過硼酸鈉
還原漂白
雙氧水
碳酸鈉
皂化反應
2023.09.15
中山大學成立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 盼推動淨零減碳技術...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1期
隨著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上升,國際間陸續設立了許多公約、機制以控管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碳權」(carbon credit)就是其中之一。碳權一詞代表「碳排放權」,以國際間第一個建立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二氧化碳
碳權
歐盟
碳交易
證券交易
ESG
2023.09.01
讓小豆蔻燃燒你的脂肪!
作者 / 編輯部
645期
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是一種薑科植物,雖然對臺灣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不過它的豆莢在南亞、美洲、北歐等地都是經常添加在料理中的香料。除了增添美妙的風味之外,最近《國際分子科學》(International...
小豆蔻
分子科學
脂肪
氧化代謝
抗發炎
2023.08.31
斑馬魚尾鰭的「機械波」有什麼功用?揭開250年再生之...
作者 / 羅億庭/科技報導主編
501期
在今(2023)年6月刊登於《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期刊的研究中,陳振輝更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林耿慧組成跨領域團隊,以斑馬魚尾鰭作為研究模型,發現了斑馬魚能利用「機械波」偵測受傷位置並調控相對應的傷口癒...
斑馬魚
再生
基因轉殖
無合成分裂
機械波
過氧化氫
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
Brainbow
Skinbow
跨領域
顯微攝影
顯微攝影競賽
元利儀器
2023.08.15
直接由陽光製造氫能 氧化鈦奈米微絲展現具持久性的催...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0期
在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呼籲愈來愈受重視的情況下,氫能被寄予重望,希望以氫取代化石燃料,作為儲存再生能源與替代能源的方案。但氫能技術現階段尚未達到商轉效率與永續的需求,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氫能
替代能源
陽光催化
奈米微絲
2023.08.01
凍結後再復活的可能
作者 / 編輯部
644期
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中《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被冰封70年卻重新復活的劇情,可能在現實世界上演嗎?其實,科學家們正在學習如何冷凍保存活體的組織、器官⸺甚至一個生物體,再使它們能夠被重新利用或復活...
凍結
保存活體
抗凍劑
氧化鐵
器官
2023.08.01
水母激增、珊瑚白化! 海洋熱浪與海水酸化引發的生態...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44期
冬天變得愈來愈暖、夏天變得愈來愈熱,這是目前全球氣溫的趨勢。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幾乎可以確定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然而二氧化碳不只是一種溫室氣體,它同時也是一種酸性氣體。從亨利定律(Henry's law)已知水...
海洋熱浪
海水酸化
水母
珊瑚
白化
替代能源
固碳
二氧化碳
DMS
2023.05.16
淨零轉型政策下,交通運輸部門的減碳解方?
作者 / 鄭祖睿/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
497期
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去(2022)年12月28日召開了「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記者會」,會中除了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更宣布12項淨零關鍵戰略的具體行動與措施,期望能達成2050淨零願景。
碳排放
二氧化碳
運輸部門
貨物運輸減碳
人本綠色運輸
淨零轉型戰略
淨零綠生活
淨零
2023.05.16
如何知道傷口遭細菌感染?瑞典團隊開發會變色的敷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7期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若皮膚受到大面積破壞(如燒燙傷),除了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復原往往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再加上如果管理不當甚至有可能因傷口感染而喪命。
皮膚
器官
細菌
pH值
二氧化矽
溴瑞香草酚藍
2023.04.01
在立可白、食物及光觸媒 都留下足跡 應用百變的二氧化...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40期
立可白中含有二氧化鈦分子,當中的鈦原子與氧原子價電子互動使它無法吸收可見光,當所有波長的可見光被反射時就會呈現白色。
立可白
二氧化鈦
鈦原子
氧原子
散射
2023.03.15
以奈米結構光觸媒轉化二氧化碳 有望成為減碳解方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近日以硫化錫(SnS)/石墨氮化碳(g-C3N4)的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CH4),在奈米結構光觸媒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奈米結構
光觸媒
二氧化碳
減碳
2023.02.02
爭取時間:維持海洋和適中的溫度
作者 / 華德(Peter D. Ward)、 布朗李(Donald Brownlee)
638期
如同前面章節中試著表達的,地球史所展現的最重要一點為,動物演化需要時間―長期穩定的環境,以及全球溫度約維持在水沸點的一半或更低。因此每個問題都得加上時間因素。
地球
海洋
動物
天體生物學
板塊運動
地函
溫室效應
石灰岩
行星
溫度
二氧化碳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
矽
二氧化矽
矽晶體
葉表皮細胞
矽結晶
禾本科植物
矽酸鹽類
二氧化矽
卷柏植物體
2023.01.16
能源轉型的另一條路,以「氨」為燃料的優勢與特性
作者 / 施聖洋/中央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國際燃燒學會會士。
493期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能源、燃料的使用策略息息相關,攸關著人類的生存與永續發展。本文將從使用氫和氨的無碳燃料技術研發的角度出發,簡介它的相關發展。
無碳燃料技術
氫
氨
綠氨
燃料
氨燃料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能源轉型
«
1
2
3
4
5
»
頁次:
1
2
3
4
5
資料總數:13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