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5.01
從蝴蝶翅膀到智慧材料 神奇的結構能夠產生顏色
作者 / 劉俊彥 | 臺灣大學畢業後取得日本大阪大學工學博士,...
665期
大自然相當奧妙,顏色的顯現不單單由色素呈現,也能由週期性排列的光子晶體得到特殊的結構色。
結構色
電磁波
光子晶體
液晶
2024.11.14
日本半導體廠為何凋零?《決戰半導體》
作者 / 菊地正典
515期
一九八五年, 日美政府啟動協議, 於一九八六年簽訂《日美半導體協定》。這個持續了十年的協定中,包含了許多批評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內容。
半導體
日本
發展
2024.09.30
斥資百億日圓 日本矢志將科研成果全面開放取用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513期
現階段臺灣學術研究者普遍較為缺乏研究資料開放的意識,使得目前研究資料再利用的可能性近乎於零,未能顯現典藏庫的應用價值。2024年2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宣布日本將投資100億日元發展科研成果的開放取用,除投資建立存放...
日本
學術開放
數位典藏
2024.09.30
日本學術振興會及日本學界近期的資料管理方案政策發展
作者 / 陳英翔/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實習生
513期
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是日本國內重要的獨立科研經費資助機構,它扮演的角色就如同臺灣的國家科學委員會,致力於推動科學研究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並支持研究成...
DMP
科學研究發展
資料共享
隱私保護
2024.09.30
地震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 日本科學家的...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3期
儘管這次地震並未引發嚴重災害,但仍再次提醒了生活在日本和其他地震帶的科學家,地震這項潛在的威脅可能會擾亂甚至毀掉他們的研究成果。那麼他們該如何保護實驗室?
地震
設備保護
動物安危
2024.09.16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2期
現階段日本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研發安全性尚不明確的「基編水產品」。此類由稅收補貼形成的集體利益集團,被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團體戲謔稱為「基因組編輯共構集團」。本文接下來將討論這類做法牽涉到哪些爭議...
基因編輯
基改鮭魚
基因改食品
2024.09.16
工研院攜手日本東芝 共同以虛擬電廠強化臺灣電網韌性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2期
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全球的能源供給逐漸不穩定。由於臺灣地狹人稠的地理環境,在興建大型電廠上常遭遇到許多困難,開發多元化的電力來源和高效的電網管理技術變得至關重要。
工研院
虛擬電廠
電網管理
2024.07.15
法律管制深偽技術的關鍵 保障個人「社會形象」的隱私...
作者 / 劉子安/日本國立神戶大學法學研究科研究助手,研究專...
511期
目前臺灣有關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深偽(deepfake)技術不當應用涉及侵權的案例討論,主要聚焦在色情、金融詐欺或政治抹黑等事件。例如2020年網路名人以深偽技術惡意將女性名人臉部合成在成人片,...
人工智慧
深偽
隱私權
人性尊嚴
歐洲人權公約
個人社會形象
虛擬世界
數位分身
2024.07.01
臺灣人工放流魚苗的威脅、管理與挑戰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655期
日本為了振興沿岸漁業,於1960年代提出栽培漁業的理念,並於1963年設立了縣營栽培漁業(stock enhancement)中心,1977年成立國營中心,目標是確保日本漁業的永續發展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日本
沿岸漁業
栽培漁業
永續發展
人工流放
基因汙染
種苗流放
水產養殖
2024.07.01
從日航羽田機場起火事件 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抗火效用
作者 / 鄭泗滄/成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兼任教授,專長為複合材...
655期
今年1月2日,編號為MA722、隸屬於日本海上保安廳羽田基地的DHC8-Q300小型飛機,在羽田機場跑道上準備起飛時,被正在降落的日本航空公司(簡稱日航)空中巴士(Airbus)A350客機撞擊。爾後兩臺飛機雙雙起火,海上保安廳機...
日本
羽田機場
碳纖維複合材料
火災
鋁合金
CFRP
環氧樹酯
飛機
2024.06.15
日本鮭魚愈來愈少 放流魚苗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0期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期,由於氣候和海洋條件有利、海洋承載量增加、加上人工孵化場技術精進,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借助鮭魚孵化和人工放流鮭魚苗,日本洄歸的白鮭(Oncorhynchus keta)數量呈指數性增加,到了...
日本
鮭魚
放流魚苗
日本白鮭
氣候變遷
人工孵化
野生魚苗
環境變遷
遺傳多樣性
適應性
2024.06.01
為什麼茲卡病毒不易在臺灣流行? 抗病毒藥物的新視野
作者 / 趙黛瑜/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研究所、中...
654期
大家熟知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茲卡病毒(Zika virus)皆屬於正黃病毒(orthoflavivirus)家族的病毒。為什麼稱為正黃病毒家族?起源於此家族裡最早被發現的病毒...
正黃病毒
茲卡病毒
日本腦炎
蚊子
交叉免疫力
中和抗體
B細胞群
2024.05.15
產業創新與社會福祉如何平衡? 比較各國對「醫療方法...
作者 / 董詩凡/何美瑩專利師事務所專利師
509期
近年來醫療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奠基於創新的生物技術、新藥開發、數位資訊的應用等,使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專利法的立法用意在於保護並鼓勵創新、促進產業發展,醫療技術的發展也不例外會有此類需求。然而,醫療產業直...
醫療方法
專利
臺灣
歐洲
日本
南韓
中國
印度
美國
2024.03.15
中央大學與日本民間太空公司SpaceBD合作 首次展開國際...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7期
世界各國的新一波「重返月球」計畫近年來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去(2023)年印度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成功;日本小型月球探測器(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 SLIM)在今(2024)...
中央大學
SpaceBD
重返月球
國際登月計畫
深太空輻射探測儀
筑波太空中心
2024.02.01
芮氏地震規模過時了? 談地震規模的適用性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50期
今(2024)年元旦,日本的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了一起大地震。除了當地災情嚴重外,國內各家媒體在報導時因為引用資料來源的差異,出現了以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報導的7.5,以及日本氣...
地震
芮氏規模
地震矩
日本
中央氣象署
風險評估
2023.10.01
諦聽宇宙深處的低吟 宇宙低頻重力波訊號代表的意義
作者 / 陳哲佑/任職於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專長為黑洞物理、宇...
646期
2015年9月,位於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成功偵測來自雙黑洞碰撞的重力波訊號(請見延伸閱讀1)。這個發現不僅再次驗證愛因斯坦(Albert...
重力波
雙黑洞碰撞
廣義相對論
多信使天文學
脈衝星
中子星
訊號差
2023.09.01
日本福島的核廢水該流向大海嗎?
作者 / 張郁婕/日本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清大工科系畢,...
645期
福島第一核電廠自2011年發生事故後,時隔12年再次躍上多國新聞版面。但這次不是因為災後核電廠除役與復興、訴訟或是Netflix上架的日劇《核災日月》,而是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廠區內的「核廢水」即將排放大海。福島第一...
核廢料
福島
放射性物質
輻射
日本
經濟
發電
漁業
太平洋
2023.07.19
爭取排名投入更多經費就有用嗎? 從日本下重本的菁英...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9期
日本在學術研究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相當高,與以色列、南韓及瑞典等人口規模相似的國家並駕齊驅,每年常態性的投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3%在研究與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相較...
大學補助
日本
德國
英國
QS世界大學排名
學術研究
2023.03.15
史上最漫長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有哪些成就與...
作者 / 許晃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
495期
歷經14天的激烈討論與漫長折衝,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以下簡稱COP 27)終於在展延兩天、與會國成員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於去(2022)年11月21日結束,宣示被忽略了30年...
COP 27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氣候變遷
日本
墨西哥
卡達多哈
巴黎協議
減碳
化石燃料
2022.08.01
誕生於日本的全身麻醉
作者 / 山本健人
632期
和歌山縣川市,有一個名為「青洲之里」的公路休息區,是因為江戶時代紀州藩的醫師華岡青洲而得名。那裡有診療所兼住家的春林軒,以及華岡青洲彰顯紀念公園,還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碑。
青洲
全身麻醉
草藥
麻醉藥
麻醉手術
牙醫
乙醚
三氮甲烷
商業主義
麻醉法
三氯甲烷
2022.03.03
什麼是溫泉?臺灣溫泉的特徵與分布大解密!
作者 / 宋聖榮/任教於臺大地質科學系,也曾為美國布魯克海汶...
627期
溫泉是指地底下自然湧出,水溫高於當地年平均溫度5°C的泉水。根據學者托德、拉莫羅、唐納等人的定義,水溫高於38°C即為溫泉。而臺灣的溫泉則需為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溫度為30°C以上,且泉質符合特定條件者。
溫泉
冷泉
火成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地質性質
物理性質
氯化物泉
硫酸鹽泉
碳酸氫鹽泉
2022.02.15
日本5縣「核食」禁令解除 臺灣政府如何在經貿、國人健...
作者 / 編輯部
482期
去(2021)年12月「反萊豬」公投一案未通過後,討論日本福島「核食」是否有可能解禁開放進口的聲音漸起。
反萊豬公投
核食
311東日本大震災
放射性物質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國際
經貿
國安
外交
2022.02.15
科學跨足文學的科月詩人 ── 科月理事長蔡孟利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林承勳/想泡在溫泉裡當隻日本水豚。
482期
2016年臺灣大學爆出論文造假事件,包含當時的臺大校長與院長等許多高層都牽連其中,規模非同小可。時任《科學月刊》(以下簡稱科月)總編輯的蔡孟利見狀,隨即展開一連串的監督與調查行動。
學術
論文
教育
學術醜聞
科學倫理
文學創作
科學研究
2022.02.08
日本福島「核食」禁令解除?應用「合理抑低」概念尋求...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2期
今(2022)年2月8日,行政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上,我國政府基於過去檢驗結果、檢驗量能與風險評估研究,以及呼應各國標準和去年的公投結果,宣布將現行以日本5縣作為管制的方式,調整為以「食品品項」作為...
福島
核食
栃木
茨城
群馬
千葉
日本5縣
2021.08.31
臺灣的細胞治療之路 邱士華醫師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謝育哲/本刊主編。
621期
細胞治療是一種從病患身上取出所需的細胞,經培養後再輸回原病患體內的治療方式。衛服部於2018年發布《特管法》後,開放6項可於醫療院所實施的細胞治療應用。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部主任邱士華表示,細胞治療可作為新形態...
科學月刊
醫學
生物學
細胞治療
特管法
臺北榮總
北榮
邱士華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iPSCs
日本理研
理研
人類白血球抗原
HLA
2021.07.01
化學物質操控大師! 螞蟻的行為與化學訊息物質
作者 / 顧世紅/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619期
在一個具有龐大個體數量及不同社會階級的螞蟻群體內,螞蟻個體間的溝通方式,以及蟻后控制工蟻等行為,皆源於螞蟻所分泌的化學訊息物質。螞蟻雖然視力不發達,但牠們能利用觸角快速及靈敏地感應各種化學訊息物質。螞蟻所...
生物
螞蟻
觸角
費洛蒙
蹤跡費洛蒙
氣味走廊
化學訊息物質
社會寄生
死亡費洛蒙
武士蟻
黑山蟻
黃腳黃山蟻
日本毛蟻
2021.06.15
只有1%接種新冠疫苗,日本真的準備好舉辦奧運了嗎?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4期
原訂於去(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Tokyo 2020),因為新冠疫情延至今年舉辦。但眼下距離開幕式剩不到二個月,卻傳出日本確診數急遽上升,美國國務院更於上(5)月底將日本的旅行安全等級升為4級警戒「請勿前往」。儘管...
科技報導
COVID-19
新冠病毒
疫情
日本東奧
東京奧運
疫苗
輝瑞
莫德納
阿斯利康
2021.01.18
與數據拔河──人工智慧的應許和限制
作者 / 演講|張智威/HTC 健康醫療事業部的總經理、史丹佛大...
469期
人工智慧一詞首度於1955年被提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普遍被認為是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
數據
人工智慧
監督式學習
神經網路
2020.06.01
科學回甘─品嘗茶的科學
作者 / 林忠成/研究領域為固態相變化、高壓礦物學與玻璃科學...
606期
茶是東方人再熟悉不過的飲品,不論公事繁忙或閒暇之餘都可來上一杯。而茶商品的分類,依製程可分為不發酵、部分發酵及全發酵三種;按照茶葉製成品及茶湯顏色,則可有綠茶、白茶、紅茶、青茶、黃茶及黑茶六類。這些茶品中...
茶樹
茶
發酵
渥堆
茶葉
飲用茶
非酵素性氧化
2019.11.27
不間斷的研究能量! 日本福井盜龍重見天日
作者 / 蔡政修/本刊副總編輯,任教於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
600期
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日本,是2008年的夏天到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參訪,主要和館內的研究人員一島啓人(Ichishima Hiroto)討論古生物相關的研究。 福井恐龍博物館長期以來從事相關的基礎古生物研究,至今也累積了不少令人...
福井盜龍
恐龍展
新種恐龍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