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01
木頭也能做衛星?日本木衛星 LignoSat 重新定義衛星材...
作者 / 陳麒云 | 中央大學太空系及光電所學生,專注於太空望...
669期
只要選擇正確的材料和使用情境,木材也能在太空中使用。LignoSat 的設計和京都大學團隊的驗證實驗表明,儘管物理屬性導致木材無法完全替代金屬,但仍可能用作衛星機板材料,大幅減少金屬的使用率。
衛星
太空材料
熱膨脹
永續
2025.08.15
屏東縣旭海村「台灣盃火箭競賽」落幕之後火箭組裝廠房...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824期
由國家太空中心(Taiwan Space Agency, TASA)與屏東縣政府共同主辦的「台灣盃火箭競賽」(Rocket Taiwan Cup)決賽於上(7)月25日開幕,決賽歷時三天,地點在牡丹鄉旭海村。競賽分為大專生組與中學生組,共15支隊伍參...
2025.08.01
外星世界不再遙遠 號召業餘愛好者觀測系外行星的...
作者 / 林彥興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天文系博士生,EASY天...
668期
在傳統印象中,人們往往認為天文觀測必須在沒有光害的深山中才能進行,但其實系外行星的觀測對光害較不敏感,因此即使身在有光害的城市之中,依然可以進行ExoClock 的觀測。
韋伯太空望遠鏡
愛麗兒號
凌星
吸收光譜
2025.05.01
飛起來容易,省燃料靠設計 飛機機翼的空氣動力學
作者 / 宛同 |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學系副教授,出身大氣科學...
665期
流體力學與空氣動力學的另一值得重視之處,是來自學術巨擘在航空發展史上帶來的眾多貢獻,例如德國的力學專家普朗特被尊稱為近代流體力學之父,他的學生,匈牙利工程及物理學家卡門則被視為美國航太工程之父
流體力學
飛機
航太
空氣動力學
2025.03.26
搭載先進光學技術 臺、日合作立方衛星順利完成取像任...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這次升空的旺來衛星則是一項國際合作計畫,由TASA與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航太系ISSL實驗室、日本太空新創公司ArkEdge Space及Space BD共同研發。TASA負責光學遙測酬載,也就是對地球表面進行拍攝與觀...
國家太空中心
TASA
旺來衛星計畫
6U立方衛星
2025.03.01
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嗎?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美國團隊於2023 年將至今被視為最大的外太空採集樣本――貝努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近期則發現樣本中含有合成DNA 及RNA 的基本骨架――含氮鹼基(nitrogenous base)。
含氮鹼基
嘌呤
嘧啶
DNA
RNA
2025.03.01
臺灣首次挑戰深太空及登月任務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日本月球探索公司ispace 於今(2025)年1 月16 日宣布搭乘SpaceX 獵鷹9 號運載火箭(Falcon 9)的 Resilience 號登月小艇已順利發射。
SpaceX
月球
深太空
太空輻射
2025.02.25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藉由產學研合作,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及民間企業的技術協助,展現了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
太空科技
DSRP
太空儀器
國際登月任務
2024.12.12
921大地震開啟的 震前電離層前兆研究
作者 / 劉正彥 |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
660期
長時間大量統計研究某一地區地震與TEC 變化的關係,可以獲知該地區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的特徵,包含異常極性、異常領先地震天數、異常持續時間、異常出現於一天中的時段等。
集集地震
車籠埔斷層
電離層
2024.12.09
從外太空看向內太空? 應用衛星影像做鯨魚研究!
作者 / 胡潔曦 | 自然名叫「飛魚」,曾擔任黑潮專職研究員、...
660期
在2018 年,歐洲一群學者啟動了「太空鯨計畫」(Spacewhale),開始嘗試從近代的商用衛星影像找尋大型鯨。
太空鯨計畫
鯨魚
AI
衛星影像
2024.10.14
何設計太空軌道? 探索宇宙的成敗關鍵
作者 / 蕭富元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658期
由於太空軌道的設計需要精確數學計算,以及深入的物理理解,在此過程中的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任務失敗、經濟損失,甚至是成為在軌運行衛星和太空環境的潛在威脅。
太空軌道
拋物線
拉格朗日點
2024.09.09
開箱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太陽活動、電離層變化 會對...
作者 / 撰稿採訪|羅億庭
657期
1989 年3 月13 日,一道道絢麗的極光罕見地出現在美國南方的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上空。從未看過極光的人們被這壯闊的景象吸引。源頭來自於一次劇烈噴發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1989 年3 月...
電離層
太陽觀測
太空天氣
太陽黑子
2024.09.09
帶來絢麗極光和衛星災難 太陽風如何影響地球生活?
作者 / 張滋芳/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成大...
657期
太空迷應該都還記得的一次大量衛星報銷事件,就是全球知名太空公司SpaceX 於2022年2 月發射49 顆低軌通訊衛星「星鏈」(Starlink)時,遭遇到地球磁暴事件,當中有40 顆衛星受影響,導致衛星失能且只能選擇墜回大氣層燒...
太陽風
太陽黑子
極光
磁暴事件
激發態
2024.09.02
強化太空天氣預報 監測電離層狀態的福衛三號和福衛七...
作者 / 李奕德/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博士,推動臺灣太空天氣...
657期
從地球表面100 公里以上,直到整個太陽系,甚至是延伸到人造太空飛行器可以到達的範圍,都能夠稱作「太空環境」。起初,人們覺得太空中的空氣極為稀薄,應該不會有任何現象發生。但隨著各種觀測儀器的發展,再加上科學家...
太空天氣預報
福衛三號
福衛七號
太空風暴
太空天氣
2024.09.02
前往太空的第一步 看火箭如何跨越電離層
作者 / 林建宏/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周敏揚/美國航...
657期
當火箭發射燃燒釋出大量水氣於電離層中,就會快速與電離層氧離子發生再結合反應,造成電離層電漿大量的再結合、消失,發出更亮眼的紅光。電離層電漿的大量再結合反應,造成電離層的電漿消失,此現象宛如地球大氣被火箭打...
電離層
電漿
全球通訊
福衛五號
2024.09.02
觀察地震前的電離層異常前兆 福衛三號和福衛五號的電...
作者 / 劉正彥/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測...
657期
透過地光和地磁場的異常現象,讓地震學家可以推測在大地震前,地震的能量可能以「前震」,也就是振動機械能的形式在震前釋放,或以電場、磁場、電磁波(光、熱)等電磁能的形式洩漏。其中,電磁能往往可以強烈且遠距傳播...
福衛三號
福衛五號
電離層
地震
2024.06.15
臺灣首座太陽無線電波觀測站 成功捕捉20年來最強太陽...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0期
今(2024)年5月8∼9日,太陽迎來了一次劇烈的活動,位於太陽盤面中心附近、編號為3664的黑子活躍區爆發出一系列的太陽閃焰(flare)及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這些朝向地球而來的日冕物質拋射,也造成...
太陽無線電波
太陽風暴
閃焰
日冕
中央大學
無線電波爆
太陽風
太空天氣
預警系統
2024.06.01
第九行星的新線索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太陽系是否還藏著一顆未被發現的大型行星?自從這個想法在2015年被行星科學家提出後,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觀測證據都支持這個猜想。
行星
太陽系
長週期
加州理工學院
太空望遠鏡
2024.04.01
設計一份完美的太空餐
作者 / 編輯部
652期
由於身處於太空中的太空人,燃燒的熱量會比在地球上的人多,且需要額外的微量營養素(例如鈣),才能在長時間暴露於微重力的情況下保持健康。因此在一份「完美」的太空餐中,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可說是相當重要。
太空餐
微量營養素
澳洲阿德雷德大學
線性規劃
農業種植
2024.04.01
太空生物學驅動糧食供應新途徑
作者 / 楊靜瑩/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所)特聘教授,研究領...
652期
自古以來,人類對未知的宇宙往往心懷嚮往,從撰寫一本科幻小說到打造一部動人心弦的電影,皆是人們將幻想中的宇宙具象化的方法。2015年上映的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中,太空人兼植物學家的主角瓦特尼(...
太空農場
太空生物學
國際太空站
臺灣藜
植物培養系統
替代性糧食
種子
誘變
2024.04.01
埋下太空探險夢的種子 埋下太空探險夢的種子
作者 /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主編
652期
去(2023)年9月,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和日本JAMSS公司(Japan Manned Space Systems)合作,加上協辦單位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一項開創先河的微重力蛋...
太空
中央大學
生醫工程
太空科學
JAMSS
高中營隊
微重力實驗
2024.03.15
中央大學與日本民間太空公司SpaceBD合作 首次展開國際...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7期
世界各國的新一波「重返月球」計畫近年來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去(2023)年印度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成功;日本小型月球探測器(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 SLIM)在今(2024)...
中央大學
SpaceBD
重返月球
國際登月計畫
深太空輻射探測儀
筑波太空中心
2024.03.01
「太空電梯」即將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651期
人類對太空探險充滿想像,近年來這些想像正逐一成為現實。其中,有些科學家認為連接地球與太空的「太空電梯」可能會是下一個完成的夢想。
太空電梯
火箭
高空纜線
東北大學
氮化硼奈米管
鑽石奈米線
石墨烯
2024.02.15
Astrobotic「遊隼號」登月失敗 民營太空公司的下一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由美國民營太空公司Astrobotic製造的「遊隼號」(Peregrine),在今(2024)年1月8日搭乘「火神號」(Vulcan)火箭發射升空,目標是在2月23日軟著陸於月球表面進行月球探測。不過在發射後的數小時內,遊隼號就出現了燃料...
Asrtrobotic
登月
民營太空公司
遊隼號
NASA
2024.02.01
萬用的細胞工廠成真 合成生物學是下一個諾亞方舟?
作者 / 劉家君/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現...
650期
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白鬍子老人造型的大老闆⸺哈蒙德(John Hammond)從琥珀中的史前蚊子血液提取出恐龍DNA,再透過生物復刻技術讓遠古恐龍於現代重現。這個電影腳本原型是現實中被稱為「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
魏氏岳槿
胰島素
CRISPR-Cas9
人造肉
蝦紅素
改造細胞
2023.12.15
中央大學「珍珠號」成功發射 發展臺灣太空領域自主能...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4期
今(2023)年11月12日凌晨,中央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的立方衛星「珍珠號」成功發射,標誌著臺灣太空科技邁向新里程碑。當晚,超過百位師生在中央大學密切關注發射過程,校長周景揚、立法委員湯蕙禎等人也現場支持。這...
中央大學
鴻海科技
珍珠號
立方衛星
低軌衛星
寬頻通訊
太空環境探測
2023.09.15
中央大學成立臺灣極地研究中心 前進北極探索科學之謎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1期
雖然高高在上且看似遙不可及,但太空天氣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更精確的掌握太空天氣變化,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團隊在近期前往北極參訪,期望能在挪威的冷岸群島(Svalbard)設置中央大學立方衛星的接收...
太空天氣
中央大學
挪威
太陽風暴
磁層
氣候變遷
2023.07.01
用於太空探索的新型輕量太陽能電池
作者 / 編輯部
643期
在太空探索與提供太空定居地點的能源時,常會使用矽(silicon, Si)或砷化鎵(gallium arsenide, GaAs)製成的太陽能電池,但這類型電池仍有太重、難以透過火箭運輸等問題。為了克服這項困難,各種以輕型替代物如二硒化...
太陽能電池
矽
砷化鎵
二硒化鉬
太空探索
2023.06.15
月球開發角力戰,哪個國家能拔得頭籌?
作者 / 編輯部
498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壯舉。
美國
阿波羅計畫
月球
阿提米斯計畫
太空
2023.06.15
從阿波羅計畫到嫦娥工程,各國的新一代月球探索競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98期
月球距離我們大約38萬4000公里,是距離人類居住的地球最近的一顆星體。
月球
冷戰時期
探月計畫
阿提米斯計畫
美國
嫦娥工程
中國
地緣政治
«
1
2
3
4
5
»
頁次:
1
2
3
4
5
資料總數:14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