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為何Pokémon GO全球爆紅?
2016.09.01
為何Pokémon GO全球爆紅?
作者 / 林日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媒...
561期
關於Pokémon GO全球爆紅,引起大家相當多討論,而臺灣終於也在8月初可以正式下載遊玩,成為全臺風靡話題。有許多人指出,手機結合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以及定位功能(location-based)的遊戲點子,很久以...
Pokémon GO社交認可自我決定理論社群媒體科技遊戲
牛肉烹調的味道化學
2016.09.01
牛肉烹調的味道化學
作者 / 楊水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561期
食物的味道、香氣和顏色是人體感受器官作用的結果。色香味俱佳的食物使人食慾大增,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以消化食物。
牛肉感受器官水溶性化合物氣味揮發性化合物梅納反應史崔克反應脂質氧化反應硫胺素降解
太空中磁場結構重組的暫態變化vs.磁重聯
2016.09.01
太空中磁場結構重組的暫態變化vs.磁重聯
作者 / 呂凌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
561期
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是最近媒體上一個很熱門的太空科學議題。這緣起於今年5月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一篇新聞報導以及6月初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磁場結構磁重聯太空科學磁層電離層
光調控生理時鐘之神經地圖
2016.09.01
光調控生理時鐘之神經地圖
作者 / 張宜婷/陳示國
561期
過去研究,科學家已經知道人類的生理時鐘跟光有關,人體主要接收光的部位為眼睛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我們熟知人類有2種不同感光細胞──視錐與視桿細胞,分別將光的顏色與亮暗,轉成神經傳導訊號,透過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及...
生理時鐘感光細胞視交叉上核視網膜下視丘路徑
期待「微調」累積成「改革」
2016.09.01
期待「微調」累積成「改革」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本刊總編輯。...
561期
科技是國力的重要基石,但是發展什麼樣的科技,才是最符合臺灣目前發展所需?誰有能力(權力)決定這件事情?決定了方向之後,又該如何推動,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科技生技類計畫科技政策科普
一份讓政治與商業決策者閱讀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是如何辦到的?
2016.09.01
一份讓政治與商業決策者閱讀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本刊副總編輯...
561期
談到科普月刊,《科學美國人》雜誌無疑是名單當中的No.1;即便多數紙本雜誌正面臨大環境改變所造成的經營寒冬,《科學美國人》雜誌在全美市場上仍保有約280萬的讀者,並透過14種語言的譯本,提供優質的雜誌內容,讓人們...
科學科學美國人科普科普雜誌科技
幫基因裝上一個開關—後基因標的時代關鍵工具:Cre重組酶與loxP序列
2016.09.01
幫基因裝上一個開關—後基因標的時代關鍵工具:Cre重...
作者 / 鄭淵仁/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博士候選人,研究利用微...
561期
由2007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於1980年間所建立的「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標的(gene targeting on mouse ES cell)」技術幫助下,生命科學家能夠改變實驗小鼠染色體DNA上的基因組。
基因Cre重組酶loxP序列
鱟血生醫應用與保育
2016.09.01
鱟血生醫應用與保育
作者 / 勇生/任職金門水產試驗所。吳嬋娟/就讀國立清華大學...
561期
有群於地球生存好幾億年、躲過一次又一次全球生物大滅絕的奇蹟動物,鱟在4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約在2億年前至今其外形特徵就未發生明顯的改變。
鱟雌雄鱟臺灣文化
調整,而不是改革,因為這些都不只是技術問題─科技部楊弘敦部長專訪
2016.09.01
調整,而不是改革,因為這些都不只是技術問題─科技部...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1期
科學月刊(以下簡稱科):從工程、自然科學到文法商的發展事項,都在科技部管轄,但實務上其他各部會都各有科技相關預算。請教部長,科技部對各個學門的經費分配原則是什麼?
科技部楊弘敦部長專訪
科學傳播的發展創新與社會責任 ─《科學美國人》總編輯專訪
2016.09.01
科學傳播的發展創新與社會責任 ─《科學美國人》總編...
作者 / 黃正球/歐陽太閒
561期
在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資訊傳播飛速的全球化環境衝擊下,科學月刊很好奇一個創立於1845年的經典科普期刊《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如何運用網路傳播工具與新世代溝通,同時兼顧保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傳...
科學傳播科學美國人專訪
科學月刊2016年08月號(560期)目錄—新世代女科青
2016.08.01
科學月刊2016年08月號(560期)目錄—新世代女科青
作者 /
560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鼓起鼓落,赤腳跳舞
2016.08.01
鼓起鼓落,赤腳跳舞
作者 / 文詠萱/沒有音樂不能活,本刊編輯。
560期
鼓聲急促落下,循著聲音看見空地上一群人或站或坐,圍成一圈打著鼓,圓圈的中央有幾個人赤著腳,隨著節拍律動跳著舞,主要是女人,鼓聲巨響,漸漸地有人開始唱起歌,其他人附和著。
金盃鼓亥姆霍茲共振聲響頻率
宿醉
2016.08.01
宿醉
作者 / 陳奇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本刊主...
560期
前一晚狂歡過後,早上的你昏昏沉沉地甦醒。你已不太記得你是如何回到家中,只知道現在頭昏腦脹,昨天的不適延續到了今天。宿醉,這兩個字便浮現在你的眼前。
宿醉幸運兒吉姆
米佛峽灣
2016.08.01
米佛峽灣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0期
攤開世界地圖,位在南半球的大洋洲上,佇立著一座澳洲大陸與四周圍零散島嶼。在大陸的右下角,由分為北島與南島的兩座狹長島嶼與鄰近小群島組成另一國家,紐西蘭。
陶波湖米佛峽灣峽灣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赫默隧道海豹岬
光聲顯微鏡─聽出微觀的生命世界
2016.08.01
光聲顯微鏡─聽出微觀的生命世界
作者 / 李思宇/1991年高雄出生,2013獲得臺大電機學士,...
560期
自從17世紀英國科學家羅伯虎克(Robert Hooke)以簡單的透鏡組,自製出實用的光學顯微鏡,並出版《微物圖誌》(Micrographia),分享光學顯微鏡視野下的多種原生動物和細菌結構,人類開始有系統的認識這個微觀的生命世界...
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光聲效應科學應用
生命之樹3.0—最新版地球生物譜系圖
2016.08.01
生命之樹3.0—最新版地球生物譜系圖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560期
人類一直想弄清楚這個星球上到底還有哪些生物存在。從史前洞穴壁畫的作者想弄清楚附近有什麼樣的動物,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忍著暈船的痛苦繞了地球大半圈,帶回來好多新的、從沒見過的生物記錄和標本。
微生物次世代定序技術暗物質基因演化單細胞基因體分析
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2016.08.01
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作者 / 李岳倫/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
560期
美國總統歐巴馬繼2015年宣布啟動精準醫療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後,在今年2016年1月的國情咨文中,歐巴馬表示將推動治療和預防癌症的重大政策──「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並簽署在總統備...
癌症癌症登月計畫免疫療法醫療
艾狄胥的偏移問題
2016.08.01
艾狄胥的偏移問題
作者 / 游森棚/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560期
最近10年「匈牙利風格」的組合數學有非常豐碩的進展。匈牙利風格組合數學的關鍵人物之一是一生行事都非常戲劇化的艾狄胥(Pál Erdos)。
艾狄胥偏移問題數學
特別報導 林島諾貝爾獎論壇
2016.08.01
特別報導 林島諾貝爾獎論壇
作者 / 吳濰龍/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傅爾...
560期
林島原本只是一個位於德國南部並靠近瑞士的小島,但自1951年起,這個寧靜的小島卻變得不平凡,並與諾貝爾獎產生了微妙的關係。
林島諾貝爾獎交叉學科科學朱棣文費希爾貝齊格
權威不再的精神醫學參考手冊?─ DSM-5是字典、不是聖經
2016.08.01
權威不再的精神醫學參考手冊?─ DSM-5是字典、不是聖...
作者 / 蘇冠賓/臺中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
560期
眾所矚目的DSM-5(The fifth edition of Diagnostic and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終於在2013年的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年會中登...
精神醫學DSM-5
與再生醫學的拚搏—何慧君
2016.08.01
與再生醫學的拚搏—何慧君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0期
「其實人生都是一連串的驚喜和意外,不要覺得發生在你身邊不預期的事情是很不能接受的,因為不預期的事情佔人生十之八九。」笑容滿面的何慧君說著,也因為這樣坦然接受人生中各種機會與挑戰,讓她在幹細胞領域研究上有許...
何慧君醫學系幹細胞
走訪大腦中的未知─張玉玲
2016.08.01
走訪大腦中的未知─張玉玲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0期
在現今社會中,由於醫療資源的豐富, 男女平均年齡持續提高,伴隨而來的腦部老化使得「失智症」也衝著已開發國家而來。
張玉玲心理系心理學新秀獎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
簡諧運動之美
2016.08.01
簡諧運動之美
作者 / 許良榮/王芝縈/吳家榕
560期
「單擺」是擺錘來回擺動的一種簡單運動,理論上如果擺動的角度很小,擺長近乎直線,則可視為「簡諧運動(simple harmonic motion)」。在單擺的教學上,經常著重在週期與擺長關係、作用力分析、數學推演等,較少具有引起...
單Y型單擺諧波圖利薩如曲線幾何圖案
海洋食安 —— 如何當個海鮮食材鑑定師
2016.08.01
海洋食安 —— 如何當個海鮮食材鑑定師
作者 / 關寶龍/李杰龍/曾庸哲。
560期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生物若要生存必須進食。植物透過吸收水分、動物靠捕獵與菌類藉由分解來進食。
海洋食安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鏈海洋污染海產
太空漂浮5年,朱諾號抵達木星
2016.08.01
太空漂浮5年,朱諾號抵達木星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朱諾號太空船(Juno Spacecraft)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2011年8月5日發射的木星探測船,經太空飛行5年後,在美國時間今(2016)年7月4日進入木星軌道,成為繼伽利略號探測器後(繞行時間為西元1995 ~2003年),第二...
朱諾號太空船木星軌道木星探測船
為什麼會對Pokémon GO上癮?
2016.08.01
為什麼會對Pokémon GO上癮?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Pokémon GO為近期手機熱門手機遊戲,讓玩家進入擴增實境(AR),捕捉口袋怪獸(Pokémon),雖然目前在臺灣還沒有開放下載,但已讓美國地區為之瘋狂,已有數百萬玩家。
Pokémon GO擴增實境分類收集
其實你的音樂品味與文化有關,與生物學無關?
2016.08.01
其實你的音樂品味與文化有關,與生物學無關?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合唱團唱出和諧的樂音讓人覺得聽起來順耳;隨意按到鋼琴產生的不協調樂音讓人覺得不舒服。研究人員過去認為,人類對於和聲覺得悅耳是天生的,然而,一項新研究針對亞馬遜與世隔絕的部落居民進行研究,給他們分別聽和諧或...
音樂品味文化音階
快樂乳牛產出鈣含量高牛奶
2016.08.01
快樂乳牛產出鈣含量高牛奶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人體所需要的鈣遠比體內其他礦物質來得多,因而在人類生活飲食中,富含鈣的牛奶亦不可或缺。然而,在北美洲卻有約5~10%的乳牛飽受低鈣血症(hypocalcaemia)的侵襲,導致牛奶中鈣含量明顯降低。
乳牛牛奶血清素神經傳導物質
主宰斑馬魚血管生成關鍵
2016.08.01
主宰斑馬魚血管生成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20多年前,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cloche的斑馬魚突變體,這種突變體無法生成血管與血球細胞,然而科學家卻一直找不到其控制基因。在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成功發現此基因在第13號染色體最末端。
斑馬魚血管基因編輯技術cloche基因演化
腸道細菌能預測類風溼性關節炎?
2016.08.01
腸道細菌能預測類風溼性關節炎?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導致病患的關節紅腫、疼痛甚至是變形。在美國,有超過150萬個病人飽受此疾病所苦,然而科學家卻無法得知其致病原因為何。
腸道細菌腸道微生物類風溼性關節炎細菌譜系柯林斯菌屬
  • «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