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暴露於太空的低劑量輻射 可能影響大腦學習及記憶
2019.09.01
暴露於太空的低劑量輻射 可能影響大腦學習及記憶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太空中充滿各種輻射,對於執行任務的太空人,暴露於輻射中將造成健康危害。但以往的實驗,只有透過照射短時間且高劑量輻射的生物研究,而未以真實的狀況進行實驗。
太空輻射大腦學習記憶海馬迴前額葉皮質焦慮行為
The Bakery加速器進駐南科臺灣新創邁新頁
2019.08.16
The Bakery加速器進駐南科臺灣新創邁新頁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452期
南科為因應科技部創新創業政策,於2015年起提供南臺灣地區創新創業相關服務。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現階段已取得相當成果。對此,英國The Bakery加速器宣布,今(2019)年7月9日加入南科園區,提供國外資金、新創資源、聚集...
The Bakery加速器
擁有觸覺並以大腦控制的機械義肢手臂
2019.08.16
擁有觸覺並以大腦控制的機械義肢手臂
作者 / 編輯部
452期
對於失去手臂的截肢患者及身障者而言,使用義肢將能提升其生活品質與便利,但一般的義肢在操作上面臨許多的挑戰。舉例而言,使用者無法精準控制義肢抓握物品的力道,也無法進行更為精細的手部動作。因此,設計出能產生觸...
觸覺機械義肢手臂
利用超級電腦的圖像分析解決亂流問題
2019.08.16
利用超級電腦的圖像分析解決亂流問題
作者 / 編輯部
452期
當水或空氣等流體,在極高速的運動之下,通常會有亂流(turbulence)的現象產生。當亂流出現後,流體內部的速度與壓力等數值會隨機變化,造成觀測及研究的困難。
超級電腦流體
魚與熊掌可兼得能生產水與電的太陽能板
2019.08.16
魚與熊掌可兼得能生產水與電的太陽能板
作者 / 編輯部
452期
太陽能板
工業4.0再進化—成大團隊全球首創工業4.1
2019.08.16
工業4.0再進化—成大團隊全球首創工業4.1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452期
「工業4.0」一詞源自於德國政府所提出的高科技計畫,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概念為透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與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 CPS),結合目前工業相關的技術、銷售及產品體驗,並...
工業4.1
挑戰摩爾定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特別報導
2019.08.16
挑戰摩爾定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特別報導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452期
位於臺南成功大學的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前身為國科會南區微機電系統研究發展中心,後續於2002年更名「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並作為臺灣奈米科技研究重鎮。
摩爾定律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產業地圖走一遭-亞太生技展圓滿落幕
2019.08.16
產業地圖走一遭-亞太生技展圓滿落幕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上(2019年7)月25~28日,生技產業協會(biotechnologyinnovationorganization,BIO)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共同舉辦的「亞洲生技大展(BioAsia-Taiwan)」於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今年度展覽以「生物科技帶動下一波亞洲...
亞太生技展
再造太空精準溫度計—福衛七號
2019.08.01
再造太空精準溫度計—福衛七號
作者 / 林俊良、方振洲
596期
過去,國家太空中心發射的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曾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前預測其超高降雨量,也準確預測2012年侵襲美國的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的路徑,並協助美國政府進行緊急疏散。如今,福衛三號計畫的資料已免費公...
褔衛七號衛星星系太空資料同化
不只玩遊戲,也讓生活更便利!綜談擴增實境技術應用
2019.07.21
不只玩遊戲,也讓生活更便利!綜談擴增實境技術應用
作者 / 陸元平/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451期
談到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應用,當屬在全球掀起熱潮、由任天堂公司所發行的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尋寶遊戲。然而,寶可夢的風行造成一般人認為所謂的AR技術,就是指將虛擬的三維物件與真實環境同步...
擴增實境人工智慧
留住好人才、貢獻好技術 科技部REAL計畫成果不俗
2019.07.20
留住好人才、貢獻好技術 科技部REAL計畫成果不俗
作者 / 郭羽漫/《科技報導》主編。
451期
作為全球高科技競爭核心,半導體產業無論在設備或人才上,都需擴大投入,以因應人工智慧、大數據及物聯網等科技浪潮為時代帶來的改變。科技部先前推動產學研發聯盟合作計畫(Academia-Industry Research Alliance...
REAL計畫產學合作
最新微型部件套組,什麼科技玩意兒都難不倒它!
2019.07.18
最新微型部件套組,什麼科技玩意兒都難不倒它!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教授傑遜弗爾德(Neil Gershenfeld)曾提出個想法:既然世上所有生物均由20種氨基酸組合成,是否能創造一個用來組裝各式科技產品,且只有20個基本部件的套組...
微型部件套組
電腦周邊新革命 節能與效能兼具的新型記憶體
2019.07.18
電腦周邊新革命 節能與效能兼具的新型記憶體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近年來,節約能源的觀念已深植人心。不論是路上馳騁的車輛、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及各類家用電器等,這些產品都標榜擁有強大的節能與省電的功能。但現代人使用的電腦等設備,其能源節用的效果卻遠不如上述的電子產品,...
記憶體電腦週邊
電玩遊戲模擬如何應對動物疾病
2019.07.18
電玩遊戲模擬如何應對動物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自去(2018)年中國地區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臺灣在疫情的保護措施上投入大量的經費與人力,雖目前尚未出現相關病例,但政府等機關仍舊不敢輕忽。因此,在面對隨時可能蔓延的疫情,加強生物安全議題措施刻不容緩,其中人類...
電玩模擬動物疾病
去除文字及圖案油墨 回收紙張新技術
2019.07.18
去除文字及圖案油墨 回收紙張新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利用水、二氧化碳及可見光成功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化燃料,可作為處理二氧化碳的全新方法。
去除油墨紙張回收
不需在腦中植入額外裝置 可隨「心」控制的機器人手臂
2019.07.18
不需在腦中植入額外裝置 可隨「心」控制的機器人手臂
作者 / 編輯部
451期
近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與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合作一款非侵入式機器人手臂,根據卡內基梅隆大學新聞,該產品不需在大腦植入任何裝置,即可透過心智加以控制。
機器手臂腦機介面
低成本翻轉太空科技-無人機也能當作衛星用?
2019.07.01
低成本翻轉太空科技-無人機也能當作衛星用?
作者 / 賴盈誌/成功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2001年投入無人飛機...
595期
在美國火箭公司 SpaceX 協助下,臺灣成功於千禧年前夕發射低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一號,成為擁有衛星的國家之一。 根據去(2018)年統計,全球軌道上運行的4900顆衛星中,臺灣所發射的衛星佔了10 顆。一顆...
太空科技人造衛星哈伯望遠鏡
電腦如何擊敗頂尖棋士?淺談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
2019.07.01
電腦如何擊敗頂尖棋士?淺談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
作者 / 顏士淨/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從事人工智慧、...
595期
人工智慧系統是近年來科技領域最火熱的議題之一,而其中最具話題性的,是2016年Google的AlphaGo在圍棋領域擊敗韓國棋王,震撼全世界。而打敗棋王的關鍵,就是透過深度學習、強化式學習及深度強化式學習三大機器學習技術...
AlphaGo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深度卷積式類神經網路圍棋程式趨勢科技深度學習技術
打破最高溫紀錄 超導體研究嶄露新曙光
2019.06.24
打破最高溫紀錄 超導體研究嶄露新曙光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超導體(superconductor) 是一種在特定溫度之下,電阻將降為零的 導體。近期由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團隊在Nature期刊發表的 最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最高 溫度下能展現完美導電特性與能力的...
超導體超導氫化物
有洞,只能靠補丁? 物聯網的漏洞問題與管理
2019.06.20
有洞,只能靠補丁? 物聯網的漏洞問題與管理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編輯。
450期
趨勢科技(Trend Micro)威脅和漏洞研究中心副總裁吉卜森(Mike Gibson), 目前專攻威脅的發現、分析與漏洞揭露 (vulnerability disclosure),擁有超過15年的資訊安全相關(包括漏洞、威脅研究、 安全運營、安全評估和測試等...
物聯網Computex
5G通訊技術的未來願景
2019.06.19
5G通訊技術的未來願景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450期
Computex於今(2019)年5月底登場, 本次活動將點著重於未來科技產業,諸 如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 & IoT)、5G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區塊鏈 (Blockchain)、創新與新創(Innovations & Startups)及電競與延展實...
5GComputex
鋰電池電極新設計 效能佳輕量又環保
2019.06.18
鋰電池電極新設計 效能佳輕量又環保
作者 / 編輯部
450期
在日常生活中,近年來不論是 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甚至是逐漸流行的 電動汽機車,都脫離不了鋰電池的使用; 更多科技產品的推陳出新,意味著對鋰電 池日漸提升的需求。許多研究單位都在努 力研發效能更強的電池設計,其中...
鋰電池環保
就算只剩半張臉電腦還是認得你
2019.06.03
就算只剩半張臉電腦還是認得你
作者 / 編輯部
594期
臉部辨識系統在近年逐漸獲得重視,各手機與筆電品牌大廠等紛紛使用該技術,做為加密與解鎖功能,但對使用者而言,辨識成功率是最重要的考量。畢竟,如果系統容易辨識失敗,對於使用體驗相對大打折扣。
臉部辨識卷積神經網路犯罪預防
以假亂真,虛實難辨—虛擬實境
2019.06.02
以假亂真,虛實難辨—虛擬實境
作者 / 楊茂村/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東華大學資訊...
594期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近年來在各領域成為熱門話題,本文將介紹虛擬實境的歷史演進過程,從大型機台、3D 眼鏡 一路到裸視3D等技術,各種產品的出現、運作方式與該技術的未來展望。
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感官
新世代5G傳輸技術—大規模MIMO系統與波束合成技術
2019.05.01
新世代5G傳輸技術—大規模MIMO系統與波束合成技術
作者 / 蔡作敏/交通大學電信所副教授,專長為微波毫米波晶片...
593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具有同時多使用者服務、高速資料傳輸及低時間延遲的特點。
5G傳輸技術毫米波大規模MIMO系統波束合成技術
指尖下的世界竄流— 淺談觸控技術
2019.05.01
指尖下的世界竄流— 淺談觸控技術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593期
2007年1月,位於美國舊金山的莫斯康展覽中心(Moscone Center West)所舉行的Macworld 2007,已故蘋果電腦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向世人展示劃時代的科技產品──iPhone。
觸控技術電腦電阻式觸控歐姆定律
利大於弊 太陽能板深入教育機關
2019.05.01
利大於弊 太陽能板深入教育機關
作者 / 編輯部
449期
【本刊訊】追求綠能是當今的環保趨勢,逐漸汰除石化燃料,降低碳排放以遏止溫室效應,避免全球氣溫飆升的態勢失控。綠能項目中,太陽能板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之一。近期一篇發表於《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太陽能板教育機關
不需駕駛也能輕鬆上路-淺談自駕車與高精地圖
2019.05.01
不需駕駛也能輕鬆上路-淺談自駕車與高精地圖
作者 / 江凱偉/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 曾芷晴∕...
449期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約有5千萬人因車禍而受傷,其中大多為人為因素所致;有鑑於此,為了減少人為禍因及確保駕駛行車安全,而有無人駕駛的願景。回溯至1980年代,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團...
自駕車高精地圖
巨木在哪裡? 空載光達技術應用於樹木高度的測量
2019.05.01
巨木在哪裡? 空載光達技術應用於樹木高度的測量
作者 / 李崇誠/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
449期
在臺灣,存在千年以上的巨木會被稱為神木,傳統的習俗認為當樹木樹齡高達千年時其存有靈性,撇開這些民間習俗不說,至少可以得知大眾對於神木等級的巨木都有敬仰之情。說到神木,許多人都會想到阿里山神木群,其樹齡高達...
巨木空載光達技術
保護出生入死打火英雄 新型感測裝置追蹤位置
2019.04.01
保護出生入死打火英雄 新型感測裝置追蹤位置
作者 / 編輯部
592期
當災難發生時,消防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現場搶救。然而在拯救生命時,打火英雄勢必會暴露於危險的環境中。為了能掌握救災人員的行蹤,近日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感測裝置火災高風險環境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