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17.04.01
眨眼後的對不準得靠大腦來幫忙
作者 / 編輯部
568期
人類約每隔幾秒鐘就會自動的眨眼,是一種不由自主的眼瞼運動。而眨眼這個動作除了幫助眼睛的濕潤、防止遭受刺激外,科學家也發現了大腦會共同協助以穩定視力。
眨眼
大腦
視力
2017.04.01
導致心臟驟停的遺傳基因
作者 / 編輯部
568期
心臟病,是許多心臟疾病的總稱,包含了冠狀動脈心臟病、遺傳性心臟病或心室中膈缺損等。而最新研究發現一個稱為CDH2基因,是造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RVC)的主因,...
心臟
遺傳基因
猝死
CDH2基因
2017.04.01
如何運動讓身體更健康?
作者 / 編輯部
568期
運動,能夠消耗身體過多的熱量、促進血液循環與增加心肺功能等好處,然而運動對於體內哪些胞器能有關鍵的幫助卻所知甚少。近期,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中發現在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運動
身體
粒線體
核醣體
細胞
胰島素
2017.04.01
用CRISPR技術來揭開螞蟻複雜社會行為的演變之謎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副總編輯。
568期
雖然有許多人不喜歡螞蟻,但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承認,螞蟻是一種神奇的動物。螞蟻似乎有些靈性,可以預知災難的來臨,所以古人會藉由觀察螞蟻搬家的現象來趨吉避凶。
螞蟻
社會行為
CRISPR技術
orco 基因
2017.04.01
粒線體遺傳疾病、置換治療與三親嬰兒
作者 / 李岳倫/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
568期
最近有個有趣但聳動的科學新聞,英國人類生殖與胚胎管理局(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在2016年12月批准粒線體置換治療(mitochondrial replacement therapy, MRT)與「三親嬰兒(...
粒線體疾病療法
基因缺陷
母系遺傳疾病
2017.03.01
瘧原蟲引發特殊氣味 吸引蚊子吸食
作者 / 編輯部
423期
瘧疾是一種單細胞虐原蟲透過寄主在蚊子,再藉由帶有瘧蚊蟲的蚊子的叮咬來傳播並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疾病,瘧原蟲會隨著血液流動至肝細胞發育與繁殖,並造成人體發燒、頭痛、嘔吐甚至嚴重會導致死亡等症狀。
瘧原蟲
氣味
2017.03.01
海草降低海洋中有害細菌數量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海草草甸(seagrass meadows)是地球最廣泛的沿海生態系統,目前已知水中植物對於去除水中病原體與改善水質是相當重要的,但並沒有相關研究評估它們除去水中植物微生物、廢物的能力。
海草
細菌
海洋
2017.03.01
如何減緩老化過程?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近年來,抗衰老在不論是美容產品或健康食品上力求的目標之一。而近期,最新的研究發現若想減緩老化,需減少食物的攝取以減少卡路里的消耗。
老化
核醣體
食物
2017.03.01
造就褐色隱蛛絲線強韌的秘密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褐色隱蛛(Loxosceles reclusa),又稱棕色遁蛛,是一種只生長在北美洲南部的毒蜘蛛,廣為人知的為牠的獨特毒液與強韌的蜘蛛絲。然而,新的研究發現為何其蜘蛛絲能夠如此強韌,原因在於結構差異。
褐色隱蛛絲
結構差異
單環
合成纖維
2017.03.01
嬰兒性別、孕婦與發炎反應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長久以來,孕婦們聲稱在每次懷孕時身有著不同的反應,與體內嬰兒性別有關。而這項理論在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下得到證實,顯示嬰兒的性別與孕婦的免疫反應有關。
嬰兒
性別
發炎反應
2017.03.01
父親的飲食習慣影響了後代?
作者 / 編輯部
567期
粒線體遺傳,指的是當精子游向子宮進而與卵子結合時,精細胞的粒線體會被分解,因此子代都遺傳自母親粒線體的基因,又稱作母系遺傳,而只有極少部分物種為父系遺傳。
飲食習慣
粒線體遺傳
基因
2017.03.01
環境與基因間的非典型遺傳:為什麼會這樣?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67期
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在於,理解是什麼樣的機制可以在特定狀況下「標記」了某些基因而調節其表現,這種標記雖然不改變遺傳訊息,但可以讓這些標記伴隨著遺傳訊息傳遞到下一個子代,這些子代會因為這些標記而能適時地控制某些...
環境
基因
非典型遺傳
2017.02.22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作者 / 林翰佐/本刊副總編輯、陳其暐/本刊主編。
567期
2003年,受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的延攬下,賴明詔院士決定從任教30多年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微生物學系離開,回到臺灣肩負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一職。被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他,正巧碰上臺灣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傳染病疫情──嚴...
冠狀病毒
登革熱
科學教育
武漢肺炎
SARS
MERS
2017.02.01
改變美式足球的腦內震盪
作者 / 陳其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本刊主...
566期
每年的超級盃(Super Bowl)無非是美國最為狂熱的職業賽事之一(即將在2017年2月5日於德州休士頓舉行),作為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的冠軍賽,不僅帶來了高強度的比賽內容、球員所締造的種...
美式足球
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tau蛋白
2017.02.01
工作壓力與癌症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當工作壓力大時,人們就習慣藉由吃喝玩樂來抒發壓力,但最新研究發現,若長期讓自己處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研究的11個癌症中,其中有5個有顯著關聯,分別是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以及非霍奇金...
工作壓力
癌症
生活
2017.02.01
操控上癮背後的渴望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吸毒,使人上癮,讓吸毒者無法控制大腦,進而被身體所支配,只能持續吸食才能減緩戒斷症狀。
吸毒
轉錄因子
依賴性記憶
伏隔核
Delta FosB
治療
2017.02.01
闌尾可能的重要功用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闌尾,是一個狹長的囊袋狀,連接到盲腸,由於容易發炎因此常透過外科手術切除。雖然一直以來其功能尚不清楚, 被認為是無用的退化器官,但是最近的研究卻發現,闌尾可能是儲藏腸道益菌的地方。
闌尾
腸道益菌
淋巴組織
免疫系統
器官
2017.02.01
表觀遺傳學是什麼?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表觀遺傳學、分...
566期
「你可以繼承DNA序列之外的一些東西。 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You can inherit something beyond the DNA sequence. That ‘s where the real excitement in genetics is now.)」華生(James D....
荷蘭
飢荒
公共衛生
遺傳學
2017.02.01
眼角膜上的力平衡
作者 / 王一中。顏家鈺。施博仁。賴歆儒。
566期
眼睛乃靈魂之窗,人類約有90%以上的外界感覺訊息是透過眼睛來取得, 而眼壓,又稱之眼內壓(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為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壁所施加的均衡壓力,在標準安全的眼內壓環境中,眼底視網膜的感光視神經系...
眼角膜
眼內壓
感光視神經系統
2017.02.01
同步輻射中心發現恐龍化石年代最久遠膠原蛋白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由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李耀昌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加速器光源,在1.95億年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 發現完整的膠原蛋白及赤鐵礦微粒聚晶 (Hematite),這是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
恐龍化石
膠原蛋白
分子指紋
2017.02.01
抗癌藥物具有化療與光療效果有效殺死癌細胞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癌症治療,現今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將腫瘤切除、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等,依照著癌細胞的擴散程度進行不同方式的治療。
抗癌藥物
光動力治療
化學治療
癌細胞
2017.02.01
發現人體第79個器官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器官被認定為是身體一個獨立的部分,且有維持生命的特定功能,像是心臟為一個肌肉器官,透過此器官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血液中氧氣以及養分。
器官
腸系膜
腹部
醫學
循環系統
2017.01.01
自認沒有節奏感?你的瞳孔有!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自己並沒有節奏感,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神經科學家表示: 就算你沒有節奏感,但是你的瞳孔會有!
節奏感
瞳孔
音樂
2017.01.01
為什麼癌細胞會在體內到處流竄?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癌症,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名詞,但更可怕的是其擴散速度之快,往往讓患者在進行一連串的治療後,卻發現癌細胞已悄悄地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因而致命。
癌細胞
脂肪酸轉位酶
高脂肪
2017.01.01
海馬與眾不同的秘密
作者 / 編輯部
565期
海馬,一種不論是形狀或構造都與魚類天差地遠的水中生物,既沒有像魚的尾鰭與腹鰭也沒有牙齒,游泳方式也異於魚類,屬垂直游泳。
海馬
基因
演化學
2017.01.01
混種鳥群中鳥種間之合作關係
作者 / 陳炤杰/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565期
混種鳥群(混群), 是指多種不同的鳥類形成一個穩定的群體,一起活動覓食的現象。鳥類學家認為混群的形成與提高覓食效率及降低被天敵捕食有關。
鳥類
混種鳥群
覓食
2017.01.01
招潮蟹的求偶行為與感官陷阱理論
作者 / 陳昱玄/畢業於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現就讀東海大學生...
565期
當我們到海邊或濕地去踏青旅遊時,常常有機會可以看到招潮蟹(提琴手蟹)的蹤影,退潮後的雄蟹和雌蟹便會出現於泥灘地上覓食和求偶。看到成群的雄蟹在自己洞口揮動大螯時,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什麼雄蟹要揮動大螯?
招潮蟹
求偶行為
2017.01.01
透過合作創造共存榮的冠羽畫眉
作者 / 李圓恩/真理臺灣文學系、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畢...
565期
走在中海拔的森林中,常常就能聽見 「to meet you~to meet you~」這樣可愛的聲音在樹林中迴盪,牠就是臺灣27種特有種鳥類之一,屬於繡眼科(Zosteropidae),學名Yuhina brunneiceps,英名Taiwan Yuhina,別名稱為「冠...
繡眼科
冠羽畫眉
冠羽鳳鶥
鳥類
2017.01.01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作者 / 吳思恩、蔡鴻源
565期
隨著新穎材料的研發與尖端技術的演進,薄膜分離的功能日益卓越,應用的範圍也跟著拓展。簡單來說,薄膜過濾就是使用一個多孔介質阻擋原物料中的特定物質,讓其他物質通過。過濾中使用介質的材料與型態沒有任何限制,可以...
薄膜
過濾
殺菌
淨水
奈米濾材
海水淡化
口罩
PM2.5
2017.01.01
幹細胞繃帶能治療膝關節損傷
作者 / 編輯部
421期
半月板撕裂(Meniscal tears),大多因為膝關節扭轉的力量 (twisting)過大導致軟骨破裂的創傷。 在美國和歐洲,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會產生半月板撕裂受傷,並且在橄欖球、足球和籃球等激烈接觸的運動員身上特別常見,也...
半月板撕裂
幹細胞
關節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資料總數:159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