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20.03.13
談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與研究發展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459期
國內外學術界早年挹注腸胃道研究經費不多,不太重視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近年來腸道科學研究在微生物體研究蓬勃發展的帶領下,已經大為不同。
微生物體研究
腸道研究
腸道微生物
疾病
人體健康
菌群失衡
2020.03.11
從瑞德西韋的專利組合 淺談醫藥專利醫藥專利態樣
作者 / 滕沛倫/專利師。
459期
武漢研究所的公告一出,各界譁然,武漢研究所拿著外國藥廠研發的藥物在試管裡做實驗,憑什麼申請專利?能夠通過專利審查而取得專利權嗎?取得專利權後,對原開發藥廠吉立亞又有什麼影響?
智財
專利
瑞德西韋
COVID-19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藥廠
生技
新藥
2020.03.01
任務歷時16年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功臣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紅外線天文衛星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 SST),自2003年發射升空後,NASA於今(2020)年1月30日宣布結束其長達16年的觀測任務。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
NASA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
紅外線光譜
宇宙起源
星系演變
天文
2020.03.01
外表如同爆米花 首張高解析度太陽表面照片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來自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設置於夏威夷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首次捕捉到高解析度太陽表面影像。
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
太陽望遠鏡
太陽表面細部
太陽米粒組織
高溫氣體
對流
2020.03.01
讓我替你飛─ 無人機機型大盤點
作者 / 賴盈誌/成功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2001年投入無人飛機...
603期
時下正夯的無人機,不僅操作方便,還能「代替」人類執行運輸、視察和拍攝高空畫面等任務,根據起飛方式與機翼的型態,不同的機種任君挑選。然而,由於方便取得、操作門檻不高,也讓無人機在飛安、交通等領域充滿爭議。
無人機
遙控駕駛
旋翼機
垂直起降
飛安
2020.02.03
2019年科學大事件
作者 / 趙軒翎/是生科人也是新聞人,因緣際會踏入科學傳播領...
602期
在跨年煙火中送走了2019 年,迎來了嶄新的2020 年;也在鞭炮聲中向農曆豬年說再見,由鼠年開始新的一輪。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科學、科技卻在前人積累中不斷寫下新頁。在2019 年6 月號的《科學月刊》,倪簡白老師以〈...
科學新聞
2019科學新聞
2019新聞
黑洞
探月
太陽探索
福衛七號
CRISPR
丹尼索瓦人
量子霸權
防疫
亞馬遜森林大火
2020.02.01
玩家小心! 使用VR裝置可能 造成肌肉關節傷害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自從個人電腦問世後,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雖然電腦帶來許多便利,卻也因操作使用不當,導致身體的負擔及問題。舉例而言,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 可能因姿勢不良而壓迫頸椎或使用滑鼠而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VR裝置
肌肉關節
2020.02.01
使用阻燃電解液增加鉀離子電池安全性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澳洲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研究團隊,日前開發一款不可燃電解質(nonflammable electrolyte),不僅提升鉀離子電池(potassium-ion battery)的安全性,也讓人們有機會以低成本做出大規模的...
阻燃電解液
鉀離子電池
不可燃電解質
2020.02.01
印出薄100倍、奈米級的觸控螢幕材料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日前打造出新的奈米超薄導電板,能輕易地與現有電子技術兼容外,高度的韌性也使它能被撓曲成管狀,可像報紙一樣以滾對軸加工(roll-to-roll, R2R)的過程處理、製造,預計將用...
奈米科技
觸控螢幕
材料科學
低溫液態金屬印刷技術
2020.02.01
科學家直擊金屬鍵斷裂、鍵結過程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金屬鍵(metallic bonds)相當重要、卻是人們瞭解最少的一種化學鍵。近日,科學家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捕捉到兩個金屬原子相互結合、分裂並再次聚集的影像,揭露兩原子間金屬鍵數量及鍵序(bond order)隨時間...
金屬鍵
金屬鍵斷裂
鍵結
原子級動力實時成像
2020.02.01
新科技重現古人之聲
作者 / 編輯住
458期
【本刊訊】由於古代並無錄音設備,因此現代人始終無法得知過去人們的說話聲音。不過透過現代科技的協助,或許未來能一探究竟某些古人的聲音。
人聲
古人
聲音科學
2020.02.01
科技解開達文西繪畫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畫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藏著一道長期困擾史學家與科學家的難題。
達文西
光學
救世主
玻璃球體
2020.02.01
太陽能電池也能在夜晚發電?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太陽能電池是相對較為環保的發電選擇,由於太陽光取之不盡,只要在合宜的地點,透過光伏效應(photovoltaic effect)將太陽光轉成電能,便能取得源源不絕的電能。
太陽能發電
夜間發電
光伏打電池
2020.02.01
藥物合併治療 逆轉大鼠骨關節炎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對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病人來說,現有的治療方案不是止痛藥就是關節置換手術,選擇相當受限。近日《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期刊研究指出,將兩種實驗藥物結合在一起做使用,可逆轉實驗大...
骨關節炎
藥物結合
合併治療
2020.02.01
隨時保濕的隱形眼鏡
作者 / 編輯部
458期
【本刊訊】對於配戴隱形眼鏡的使用者而言,眼睛感到乾澀是最主要的困擾與缺點,尤其是長時間配戴後,容易引起乾眼症等眼睛不適的症狀。
隱形眼鏡
保濕
水凝膠
電滲流
2020.02.01
臺灣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株了,然後呢?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458期
今(2020)年2月1日衛生福利部宣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臺灣某研究團隊已從患者檢體當中成功的分離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聽起來好棒棒,但是,具有病毒株,到底對疫病...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病毒株
COVID-19
2020.02.01
構築生命現象的藍圖 — 50年來核酸研究進展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02期
生命體中的遺傳訊息匯集成一本大書,透過對核酸的研究,人們開始從DNA的編碼、含氮鹼基的排列組合中「讀」出世間萬物的「原貌」,並嘗試以人工的方法改寫這些訊息。
核酸
遺傳物質
遺傳學
細胞
生命
肺炎菌
T2噬菌體
2020.01.01
把歌曲變成伴唱帶 如何從樂曲中分離音樂與人聲
作者 / 蘇黎/臺大電機系及數學系雙學士,臺大電信所博士。目...
601期
對於愛唱卡拉OK(Karaoke)或音樂迷來說,如果有個系統或軟體就能將音樂檔的人聲與背景音分離,就能隨時高歌一曲或編輯音樂了。但電腦軟體處理音樂的方式與人腦不同, 需要在音樂的訊號中找尋及分辨進行分析,而近年來的...
音訊
聲波
音樂
頻譜分析
雞尾酒會效應
聲源分離
2020.01.01
從虛擬實境遊戲找到連結空間、物件記憶的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傅氏基金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Columbia Engineering)神經工程學家所領導的團隊於《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一項研究,與人類提取記憶、連結特定物件位置的秘密有關...
虛擬實境
VR
記憶
大腦
神經元
2020.01.01
X光也能分析星體內部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暖緻密物質(warm dense matter, WDM)是一種介於固態與離子態的物質,擁有與固態物質相同的密度,但溫度高達攝氏一萬度以上。雖然目前科學家能在實驗室中模擬並製造此物質,但因極高溫的狀態造成研究困難,而...
X光
星體內部
天文
暖緻密物質
2020.01.01
全新公式解鎖 可算出雙面太陽能板電力極限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近日,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與孟加拉東西大學(East West University)物理學家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發表全新的熱力學(...
太陽能板
雙面太陽能板
熱力學
2020.01.01
樂高積木新應用 可作為良好的隔熱材料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樂高積木(LEGO)想必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小小的塑膠積木可以創建出屬於自己的想像天地,而這項小孩和大人都喜愛的玩具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科學用途。
樂高
樂高積木
隔熱材料
低溫物理
2020.01.01
新型X光檢測裝置讓違禁品無所遁形
作者 / 編輯部
547期
【本刊訊】為了避免恐怖攻擊事件影響飛安,機場的安檢層級須不斷提升,以因應各種潛在威脅。機場的X光安檢機台是重要的把關之一,但現行的X光機台仍有許多難以檢測的項目。
X光
安檢
違禁品
X射線繞射
EDXRD
2020.01.01
2020火星探測計畫能否執行?降落傘成關鍵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歐洲航太總署(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 ESA),於去(2019)年5月及8月在對火星漫遊者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進行測試,然而結局以失敗告終。
火星
降落傘
火星探測
NASA
ESA
2020.01.01
聽損兒童福音 基因檢測流程再進化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臺大醫院日前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部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單位平台合作,強化基因檢測的分析速度與品質,讓聽力受損的孩童能把握治療黃金期,避免遺憾終生。
聽力受損
基因檢測
臺灣AI雲
TWCC
2020.01.01
阿拉伯學生訪臺交流防災科技與經驗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雷布登文官學院(Rabdan Academy)副校長阿蕾恩(Faisal O. Alayyan),於去(2019)年12月率領教職員及學生至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稱災防科技中心)參訪,除簽署合作協...
防災
防災交流
阿拉伯
2019.12.20
建置風場所帶來的人工魚礁效應, 是福是禍?
作者 / 邵廣昭、陳靜怡、陳國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
456期
北大西洋地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推動離岸風機的綠能政策,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也在2010年完整評估過離岸風機對海域生態的影響。
離岸風機
魚礁效應
環境生態
海洋
2019.12.20
離岸風機噪音對於魚類可能的影響
作者 / 張顥議、邵奕達/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456期
大部分的風力發電廠都建立在岸邊,或是在離岸數公里的淺水區海床(約5~30 公尺深)。然而,這些海域也同時是魚類攝食及產卵的主要場所,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的卵及幼體生存的棲地,因此具有高度的生態重要性及敏感性。
離岸風機
魚類
噪音
生態
2019.12.20
AI協助找尋世界遺產「納斯卡線」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納斯卡線(Líneas de Nazca) 是位於祕魯納斯卡沙漠地區的大型線條圖案,同時也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之一。納斯卡線包含各種類型的圖形,包含人類外型、動物造型與各種物件等,而目前尚不清楚納斯卡線的由...
納斯卡線
AI技術
世界遺產
開發計畫
環境保護
2019.12.20
讓金屬可以摺!摺疊機器人進化更輕更方便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為了製造兼具伸縮、變形與柔軟特性的機器人,科學家不斷開發各種材料以達到需求。一般而言,常見的金屬材料較硬,因此不太適合作為摺疊機器人 (origami robot)的材料。
金屬
摺疊機器人
彈性體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資料總數:111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