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機械公敵夢靨?科學家擔心人類將無法控制超級AI
2021.02.18
機械公敵夢靨?科學家擔心人類將無法控制超級AI
作者 / 編譯|吳佳穎
470期
電影《機械公敵》中,威爾‧史密斯飾演的警探,生活在人類廣泛使用智慧型機器人的年代。然而,一場機器人發明者離奇死亡的命案,讓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岌岌可危。掌控機器人的中央控制系統,以追求人類最高福祉、避免人類...
AI人工智慧遏止演算法演算法機器人三大法則電腦
呼吸器下的感染危機 劍橋團隊用DNA快速找出感染源
2021.02.18
呼吸器下的感染危機 劍橋團隊用DNA快速找出感染源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0期
COVID-19在全球肆虐,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億人,許多重症病患不得不倚賴呼吸器和抗生素,來爭取戰勝病毒的可能性。
COVID-19呼吸器續發性感染聚合酶連鎖反應抗生素病原體
中研院建立監測網追蹤新冠病毒變異株
2021.02.18
中研院建立監測網追蹤新冠病毒變異株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0期
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肆虐全球,疫情隨著時間流逝不但不減反增,近期就連臺灣也拉警報,出現了院內群聚感染等本土案例。
新冠肺炎變異株單股核糖核酸病毒D614G變異株棘蛋白胺基酸
成大聯手不織布廠 研發高效又環保的固態鋅碳電池
2021.02.18
成大聯手不織布廠 研發高效又環保的固態鋅碳電池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0期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電池是鋅碳電池,雖然俗稱為「乾」電池,但實際上混有助導電的電解液,在損毀時仍會有液體外漏,嚴格來說還是「濕」電池。再加上鋅碳電池無法重複充放電,不能滿足環保的需求。
鋅碳電池一次性電池不織布包覆技術重金屬汙染環境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2021.02.18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作者 / 編輯部
470期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科技產品。這一路每個環節所要投入的心血,常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瞭。即便登上了知名期刊,或有機會透過新聞稿、記者會來發表,最終卻不...
科技報導科技科技政策科學觀點公眾議題
舒適的空中體驗從何來?始於飛行者一號的飛機設計與飛行
2021.02.01
舒適的空中體驗從何來?始於飛行者一號的飛機設計與飛...
作者 / 呂文祺/從小就對各種飛行器研究產生。目前教學以航空...
614期
飛機自萊特兄弟發明以來已過百年,這段時間飛機的設計與結構等也早已出現重大變化。飛機的外型從過去的雙翼改為單翼,另外也多了最初所沒有的機身設計,而選用材料也從木頭與金屬轉變為高強度的複合材料;動力方面,過去...
飛機萊特兄弟飛行者一號單翼機
飛在天空的飛機會塞機嗎?從飛航管控看飛行安全
2021.02.01
飛在天空的飛機會塞機嗎?從飛航管控看飛行安全
作者 / 宛同/任教於淡江大學航太系,美國德州大學航太工程博...
614期
空中交通日漸頻繁,飛機與各地航班數量不斷增加。對此,全球的飛航主管單位需要更多的管制,除了維持交通的秩序,也有安全上的考量。而飛機本身更會加裝相關的防護系統,保障飛行安全。另外,由於近期的飛安事故多起因於...
飛機飛航安全空中防撞系統近地警告系統機員資源管理
電器用品小心!閃電伴隨的電磁脈衝
2021.02.01
電器用品小心!閃電伴隨的電磁脈衝
作者 / 郭政靈/任教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
614期
電磁脈衝是一種帶有強大能量的電磁波,透過高速攝影機的影像記錄,不只能在大氣中觀測到閃電產生的電磁脈衝,也能得知閃電在大氣裡發光傳播的方式,進而解釋電磁脈衝感應電流。另外,當閃電的前導電流從雲內打通通道到地...
電磁脈衝閃電y射線大氣電磁波
向火星出發 實現從古至今的太空探索夢想
2021.02.01
向火星出發 實現從古至今的太空探索夢想
作者 / 演講人:陳英同/中研院天文所支援科學家。記錄:謝育...
614期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頭頂上的天空抱有數不盡的想像與期待,因此仰望星空、記錄天體的運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火星太空望遠鏡行星天文學太空科技
研議科技部回復國科會,組織改造能否讓臺灣科學發展更好?
2021.01.18
研議科技部回復國科會,組織改造能否讓臺灣科學發展更...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去(2020)年11月,媒體報導行政院將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2014年才成立的科技部,重新改回國家科學委員會。大家不免質疑,改回國科會意義何在?
科技部國科會科學臺灣科學發展
《特管法》修法下,LDTS之生物資訊專業該如何把關?
2021.01.18
《特管法》修法下,LDTS之生物資訊專業該如何把關?
作者 / 陳倩瑜/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69期
最近,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納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中規範的修法,在人員資格要求部分,引發醫檢師與生命科學/生...
LDTS醫檢生物科技生命科學次世代定序基因定序生物資訊特管法
掌控你的蘋果電腦?
2021.01.18
掌控你的蘋果電腦?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69期
蘋果公司(Apple Inc.)最近推出的麥金塔作業系統macOS Big Sur(macOS 11),默默地讓蘋果本身的應用程式繞過了用戶設定的VPN與防火牆。採用VPN的效果之一,就是可以讓遠方的網站不知道你真實的IP/地理位置;而防火牆...
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蘋果版OCSP資訊安全言論管制
人工智慧AlphaFold將破解生物學50年難題?解析蛋白質結構的漫漫長路
2021.01.18
人工智慧AlphaFold將破解生物學50年難題?解析蛋白質...
作者 / 朱利亞/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博士,現為英國...
469期
2020年末尾,以AlphaGo創下聲名的DeepMind公司發表人工智慧「AlphaFold」第二代蛋白質結構預測軟體,參賽挑戰在短時間內預測出蛋白質的結構,在準確度評比(Global Distance Test, GDT)高達92.4,獲得眾所矚目與期待,...
人工智慧AlphaFold結構生物學蛋白質結構X光結晶學核磁共振安芬森法則Cryo-EMX光繞射
基因編輯技術該怎麼用?諾貝爾獎得主的呼籲──讀《基因編輯大革命》我思
2021.01.18
基因編輯技術該怎麼用?諾貝爾獎得主的呼籲──讀《基...
作者 / 林基興/科學月刊社董事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
469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人,因其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編輯CRISPR諾貝爾獎《基因編輯大革命》生命科學基改科技
未來電子顯微鏡可看見奈米尺度化學反應過程
2021.01.18
未來電子顯微鏡可看見奈米尺度化學反應過程
作者 / 陳亭瑋
469期
電子顯微鏡技術有了新的進展,新發表的「可變溫液態臨場穿透式電子顯微鏡」(variable-temperature liquid-cel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VC-LCTEM)可用於觀測進行中的化學反應,讓科學家一窺智慧材料在奈米...
電子顯微鏡分散聚合反應聚合反應奈米材料
美國從駱駝分離出COVID-19的奈米抗體
2021.01.18
美國從駱駝分離出COVID-19的奈米抗體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國際持續嚴峻,且接二連三地有不少國家爆發第二波疫情,各國科學家無不為了疫苗開發努力。
COVID-19奈米抗體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SARS-CoV-2新冠肺炎
以色列團隊研發能治療聽力的基因療法
2021.01.18
以色列團隊研發能治療聽力的基因療法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失聰是常見的感覺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統計數據,全世界大約有10億人的聽力受損,並且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人數可能會翻倍成長。
失聰聽力障礙基因基因療法SYNE4基因遺傳疾病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2021.01.18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科技產品。
科技報導科學研究科技發展科技政策公眾議題科學觀點
章魚告訴你如何拾起薄片組織!
2021.01.01
章魚告訴你如何拾起薄片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醫學技術日益進展,細胞與薄片組織(tissue sheet,如眼角膜)的應用越來越多。而在進行薄片組織移植手術(如眼角膜移植)時有個關鍵,就是該如何抓取柔軟、易碎且易皺的薄片組織?
細胞眼角膜薄片組織章魚水凝膠
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 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
2020.12.31
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 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3期
行政院於去(2020)年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廢除科技部並回復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從過去的長科會,一路改制為國科會,再到科技部,接著要再改回國科會。藉由訪談三位過去擔任過國科會與科技部的首長,道出臺灣科研發展與產...
科技部國科會陳良基張善政陳建仁科技部長國科會主委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前瞻應用
2020.12.15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前瞻應用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今(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摘下桂冠。
CRISPR諾貝爾化學獎
再生醫學技術大躍進-加入CRISPR技術,遺傳性疾病療效大提升
2020.12.15
再生醫學技術大躍進-加入CRISPR技術,遺傳性疾病療效...
作者 / 陳張源/陽明大學藥理所碩士,臺北榮民總醫院邱士華醫...
468期
今年(2 0 2 0)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法國遺傳學家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生物學家道納(Jennifer A. Doudna),他們開發俗稱「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可以精準地改變動、植物與微...
CRISPR基因編輯基因基因剪刀遺傳性疾病基因缺陷
盤點CRISPR技術在工業生產、環保與復育上的應用
2020.12.15
盤點CRISPR技術在工業生產、環保與復育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8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揭曉,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以及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同獲此殊榮。
CRISPR基因微藻光合作用溫室效應海洋聚乙烯猛獁象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2020.12.15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作者 / 作者/劉姿婷。
468期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儼然成為全球最迫待解決的議題。在有效疫苗仍未可取得之際,抗病毒藥物為另一項有潛力的治療方針。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先導化合物虛擬實境主蛋白酶對位虛擬篩選配體
以低溫超音速3D列印打造生醫元件
2020.12.15
以低溫超音速3D列印打造生醫元件
作者 / 林承勳。
468期
快速成型技術(rapid rototyping,RP)之一的3D列印近年來蔚為風潮,但列印金屬的過程中,其高溫可能會出現殘留應力(residual stress)、相變(phase transition)與變形等缺點。
快速成型技術3D列印冷噴射鈦合金
奈米鑽石打造的疾病篩檢試紙
2020.12.15
奈米鑽石打造的疾病篩檢試紙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鑽石不光有華麗的外表,也能被用在生物醫學領域。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研究團隊,利用奈米鑽石(nanodiamond)的獨特結構製作一款試紙,在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奈米鑽石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醫療生物醫學病毒
利用AI偵測電競遊戲作弊
2020.12.15
利用AI偵測電競遊戲作弊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隨著網路發展,多人線上(multiplayer online, MMO)遊戲早已成為許多人每日必備的休閒娛樂,然而,有心人士仍可透過設備的漏洞強行開掛,在遊戲裡佔盡優勢,最終剝奪玩家的遊戲體驗。
網路人工智慧線上遊戲數據
培育青年創業家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公布獲獎名單
2020.12.15
培育青年創業家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公布獲獎名單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為推動創新經濟、培養青年科技新創產業,在科技部的指導下,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辦理「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rom IP To IPO Program,FITT)」,並於日前在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舉...
創新經濟創業傑出獎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永續經營新微笑曲線
透過科技探究森林大火的影響
2020.12.01
透過科技探究森林大火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日前美國加州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不斷,影響範圍已超過約47萬英畝,導致附近居民被迫離開家園避難,這場森林大火也嚴重危害當地的環境,可說是加州史上最嚴重的火災。
森林大火一氧化碳微波輻射紅外線全球3D圖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2020.12.01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12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是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要使電腦能做出如同人腦般的能力,必須倚賴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而為了處理這種「又多又雜」的資料,大數據(big data)也就應運而生。大數據能將看似一盤散沙的資料,透...
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數據巨量資料網際網路摩爾定律積體電路
  •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