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01
毛毛細語 一根根毛髮串起人類演化史
作者 / 張若愚│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現就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
669期
頭髮,這看似日常、甚至在炎夏裡令人煩惱的特徵,實則蘊藏著人類演化、基因調控與文化意義的多重故事。從非洲大草原的烈日下為祖先遮蔽熱能,到今日成為健康、審美與身分認同的象徵,一根根髮絲串連起我們與過去的連結,...
毛囊
毛髮
演化
人類播遷史
2024.11.07
開創再生醫療新紀元? 外泌體的再生醫學應用
作者 / 廖秀蓉 | 亞東紀念醫學研究部研究員,陽明交通大學生...
659期
2018 年,臺灣通過修訂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促進了再生醫療領域的蓬勃發展。不僅限於細胞治療,其他的細胞衍生物,例如胞外體(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又稱細...
外泌體
醫學
胞外體
2024.11.04
日日春花粉與環境的微觀宇宙
作者 / 邱宜凡 | 畢業於成功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目前於高雄...
659期
和多數花朵不同,我們無法從外觀觀察到日日春的花蕊,且連雄蕊上的花藥和雌蕊的柱頭都找不到!難道日日春沒有花蕊嗎?那可就大錯特了!讓日日春繁衍下一代的祕密武器就藏在花托筒中,只要小心地撥開花托筒頂端凸起處,就...
日日春
醣類
萌發率
2024.04.15
醫學革命之門開啟!展望首例獲准臨床應用的基因編輯療...
作者 / 馬荺蒽/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四年級生;陳佑宗/臺灣...
508期
去(2023)年11月,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 MHRA)批准全球首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簡稱CRISPR療法)——Casgevy(exagamglogene autotemcel, exa-cel),應用...
Casgevy
基因編輯
CRISPR
鐮刀型貧血症
海洋性貧血
基因剪刀
臨床治療
2024.03.01
人工智慧揭祕空氣污染時空變化 透過Geo-AI模擬戴奧辛...
作者 / 吳治達/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國家衛生研...
651期
戴奧辛(dioxin-like compounds),是超過210種不同化合物的總稱,其中包括共平面多氯聯苯(partially coplana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多氯二聯苯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多氯二聯苯戴奧...
Geo-AI
戴奧辛
人工智慧
空氣汙染
空氣監測
製造業
集成混合空間學習模型
2023.12.01
找出人體的叛亂警訊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治療新...
作者 / 陳斯婷/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致力於人...
648期
戴口罩、檢疫、隔離、將食物煮熟等,這些文明的行為對於幫助我們免於病原菌感染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例如食物煮熟可以變得衛生又美味,口罩帶來的防護力對於減少特定傳染病則有一定的功效,這幾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紅斑性狼瘡
自體免疫
基因
抗體
抗原
淋巴球
藥物開發
2023.11.15
另類實驗動物選項:利用臺灣獼猴進行醫學研究?
作者 / 邱國平/玉山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503期
在這病毒、細菌肆虐、百病橫生的時代,人類仰賴多種實驗動物輔助新藥測試與疫苗開發。在進入臨床人體試驗之前,經常需經過非人類靈長類動物(non-human primate, NHP)試驗,獼猴就是其中一種實驗動物。獼猴在人類疾病的...
台灣獼猴
實驗動物
醫療
基因體
非人靈長類
全基因體定序
生物科技
2023.11.01
蛀牙為什麼要補?解密補牙過程中的科學
作者 / 謝宜潔/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學士、臺灣大學牙醫專業...
647期
蛀牙,是每個人心中有口難言的小祕密。當你終於鼓起勇氣進入牙醫診所,卻只見牙醫師在治療時動作熟練地將各種工具放進你的口中,一邊鼓搗著一邊說:「等一下會有點酸酸的哦!」、「來,咬一下這張紙。」、「蛀得有點深,...
蛀牙
補牙
洗牙
照光
光聚合樹脂
抽神經
牙套
2023.09.15
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遭遇卡關?臺灣再生醫療發展面臨的爭...
作者 / 廖秀蓉/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員;張至宏/亞東...
501期
再生醫療在臺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新興領域,主要透過再生醫療製劑和再生醫療技術,利用細胞的再生功能來治療疾病和修復組織損傷。為管理此類醫療實施,2019年修訂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
再生醫療
異體幹細胞
細胞庫
再生製劑
細胞治療
2023.09.15
全球首款RSV母嬰疫苗有望核准使用?RSV疫苗的最新研究...
作者 / 周彥宏/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中...
501期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為負股RNA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病毒具有外套膜(envelope),表面有兩個主要的醣蛋白——F蛋白質(fusion protein)與G蛋白質(attachment...
母嬰疫苗
RSV
腺病毒
臨床試驗
2022.12.26
種族主義使醫學研究產生偏誤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美國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居住著原住民、白人、黑人,以及來自中南美、亞洲等地的移民。然而法律上的平等,依然無法完全消弭種族主義的影響,除了戕害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種族主義
醫學
心臟病
糖尿病
更年期
疾病
高風險族群
科學研究
2021.12.14
推動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幫助更多患者的轉譯醫學...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
480期
如果有一個地方,有著充足的先進實驗儀器與資源可以讓學者、醫師共同進行實驗,結合基礎研究結果與臨床上得出的結論,雙方一起生產出對患者最有用的研究成果,這會讓他們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轉譯醫學
醫學
基礎研究
臨床實務
奈米粒子
介白素-33
慢性疾病
免疫調控機轉
母胎醫學
細胞治療
PDL1
免疫治療
2020.12.15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作者 / 金傳春/任教於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
468期
登革熱防治由來已久,全球疫情近30年仍是愈演愈烈,可見傳統的登革熱防治作法,難以因應全球暖化導致的斑蚊版圖擴大及病例數遽升。因此,近年公共衛生學者及科學家都在思考,是否能有新穎的作為,包括整合偵測(...
登革熱
公共衛生
登革病毒
登革疫苗
沃爾巴氏細菌
病媒蚊防治
跨域資訊整合
2020.12.01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作者 / 陳培哲/現為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曾為臺灣大...
612期
當科學家們尚不清楚C型肝炎的時候,都是以非A非B型肝炎來代稱。而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歸功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病毒學家阿爾特;接著是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成功分離出非A非B型肝炎病毒,並將它正名為C型肝炎病毒...
肝炎
輸血
病毒
基因體
重組蛋白
分子生物學
血液
大腸桿菌
2020諾貝爾獎
2020.12.01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612期
CRISPR-Cas系統最早在大腸桿菌基因體中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細菌免疫系統。若細菌被噬菌體感染後存活下來,該細菌就會切取一小段噬菌體的DNA,儲存於自己的CRISPR間隔序列中,如果未來再次遭受感染,這...
諾貝爾化學獎
CRISPR-Cas
基因編輯
大腸桿菌
CRISPR
肺炎鏈球菌
化膿鏈球菌
tracrRNA
2020諾貝爾獎
2020.11.15
COVID-19疫情人人自危,但請勿忽略登革熱的侵襲——全...
作者 / 董宗華、黃詩涵、鍾昇達、顧家綺、金傳春 。通訊作者...
467期
臺灣多因境外移入病例點燃登革熱疫情,因此,需先瞭解全球相關流行病學;根據患者年齡與登革病毒的流行特徵,可將其分為「地方性流行(endemic)」和「非地方性流行(non-endemic)」兩類。
流行病學
登革病毒
登革熱
血清學
全球暖化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病媒蚊
衛生教育
2020.10.15
瘟疫下的醫學研究-是新聞下的產物,還是造福人群的良...
作者 / 賴昭正/前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
466期
經過幾萬年的進化,人類成了地球上的萬物之靈,建立了「人定勝天」的自信。然而,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瘟疫爆發,相信會讓很多人重新思考著這個問題,小,竟然會被一個「不倫不類」病毒搞到天翻地覆:去、...
病毒
COVID-19
流行病學
醫學
醫學研究
數據
羥氯奎寧
藥物
2020.04.01
不只是壞人 隱藏在生活中的細菌好朋友
作者 / 江倪全/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604期
提到細菌,一般人腦中浮現的通常是造成各種疾病的壞蛋。儘管它小小的,卻有百百種的家族成員,除了有會引發疾病的壞菌,其實也有對人類有益的好菌。舉凡從細菌中提取蛋白質,成為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甚至是那些長...
細菌
蛋白質
藥用蛋白質
大腸桿菌
醫療
疾病
2020.03.11
追捕新型冠狀病毒的福爾摩斯?談張鋒的SHERLOCK試紙型...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一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459期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疫情持續延燒,相關各界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地進行。今(2020)年2月14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張鋒等人宣布,他們將一種運用CRISPR/Cas13a、...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試紙
福爾摩斯
檢測
篩檢
CRISPR
DNA
COVID-19
2020.02.01
從一到四十兆—藉生殖系統探究不孕症
作者 / 陳怡斌∕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畢業、長庚大學...
602期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臺灣84 家人工生殖機構在 2017年總共執行37849個「試管嬰兒」療程—— 一種截 至目前可促成最高懷孕率的不孕症療法。
生殖系統
不孕症
內分泌系統
2019.09.01
歪斜、黑暗人生中的曙光—黃斑部病變、幹細胞與再生醫...
作者 / 林泰祺/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邱士華/臺北...
597期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出現視物變形,最終造成視力喪失。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人3C產品大量且長時間使用下,讓罹患此疾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因此,要如何治...
黃斑部病變
幹細胞與再生
2019.06.02
有無利益衝突,誰說了算? 從美國醫學研究未揭露利益的...
作者 / 甘偵蓉/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594期
研究利益衝突,是指研究人員在專業上必須列為首要考量 的利益,可能在追求私人或次要利益的過程中受到減損或 負向影響,甚至因而未能遵守相關法律或專業倫理。而醫 學研究與商業利益,是 1 加 1 大於 2 的協同共榮,還是...
論文
醫學
利益衝突
2019.05.01
汪星人,別害怕─ 談犬貓的聲音恐懼症
作者 / 王儷蒨 臺大獸醫專業學院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 副教授、...
593期
小動物行為醫學,為近30 年來歐美 逐漸發展的新興獸醫專門學科。多數動物行為問題與其背後可能潛藏的疾病,是可以被藥物治療的;嚴重行為異常的動物不是只有執行安樂死之途,獸醫的行為醫學知識,也將能大為提高行為異常...
醫學
動物行為醫學
動物行為問題
聲音恐懼症
減敏訓練
反制約訓練
2019.03.01
細菌,是敵人還是朋友?
作者 / 江倪全/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副教授。
591期
人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中,除了肉眼可見到的各式物品及動、植物外,還有一群種類繁多,數量更是超乎想像的微生物與之共享同一個空間。而這些看不見、聞不到也摸不著的微生物,卻和人類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有極大的關...
細菌
抗生素
菌叢
2018.09.01
吸食大麻後的如醉似幻-這是什麼癮頭?
作者 / 陳亮妤/約翰霍普金斯公衛博士,現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585期
知名的雷鬼歌手馬利(Bob Marley) 是位天才型的音樂人,著名的作品 〈不,女人,別哭〉(No woman no cry)就是由他所唱,螢幕上的他總 是綁著黑人辮子頭、彈著吉他、嘴裡永遠含著一根粗粗的大麻菸。他支持大麻合法化的...
大麻
成癮
Bob Marley
本草綱目
大麻素
大麻素受體
大麻二酚
四氫大麻酚
2018.09.01
探究大麻的生理機制與藥理應用
作者 / 陳景宗/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585期
大麻在多國列為管制藥品,在我國則屬於第二級毒品(法務部)和第二級管制藥品(衛福部)。 最近,美國繼 30州(最早是20年前的加州)通過藥用大麻合法化後,又有9個州接著通過娛樂用大麻的合法化。因此,也引起國內部分...
大麻
生理
藥理
四氫大麻酚
大麻二酚
CB1
CB2
TRPV1
瞬態感受器電位陽離子通道
γ-氨基丁酸A型受體
花生四烯酸乙醇胺
2-花生四烯酸甘油酯
環磷酸腺苷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
TRPM
2018.08.01
臨床試驗「盲不盲」
作者 / 林志榮/長庚大學臨床資訊與醫學統計研究中 心、臨床...
584期
報章雜誌上斗大標題寫著「浩鼎乳癌新藥解盲科學上成功,法規上失敗?」,對此,浩鼎董事長表示,依據2016年2月解盲「初步」數據顯示,用藥組與對照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外界認為這就是所謂的「...
臨床試驗
藥物
2018.05.01
當醫學邂逅數學—精準預測的科學觀
作者 / 陳秀熙/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臺大公共衛生碩士學...
581期
生物醫學的瞬息萬變與平衡觀可以從巨觀延伸至微觀,並結合可逆與不可逆多階段事件之瞬間及累積風險特性,發展出目前最熱門的個人化精準預測醫學,以呈現疾病在不同個人特徵下動態時間進展,進而替病人設計量身訂做預防性...
醫學
數學
高血壓
2018.04.01
生活中的隱形殺手: 環境荷爾蒙—談塑化劑之健康危害
作者 / 李俊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
436期
卡森(Rachel Carson)於1962年發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書中直指有機氯農藥如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對動物生態之影響。
環境荷爾蒙
塑化劑
鄰苯二甲酸酯
性早熟
2018.04.01
從數學看生物醫學──生物中的瞬息萬變與平衡
作者 / 陳秀熙/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臺大公共衛生碩士學...
580期
有一位中學生的父親是內科醫師,當父親翻閱著著名內科學教科書Netter’s Internal Medicine 時,看到其中一張圖片顯示一位中年男人吃完早餐後,口中叼著一根菸,但突然一瞬間心臟病發作而過世,中學生看到後問父親為什麼...
數學
生物醫學
牛頓微分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