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08.01
在工業、汽車、化學領域一展長才 被俄烏戰爭打出新高...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32期
今(2022)年春天,正當各國埋首於如何解決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物價問題,以及尚未塵埃落定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時,俄羅斯選擇在此時正式出兵烏克蘭,再度替早已焦頭爛額的國際社會投下一枚震撼彈。
鈀金屬
化學合成
碳-碳鍵
藥物
藥物結構
生產量
鉑系金屬
氧化
化學性質
2022.08.01
擊敗囊狀纖維化的藥物 治療會呼吸的痛
作者 / 葉翰宜。黃自強。
632期
今(2022)年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頒給兩位多年來致力於囊狀纖維化研究的科學家:內古列斯庫和威爾士。囊狀纖維化源於基因突變,使患者的纖維性囊腫跨膜傳導調節蛋白(CFTR)數量不足或功能不全。患者呼吸道黏液過...
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囊狀纖維化
體染色體
隱性遺傳疾病
藥物
囊狀纖維化藥物Kalydeco®
呼吸
2022.07.01
基礎科學 如何幫助我們控制疫情?
作者 / 張樂妍/若沒有科學家們研究生態,我們不會發現氣候變...
631期
讓我們將時間從今(2022)年倒轉至兩年多前:2019 年年底,中國武漢傳出不明原因的肺炎感染案例;2020 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了感染源-2019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基礎科學
基因序列
SARS-CoV-2
mRNA疫苗
冠狀病毒
中和性抗體
核糖核酸
mRNA疫苗
抗病毒藥物
2022.06.15
糖尿病藥物與糞便微生物移植 可以抗老化嗎?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6期
「生老病死」一直被認為是生命必經、難以避免的過程,不過隨著生醫領域的進展,科學家對於老化的機制逐漸有了更多了解。近期有許多關於老化的研究也為人們揭開了未來減緩,甚至是克服、逆轉老化的可能性。
糖尿病
老化
長壽飲食
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心血管功能
再生醫學
轉錄因子
山中因子
2022.06.15
大麻如何影響心血管系統?臺大藥理所解密藥理機制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6期
大麻在臺灣為第二級毒品,也是世界上普遍濫用的藥物之一。目前已知人們服用大麻後,大麻裡的Δ9-四氫大麻酚(Delta-9-tetrahydrocannabinol, Δ9-THC)會與人腦中的第一型大麻受體(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
大麻
藥物
Δ9-四氫大麻酚
大麻受體
大麻酚藥物
娛樂性大麻菸
醫藥用大麻
藥理機制
細胞
大豆異黃酮
2022.06.01
「Living with COVID-19」,臺灣準備好與病毒一起生活...
作者 / 施信如/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630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從2019 年底爆發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半。隨著許多國家經歷過好幾波疫情,加上疫苗的高施打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對人類的威脅程度確實比疫情剛開始時降低許多,也因此有很...
COVID-19
病毒
變種病毒株
Omicron變異株
RNA病毒
基因
RNA複製酶
免疫逃脫性
病毒學
抗病毒藥物
新冠後遺症
2022.06.01
從致幻植物合成的新型精神藥物成分
作者 / 編輯部
630期
僅生長在巴布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與澳洲北方的白玉蘭(Galbulimima belgraveana)是一種致幻植物,它的樹皮長期以來都被當地土著用於治療和宗教儀式。
白玉蘭
致幻植物
化合物
生物學
化學原理
GB18
腦細胞
鴉片類受體
止痛藥
憂鬱症
焦慮症
藥物
2022.05.15
陽明交大傳統醫藥研究所開發「淨冠方」,動物實驗顯示...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5期
隨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引起眾人矚目,許多研究也著力於開發抑制症狀、加快疾病復原的藥物,更有不少學者轉向研究「老祖宗的智慧」——中藥,希望能參考中醫理論尋求冠狀病毒的解方。
COVID-19
疾病
藥物
症狀
病毒
細胞
實證科學
中藥
草藥
SARS
冠狀病毒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
肺部細胞
疫苗
淨冠方
2022.02.01
憂鬱症藥物會成癮或「越吃越沒效」嗎?你應該要知道的...
作者 / 黃薇嘉/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於臺大醫(學)院精神醫...
626期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可依症狀劃分,在症狀學上也可能合併如焦慮特徵、季節性特徵等,這些臨床表現特徵有特定病程或治療反應,以及對應不同的藥物選擇與治療策略。
憂鬱情緒
憂鬱症
症狀學
抗憂鬱藥物
藥物治療
藥物成癮
血清素受器
抗憂鬱藥物
重鬱症
躁鬱症
病程
中樞神經系統
2022.01.05
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25期
麻醉用的藥物其實自古就有,例如:酒精、曼德拉草(Mandragora)〔註〕、天仙子、大麻、鴉片等等;有些醫師為了減輕病人的疼痛,甚至連催眠也用上了。酒精的麻醉歷史最為古老,據說西元前三千年,人們就已經開始將酒精運...
麻醉
藥物
酒精
曼德拉草
鴉片
醫學
麻沸散
外科手術
草藥
乙醚
笑氣
氧化亞氮
麻醉史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11.30
天生的建築師,一窺蜘蛛織網時的腿部運動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就算沒看過蜘蛛,也應該看過蜘蛛網吧?蜘蛛網複雜又優雅的幾何結構,吸引著許多科學家想了解這背後的精妙之處,也對於能夠織出這些幾何結構,但大腦卻相對來說較小的蜘蛛感到好奇。
蜘蛛
蜘蛛網
幾何結構
金蛛科蜘蛛
紅外線夜視攝影機
大腦
精神藥物
2021.11.16
COVID-19口服藥能否終結疫情?莫納皮拉韋的臨床數據解...
作者 / 編輯部
479期
自去(2020)年年初開始,我們已經默默與病毒共存了近兩年,從一開始的害怕、恐懼,到現在各國都在陸續施打疫苗,藥品的研究也取得新進展。
病毒
莫納皮拉韋
COVID-19口服藥物
疫苗
AI
專利
2021.11.16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9期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是一款名稱來自雷神之錘(Mjölnir)的藥物,能降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五成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可望成為第一款對抗疫情的口服用藥。
新冠病毒
藥物
莫納皮拉韋
三期臨床試驗
RdRp
藥理機制
反鏈RNA
變異株
RNA病毒
葉克膜
核苷酸
雷巴威林
鹼基
副作用
病毒複製
2021.11.01
來自海洋的藥物 蔡宗昌院長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
623期
海洋擁有許多珍貴的資源,用於對抗病毒的藥物,有一半皆取自於海洋生物。安泰醫院的蔡宗昌院長指出,從1950 年代起,科學家就已在加勒比海海綿中發現可用於藥物的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而到了現代,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對...
新冠病毒
T細胞免疫
中和抗體效價
抗病毒藥物
海洋
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
海洋藥物
天然化合物
摩爾定律
2021.10.19
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478期
心血管疾病病友,需要接種疫苗嗎?心血管疾病病友,得到COVID-19後的重症機率較一般人高嗎?
心血管疾病
疫苗
高風險慢性病疾病
抗血小板藥物
降血脂藥史塔汀
β受體阻滯劑
血栓
心肌炎
重症風險
2021.09.10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藥物開發及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477期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現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技術,包括基因轉殖、模式動物(animal model)的建立、食品檢測試劑及其他輔助工具的開發等;應用端已用於農產...
科技報導
基因編輯
CRISPR
藥物開發
藥物標靶
藥物標靶點
精準醫療
個人化醫療
人體基因資料庫
遺傳性疾病
2021.08.31
「生物工廠」是什麼?如何建立一座蟲蟲生物工廠?
作者 / 林家揚、林鈺淳、吳岳隆、黃榮南
621期
為了大規模生產出我們想要的蛋白質,以製造出疫苗、蛋白質藥物、保養品等產品,目前已有許多方式能進行蛋白質表現。而昆蟲表現系統在細胞培養的成本低,且其蛋白質轉譯後修飾系統和真核生物比較接近,使其具有生產上的優...
科學月刊
生物學
蛋白質
疫苗
蛋白質藥物
病毒
桿狀病毒
包涵體
生物工廠
2021.08.10
治療COVID-19的完美藥物出現? 巴西最新臨床試驗引發...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6期
近期,COVID-19的藥物治療研究出現新進展。原先預計於今(2021)年6月22日發表在MedRxiv的文章顯示,巴西臨床試驗發現一種名為普克魯胺(proxalutamide)的前列腺癌臨床藥物, 能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率,且平均能縮...
COVID-19
巴西臨床試驗
普克魯胺
中國開拓藥業
Applied Biology
地塞米松
伊維菌素
阿奇黴素
Gamma變異病毒株
度他雄胺
比卡魯胺
2021.06.15
陽明交大跨國合作 開發COVID-19藥物篩選平台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4期
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已持續一年多,儘管英美各國已有多家疫苗上市,但所生產數量仍無法滿足全球急速蔓延的疫情。隨著臺灣疫情升溫,除了疫苗的開發外,開發COVID-19藥物也刻不容緩。近期,以國立陽明交...
科技報導
COVID-19
新冠病毒
藥物
藥物篩選平台
2021.03.01
病毒蛋白、藥物篩選與老藥新用 臺灣的疫情研究現況
作者 / 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避開知識的...
615期
報章媒體上常看到國外在疫情研究上的突破,但其實臺灣的研究團隊在這部分也下了許多功夫。成大教授莊偉哲利用「蛋白質修飾」的專長,不僅製造出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新冠病毒棘蛋白,還改善了穩定度,能幫助病毒抗體、快篩與...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蛋白質
棘蛋白
免疫系統
雙硫鍵
莊偉哲
王慧菁
黃琤
2020.12.15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作者 / 作者/劉姿婷。
468期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儼然成為全球最迫待解決的議題。在有效疫苗仍未可取得之際,抗病毒藥物為另一項有潛力的治療方針。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先導化合物
虛擬實境
主蛋白酶
對位虛擬篩選
配體
2020.11.15
開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作為食品與醫藥的篩檢工具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7期
近年,食品微生物帶來的食物中毒事件仍偶有發生,所以在製造、加工、儲存及運送過程中,防止食品受到病原體汙染仍應受到重視,而檢測正是確保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工作。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
食品微生物檢測
基因
COVID-19
藥物
病理學
聚合酶連鎖反應
2020.11.15
DrugCell用人工智慧篩選癌症治療藥物
作者 / 林承勳
467期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與癌症治療中心(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and Moores Cancer Center)教授兼癌細胞圖譜計劃與國家網路生物學資源中心主任伊德克(Trey Ideker),日前與研...
神經網路技術
DrugCell
人工智慧
癌症
癌細胞
腫瘤
藥物
神經元
細胞
2020.11.01
酶有問題才是大問題!
作者 / 范博勛/於臺灣大學取得化學學士,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
611期
生病、看醫生、吃藥,早已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是否曾好奇過:我們吃到肚子裡的藥物是如何緩解病痛的呢?拜眾多科學家努力所賜,原來生活中許多藥物或保健食品是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他們扮演了蛋白質、酶抑制劑的角色...
酶
抑制劑
胺基酸
肽鍵
維生素D
藥物
酶反應
動力學現象
2020.10.15
瘟疫下的醫學研究-是新聞下的產物,還是造福人群的良...
作者 / 賴昭正/前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
466期
經過幾萬年的進化,人類成了地球上的萬物之靈,建立了「人定勝天」的自信。然而,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瘟疫爆發,相信會讓很多人重新思考著這個問題,小,竟然會被一個「不倫不類」病毒搞到天翻地覆:去、...
病毒
COVID-19
流行病學
醫學
醫學研究
數據
羥氯奎寧
藥物
2020.10.15
治療COVID-19的潛力藥物瑞德西韋專利在臺灣遭遇公眾審...
作者 / 林殷如/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專利師。
466期
自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截至今(2020)年9月,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3000萬人,死亡人數接近百萬人。全球科學家莫不全力尋求更快更準確的篩選試劑、治療COVID-19病徵的候選...
COVID-19
瑞德西韋
專利權
醫藥品專利
藥物
新冠肺炎
2020.09.15
回顧慢性疼痛關鍵機制 找到具治療潛能的方法
作者 / 撰文|李憶菁。
465期
麥諾頓於2013年受國王學院邀請擔任榮譽教授後,帶領研究團隊開發新世代止痛劑。
止痛劑
HCN2分子
痛覺
細胞
藥物
癌症
2020.09.15
聚焦超音波於腦腫瘤的應用
作者 / 撰文|魏國珍。
465期
惡性腦瘤是一種影響國人健康至鉅的疾病,確診後平均餘命僅約一年半,且因腦部特有的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阻礙藥物傳遞,因此雖經積極治療但預後仍差。
腦瘤
血腦障壁
超音波
非侵入式聚焦超音波
奈米藥物
2020.06.29
吃胃藥顧胃? 從胃酸與酸鹼中和談起
作者 / 法米藥學教育、余博雯
607期
隨著精緻飲食文化的盛行,再加上長期處在壓力大或作息不正常之下,許多人經常受胃痛所困擾。當腸胃不適時,人們習慣到藥房買胃藥來吃。而坊間的胃藥主要分為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分泌和保護胃黏膜三種,進而減緩胃痛。
胃藥
胃酸
酸鹼中和
腸胃不適
胃痛
制酸劑
H2受體拮抗劑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斯克拉非
前列腺素藥物
鉍化合物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11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