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07.19
爭取排名投入更多經費就有用嗎? 從日本下重本的菁英...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9期
日本在學術研究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相當高,與以色列、南韓及瑞典等人口規模相似的國家並駕齊驅,每年常態性的投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3%在研究與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相較...
大學補助
日本
德國
英國
QS世界大學排名
學術研究
2023.07.07
ChatGPT時代下,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探索運算思維?
作者 / 黃怡寧/在臺師大科學教育博士班中努力奮鬥的生活科技...
643期
教育部頒布的108課綱資訊科技課程要點中,規劃了演算法、程式設計、資訊科技應用等主題。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的崛起,某些能力⸺如「寫程式」的需求比重產生了顯著的傾斜,那麼現行...
ChatGPT
生成式AI
探究
實做
運算思維
108課綱
資訊科技課程
2023.06.15
從阿波羅計畫到嫦娥工程,各國的新一代月球探索競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98期
月球距離我們大約38萬4000公里,是距離人類居住的地球最近的一顆星體。
月球
冷戰時期
探月計畫
阿提米斯計畫
美國
嫦娥工程
中國
地緣政治
2023.06.15
當開放資料遇上生物多樣性—TaiBIF讓世界看見你的資料
作者 / 劉璟儀/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TaiBIF內容經理...
498期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不只透過田野調查取得資料,更結合開放資料(open data)讓研究的視野擴大;許多學者也開始跳脫傳統科學研究思維,結合科技走向新型態的生物多樣性資料應用,如聲音資料、衛星遙測、環...
生物多樣性
開放資料
TaiBIF
GBIF
同儕審查
研究
公民科學
系統性調查
氣候變遷
2023.05.15
在ChatGPT風潮下,生成式AI發展的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497期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
AI
生成式AI
AIGC
人工知識
無真相時代
2023.04.18
博士生人數年年下降,改革該從何著手?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6期
去(2022)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 Act),挹注高達132億美元的資金,積極發展半導體研究及生產力提升,維持國家科技發展的優先順位。
博士
學術訓練
經濟
心理健康
職涯發展
改革
2023.03.31
當代最具討論度的AI?ChatGPT爆紅的原因與三大爭議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自從去(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後,至今各領域、各層面對於ChatGPT的討論依然熱烈。在本文中,我們將著重三個針對ChatGPT的嚴重批評,釐清主要問題所在。
常民AI
AI
ChatGPT
資訊
幻覺
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
偏見
人類價值
2023.03.31
ChatGPT風潮下 幾個值得重視的生成式AI發展隱憂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社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在ChatGPT於去(2022)年11月底發布並風靡全球之後,有更多類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加入戰局。在全世界瘋狂測試AI的風潮之下,許多尚未被重視與討論的議題,可能潛在著相當嚴重的後果。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慧
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倫理
OpenAI
AIGC
人工知識論信賴問題
2023.03.01
為什麼會失眠?從大腦科學與心理學找出失眠原因
作者 / 詹雅雯/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任教於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639期
失眠患者經常有客觀檢查和自我睡眠知覺不一致的落差,主因為情緒調控、警醒相關腦區、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缺失。
失眠
大腦
睡眠障礙
杏仁核
前扣帶皮層
3P 理論
睡眠
2023.03.01
睡眠不足的危害有多大?從個人到企業的影響
作者 /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主持podcast《哇賽心理學》與《...
639期
筆者常到企業進行睡眠管理的講座與諮詢,發現一般公司多半將睡眠議題視為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懷,並沒有意識到員工個人的睡眠情況會對企業整體帶來多大的影響。
睡眠
身心理健康
職災風險
職業災害
生理時鐘
2023.03.01
青少年睡眠不足的解方?在高中生早自習被取消之後
作者 /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主持podcast《哇賽心理學》與《...
639期
美國眾議院在2020 年決議將每年9 月的第三週訂為「學生睡眠健康週」;臺灣教育部也在去年宣布取消高中早自習,希望青少年可以多睡一點。
睡眠
青少年
身心理
青春期
生理時鐘延遲
上學
睡眠教育
2023.02.16
出版程序改為「先發表再審查」《數位生命科學》推出爭...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4期
去(2022)年10月20日,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宣布了一項重大改變,它們推翻學術出版例行的程序「先審查後發表」(review, then publish),改行「先發表再審查」(publish, then review)的...
學術
同儕審查
公證文章
《數位生命科學》
網際網路
科學
2023.02.02
AI 也會出差錯?使用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倫理與風險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 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
638期
當談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也就是AI 時,讀者會想到什麼?是多年前由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導演的那部《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那個一直盼不到人類母愛而令人心碎...
人工智慧
演算法
倫理
風險
AI 應用
深偽技術
人臉辨識技術
2022.12.26
為什麼油炸食物時會滋滋作響?油鍋內聲音的祕密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37期
比起美食的色香味,該如何研究食物的「聲音」,是一件更加不容易的事情。水滴進入熱油後可能會形成三種模式的泡泡:爆炸腔、伸長腔、振盪腔。不同模式的泡泡會產生相異的型態變和特定的聲音頻率。若能解析出更多泡泡與聲...
食物
油炸
水蒸氣
水分
味覺
氣泡
2022.12.13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
492期
隨著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的使用與開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逐漸蓬勃發展,相關技術及使用的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
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
資訊
個人資訊管控權
個人隱私
AI演算法
2022.12.01
從滅絕人種揭開人類演化的空白歷史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分子遺傳學、微...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獨頒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Anthropology)教授帕波(Svante Pääbo),表彰他在「發現滅絕人種基因組以及人類演化」上的貢獻。
尼安德塔人
古生物化石
DNA
第一代PCR技術
人類演化
丹尼索瓦人
現代智人
古生物基因組研究
2022.12.01
經濟大蕭條為何發生、又該如何解決?重要又脆弱的金融...
作者 / 莊奕琦/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政大經濟學系...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前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教授戴蒙(Douglas Diamond)、美國華盛頓大學...
諾貝爾經濟學
金融市場
金融危機
COVID-19
經濟大蕭條
現代銀行監管
金融中介
期限轉換
2022.12.01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636期
今(2022)年10月初,《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詳細報導了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有機化學教授瓊斯(Maitland Jones)的不續聘事件。此消息不只震撼了大學校園,更在新聞輿論中引發熱烈的討論。
學術研究
學科分數
COVID-19
大學教育
經費
教學
2022.11.03
電話、網路民調的數字可信嗎?數位時代下抽樣的取得與...
作者 / 俞振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職政治大學...
635期
每到選舉年,民調數字幾乎每週都會出現。媒體報導的焦點,往往是哪位候選人領先、哪位候選人落後。畢竟這種賽馬式的民調數字,最容易引起民眾的關注。不過,這些數字起伏之間卻潛藏著諸多「貓膩」,我們應該要對不同的民...
民意調查
市話調查
問卷調查
社會科學研究
網路調查
民調限制
2022.11.03
古希臘人早就發現偏頭痛預兆!揭開偏頭痛的未解之謎
作者 / 劉姿婷/陽明交通大學藥理所博士,因為喜歡問為什麼而...
635期
中古世紀時,人們對偏頭痛的想像與治療帶著濃厚的迷信色彩,例如用放血或頭部穿孔術(trepanation)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
視覺障礙
單側頭痛
症狀
2022.11.03
九個太陽要回來摧殘大地了嗎?氣候變遷下的熱浪變化
作者 / 駱世豪/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古代傳說中,后羿射下九個太陽讓地上的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古代的預言已經告訴我們,炎熱的氣候條件不利於萬物的生長。而在現今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另外九個太陽會復活嗎?以上雖是玩笑話,但今(2022)年歐洲國家就...
全球暖化
熱浪
阻塞高壓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生態浩劫
人體危害
2022.10.15
基因決定一切?社會達爾文主義與遺傳決定論共有的謬誤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學碩士)、陽明微免所(博...
490期
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出版《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的年代(1859年第一版到1872年第六版)正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同時期歐洲大陸的普魯士統一德意志邦聯成為帝國。
社會達爾文主義
優生學
環境
遺傳決定論
疾病
乳癌基因
基因
神經連結體
生物潛能性
2022.10.15
預印發表有哪些優點與缺陷?聽聽《自然》期刊的看法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0期
《自然》(Nature)期刊的podcast最近推出了一個新單元「Nature’s Take」,找來不同領域的科學編輯,深入討論對於科學發表的看法。近期可以觀察到推動科學發表改革的浪潮逐漸增幅,此podcast也希望可以刺激討論、集思廣...
COVID-19
預印發表
學術期刊
資訊交換群組
預印平臺
2022.10.01
學統計做什麼?邁向資料科學與大數據分析的統計科學
作者 / 洪英超/美國密西根大學統計學博士,原擔任政治大學統...
634期
統計學在20 世紀興起,開始發展具有快速運算能力的統計方法,在21 世紀「數據分析」的重要性更受到重視。
數據分析
統計科學
無母數統計
經驗貝氏法
刀切法
拔靴法
最大期望算法
2022.09.16
心跳停止等於死亡?耶魯大學研究重建器官活性,死亡定...
作者 / THE BIOLOGIST 紐約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士...
489期
我們都知道如果心跳停止、血液循環終止,在細胞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多數生物會不可逆地走向死亡。
心跳
OrganEx
血液循環
葉克膜
腦死
神經細胞
大腦
神經訊號
生物倫理
2022.09.16
嶄新的海運發展趨勢 一窺自主船的技術與特點
作者 / 鄭信鴻/臺灣大學工學博士,現任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副研...
489期
電影《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中在幽靈海上航行的鬼盜船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在將來的日子裡,像電影裡無須駕駛員操作就會自動行駛的「無人船」場景將有機會真實地搬上現實生活。
自主船
感知功能
即時動態
攝影機
感測元件
船聯網
光達
全球定位系統
陀螺儀
2022.09.01
不是所有酵母菌都能釀酒 如何分離、鑑定出好的釀酒酵...
作者 / 林志輝/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博士,現為臺東大學生命科...
633期
酵母菌原指所有的單細胞真菌,而在自然環境中有非常多的酵母菌物種,其中也不乏具有高效率發酵能力的種類,但是真正能符合釀酒需求的物種只有釀酒酵母菌。
釀酒
釀酒酵母菌
酵母菌
單細胞真菌
微生物
培養基
2022.09.01
臺灣的葡萄可以釀酒嗎?種出適合釀酒的好葡萄
作者 / 李國譚/康乃爾大學果樹學博士,專長為葡萄、莓果及溫...
633期
在葡萄酒的領域裡,釀酒師是舞臺上閃耀的明星,受愛酒人士追捧,葡萄酒的釀造更是兼具科學與藝術的工藝,考驗著釀酒師的技巧與天賦。
葡萄
釀酒
葡萄酒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地中海地區
根瘤蚜
根砧
巨峰葡萄
2022.09.01
不只是酒精發酵!如何將葡萄釀成酒?
作者 / 蔡孝倫/興趣使然,在英國生化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時,轉...
633期
葡萄酒與人類文明演進密不可分,從考古證據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文明發展初期就已經在釀造葡萄酒。最早的釀酒證據在東歐喬治亞共和國(Georgia)的山洞中被發現,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6000 年的陶製大甕,迄今已有8000 多...
酒精發酵
葡萄
葡萄酒
紅酒
芽孢
單寧
花青素
酚類
2022.08.15
學術獎項該如何更平等多元?從檢視數字、公開透明開始...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8期
學術獎項的頒發不但能刺激大家參與職業的熱情,更能樹立領域中的典範。不久前才公布得獎人的唐獎(Tang Prize),以及年底即將頒獎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等,都是世界知名、眾所矚目的獎項。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看這些...
學術獎項
性別
種族偏差
種族
地域
科維理獎
科學研究
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華人得主
透明機制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資料總數:47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