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04.01
在立可白、食物及光觸媒 都留下足跡 應用百變的二氧化...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40期
立可白中含有二氧化鈦分子,當中的鈦原子與氧原子價電子互動使它無法吸收可見光,當所有波長的可見光被反射時就會呈現白色。
立可白
二氧化鈦
鈦原子
氧原子
散射
2023.03.28
穿透雲雨、透視地表的祕密 合成孔徑雷達
作者 / 林玉儂/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從事合成孔...
640期
地球觀測衛星雷達可依光源區分為被動系統和主動系統。被動系統以太陽作為主要光源;主動系統則自主發射電磁波再接收回波。
地球觀測衛星雷達
雷達
衛星
影視
合成孔徑雷達
光學系統
太陽輻射
2023.03.28
監測環境變化的好幫手 多光譜遙測技術分析災情
作者 / 曾國欣。徐憶瀠。
640期
地表上的不同物體皆具有獨特光譜反射特性,在了解目標物的光譜反射特徵後,就可以設計合適的光譜波段進行偵測。
光譜反射特徵
電磁波
可見光
波長
光譜波段
遙測技術
2023.03.15
以奈米結構光觸媒轉化二氧化碳 有望成為減碳解方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近日以硫化錫(SnS)/石墨氮化碳(g-C3N4)的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CH4),在奈米結構光觸媒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奈米結構
光觸媒
二氧化碳
減碳
2023.03.02
測繪宇宙的三維地圖 暗能量光譜儀器DESI
作者 / 林彥興/現就讀清大天文所,EASY 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39期
在天文學上,光譜(spectrum)是指在不同波長發出的光強度,透過天體的光譜與理論模型的配合,幫助天文學家推算出天體的溫度、運動速度、表面重力強度、表面密度、距離、質量、金屬含量等非常豐富的資訊。因此只要條件允...
暗能量
宇宙
星系
銀河系
天文學
天體
紅移
DESI
2023.03.01
情緒低落與肥胖竟是熬夜惹的禍?生理時鐘、睡眠、人體...
作者 / 黃雯華/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領域...
639期
睡眠時間、長度、結構、入睡的難易程度等都受到生理時鐘調節,以廣泛且複雜的機制調節生理的晝夜節律。
生理時鐘
睡眠
情緒障礙
晝夜節律
感光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谷胺酸
科學
2023.02.16
清大應用「展頻壓縮」技術 製造極紫外脈衝光可追蹤電...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4期
在奈米世界中,由於電子極小且移動速度非常快,要追蹤看清電子的動態十分困難。因此奈米世界的「照相機」需要有極佳的空間與時間解析能力。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陳明彰及核工所副教授林明緯組成的研究團隊獨創「展頻壓縮...
奈米
展頻壓縮技術
奈米相機
電子
極紫外光
2023.02.03
AI人工智慧
作者 / 馬唯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IBM Skills build的AI課程分成兩大主題,從何謂人工智慧講到AI如何使用於生活之中,課程一開始就用詢問學習者是否認為機器可以像人類及狗一般,在做對事情時獲得獎勵,來開啟一系列的課程
人工智慧
AI
圖靈實驗
機器學習
收視率
光學實驗
個人隱私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
矽
二氧化矽
矽晶體
葉表皮細胞
矽結晶
禾本科植物
矽酸鹽類
二氧化矽
卷柏植物體
2023.02.02
為什麼LED 會發光?螢光粉實現新一代發光技術
作者 / 陳冠群。黃文澤。劉如熹。
638期
光,自古以來承載了人類對探索偌大世界的嚮往,從200 萬年前人類燃起火炬劃破未知的漆黑夜空,到中國古人車胤用口袋捕捉螢火蟲的小小微光以徜徉學海。100 多年前,鎢絲燈泡點亮日落後人們對工業發展的渴求。
螢光粉
LED
活化劑
發光二極體
2023.01.16
為角膜失明患者帶來新曙光—人工角膜
作者 / 賴泓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角膜移植中...
493期
傳統上,角膜失明的病患可以透過角膜移植(corneal transplantation)重獲光明。本文將介紹角膜移植的基本概念與人工角膜的各種特性。
感官
視覺
角膜
角膜移植
上皮層
前彈力層
基質層
後彈力層
內皮細胞層
人工眼角膜
膠原蛋白
生物工程技術
2023.01.16
成大團隊發表「臺灣巨木地圖」 找出臺灣分散各地的巨...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環境得天獨厚又有多變高聳的地形縱貫,孕育了廣大的森林巨木。農委會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 王驥魁組成「找樹的人」團隊,結合公民科學以及空載光達(...
公民科學
空載光達
巨木
森林資源調查
空載光達遙測
2022.12.30
極光如何譜出多變色彩?ERG衛星任務發現高空極光奧祕
作者 / 張滋芳。江致宇。談永頤。王祥宇。
637期
對於科技已相對發達的現代,夢幻的南北極光不再是神祕或難以解釋的異象,而是許多人列為一生中必須親眼見證的自然奇景。更有許多以極光之旅為號召的國際旅遊行程,對於身處在亞熱帶的臺灣人特別具有吸引力。
極光
地球磁場
帶電粒子
大氣
光輻射
ERG 衛星
電離層
磁層
擴散極光
分立極光
逸損錐
2022.12.30
氣候變遷深淵中的最後一道光: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作者 / 吳俊緯/目前就讀嘉義高中,平時喜歡看科學新知,增廣...
637期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這本書由《紐約》(New York)雜誌副總編輯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編撰,揭露現今氣候變遷最殘酷的事實,說服大眾正視氣候變遷的問題,能團結一心想辦法度過這個難關。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數據
物種
糧食短缺
海洋垂死
空污危機
2022.12.26
不只是製作模型的3D列印!積層製造技術的應用與突破
作者 / 郭哲男/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系教授。
637期
3D 列印技術逐漸廣泛應用在各種產業,其中包含了航太、醫療、車輛、民生等各個產業面向。3D列印技術為什麼可以應用在這些地方、更讓各產業爭相研究與開發?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
粉床熔融技術
3D列印
流體力學
鋁合金-鋁鈧合金
電子束
雷射
2022.12.01
持續不斷的好奇心引領量子研究 量子糾纏
作者 / 李哲明/任教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研究專長為實驗糾...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共同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克勞澤(John Clauser)、奧地利物理學家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photon entanglement)實...
諾貝爾物理獎
貝爾不等式
量子研究
糾纏光子
量子糾纏
量子物理會議
塞林格
2022.12.01
量子糾纏態的研發 再談「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 悖...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36期
愛因斯坦、波都斯基、羅森在1935 年發表的EPR 論文,認為量子力學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
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
粒子
光子糾纏實驗
測不準原理
量子糾纏態
EPR 悖論
2022.11.03
以「光聲效應」協助乳癌診斷 光波與聲波在生物醫學影...
作者 / 葉秩光/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專研...
635期
光學和聲學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大物理量,在人類早期的歷史中就被發現和應用,然而一直到近代這兩項技術才漸漸被引入醫學領域作為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工具。技術發展成熟後,科學家們開始觸及這兩大學門的先天物理極限...
醫用超音波
醫用光學
光聲效應
超音波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腫瘤
光學
聲學
2022.10.04
【快訊】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克勞澤(John Clauser)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塞林格(Anton Zeilinger),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entangled photons)的實驗中,...
2022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糾纏
貝爾不等式
光子糾纏
2022.10.01
過多的藍光讓果蠅加速衰老
作者 / 編輯部
634期
你今天花了多少時間滑手機呢?3C 產品的藍光對於健康的潛在影響一直受到關注,近期也有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短波長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目前我們仍不了解其中的作用機制。
3C 產品
藍光
代謝反應
果蠅
琥珀酸
麩胺酸
電子產品
螢幕
2022.09.16
讓再生能源更有效率 AI智慧化維護檢測太陽能發電系統
作者 / 魏榮宗/臺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暨產業創新學院特聘教授...
489期
過去的幾十年,能源消耗愈來愈大,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過度開採和利用,不僅給地球帶來嚴重的汙染,也讓全球提前面對能源耗盡以及氣候變遷的危機。解決當前的能源問題,主要由兩個途徑:一是提高傳統能源的使用效率,實...
能源
再生能源
太陽光電
人工智慧
遷移式學習
AI
太陽能
2022.09.16
能從醫學影像分辨種族 AI帶來醫學倫理疑慮?
作者 / 郭柏志/清華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
489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輔助臨床判斷已成為近年醫療的趨勢,被應用在多種醫學領域。例如利用眼底視網膜影像進行糖尿病預測、透過X光影像判讀是否有肺部疾病、依照患者入院時的病歷資料進行死亡預測等,...
AI系統
放射科
X光影像
醫學倫理
種族資訊
診斷
2022.09.16
嶄新的海運發展趨勢 一窺自主船的技術與特點
作者 / 鄭信鴻/臺灣大學工學博士,現任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副研...
489期
電影《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中在幽靈海上航行的鬼盜船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在將來的日子裡,像電影裡無須駕駛員操作就會自動行駛的「無人船」場景將有機會真實地搬上現實生活。
自主船
感知功能
即時動態
攝影機
感測元件
船聯網
光達
全球定位系統
陀螺儀
2022.09.16
用蜘蛛絲製成的光纖感測器 精準量測糖尿病患者血糖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9期
許多人都會怕蜘蛛,但你有想過有一天「蜘蛛絲」可以用來量測血糖,成為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工具嗎?
蜘蛛
蜘蛛絲
光纖糖度感測器
表面電漿子共振
糖尿病
精準醫學
2022.09.01
超級耐旱雜草
作者 / 編輯部
633期
科學家最近在雜草叢中找到一種超級耐旱的植物,並重新定義了光合作用的類型。
光合作用
C4植物
CAM植物
二氧化碳
四碳化合物
馬齒莧
雜草
耐旱性
2022.08.15
利用3D病理影像全面提升精準診斷 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488期
「病理檢測」是癌症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診療環節,可以讓醫生確認患者的癌症期數以及後續的診斷方向,更是影響往後病患治療的關鍵。近年來除了醫院常用的石蠟切片等2D染色技術之外,醫學影像技術更是全球科研單位亟欲開發...
病理檢測
癌症治療
3D病理影像技術
組織檢體
次世代定序
基因檢測
捷絡生技
數位賦能
3D光學影像
醫療
2022.08.15
葉表的超微小放大鏡:跨領域團隊揭密卷柏矽晶體光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8期
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SiO2)是玻璃、石頭的主要成分,但植物也會在某些情況下累積二氧化矽、製造矽晶體,例如芒草葉邊緣最銳利的部分就有矽晶體累積。
二氧化矽
矽晶體
卷柏科植物
窗戶假說
全緣卷柏
異葉卷柏
光合作用
2022.08.15
提升光固化3D列印效率,永續又節能的化學溶劑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8期
溶劑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溶解反應試劑,使化學反應能具有良好的流動性。
溶劑
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
二甲基甲醯胺
二甲基亞碸
深共熔溶劑
四丁基氯化銨
乙二醇
光固化3D列印
2022.08.15
韋伯望遠鏡提供的觀測數據,帶給天文學家哪些啟示?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8期
受到許多人關注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去(2021)年12月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終於在今(2022)年7月11日起,陸...
韋伯太空望遠鏡
星系
宇宙紅移
宇宙曙光
大霹靂
宇宙正午
環形星系
2022.08.01
全新星際視野
作者 / 編輯部
632期
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開發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去(2021)年年底成功升空。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
光譜數據
全彩圖像
紅外線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資料總數:43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