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1
2
3
4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焦點話題
精選好讀
重磅快評
生醫先鋒
科技智財
專訪時間
特別報導
動態時報
懷念科月人
資訊生活
學術趨勢
科技人文
科技前沿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3.02.16
自駕車的電腦運算 可能會增加全球碳排放量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4期
不需要人類駕駛全神貫注就能自己上路自動駕駛的 「自駕車」,是近年來各大車廠研發的重點。然而,為了確保行車安全,每輛自駕車都需要耗費龐大的電腦運算資源,當未來自駕車成為普遍的車輛配備時,將消耗多少能源?
自駕車
電腦運算
節能減碳
溫室氣體
碳排放量
能源
永續
2023.02.16
拿雷射做避雷針?快速發射的雷射可以讓閃電轉向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4期
閃電來自於厚重的積雨雲內部的粒子摩擦產生的電位差,當積雨雲下層的負電荷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強大的電位能足以衝破雲層與雲層或地表間的大氣隔閡時,便會在瞬間釋出強大的電流,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閃電。
閃電
電位差
電位能
避雷針
尖端放電
2023.02.16
氣候變遷迫使 臺灣西南沿岸的「劍蝦」向北遷徙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4期
氣候變遷議題日漸升溫,全球暖化造成動物棲息地北遷的消息也時有耳聞。往年的農曆春節至清明期間是俗稱「劍蝦」的野生長角仿對蝦(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產季,但肉質甜美的劍蝦卻在近年來出現產量下滑的現象。
劍蝦
氣候
物種遷徙效應
永續利用
2023.02.16
中研院團隊解析胚胎運動神經元細胞圖譜 建構運動神經...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4期
神經元研究圖譜是神經科學界的寶貴資源,能幫助研究者進一步探索神經退化性疾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等,了解為何不同種類...
神經元
神經退化性疾病
運動神經元
單細胞RNA定序技術
轉錄體
神經肽
運動行為
2023.02.16
成大團隊自行設計開發探針 在實驗室中成功量測電漿亂...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4期
宇宙中有99%的已知物質處於電漿狀態,在太空科學、天文物理、磁控核融合研究中常常會觀察到電漿(plasma)亂流現象,像是太陽日冕(solar corona)、太陽風(solar wind)、吸積盤(accretion disk)、磁控核融合電漿亂...
電漿
電漿亂流
核融合電漿
2023.01.16
成大團隊發表「臺灣巨木地圖」 找出臺灣分散各地的巨...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環境得天獨厚又有多變高聳的地形縱貫,孕育了廣大的森林巨木。農委會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 王驥魁組成「找樹的人」團隊,結合公民科學以及空載光達(...
公民科學
空載光達
巨木
森林資源調查
空載光達遙測
2023.01.16
興大研發友善環境地膜獲得國家新創獎 期望增進土壤健...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3期
在農地使用塑膠製成的「地膜」覆蓋地表,可以協助農田防水、透氣、紫外線隔離、加快收成。然而,這些塑膠地膜在淘汰後殘破的碎片會分解為塑膠微粒,造成環境汙染並危害人體健康。
地膜
土壤健康
生物鏈
環境友善
2023.01.16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3期
了解一個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有助於評估疾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並且能衡量防疫措施對流行病的應對成效。這也是為何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各國皆密切注意COVID-19的死亡人數。
COVID-19
死亡人數
統計
數據
流行病
防疫措施
2023.01.16
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正式落幕 各國期望在2030年前保...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於去(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
生物多樣性
COP15
愛知目標
臺灣
政策
自然正成長
公民科學
保育
2023.01.16
找到動脈粥狀硬化新分子標靶 「紐蛋白」磷酸化是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心血管疾病長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的前段班,溫差大的秋冬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即便我們知道動脈粥狀硬化(attherosclerosis)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 危險因子,但科學家目前對於心血管系統中的力學環境仍所知甚...
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狀硬化
血管
血管分子生物工程
紐蛋白
分子標靶
磷酸化
2023.01.16
以AI協助聽覺輔具的噪音處理 讓聽障人士不只聽見更能...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諸多產業中都可以看到AI的身影。以AI、資通訊科技(ICT)輔助的智慧醫療領域長期受到關注,許多新技術也應運而生,例如近期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
人工智慧
AI口語輔助溝通技術
聽覺
聽覺輔具
聽障
2023.01.16
為什麼有人容易胖出一身病?陽明交通大學發現「口型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3期
肥胖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地區成人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而肥胖也與許多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有密切關係。
胖
慢性病
口型蛋白
脂肪酸
預防醫學
2023.01.16
核融合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NIF首度完成可控制的核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12月13日,美國能源部發表了一項關於能源的重大技術突破——位於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中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首度...
核融合
磁場控制核融合
慣性控制核融合
氘-氚融合實驗
2023.01.16
能代寫論文、編寫程式碼的ChatGPT可能對我們造成哪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你對聊天機器人的印象是什麼?還停留在它只能死板的回答簡易問題、提供最基本的查詢嗎?去(2022)年12月初,由美國加州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能讓你對它的印象大改觀—— ChatGPT不僅能翻譯...
AI
ChatGPT
論文
程式碼
2023.01.16
2023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3期
去(2022)年,我們經歷了許多重大的科學事件。在天文領域,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於年初發射升空,後續更為我們帶來 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太空照片……
2022年
科學事件
疫苗研發
宇宙
疾病
月球任務
CRISPR療法
COP27
阿茲海默症
核廢料
2022.12.16
加密貨幣崩盤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2期
班克曼-弗里德自2020年初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後,開始提供大量的捐款給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防止傳染病大流行。除了成立基金會提供團隊或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工作,捐款投入的範圍還包括在公共衛生相關領...
加密貨幣
公共衛生
傳染病防治
未來資金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科學研究
2022.12.16
氣候愈來愈極端,新出爐海象資料顯示熱帶風暴變多且變...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2期
颱風、颶風等熱帶氣旋的形成需要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當海水中的熱量與水分被轉移到大氣中,就會為熱帶氣旋提供大量的能量。
全球暖化
熱帶氣旋
氣候
海象資料
2022.12.16
COP27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 補償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在今年度的COP27決議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決議設置 「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提供那些排碳不多但卻飽受氣候災難所苦的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經濟援助。
氣候變遷
氣候災害
再生能源
2022.12.16
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將有解方?陽明交大團隊找出相關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全球有近30%的人深受慢性疼痛影響。在慢性疼痛的狀態下,大腦感覺系統從身體不斷接收輸入的疼痛訊號,長期下來將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以及焦慮、憂鬱、社交問題,進一步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慢性疼痛
憂鬱
腦神經迴路
體抑素細胞
普瑞巴林
2022.12.16
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公布 工研院三項前瞻技術脫穎...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於美西時間上(11)月17日舉行。此獎項每年會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選出100項在該年具有重大創新意義與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的商品化技術,是在研發領域...
元宇宙智慧
科技研發獎
工研院
3C產品
前瞻技術
2022.12.16
成大「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發射升空 將為往後全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2期
率領團隊執行此次計畫的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簡稱成大航太系)講座教授趙怡欽表示,這次成功發射升空的火箭本體設計具有多項特色,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節式火箭氣動力脫節機構驗證」以及「第二節300公斤級推力混合...
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
全型火箭
多節式混合火箭
2022.12.16
聽見宇宙的聲音 「資訊聲音化」使天文學家更了解宇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對於長期觀察滿天星辰的天文學家而言,宇宙可說充滿了各種視覺奇觀,從閃爍的行星到星系皆美不勝收,但這些體驗對於盲人、視力受損者來說就無法感受到了。
天文學
宇宙
資訊聲音化
天文學
宇宙數據
2022.12.16
氫燃料被過度炒作 可能危害到淨零目標?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氣候變遷議題逐年升溫,各國政府也爭先恐後地尋求可以改革能源系統,並履行氣候協議的方法。因此在這幾年間「氫氣」顯得格外重要,它也被視為大多數達成淨零排放的一線希望,預估到本世紀中葉,氫氣的產量將會成長至少五...
氣候變遷
氫燃料
淨零目標
天然氣
2022.12.16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的特定突變能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疫情至今已延燒快三年,即便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獲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但人們還是相當好奇是不是真的有不被感染的「天選之人」存在。
COVID-19
天選之人
白血球抗原
特定突變
抗體
HLA基因
2022.12.13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20年初開始大流行,疫情不只對於身體健康有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從疫情本身造成的擔憂與焦慮,到各國採取許多疫情控制的措施,如關閉學校與商業活動、要求維持社交距離等都影...
COVID-19
心理健康
自殺風險
焦慮
憂鬱
傳染病
社會
2022.12.13
中山大學攜長庚醫院研究 證實長期吸入PM2.5恐致肝、...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細懸浮微粒「PM2.5」是重要的空氣指標之一,定義是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懸浮微粒。
PM2.5
肺臟
致癌物
肝功能指數
腎臟
早期病變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氣喘
肝臟
2022.11.17
烏俄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 將影響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今(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難民危機。儘管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並祭出種種經濟制裁、許多大型企業也紛紛撤離俄羅斯,但仍無法阻止俄羅斯的入...
烏俄戰爭
能源危機
核子研究組織
能源
大型強子對撞機
2022.11.17
將人類細胞植入老鼠大腦中「人鼠混合大腦」帶來治療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植入老鼠大腦中的「類人腦」(brain organoid)會對老鼠產生哪些影響?近期一項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巴斯卡(Sergiu Pasca)的研究,將類人腦結構移植到新生小幼鼠的大腦中,創造出一個...
類人腦
神經元
體感覺皮質區
腦細胞
老鼠
人類
2022.11.17
人類首度偏轉了一顆小行星!DART任務成功後,地球就安...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今(2022)年9月26日,人類第一次證明了我們可以改變一塊巨大岩石在太空中的飛行路徑——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任務結果比預期更好,所發射的太...
DART任務
地球保護計畫
歐洲太空總署
戈德斯通天文臺
美國加州歐文堡
2022.11.17
中央大學團隊發現Thg1酵素的雙重功能 找到小腦萎縮症...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1期
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疾病,主要是因為小腦、脊髓、腦幹退化萎縮導致。 也因為小腦掌管了人體重要的平衡功能,當小腦產生病變時通常會使得患者的運動及平衡失調。
小腦萎縮症
酵素
Thg1
核糖核酸
多胜肽鏈
胺基酸
GTP
tRN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資料總數:48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