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沉默的鳥類殺手—窗殺事件
2020.03.01
沉默的鳥類殺手—窗殺事件
作者 / 王齡敏/獸醫師,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主...
603期
全球各地的大城市當中,因建築的玻璃與鏡子等設計,經常會發生鳥類飛行時錯認這些是可飛行的路徑,導致撞上而造成傷亡的「窗殺」 事件。窗殺可歸納為日間撞擊與夜間撞擊,兩者成因不同。窗殺事件層出不窮,臺灣也該正視...
窗殺野鳥窗殺議題日間撞擊鏡像效果夜間撞擊燈塔效應
蒼藍一粟
2020.03.01
蒼藍一粟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國...
603期
「再仔細看一眼那小點吧。那是這兒。那是家。那是我們。(Look again at that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卡爾.薩根(Carl Sagan)
航海家1號太空船太空太陽系天體星等地球光譜宇宙
讓我替你飛─ 無人機機型大盤點
2020.03.01
讓我替你飛─ 無人機機型大盤點
作者 / 賴盈誌/成功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2001年投入無人飛機...
603期
時下正夯的無人機,不僅操作方便,還能「代替」人類執行運輸、視察和拍攝高空畫面等任務,根據起飛方式與機翼的型態,不同的機種任君挑選。然而,由於方便取得、操作門檻不高,也讓無人機在飛安、交通等領域充滿爭議。
無人機遙控駕駛旋翼機垂直起降飛安
拆數解列─從等比數列談數字的韌性
2020.03.01
拆數解列─從等比數列談數字的韌性
作者 / 林家妤 Shark Lin 因為數學成為斜槓青年,進行數 學藝...
603期
學藝術創作、策展、採訪、寫作與創意教學,特別喜愛跨領域的題材與合作。你 ∕ 妳知道什麼是數字韌性嗎?它是一種針對正整數的特性,指此整數需連續進行幾次特定的處理才能讓數字不再變動。
等比數列位數根加法韌性數字韌性
改變軍事與能源的力量─核分裂與核融合
2020.03.01
改變軍事與能源的力量─核分裂與核融合
作者 / 高崇文/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
603期
對現代人而言,核能的使用可能並不陌生,舉凡日常的電力來源或強大的武器等。核能又分為核分裂與核融合兩種機制,前者是將原子序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多個原子序較小的原子核;後者則相反。不論是哪種機制,都會產生巨大的...
原子核核分裂核融合鈾原子核
提升地震災害防治與準確度─ 2020年臺灣震度分級新上路
2020.03.01
提升地震災害防治與準確度─ 2020年臺灣震度分級新上...
作者 / 潘昌志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臺灣 師範大學的科系...
603期
地震震度因各地民情、建築條件與地理環境的不同而需量身打造。從過往的地震發現,臺灣過去使用的震度標準未能精準對應實際狀況,因而有修整與更新的必要。因此,中央氣象局於今(2020)年頒布全新的震度標準,將高震度分...
地震災害防治臺灣震度分級
科學月刊2020年3月號(603期)目錄—一起運動吧
2020.03.01
科學月刊2020年3月號(603期)目錄—一起運動吧
作者 /
603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2020年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д๏)
2020.03.01
2020年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д๏)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抽書書摘
藉半世紀的回顧 再談都卜勒效應
2020.03.01
藉半世紀的回顧 再談都卜勒效應
作者 / 欒丕綱/任職於中央大學光電系,研究興趣為超穎材料與...
603期
都卜勒效應於生活當中十分常見,例如疾駛而過的救護車,車上發出的鳴笛聲會根據與觀測者的遠近而有不同的頻率音高。而在天文研究中,恆星因都卜勒效應所產生的紅移與藍移能讓科學家了解宇宙的演化與現狀。都卜勒效應主要...
物理現象都卜勒效應光波聲波
從個人防護到社區防疫,公衛專家怎麼想?
2020.02.24
從個人防護到社區防疫,公衛專家怎麼想?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編輯。
459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下稱臺大公衛)今(2020)年2月24日於臺大公衛學院大樓拱北講堂舉辦「抗COVID-19疫情說明會(第三週)」,根據疫情的數值模擬分析,解答各界對社區感染及各場所傳染資訊...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COVID-19 公衛 防疫 社區感染 行為學 隔離 檢疫
科技報導2020年2月號(458期)目錄
2020.02.17
科技報導2020年2月號(458期)目錄
作者 /
458期
科技報導雜誌目錄
2019年科學大事件
2020.02.03
2019年科學大事件
作者 / 趙軒翎/是生科人也是新聞人,因緣際會踏入科學傳播領...
602期
在跨年煙火中送走了2019 年,迎來了嶄新的2020 年;也在鞭炮聲中向農曆豬年說再見,由鼠年開始新的一輪。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返,科學、科技卻在前人積累中不斷寫下新頁。在2019 年6 月號的《科學月刊》,倪簡白老師以〈...
科學新聞2019科學新聞2019新聞黑洞探月太陽探索福衛七號CRISPR丹尼索瓦人量子霸權防疫亞馬遜森林大火
讓專業的來 動物系總編輯教你如何捉老鼠
2020.02.01
讓專業的來 動物系總編輯教你如何捉老鼠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02期
今(2020)年歲次子鼠,雖然吉祥話裡都說鼠來寶,但筆者想應該很少人能忍受在家與鼠共眠。萬一,在讀者家裡不幸住著這些「神奇寶貝」,要如何有效率地把牠們一一捕獲呢?
老鼠行為模式驅鼠器
輕鬆漫步好去處 格林威治
2020.02.01
輕鬆漫步好去處 格林威治
作者 / 謝育哲/心還在倫敦、布魯塞爾、布魯日與南安普敦,每...
602期
去(2019)年跨年期間,筆者買了張機票規劃前往英國倫敦慶祝新年。10 天的旅程中,走遍英國倫敦與比利時布魯塞爾各處的博物館與景點。而本次要介紹的散步景點,是位於倫敦東南處的城鎮格林威治(Greenwich)。
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線卡蒂薩克號國家航海博物館
三維金屬片段庫誕生 能鑑別更多分子找到新藥
2020.02.01
三維金屬片段庫誕生 能鑑別更多分子找到新藥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生化研究員,日前於《英國皇家化學會刊》(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Journals)發表他們所開發出的金屬片段庫(...
金屬片段庫三維化學型醫學
回溯免疫細胞發育根源 免疫疾病治療突破困境
2020.02.01
回溯免疫細胞發育根源 免疫疾病治療突破困境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MCRI) 教授史坦利(Ed Stanley)與艾萊芬蒂 (Andrew Elefanty),日前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 期刊發表新研究。研究中,他...
免疫細胞RAG1蛋白質醫療
侏儒暴龍可能只是未成年的暴龍?
2020.02.01
侏儒暴龍可能只是未成年的暴龍?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在恐龍世界中,暴龍(Tyrannosaurus rex)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之一。 拜大眾文化所賜,暴龍的巨大及兇殘形象深植人心。雖然如此,學界對暴龍的研究其實尚不透徹。
侏儒暴龍恐龍頭顱微觀結構分析
2020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o^∀^)
2020.02.01
2020年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o^∀^)
作者 / 編輯部
601期
抽書書摘
無人機向飛蛾學習飛行方式
2020.02.01
無人機向飛蛾學習飛行方式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無人機近年來在各大領域變得炙手可熱,諸如業餘高空攝影玩家、透過無人機拍攝電影或軍事等用途。但如果飛行環境與地形等較為複雜,礙於無人機自身導航系統的能力有限,大幅限縮無人機的飛行導航能力。
無人機飛蛾菸草天蛾光流
玩家小心! 使用VR裝置可能 造成肌肉關節傷害
2020.02.01
玩家小心! 使用VR裝置可能 造成肌肉關節傷害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自從個人電腦問世後,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雖然電腦帶來許多便利,卻也因操作使用不當,導致身體的負擔及問題。舉例而言,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 可能因姿勢不良而壓迫頸椎或使用滑鼠而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VR裝置肌肉關節
只要看對節目 電視兒童也能擁有健康飲食習慣
2020.02.01
只要看對節目 電視兒童也能擁有健康飲食習慣
作者 / 編輯部
602期
孩子長時間觀看電視是每位家長煩惱的議題,除了深怕孩子用眼過度外,也擔心五花八門的節目內容可能影響孩童的心智。但如果選擇正確的節目,不只不會影響身心,甚至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飲食習慣節目孩童
新課綱之下排列組合的教與學
2020.02.01
新課綱之下排列組合的教與學
作者 / 游森棚∕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602期
排列組合可能是高中學生最難以掌握的範圍之一,不少學生學習排列組合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樹狀圖太容易,加法原理與乘法原理可以略過。心中真正的排列組合從 P 開始,但重複排列次方讓人不甚舒服,學了C 之後會被當作例...
新課綱排列組合學習
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
2020.02.01
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
作者 / 口述 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撰稿 謝育哲...
602期
關於光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6 世紀的古印度。當時的人們認為光是組成萬物的元素,不過古印度人卻沒有對光本身做出更多的解釋及研究。而到了古希臘時期,歐幾里得(Euclid)的著作《光學》 (Optica)則對光有初步...
光牛頓虎克光波光粒子光子
從一到四十兆—藉生殖系統探究不孕症
2020.02.01
從一到四十兆—藉生殖系統探究不孕症
作者 / 陳怡斌∕長庚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醫學系畢業、長庚大學...
602期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臺灣84 家人工生殖機構在 2017年總共執行37849個「試管嬰兒」療程—— 一種截 至目前可促成最高懷孕率的不孕症療法。
生殖系統不孕症內分泌系統
呷甜甜,好過年─解析佳節時期的米製食品
2020.02.01
呷甜甜,好過年─解析佳節時期的米製食品
作者 / 陳炳輝∕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俊宇∕輔仁大學...
602期
在談論糯米之前,首先要帶讀者深入瞭解各米種的結構與特性差異。一般來說,稻米主要生產於亞洲地區,這個對人類而言相當重要的糧食作物,根據品種又可分為秈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粳稻(Oryza saliva...
米製食品年糕稻米澱粉
岩石啊,請問今年貴庚? 從元素半衰期談放射性定年法
2020.02.01
岩石啊,請問今年貴庚? 從元素半衰期談放射性定年法
作者 / 黃子權 一個住在石頭堆的大學生。
602期
地質學是一門與地球有關的科學,地球歷年來的變遷、地球上各式各樣活動與作用的機制和變化等都是地質學家的研究領域。地球形成以來已過了45億年之久,而智人這個物種的出現也不過是35萬年前的事情,人們開始記錄、研究地...
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演化不只是一種淘汰機制
2020.02.01
演化不只是一種淘汰機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02期
演化的主要機制──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 是以外在環境作用在生物身上作為篩選標準的力量,這股力量統稱為選擇壓力(selective pressure)或演化壓力 (evolutionary pressure),然而,物種間持續的互動其實...
演化軍備競賽抗生素選擇壓力物種
金魚腦也學得會? 斑馬魚比你想的還聰明!
2020.02.01
金魚腦也學得會? 斑馬魚比你想的還聰明!
作者 / 陳冠言/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生,來自基隆的大海、...
602期
俗話說:「魚只有七秒鐘記憶。」日常生活中,人們總習慣在記不起東西時,自嘲或嘲笑別人是個「金魚腦」,表示記憶能力之差勁。然而,魚兒的小腦袋瓜,真的是如此地沒用嗎?
金魚腦記憶顏色辨識
臺灣學生害怕面對失敗? 從PISA評量檢視科學教育
2020.02.01
臺灣學生害怕面對失敗? 從PISA評量檢視科學教育
作者 / 蔡宇哲/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
602期
去(2019)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是在2017年進行測驗評量,主要評估項目為學生的閱讀素養,輔測數學與科學的素養,因此倍受科學教育社群關...
PISA評量科學教育閱讀素養失敗指數成長型思維
哪裡是人類的起源? 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2020.02.01
哪裡是人類的起源? 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 德...
602期
人類如何起源?目前較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人類最初在非洲誕生,數萬年前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族群。
人類起源演化智人單地起源 多地起源遺傳
  • «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