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幫自己擦藥的猩猩
2024.06.01
幫自己擦藥的猩猩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動物受傷時該怎麼治療自己?過去的研究紀錄顯示,有些動物會吃下特定植物預防寄生蟲感染,或是在身上塗抹植物汁液以治療肌肉痠痛,但從未看過動物使用藥草治療自己的傷口。
猩猩擦藥護理假黃藤治療傷口藥草傳統醫學人類
能抗噪音的絲綢
2024.06.01
能抗噪音的絲綢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我們生活的世界十分吵雜。窗外的車流聲、隔壁鄰居尖銳的叫聲,或是房屋裝修時的工程聲,各種分貝過高的噪音困擾著許多人。
噪音絲綢壓電纖維振動電壓
為什麼金星上幾乎沒有水?
2024.06.01
為什麼金星上幾乎沒有水?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金星的大小、質量都與地球十分相似,但它的水含量卻比地球少十萬倍。近期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行星科學家透過電腦模擬,訴說了金星上的「水故事」。
金星行星科學水解離重組氫原子銀河系
機器人為什麼跑不過動物?
2024.06.01
機器人為什麼跑不過動物?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人類對於機器人的研究已進行數十年,投入了數百萬美元的研究資金,但至今仍無法創造可以像動物般行走於崎嶇陸地、即使失去一條腿也能行動的機器人。
機器人仿生動物整合控制硬體工程
乳牛也遭禽流感侵襲
2024.06.01
乳牛也遭禽流感侵襲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近期的禽流感病毒H5N1開始跨物種傳染乳牛。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監測,目前已有八個州的乳牛群檢測呈陽性反應,造成牛乳的產量下降,且牛乳中也含有大量H5N1病毒。
乳牛美國禽流感H5N1牛奶哺乳類流行病學疫苗
第九行星的新線索
2024.06.01
第九行星的新線索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太陽系是否還藏著一顆未被發現的大型行星?自從這個想法在2015年被行星科學家提出後,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觀測證據都支持這個猜想。
行星太陽系長週期加州理工學院太空望遠鏡
邊玩邊學,數學成績更好!
2024.06.01
邊玩邊學,數學成績更好!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你是否也深受數學、統計學等科目的折磨?據統計,美國的大學數學相關科系仍有高達83%的課程採取傳統課堂的講授方式。不過一項新研究發現,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適當的遊戲元素,學生就能獲得更優異的學習效果。
數學教育遊戲統計學教學大學課堂
最炎熱沙漠下隱藏的生物圈
2024.06.01
最炎熱沙漠下隱藏的生物圈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最乾燥、炎熱的沙漠――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深入探索地下四公尺深的土壤後,竟發現了生命的存在。
德國阿塔卡瑪沙漠智利地下生命放線菌門微生物石膏沉積物
藏在發酵食品中的致命毒素 「邦克列酸」中毒事件
2024.06.01
藏在發酵食品中的致命毒素 「邦克列酸」中毒事件
作者 / 洪健睿/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教授,主要研究...
654期
今年3月下旬,臺北市遠東百貨A13內的寶林茶室有多位民眾食用炒粿條後出現食物中毒,截至4月28日已導致四人因急性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兩人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以及28人輕症微恙。事發後,當局於死者和輕、重症患者的血液中...
邦克列酸寶林茶室粒線體毒素支持療法發酵澱粉製品熱穩定性食源性毒素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 達文西「化圓為方」的千年追尋
2024.06.01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 達文西「化圓為方」的千年追尋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54期
在疫情嚴冬剛過不久的早春,趁著參加研討會之便,第三次拜訪佛羅倫斯(Florence),也就是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走進外牆黃樸毫不起眼的聖羅倫佐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沒預期內部空間如此明亮。祭壇前方的大...
達文西化圓為方黃金比例聖羅倫佐教堂文藝復興維特魯威人
進入光的殿堂 台灣光子源的誕生與升級之路
2024.06.01
進入光的殿堂 台灣光子源的誕生與升級之路
作者 /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主編
654期
新竹科學園區內,座落著兩座巨大的環狀建築。雖然高度僅有兩三層樓,不過其中一棟環形建物的圓周長卻長達518.4公尺。這裡是國家級的學術研究中心,設備中蘊含的技術不僅在全球名列前茅,建築本身更曾經登上國際學術期刊...
同步輻射光子源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同步加速器高能物理基本粒子電子科學研究
照亮未來的科學研究 臺灣同步輻射光源啟用30週年
2024.06.01
照亮未來的科學研究 臺灣同步輻射光源啟用30週年
作者 / 許火順/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1987年成為同步第二...
654期
去(2023)年10月23日,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盛大慶祝「台灣光源」(Taiwan Light Source, TLS)啟用30週年紀念。三十而立,臺灣有自己的同步輻射已經30年了,這意味著同步輻射伴隨我們國內科學家的研究已超過半甲子,它...
同步輻射光源第三代同步輻射台灣光源X光加速器光譜影像晶體繞射
為什麼茲卡病毒不易在臺灣流行? 抗病毒藥物的新視野
2024.06.01
為什麼茲卡病毒不易在臺灣流行? 抗病毒藥物的新視野
作者 / 趙黛瑜/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研究所、中...
654期
大家熟知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茲卡病毒(Zika virus)皆屬於正黃病毒(orthoflavivirus)家族的病毒。為什麼稱為正黃病毒家族?起源於此家族裡最早被發現的病毒...
正黃病毒茲卡病毒日本腦炎蚊子交叉免疫力中和抗體B細胞群
過了一年,還是很「氣」 寶特瓶為什麼能長期保存碳酸飲料?
2024.06.01
過了一年,還是很「氣」 寶特瓶為什麼能長期保存碳酸...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54期
在燒烤店大口吃著燒肉的同時,要是能夠來上一杯冰涼的肥宅快樂水(汽水)該有多好?從它在17世紀被發明至今,人們對碳酸飲料的熱愛有增無減。即便到了21世紀,人們依舊三不五時飲用充滿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在扭開瓶蓋的瞬...
汽水寶特瓶二氧化碳氣體壓力PET聚合物聚苯乙烯
尋找深海祕寶的方法 水下探測技術面面觀
2024.06.01
尋找深海祕寶的方法 水下探測技術面面觀
作者 / 劉金源/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講座教授、海洋及水...
654期
地球雖然是以「earth」(意為土、陸地)為名,但地球表面實際上有近71%以上是水,使用「water」、「hydro」(水)似乎更為貼切。浩瀚的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要部分,充滿著各種生命與資源,而平均深度約3800公尺、最深達...
水下探測海洋水圈聲波聲納雷達海洋聲學水聲層析深海
屍體能開車? 撞擊承受力科學
2024.06.01
屍體能開車? 撞擊承受力科學
作者 / 瑪莉.羅曲(Mary Roach)
654期
大致來說,死人天分普遍不高。死人不能玩水球(water polo)、穿靴子繫鞋帶,或達到最大的市場占有率。死人不會說笑話,也不會興高采烈地跳舞。但有件事死人卻絕對勝出。它們忍痛力過人。   就拿UM006來說好了。...
屍體死者車禍試驗撞擊承受力安全駕駛汽車
科學月刊2024年6月號(654期)目錄—生物多樣性in臺灣
2024.06.01
科學月刊2024年6月號(654期)目錄—生物多樣性in臺灣
作者 /
654期
在太平洋與精靈相遇的瞬間
2024.06.01
在太平洋與精靈相遇的瞬間
作者 /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士科普作家與書籍審定者熱愛...
654期
炙熱的夏季終於到來,自從筆者定居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花蓮市,看著旅者貪念大山與大海早已是稀鬆平常的問候與陪伴。然而,仍然有那麼一件事能洗脫夏日海風的黏膩、讓人樂意力抗毫不留情的紫外線。那是一場年度開展的盛事...
海豚花蓮賞鯨鯨豚長吻飛旋海豚瓶鼻海豚花紋海豚虎鯨
屬於臺灣的美麗新世界
2024.06.01
屬於臺灣的美麗新世界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1992年,聯合國為了「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並由 150位政府領導人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這是國際首度開始重視生...
聯合國地球高峰會生物多樣性中央研究院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自然環境生態保育
2024【農業x媒體】基因編輯創作營報名簡章
2024.05.29
2024【農業x媒體】基因編輯創作營報名簡章
作者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
探索知識、創作內容,成為社群的知識傳播者!你是否曾好奇,日新月異的基因編輯技術,如何影響環境與生活?資訊蓬勃的社群世代,該如何精準傳達訊息?兼顧「知識」與「傳播」的暑期創作營隊——【農業x媒體】基因編輯社...
星火相傳科學閱讀科學表達科學教育科學月刊基因編輯資訊查核科學社群社群圖文暑期營隊
318公民運動、COVID-19的數位資料如何妥善保存?
2024.05.15
318公民運動、COVID-19的數位資料如何妥善保存?
作者 / 編輯部
509期
現代社會的資訊交流十分頻繁,也因此許多珍貴影像與文字紀錄,像是318公民運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事件,才能以數位化的形式被留存。然而,這些數位資料的保存期限並非永恆,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
318公民運動數位資料COVID-19數位化
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位典藏系統
2024.05.15
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
509期
許多事件都會影響人們生活的軌跡,並成為群眾的共同記憶,包括社會運動與抗爭,例如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公民運動(以下稱為318公民運動);或全球盛行的傳染疾病,例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隨著時間的推進,...
數位典藏工作318公民運動COVID-19中研院典藏記憶庫
從顯示器到新型半導體晶片 量子點技術路線與產業發展布局
2024.05.15
從顯示器到新型半導體晶片 量子點技術路線與產業發展...
作者 / 陳學仕/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暨半導體學院合聘教...
509期
量子點(quantum dot, QD)技術在去(2023)年獲 得諾貝爾化學獎,現階段已經成功地被應用於顯示器產品,以實現更佳的顯示器色彩飽和度、對比度和能效。本文將根據過去的研究發展歷史和產業發展軌跡,以五年為一階段,分...
量子點微顯示器OLEDMini LEDMicro LED
產業創新與社會福祉如何平衡? 比較各國對「醫療方法」專利權申請的考量與限制
2024.05.15
產業創新與社會福祉如何平衡? 比較各國對「醫療方法...
作者 / 董詩凡/何美瑩專利師事務所專利師
509期
近年來醫療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奠基於創新的生物技術、新藥開發、數位資訊的應用等,使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專利法的立法用意在於保護並鼓勵創新、促進產業發展,醫療技術的發展也不例外會有此類需求。然而,醫療產業直...
醫療方法專利臺灣歐洲日本南韓中國印度美國
如何重建大眾對科學的信任? 《為何信任科學》
2024.05.15
如何重建大眾對科學的信任? 《為何信任科學》
作者 / 娜歐蜜.歐蕾斯柯斯
509期
科學不只存在於實驗室,而是無處不在,人們深信科學且十分仰賴它,而且我猜許多認為自己不相信科學的人也不免如此。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由科學和知識打造,我們無法擺脫它,搬到飛地,在農村裡與有機山羊和番茄園為伍也一...
科學科技科學史冷戰科學的本質秘密
用斑馬魚研究藥物成癮 國衛院成功建立新型動物模型
2024.05.15
用斑馬魚研究藥物成癮 國衛院成功建立新型動物模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9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慧諴實驗室,是臺灣少數專門進行成癮相關基礎研究的團隊。該實驗室利用斑馬魚(Danio rerio)進行研究,成功地建立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成癮模型,並已將研究範...
斑馬魚藥物成癮動物模型國家衛生研究院安非他命古典制約
興大跨國團隊發表維生素B1稻米 期望有助於防治B1缺乏症
2024.05.15
興大跨國團隊發表維生素B1稻米 期望有助於防治B1缺乏...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9期
中興大學、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UNIGE),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 Zurich)的研究團隊,成功地提高了稻米中維生素B1的含量,且不影響產量。這項...
中興大學日內瓦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維生素B1水稻神經心血管疾病營養缺乏
智慧醫療再進步 人工智慧協助追蹤來源不明的癌症轉移起源
2024.05.15
智慧醫療再進步 人工智慧協助追蹤來源不明的癌症轉移...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9期
近期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工具,能有效辨識來源不明的轉移性癌症細胞,此項發現可望協助醫師進一步改善晚期癌症的診斷和治療,並延長病人的生命。
智慧醫療人工智慧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癌症細胞深度學習演算法臨床醫療癌症轉移
木衛一長期有火山活動 可望協助揭露早期地球狀況
2024.05.15
木衛一長期有火山活動 可望協助揭露早期地球狀況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9期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行星科學家德克利爾(Katherine de Kleer)率領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研究成果,顯示最靠近木星的衛星伊歐(Io),也就是「木衛一」長期有火山活動、持續塑造星球...
木衛一加州理工大學火山外星生命早期地球硫熔岩
清大團隊結合AI與VR打造個人專屬的運動教練
2024.05.15
清大團隊結合AI與VR打造個人專屬的運動教練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9期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領域也逐漸透過科技的輔助,發展出更進步、個人化的系統與產品。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胡敏君團隊,長期以來致力於運動影像的分析與沉浸式運動訓練,更在近期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人工智慧AIVR清華大學運動影像分析行動裝置運動數據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