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從滅絕人種揭開人類演化的空白歷史
2022.12.01
從滅絕人種揭開人類演化的空白歷史
作者 / 許惇偉/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專長為分子遺傳學、微...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獨頒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Anthropology)教授帕波(Svante Pääbo),表彰他在「發現滅絕人種基因組以及人類演化」上的貢獻。
尼安德塔人古生物化石DNA第一代PCR技術人類演化丹尼索瓦人現代智人古生物基因組研究
探索人類起源的無盡之旅 威爾遜與帕波的師生傳承
2022.12.01
探索人類起源的無盡之旅 威爾遜與帕波的師生傳承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德塔...
636期
帕波(Svante Pääbo)憑藉重現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獨得今(2022)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帕波可說是古代遺傳學領域的開創者,而這位充滿話題的傳奇人物當然也有師承,其中又以生物學家威爾遜(Allan Wilson)影響最...
尼安德塔人DNA非洲單地起源說免疫學威爾遜帕波演化遺傳學
結合生物學、統計學、資訊學的科學生物資訊學是什麼?
2022.04.01
結合生物學、統計學、資訊學的科學生物資訊學是什麼?
作者 / 林志鵬/現職英華達醫療電子事業部資深經理,銘傳大學...
628期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結合生物學、資訊學、統計學的科學。生物資訊的資料主要來自於傳統生物實驗數據,再搭配各種物理化學特性,透過電腦軟體將整合資訊整理、發現新的生物法則,進一步解決生物或醫學問題。目前生物資訊學處...
生物資訊學生物學資訊學統計學數據蛋白質人類基因體計畫DNA次世代定序
以「次世代定序」完成精準醫療,更能協助生命科學領域的探索
2022.04.01
以「次世代定序」完成精準醫療,更能協助生命科學領域...
作者 / 趙盈婷/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系統生物與生物資...
628期
1977 年,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發明了第一代核酸定序技術「鏈終止法」。他利用雙去氧三磷酸核苷酸(ddNTP)終止DNA 合成,再藉由分析終止的產物片段反推其序列,使用方法簡單、快速,且反應成本較低。 2005 年,次世代定...
核酸定序次世代定序雙去氧三磷酸核苷酸人類基因體計畫DNA桑格定序橋式聚合酶鏈鎖反應微生物精準醫學
學習生物資訊學 要具備哪些能力?李御賢教授專訪
2022.04.01
學習生物資訊學 要具備哪些能力?李御賢教授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
628期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利用資訊方法分析生物資料,藉以理解生命現象的學問。它的研究命題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DNA、RNA、蛋白質等3個層次。
生物資訊學DNARNA序列組裝計算生物學次世代定序臺灣精準醫療計畫基因學基因體學
以微知著,驗明正身—生物鑑識
2014.07.01
以微知著,驗明正身—生物鑑識
作者 / 蒲長恩/法務部調查局鑑識科學處副處長。
535期
生物鑑識為鑑識科學的重要領域之一,運用生物技術觀察、分析檢體或犯罪證物,用來鑑別證物來自何種物種、來自那一個體,與研判個體之間的血緣關係。
生物技術生物鑑識科學鑑識科學DNA鑑識DNA聚合酶連鎖反應細胞染色體
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2013.12.01
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作者 / 黃鎮剛/任教交通大學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
528期
三位理論學家發展了多尺度模型,將化學系統由實驗桌帶入電腦的模擬世界。
電腦生物分子化學系統CFF程式位能函數蛋白質胺基酸萊維特DNA
  • 1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