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購買科月
  • 訂閱科月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進階搜尋
  • 訂閱電子報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科技報導
  • 評論
  • 精選文章與其他
  • 活動訊息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文章分類 -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1年
  • 2010年
  • 372期-諾貝爾獎百年紀念專輯(2000年12月號)
  • 108期-化學元素週期表(1978年12月號)
  • 60期-激素(1974年12月號)
  • 2008年
  • 2009年
  1.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食蟲的千萬種可能
2018.08.01
食蟲的千萬種可能
作者 / 李柏宏/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
584期
食用昆蟲(entomophagy)是指人 類以昆蟲作為食物的專有名詞。人類從森林或其合適的棲息地收穫昆蟲的卵、幼蟲、蛹或成蟲,以便作為食物。食蟲的歷史可能有數千年,目前仍在許多熱帶國家盛行。
食蟲吃蟲習俗
全球瘋食蟲? 世界的食蟲文化
2018.08.01
全球瘋食蟲? 世界的食蟲文化
作者 / 楊正澤/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584期
吃昆蟲在社會價值及營養價值上有很大不同,在環境永續的價值上更有玄機,吃昆蟲大部分是本土資源,例如辛巴威人直接以昆蟲為餐桌佳餚,不僅能減少加工運送,又因這些昆蟲皆取自本土,在取得容易下,使從土地到餐桌的碳足...
食蟲文化
從藥物管制歷史中 談學名藥的誕生
2018.07.01
從藥物管制歷史中 談學名藥的誕生
作者 / 黃嘉祥/ 永信藥品研發部。
583期
製藥產業是一種高度管制且相當保守的行業,全世界皆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藥物與大眾的健康息息相關,故各國醫藥管制單位皆有嚴密的法規來管理。
藥物學名藥管制歷史
專利也會過期? 剖析新藥與學名藥的智慧財產權
2018.07.01
專利也會過期? 剖析新藥與學名藥的智慧財產權
作者 / 何智豊/ 輔大化學系、臺師大化學所、交大 科技法律研...
583期
每次看完醫生接著到藥局領藥的時候,是否曾經注意同一種成份的藥品,可能由不同的廠商所生產,這其中有什麼差異呢?常聽說藥品有專利保護,為何有這麼多藥廠都在做相同成分的藥,難道不怕「專利侵權」?
專利學名藥智慧財產權
為什麼有些藥是膠囊、有些是粉狀? 劑型設計與藥品的製程
2018.07.01
為什麼有些藥是膠囊、有些是粉狀? 劑型設計與藥品的...
作者 / 蕭虹如、陳嘉憲/ 永信藥品智慧財產室處經理。
583期
偶爾感冒到診所諮詢醫師,問診後從藥師手中接過一包藥袋,打開一瞧:白色、綠色、粉紅色、各種大小、形狀的藥錠膠囊分布其中,再看看藥品清單,每顆藥錠分別有不同功能:止痛藥、退燒藥、止鼻水藥、止噴嚏藥、鎮咳祛痰藥...
藥品劑型設計
藥到不會就此病除-   怎麼用藥,才能安全又有效?
2018.07.01
藥到不會就此病除- 怎麼用藥,才能安全又有效?
作者 / 郭彥均/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國立陽明大學生物藥學...
583期
藥品的分級有點類似電影根據內容分成普遍級、輔導級或限制級,臺灣與歐洲許多國家如英國、德國等, 均將藥品分成3個等級,依藥理∕藥 物特性及安全性分為「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
藥品分級
藥盒上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藥品包裝類型與標示
2018.07.01
藥盒上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藥品包裝類型與標示
作者 / 黃昌尉/ 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現職永信藥品 產品...
583期
藥品的包裝看似普通,但其實學問多多。想要讓一顆藥品在疾病治療上發揮最大的功效,除了先前藥品研發,設計與量產製造的努力之外,如何將一顆完整的藥品送至使用者的手上,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藥品相較於食品,更需要高...
藥品包裝
為何而容?—— 化妝需求與妝品消費心理學
2018.06.01
為何而容?—— 化妝需求與妝品消費心理學
作者 / 林俊成/臺灣菲斯特管理顧問公司臨床心理師兼專案經理...
582期
外表的吸引力到底重不重要?以前常被教導「美麗是膚淺的」,外國諺語也說「不要用一本書的封面來判斷它的內容(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也是在表達不要以貌取人。
化妝消費心理
聲景:最安靜的環境運動
2018.05.01
聲景:最安靜的環境運動
作者 / 范欽慧/臺灣聲景協會理事 長;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 ...
581期
2016 年我收到義大利生物聲學者帕文 (Gianni Pavan)教授的邀請,來到 在密西根州立大學所舉辦的國際生物聲學研討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coacoustics)上發表了一篇〈臺灣聲景協會的寂靜革命〉( The...
環境運動聲景研究
城市人工水幕聲景—純天然的解壓調劑
2018.05.01
城市人工水幕聲景—純天然的解壓調劑
作者 / 余仁方博士/目前於長庚大學擔任副教授一職, 並且為...
581期
在自然的生活環境中,人們有很多機會聆聽到水的聲音,無論是來自雨滴落地面產生的雨滴聲、洗手台落水聲、水溝的水流聲又或是瀑布聲;而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也能在萬千聲音景象裡,聽到各式水聲融合其中,包含噴泉、水幕和...
水聲解壓
經濟與心理的「不當行為」研究
2017.12.01
經濟與心理的「不當行為」研究
作者 / 馮勃翰/臺大經濟系副教授,研究賽局理論與廠商策略,...
576期
今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因美國經濟學家 塞勒(Richard H. Thaler)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 獻,獲頒2017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賽勒去年寫 了一本書,書名叫《不當行為》(Misbehaving)。 這本書的特殊之處在於,...
經濟心理塞勒
英國音樂治療教育與實務-研究與實踐的現況與展望
2017.10.01
英國音樂治療教育與實務-研究與實踐的現況與展望
作者 / 王俐晴/六年前到英國學習音樂心理學及享受英式鄉間生...
574期
在來英國唸書前,我在臺灣學習的兩項專業分別是「物理治療學」和「音樂學」, 很多人聽到都自然而然聯想到音樂治療,再加上臺灣目前尚無音樂治療學位,所有的治療師都是從海外學成歸國,在出國念博士前,很多人以為我要...
音樂治療英國
自然界的同性行為-個體間鍵結與生殖的對抗
2017.06.29
自然界的同性行為-個體間鍵結與生殖的對抗
作者 / 鄭先祐(Ayo)/美國杜蘭大學生態學博士,現任國立臺...
571期
宇宙萬物出現之前,本著道,萬物形成,物質到生命。人類透過大腦,世代持續探索這個道,建構出文明,享受生活。不幸的是,受限於只是部分的理解,片段的獲取,往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夾帶苦難,甚至是毀滅性的結局。文明...
同性 生殖 圖靈 跨性別 跨物種 基因多樣性 親子 親子鍵結 同理心 鏡像神經細胞
南海科學-東沙島海洋研究站
2017.06.01
南海科學-東沙島海洋研究站
作者 / 宋克義/任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東沙國際海洋研...
570期
在遙遠的東沙島上為什麼要設一個海洋研究站?全世界的海島難道還不夠多嗎?畢竟光是海洋研究站就有超過 100 個之多。是東沙島的周圍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嗎?
東沙島南海科學環礁
水下研究調查-潛入水底的驚喜
2017.06.01
水下研究調查-潛入水底的驚喜
作者 / 魏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班。
570期
出海是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東沙島陸域或周邊淺水域,許多研究都是在東沙環礁的潟湖、外環周圍採樣或施放儀器。
水底調查環礁潟湖區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東沙環礁
擁抱科學研究的春夏秋冬–林麗瓊專訪
2017.05.01
擁抱科學研究的春夏秋冬–林麗瓊專訪
作者 / 張敏娟/本刊副總編輯。 李依庭/本刊編輯。
569期
2017年第10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傑出獎』,頒發給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林麗瓊,其研究領域涵蓋了半導體、能源材料與薄膜合成與開發等技術。
科學研究林麗瓊物理傑出女科學家獎
在熱誠之中追尋人生理想-許雅儒專訪
2017.05.01
在熱誠之中追尋人生理想-許雅儒專訪
作者 / 陳其暐/本刊主編。
569期
地震是否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方向?
許雅儒地震學術地球科學野外觀測
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暗物質-余欣珊專訪
2017.05.01
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暗物質-余欣珊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9期
臺灣女科學家新秀獎得主余欣珊,目前於中央大學物理系任副教授,她的研究領域主要在基本粒子實驗,目前研究著重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緊湊渺子線圈實驗(CMS)數據中,尋找暗物質。
暗物質余欣珊專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物理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2017.02.22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作者 / 林翰佐/本刊副總編輯、陳其暐/本刊主編。
567期
2003年,受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的延攬下,賴明詔院士決定從任教30多年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微生物學系離開,回到臺灣肩負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一職。被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他,正巧碰上臺灣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傳染病疫情──嚴...
冠狀病毒 登革熱 科學教育 武漢肺炎 SARS MERS
網球選手的腳下戰場
2017.02.01
網球選手的腳下戰場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6期
每年的一開始,對網球迷來說,就是由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揭起序幕,開啟了一整年全世界的網球賽事。縱使在月初有被稱為澳網前哨戰的霍普曼盃,但因無比賽積分可拿,所看到的網球好手有限,無法一次目睹所...
網球地面材料磨擦力
街頭碟型迷幻樂器
2017.02.01
街頭碟型迷幻樂器
作者 / 受訪者/Angus Lee;採訪整理/文詠萱。
566期
手碟是一種結合節奏與旋律的樂器,在近幾年漸漸越來越多人知道它。這種樂器是由瑞士人霍那(Felix Rohner)與謝雷 (Sabina Schärer)於 2000年發明,因較年輕,發展並不算成熟。
手碟共振音色氮氣處理非洲鋼鼓
再生能源的新發展
2017.02.01
再生能源的新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而由全球共定訂定且落實的協定,包含減少二氧化碳(CO2) 的排放。所以近期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再生能源人工葉異質雙光電極二氧化碳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2017.02.01
臺大敢進行這種規格的調查嗎?
作者 / 季瑋珠/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系...
566期
臺大最近發生「前」(因為學校尚未收到正式辭職或自願退休申請,官網上還名列教授之中)郭明良教授「疑似」(他本人並未承認)論文造假事件,校長也在被質疑之數篇論文中,掛名為共同作者。身為臺大的一分子,看到這樣頗...
論文造假研究倫理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2017.02.01
你知道怎麼處理圖片嗎?
作者 / 曹哲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
566期
這幾個月來,臺大多篇論文遭質疑圖片有問題,至今已有2篇撤銷發表。此事件引發不小的風波,案情至今仍在調查處理之中。科技部部長楊弘敦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會有造假是人性使然,古今中外皆有,因此應強化學術倫理教...
圖片學術倫理論文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2017.01.01
薄膜如何用於生活?
作者 / 吳思恩、蔡鴻源
565期
隨著新穎材料的研發與尖端技術的演進,薄膜分離的功能日益卓越,應用的範圍也跟著拓展。簡單來說,薄膜過濾就是使用一個多孔介質阻擋原物料中的特定物質,讓其他物質通過。過濾中使用介質的材料與型態沒有任何限制,可以...
薄膜 過濾 殺菌 淨水 奈米濾材 海水淡化 口罩 PM2.5
諾貝爾經濟獎 契約理論
2016.12.01
諾貝爾經濟獎 契約理論
作者 / 梁孟玉/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
564期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在「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 上有卓著貢獻的兩位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哈特與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荷姆斯壯,據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契約是現代社會運作上的一個重要基礎,他們二位的研究,啟...
諾貝爾經濟獎契約理論社會福利所得稅制
Pokémon GO 背後潛伏的危險
2016.11.01
Pokémon GO 背後潛伏的危險
作者 / 林以正/心理學博士,於臺大心理系任教24年後退休,研...
563期
走在學校附近的街道上,沿途有不少的茶飲店,不算便宜卻又門庭若市,排隊的人佔據了整個人行道。波霸奶茶、茉莉綠茶、烏龍拿鐵,每一杯都用美味呼喚著顧客。
社會刺激心理大腦成癮
如何評估地震危害與風險?
2016.10.01
如何評估地震危害與風險?
作者 / 詹忠翰。王郁如。李雅渟。馬國鳳。
562期
位處於板塊交界的臺灣,地震成了無可避免的宿命。但除了消極地恐慌地震可能造成的災難,藉由跨領域的合作,或可積極地將地震造成的損失以及衝擊最小化。
地震路徑效應地震波板塊
與再生醫學的拚搏—何慧君
2016.08.01
與再生醫學的拚搏—何慧君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0期
「其實人生都是一連串的驚喜和意外,不要覺得發生在你身邊不預期的事情是很不能接受的,因為不預期的事情佔人生十之八九。」笑容滿面的何慧君說著,也因為這樣坦然接受人生中各種機會與挑戰,讓她在幹細胞領域研究上有許...
何慧君醫學系幹細胞
走訪大腦中的未知─張玉玲
2016.08.01
走訪大腦中的未知─張玉玲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0期
在現今社會中,由於醫療資源的豐富, 男女平均年齡持續提高,伴隨而來的腦部老化使得「失智症」也衝著已開發國家而來。
張玉玲心理系心理學新秀獎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
  • «
  • 1
  • 2
  • 3
  • 4
  • 5
  • 6
  • »
  • 購物車 0
  • 會員登入
  • 購物須知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傳真電話:+886-2-2363-599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