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用聲音傳播知識,podcast也能成為教學得力助手
2024.12.26
用聲音傳播知識,podcast也能成為教學得力助手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1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自2022年起,每學期皆與枋寮高中合作自然科教師研習。而113學年度第1學期有幸邀請《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擔任講師,分享他離開教職投入新媒體產業的歷程,以及對於科學傳播的建議與...
星火相傳科學閱讀科學表達科學教育科學月刊教育科學枋寮高中教師研習podcast科普哇賽心理學
《圖解高中生必學有機化學》
2024.08.01
《圖解高中生必學有機化學》
作者 / 齋藤勝裕
656期
高中生有機化學漫畫科普有機EL電激光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能量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札記》
2022.06.15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
作者 / 巫紅霏/《小達文西》主編、《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主...
486期
張之傑老師的科普力作《環球科學札記》出版,立刻寄給我一本,希望我能寫篇書評。張老師的科普寫作能力不容置疑,接到任務自然是欣然答應。
科普科學史COVID-19《環球科學札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環球之旅地球暖化巴拿馬運河地球海洋黑潮臺灣海峽
從網紅與醫生的網路論戰談科學素養
2021.03.15
從網紅與醫生的網路論戰談科學素養
作者 / 李岳倫/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國衛院「衛...
471期
由於資訊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爆炸,再加上最近全世界皆有民粹、反智識的趨勢,大家往往將就相信網路上快速找來的資料,更甚於專業正確資訊。然而,就算從網路上找到專業的資料,一般大眾是否有能力正確解讀資料並做出正...
資訊網路科學素養科普媒體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2020.10.01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作者 /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實做...
610期
人工智慧在無數科幻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出現過,如《駭客任務》、《復仇者聯盟》等。其基本技術原理以可以推導未來科技發展的路徑。人工智慧發展依賴於龐大的數據。近年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有了不同的升級,可以更高效的使...
科技人工智慧科普電腦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2020.09.10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465期
說到臺灣本土的科普譯作,許多人腦袋裡一定會出現的名字,就是洪蘭。從早年與丈夫曾志朗合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到千禧年以降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詞...
科普腦科學神經科學生命科學認知心理學語言學認知語言學
讓科學文章成為閱讀素養試題的「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
2020.09.01
讓科學文章成為閱讀素養試題的「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
作者 / 馮瑞麒/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鄭國威/泛科知...
609期
泛科知識以「讓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為使命,熟知泛科學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網站內容都富含知識性,連電商網站──泛科市集,上頭也是滿滿的各式知識型商品。
教育科學科普科學素養課綱教學
《科學月刊》,站在下個五十年的起點
2020.01.01
《科學月刊》,站在下個五十年的起點
作者 / 蔡孟利/2012加入編委會、2013副總編輯、2015 總編輯...
601期
《科學月刊》創立於1970年,由當時在美國百位臺灣留學生倡議創辦,迄今每月出刊,從無間斷。這本沒有財團、沒有政府預算支持,甚至是沒有老闆的刊物,在去 (2019)年 12月創刊滿五十年、發行滿六百期。
科學月刊科普科學精神
科月五十之期許未來 傳遞知識、品味使然─一本科學刊物的使命
2019.11.29
科月五十之期許未來 傳遞知識、品味使然─一本科學刊...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00期
《科學月刊》滿 50歲了。對一份以本土原創為核心,強調科普新知報導為主軸的紙本刊物而言,想想這真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科學月刊科普本土原創
兩岸科普演示交流 科學融入戲劇、音樂
2018.11.01
兩岸科普演示交流 科學融入戲劇、音樂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443期
論壇開幕時中國科技館播放《春江花月夜》這齣科普音樂舞蹈劇的表演影片,內容以中國風的表演呈現失意書生在夢裡遇見美麗仙女的劇情。在古典舞、琵琶曲與詩詞中,巧妙融合科學演示,應用包括乾冰氣化、酸鹼指示劑變色、聲...
兩岸科普演示交流
立委提條文修正案科研計畫經費編科普預算
2017.01.01
立委提條文修正案科研計畫經費編科普預算
作者 / 編輯部
421期
2016年12月29日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中,討論由立法委員黃國書等19人提案的「科學技術基本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科學技術基本法第十三條」加入科普保障法條。
科學技術科普
期待「微調」累積成「改革」
2016.09.01
期待「微調」累積成「改革」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本刊總編輯。...
561期
科技是國力的重要基石,但是發展什麼樣的科技,才是最符合臺灣目前發展所需?誰有能力(權力)決定這件事情?決定了方向之後,又該如何推動,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科技生技類計畫科技政策科普
一份讓政治與商業決策者閱讀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是如何辦到的?
2016.09.01
一份讓政治與商業決策者閱讀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本刊副總編輯...
561期
談到科普月刊,《科學美國人》雜誌無疑是名單當中的No.1;即便多數紙本雜誌正面臨大環境改變所造成的經營寒冬,《科學美國人》雜誌在全美市場上仍保有約280萬的讀者,並透過14種語言的譯本,提供優質的雜誌內容,讓人們...
科學科學美國人科普科普雜誌科技
以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的網站經營為例
2014.09.01
以週日閱讀科學大師的網站經營為例
作者 / 李旺龍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系暨奈微所。
537期
做為一個大學教授除了認真教學及發表研究論文外,還有服務及輔導兩個責任;年輕的學生需要很多的指引及協助,教師的輔導就很重要;從事科普則是個很好的社會服務,走出象牙塔、走入群眾,感覺會很不一樣,影響力也比許多...
科普科學
搖滾吧!科學—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2014.09.01
搖滾吧!科學—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作者 / 洪美慧。
537期
終身學習的思維和模式已因網際網路的普及而徹底改變,人們的指尖只要輕觸鍵盤,就能打破地域藩籬,快速汲取多元的知識,因應此一趨勢,科普教育的傳播方式也有了更豐富的面貌。
科學科學教育科技科普
科技部在推廣新媒體科普傳播的角色
2014.09.01
科技部在推廣新媒體科普傳播的角色
作者 / 羅時成演講。 文詠萱(本刊編輯)整理。
537期
科學、科技必須仰賴科普傳播,才能夠普及社會大眾,科學概念若能普及社會大眾,則可加速國家的產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科學科技科普科普傳播
網路科普教學的虛與實
2014.09.01
網路科普教學的虛與實
作者 / 邱韻如。
537期
透過網路進行學習,已是擋不住的潮流。雖然目前許多學生都人手一機,但讓他們念茲在茲、無時無刻低頭滑不停的,絕大多數都與我們所以為的學習無關。
科學科普網路
生活中的科學─泛科學PanSci
2014.09.01
生活中的科學─泛科學PanSci
作者 / 陸子鈞。
537期
要有效作科普當然要往人多的地方去。現在大家都在社群網路上,但科普似乎還沒登入……
科普科學社群網路傳播網路
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蹟!
2014.09.01
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蹟!
作者 / 松鷹/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537期
這次幾本書的撰稿,我有一個體會,就是寫作的過程,也是一次學習、提高、重新發現的歷程。
科普科學電報
金鼎獎揭曉有感
2014.09.01
金鼎獎揭曉有感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537期
第38屆金鼎獎揭曉,分為雜誌類、圖書類、數位出版類、優良出版品推薦等四大項,每項又分為若干類和小類,極盡繁複之能事。今年的第38屆,雜誌類沒有科普刊物獲獎。
金鼎獎出版科普
科傳將有協會了!一個跨域協力社群的形成
2014.07.01
科傳將有協會了!一個跨域協力社群的形成
作者 / 莫季雍/任教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535期
科月在今年的三月,以「臺灣的科學傳播:現在和未來」為專題,邀集了好幾位目前參與科技部科普案的各大學老師,難得地討論了一番科學傳播在臺灣的起步與作法。說難得,真是因為幾年來科普案悶著頭做,沒有大聲宣傳投書,...
科學科學傳播科普科學素養公共議題科技科學傳播協會
哆啦A夢科學紀事
2014.05.01
哆啦A夢科學紀事
作者 / 蘇逸平/科幻小說作家。
533期
在這個多變的時代裡,哆拉A夢是少數幾種永不退風潮的流行物。這部從1969年開始影響人類文明的漫畫作品,對於後世科技的啟發和影響早已超越平面,而且還會持續地影響下去。
哆啦A夢科技科普科幻
審訂科普書刊有感
2014.04.01
審訂科普書刊有感
作者 / 張之傑/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
532期
筆者自進入出版界,審訂過的圖書已難以計數,其中以譯自國外的青少年科普讀物為大宗。所謂審訂,主要是糾正翻譯上的錯誤,特別是專業知識上的錯誤。
科普出版界科學
我與科普的因緣
2013.11.01
我與科普的因緣
作者 / 何子樂/前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
527期
我接觸科普,起自1960 年代之末,但那時未想過動筆。1966~1970 年期間,女友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我每次探訪她,得等候數小時,待她的實驗告一段落才外出行動;而這時刻我會靜坐閣樓書室裡。
科普科學教育念道森教授赫夫邁耶館道森教授艾西莫夫
科普文化的跨界交流—第一屆世界華人科普獎頒獎活動報導
2013.10.01
科普文化的跨界交流—第一屆世界華人科普獎頒獎活動報...
作者 / 李鍾旻/本刊主編。
526期
科普寫作能分享知識,讓一般大眾有機會接觸、獲悉科學訊息。為鼓勵優秀的科普作家與業餘科普工作者,位於四川的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自今年起舉辦「世界華人科普獎」甄選,於兩年一度的評選中獎勵優質作品。
科普科普寫作科學科學素養傳播媒體科學知識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