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結合「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未來世界
2023.02.03
結合「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未來世界
作者 / 段紹揚/國立竹北高級中學。
雲端運算是透過網際網路儲存與處理資訊,而不是在自己電腦的硬碟上執行這些工作。
雲端運算AI人工智慧電腦能源智慧醫療公共衛生資料機器學習
進入元宇宙打造的虛擬世界《元宇宙》
2022.08.12
進入元宇宙打造的虛擬世界《元宇宙》
作者 / 馬修‧ 柏爾(Matthew Ball)
488期
不論你相信或懷疑元宇宙,或者根本不太熟悉這個詞,如果要說元宇宙有什麼人人都同意的特點,大概就是「以虛擬世界為基礎」。有幾十年的時間,虛擬世界主要是為了電玩而打造,像是《薩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
虛擬世界數位孿生元宇宙電腦治理模式電玩業網際網路現實
從敷衍數學到成為程式語言的先驅 世上首位程式設計師 勒芙蕾絲
2022.06.01
從敷衍數學到成為程式語言的先驅 世上首位程式設計師 ...
作者 / 蘇意雯/臺北市立大學數學系教授,喜歡與大、小朋友分...
630期
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二其實是「愛達.勒芙蕾絲日」(Ada Lovelace Day),人們會在每年的這一天慶祝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領域取得的成就,除了激勵已...
勒芙蕾絲STEM程式設計師性別差異科技史數學家數學分析機程式設計電腦巴貝奇女性
科學家如何讓電腦能看、能對話?—《眼見為憑》
2021.06.15
科學家如何讓電腦能看、能對話?—《眼見為憑》
作者 / 理查.馬斯蘭(Richard Masland)
474期
我們為何能輕易在人群中認出家人或朋友的面孔? 如此理所當然的行為,其運作機制卻是科學界的重大奧祕之一! 從視覺到人工智慧,揭開人腦與電腦的「看見」之謎
神經網絡視力電腦影像影像辨識
幽靈漏洞陰魂不散,駭客新招全球硬體皆無法倖免?
2021.05.15
幽靈漏洞陰魂不散,駭客新招全球硬體皆無法倖免?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3期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工程學院的電腦工程團隊發現了一個攻擊方法可以穿過所有針對幽靈漏洞(Spectre)的防禦手段,由於此一漏洞存在於多數的電腦相關設備,也代表了全球都無法免於相關風險。
幽靈漏洞電腦數據軟體電腦處理器
機械公敵夢靨?科學家擔心人類將無法控制超級AI
2021.02.18
機械公敵夢靨?科學家擔心人類將無法控制超級AI
作者 / 編譯|吳佳穎
470期
電影《機械公敵》中,威爾‧史密斯飾演的警探,生活在人類廣泛使用智慧型機器人的年代。然而,一場機器人發明者離奇死亡的命案,讓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岌岌可危。掌控機器人的中央控制系統,以追求人類最高福祉、避免人類...
AI人工智慧遏止演算法演算法機器人三大法則電腦
亂數生成器與線上遊戲Save/Load大法
2021.01.01
亂數生成器與線上遊戲Save/Load大法
作者 / 高竹嵐/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也涉獵數...
613期
許多遊戲中都會用到亂數(或稱隨機變數)的設計,像是丟骰子、抽卡或是開槍射擊,再由電腦決定你的命中率,若想模擬電腦的操作,只要打開Excel輸入函數「=rand()」就可以看見一個亂數產生。可是電腦生出來的真的是「亂數...
亂數隨機變數電腦函數rand()
古典電腦不能做到的事,讓量子電腦來吧!
2020.12.15
古典電腦不能做到的事,讓量子電腦來吧!
作者 / 宇津木健、德永裕己(監修)
468期
使用一般的電腦,通常應該不會解不了困難的問題或計算遲遲不結束。然而,大規模模擬、密碼、最佳化等領域,有許多對古典電腦來說「解不了的問題」。本文解說對古典電腦而言,什麼樣的問題「解不了=不擅長」。
電腦多項式時間解法量子電腦量子演算法量子退火量子位元
能把大腦所想繪製成圖的新技術
2020.10.15
能把大腦所想繪製成圖的新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466期
大家是否曾想過,電腦有朝一日也能通曉「讀心術」,瞭解人類的想法並加以描繪成具體的圖像?
電腦大腦訊號腦機介面AI心理學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2020.10.01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作者 /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實做...
610期
人工智慧在無數科幻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出現過,如《駭客任務》、《復仇者聯盟》等。其基本技術原理以可以推導未來科技發展的路徑。人工智慧發展依賴於龐大的數據。近年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有了不同的升級,可以更高效的使...
科技人工智慧科普電腦
什麼是電腦?古典電腦的計算與架構
2020.06.29
什麼是電腦?古典電腦的計算與架構
作者 / 鍾豪/臺大電機碩士畢業,現職為中研院資訊所研究助理...
607期
電腦是現代人最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電腦的發展迅速,運算效能從早期每秒能處理5000次左右的加減運算,一直到今日的超級電腦能達到1兆次以上,而現在量子電腦的研究與開發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有了量子效應的幫忙,對於...
電腦科技計算輸出輸入計算步驟
辨識照片真偽 還是交給電腦吧
2019.09.01
辨識照片真偽 還是交給電腦吧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近年隨著電腦圖像處理的快速進展,各種修圖、後製及合成技術讓圖片虛實難辨。其中,透過人臉融合(facemorphing)將2張完全不同的人臉完美結合,著實令人分辨不清。有專家警告,該技術很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製造假護照...
電腦圖像處理人臉融合電腦臉部辨識系統演算法資訊
指尖下的世界竄流— 淺談觸控技術
2019.05.01
指尖下的世界竄流— 淺談觸控技術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593期
2007年1月,位於美國舊金山的莫斯康展覽中心(Moscone Center West)所舉行的Macworld 2007,已故蘋果電腦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向世人展示劃時代的科技產品──iPhone。
觸控技術電腦電阻式觸控歐姆定律
用電腦做天氣預報是什麼碗糕? 淺談數值天氣預報
2018.01.01
用電腦做天氣預報是什麼碗糕? 淺談數值天氣預報
作者 / 洪景山/中央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
577期
經驗上我們總是可以歸納出「現在是過去的累積,未來當然也和現在有關」。宗教上也有類似的說法:「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人類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類似的想法俯拾即是。
電腦天氣預報數值
電腦認知計算能力能有效診斷早期青光眼
2017.03.01
電腦認知計算能力能有效診斷早期青光眼
作者 / 編輯部
423期
青光眼是一種因眼睛神經慢慢受破壞而導致逐漸失明的疾病,為常見導致失明的眼疾之一。雖然疾病的進展十分緩慢,但會慢慢地破壞患者視力,一開始會先由患者的側邊視力開始模糊、退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下,視力範圍逐漸變窄...
青光眼電腦醫學影像
電腦如何擊敗世界棋王?—AlphaGo人工智慧技術
2016.05.01
電腦如何擊敗世界棋王?—AlphaGo人工智慧技術
作者 / 顏士淨/臺大資訊博士,目前是東華資工系教授,IEEE資...
557期
由Google DeepMind 所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 AlphaGo,在今(2016)年3月以四勝一敗的戰績勝過南韓棋王李世石。此一消息震撼了資訊界與圍棋界,造就人工智慧的里程碑。
電腦圍棋電腦對局人工智慧全域搜尋蒙地卡羅模擬演算法演算法
涂靈對人工智慧的想像
2016.05.01
涂靈對人工智慧的想像
作者 / 李中志/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557期
涂靈(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1954)在替英國政府設計自動計算機(Automatic Computing Engine, ACE)成功之後,開始積極宣揚電腦的用途,認為它將改變人類文明的生活與思考方式。
涂靈自動計算機電腦人工智慧電腦科學
為何涂靈是電腦之父?
2016.03.01
為何涂靈是電腦之父?
作者 / 李中志/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555期
涂靈於1945~1948年,回到學院重拾他最大的夢想—造出一台能實踐所有計算概念的機器。
涂靈電腦不完備定律序數邏輯計算機
布爾與電腦
2015.11.01
布爾與電腦
作者 / 項潔/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任臺大數位人文...
551期
布爾邏輯使得二進制在電子元件上得以實現,並且能夠進行基本的算術演算。從前巴貝奇雖然能設計,卻無法建造的可變換程序的計算機,到二十世紀中葉終於在布爾邏輯的基礎上得以完成。布爾對於電腦與資訊時代人類文明的影響...
布爾布爾代數電腦程式運算
地球生命體再進化的可能性:從創造遺傳訊息新「字母」說起
2014.06.01
地球生命體再進化的可能性:從創造遺傳訊息新「字母」...
作者 / 林翰佐/任教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534期
在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成長的過程,正好經歷了電腦科技的發展歷程;從國中時期使用的,由中華商場自製的「蘋果電腦」,到IBM的PC,然後使用DOS作業系統、windows 95,一直到現在的win8系列。
電腦科技位元組生物胺基酸蛋白質核苷酸遺傳訊息基因體RNA
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2013.12.01
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作者 / 黃鎮剛/任教交通大學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
528期
三位理論學家發展了多尺度模型,將化學系統由實驗桌帶入電腦的模擬世界。
電腦生物分子化學系統CFF程式位能函數蛋白質胺基酸萊維特DNA
虛擬實境的化學實驗與研究創新之理論實踐
2013.12.01
虛擬實境的化學實驗與研究創新之理論實踐
作者 / 楊小青/任教輔仁大學化學系。
528期
諾貝爾化學桂冠,肯定了發展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電腦演算。本文將介紹其發展史及運用多尺度電腦模擬綠能催化材料 ∕ 生命體而開啟理論實踐之門。
化學化學實驗電腦原子演算法虛擬實境化學反應再生綠能光合作用量子力學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