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5.01
微孢子蟲來襲 入侵種螞蟻的惡夢
作者 / 編輯部
629期
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是指由人類引入而因此破壞當地生態的外來物種,例如臺灣的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其實不只是臺灣,入侵種螞蟻在世界各地都造成了危害,除了被咬到的地方會疼痛過敏之外,牠們還...
螞蟻
入侵種螞蟻
生態
外來物種
紅火蟻
黃褐瘋蟻
經濟
生態
微孢子蟲
菌絲
宿主細胞
2022.03.15
秘魯發生史上最大規模漏油事件 衝擊當地海洋生態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3期
今(2022)年1月15日,數千桶原油從煉油廠洩漏到秘魯海濱小鎮安孔(Ancón)的海灘上。雪上加霜的是,位於1萬300多公里外的東加(Tonga)海底火山猛烈噴發,強烈的海浪席捲了海岸線,加速石油汙染。
石油
秘魯
海洋
睿爍能源
生態
無人機
洋流
漁業國家
替代能源
2021.02.01
光害退散!臺灣的暗夜星空之路
作者 / 演講人:劉志安/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記錄:謝育哲...
614期
在都市叢林中,想一覽夜間的星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由於周遭環境充斥著許多光源,街邊的路燈、顯眼的廣告招牌,以及商辦大樓營造出的絢麗燈光等,這些人為的光害(light pollution)不只讓天文愛好者難以進行觀測,甚至...
光害
人造衛星
人口密度
生態
都市發展
2020.06.29
海平面上升影響紅樹林存亡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紅樹林(mangrove)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近岸地帶(littoral zone)的保護及海水和空氣淨化等方面功不可沒。紅樹林甚至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但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紅樹林的存亡也...
紅樹林
生態
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遷
2020.01.01
在爭議中尋求永續發展─ 離岸風電生態評估再進化
作者 / 林子皓、柯智仁。
601期
離岸風力發電,是近年來在臺灣受矚目的綠色能源之一。 不過,在人為的開發下,是否真的能落實友善環境?為此,可重複、可重現的生態資料和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的建立,將成為離岸風場和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關鍵。
離岸風電
生態
環境永續
綠色能源
2020.01.01
為與不為─當水下噪音成為一種鯨豚生態干擾
作者 / 湛翔智/知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601期
人類的生活與開發,或多或少影響著海洋生態。儘管有眾多原因導致鯨豚面臨存亡威脅,然而,在離岸風場開發當中,水下噪音的干擾,更可能成為壓死海洋生物的一根稻草。因此,如何做好基礎調查、保護海下生態, 則為一刻不...
噪音
鯨豚
生態
離岸風場
2020.01.01
鯨豚能與離岸風場共存嗎?從生態調查找答案
作者 /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賽塔小組。
601期
臺灣屬島國,四面環海的條件造就出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然而,近年來大量的人為開發和離岸風場的發展,使海洋生態逐步受到威脅。
離岸風場
鯨豚
海洋生物
生態
2020.01.01
潛藏內太空的微觀世界海洋病毒
作者 / 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
601期
病毒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海洋中的病毒更是不計其數。 作為生態的重要一環,病毒也是維持海洋環境與生態不可或缺的要角。近年來經由DNA序列的研究,也讓科學家及全世界發現以往從未注意到的各種海洋病毒。
海洋
病毒
海洋病毒
生態
水產業
微生物
白點症病毒
2019.12.20
離岸風機噪音對於魚類可能的影響
作者 / 張顥議、邵奕達/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456期
大部分的風力發電廠都建立在岸邊,或是在離岸數公里的淺水區海床(約5~30 公尺深)。然而,這些海域也同時是魚類攝食及產卵的主要場所,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的卵及幼體生存的棲地,因此具有高度的生態重要性及敏感性。
離岸風機
魚類
噪音
生態
2019.08.01
模擬自然策略、設計永續發展─系統仿生學
作者 / 江佳純/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秘書長。
596期
1950年代晚期出現的仿生(biomimetics/bionic),研究生物之特性、結構與原理,進而研發出新機械或技術,以解決工程或生活上的難題。演化至90年代晚期,仿生(biomimicry)加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發展核心,希望消弭經濟發展...
仿生學
生態
生物
環境
科技
2019.06.03
生態浩劫-當河流停止流動時
作者 / 編輯部
594期
河流是自然生態的重要場域之一,其中自由流動的河流(free-flowing rivers),更是提供多元複雜生態系統的來源,並且能同時提供社會及經濟層面的幫助。但在近期來自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發布於Nature的...
生態
生態系統
河流
2019.05.01
物種的板塊運動擠出多元的基因新大陸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陽明微免所,曾任職UCLA和...
593期
地球上每個物種,都會佔據一個可滿足其生活所需的多維資源空間(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space),這個物理環境稱為棲息地(habitat);不同的生物可以生存在同一個棲息地,但若只說單一物種在生態系中的位置和角色時...
物種
生態
生態棲位
2019.02.01
離岸風起,可聽見水下噪音的脈動?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590期
臺灣西部海底地形平坦且風力資源充沛,被認為相當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目前,臺灣的離岸風電規劃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累積裝置容量3000百萬瓦(MW)的離岸風電。 然而,離岸風電的發展,並非對環境毫無影響;「水下噪...
離岸風電
生態
再生能源
海洋生物
2019.01.01
從畜牧廢水處理 找出友善環境的可能
作者 / 葉琮裕/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教授。
589期
「高屏人買水喝」的現象讓環境工程師及相關政府單位顏面無光,這種不應該在已開發國家發生的情境,卻在南臺灣成為常態。近來,環保署推動「畜牧業沼液、沼渣農地肥分再利用」計畫,將沼液施灌於農地為水污染防治及廢水零...
優養化現象
生態
溫室氣體
畜牧廢水
2019.01.01
走過沒有學會的30個年頭— 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
作者 / 張景淞/願將知識的可愛善美,結緣世人。
589期
「你動行的投稿交出去了嗎?」「快了快了,老師改完就可以交了!」每到 12 月,走進大專院校的生物相關科系都可聽到類似的對話,原來是許多師生為了即將於寒假舉辦的「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努力燃燒青春、追趕實驗分...
動物行為
生態
研討會
2017.09.01
神秘藻礁建築團隊-殼狀珊瑚藻的多樣性與生態
作者 / 陳品辰/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主題著...
573期
桃園市大園區、觀音區及新屋區的海岸線,一段綿延27公里的藻礁地形,是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 藻礁(Algal Reef)」 顧名思義是由藻類所建構而成的礁體,與大家熟知的珊瑚礁有所不同,珊瑚礁的造礁生物為珊瑚蟲,桃園藻...
藻礁
殼狀珊瑚藻
生態
2016.01.01
土壤中的小居民,歡迎屍體來到
作者 / 編輯部
553期
當生物死去,入土為安後,土壤中的細菌、真菌及其他小生物就紛紛來洗劫這些有機質資源,它們從這些腐敗的生物體中挖掘出豐富的營養,好似在挖金礦一般。
生物
有機質
無機質
生態
微生物
2016.01.01
躍過中央山脈的櫻花鉤吻鮭
作者 / 方力行/正修科大講座教授,中山大學榮譽教授。陳義雄...
553期
臺灣最有名的淡水魚就是櫻花鉤吻鮭,自從1917年日本學者大島正滿和他的助理青木糾雄發現而將之命名,公諸於世以後,這條千萬年來深居在臺中大甲溪上游,被原住民捕食幾百年也沒有絕滅的魚,從此名揚四海,變成臺灣魚類學...
櫻花鉤吻鮭
亞熱帶
保育物種
淡水魚
海洋
生態
地方魚類誌
2015.02.01
蝦子變難吃 海洋酸化惹的禍?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高,不僅會對氣候造成影響,還會使得海水酸化。
二氧化碳
蝦子
氣候
海洋
生態
海洋生物
2013.11.01
人類社會演化 數學模型可模擬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一支跨科際的國際團隊在最新的研究中,利用數學模型發現激烈的戰爭,是人類從部落演化至複雜社會的關鍵。
數學模型
人類
部落
複雜社會
歷史紀錄
戰爭技術
地理
生態
社會結構
量化預測
2013.10.01
認識蝴蝶食草 深入觀察自然生態
作者 / 徐堉峰/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526期
台灣向來有著「蝴蝶王國」的美稱,然而,就在時代並不久遠的20 世紀七、八零年代,欣賞、觀察與研究蝴蝶卻還只是少數國人的興趣,頂多只能算是小眾愛好。
台灣
蝴蝶
蝴蝶王國
生態
國民經濟
農業
環境
植物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