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0.06.01
永續紡織—尋找與環境共生共榮的環保衣
作者 / 廖盛焜/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系專任教授,臺灣超臨...
606期
衣服,離不開人類的生活。在經濟蓬勃發展的現今,衣服早已不只是保暖的基本需求,而是追求時尚、美感的指標之一。然而,衣服的大量製造卻可能造成汙染,影響環境。 因此,紡織產業如何轉型,走向環保與永續,就成為一項...
紡織業
時尚經濟
環境永續
超臨界流體技術
纖維染整
水資源
二氧化碳
衰減式全反射分析法
超臨界流體染色技術
2019.12.20
沖馬桶不再浪費水!特殊塗料讓排遺不沾黏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水資源匱乏的困境迫在眉睫,目前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口面臨缺水的窘境,因此節省水資源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議題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浪費水的情況莫過於廁所的馬桶用水,根據統計,全球每日的馬通沖水量高達1410億公升...
排遺
LESS塗料
馬桶清潔
水資源
2019.10.16
新式土壤溼度感測器 改善農業水資源利用
作者 / 編輯部
454期
水文學(hydrology)領域研究的是大地的表面、土壤、岩石及大氣中水的各種行為,並釐清水與生物之間的互動與關聯。而其中,土壤與水牽涉到許多農業行為,例如灌溉。灌溉用水的量要怎麼拿捏呢?
農業
水資源
土壤溼度感
2019.09.18
使用水收集器對抗旱災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水資源匱乏是目前全球各地所面臨的環境議題之一,因水資源分配不均,加上近年來的極端氣候影響,尤其以乾燥地區來說,取得乾淨水源變得更為困難。
旱災
水資源
2018.04.01
研究發現改變作物中基因表達 能減少水資源使用
作者 / 編輯部
436期
農業壟斷全世界90%的淡水資源,但其生產量仍為滿足現今不斷增長的人口數而持續不斷的增加。有鑑於此,在國際間多所大學共同開發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Realizing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RIPE)」研究計...
基因表達
水資源
作物產量
2017.01.01
破解水中餘氯的迷思
作者 / 高憲明/任職於中央大學化學系,主要研究興趣為奈米觸...
565期
水資源對現代人類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自來水經過自來水廠的淨化處理之後,在最後的階段都會添加氯消毒,避免細菌的滋生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是添加氯有可能與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而產生一系列的副產物如氯仿 (...
水資源
氯仿
自來水
2016.02.01
地球的水與利用
作者 / 虞國興/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水資...
554期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是生命的泉源,工業的血液,也是農業的命脈。地球的總水量約14億立方公里,其中97.5%為鹹水,分布於大洋、淺海、地下鹹水和鹹水湖,無法供人類直接使用。
水資源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聖嬰現象
極端氣候
2014.12.01
物過水留痕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40期
不久前報載一項統計,臺灣每人每年飲用94.3杯咖啡。換言之,平均約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每天喝1杯咖啡。也許很多讀者不知道,據估算,全球平均喝的每杯咖啡曾用水132公升。也就是說,每天1杯咖啡,一年365天用了約48噸的水!...
氧化雙三丁錫
水痕量
水資源
生態系統
2014.08.01
用水思源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36期
人類生存必需水,其他生物生存也必需水。但需要的不只是「水」,還須注意水的「質」與「量」。《科學月刊》535期頁552~558之拙作已談到全球缺水之趨勢,以及影響生活與衛生的一些情況。
水資源
缺水
降雨量
氣候
環境
2014.07.01
認識水的另一面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35期
大家必須知道,當前的許多紡織工業在漂白、印染、清洗等過程都會產生汙水。在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下,高效率的汙染廢水處理已成為紡織工業的熱門研發課題。
水資源
永續發展
環境保護
紡織工業
溫室效應
地球暖化
2014.07.01
植物根利用特殊發育機制 決定根分支方向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土壤蘊藏著各種的生命資源,植物在生長的時候,透過複雜的根系來探索土壤,獲得資源,但是土壤中的水氣環境,與植物根系生長的關係,目前仍是個謎。
土壤
生命
植物
水資源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