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看進地球深處 當同步輻射應用於極端研究環境
2025.03.05
看進地球深處 當同步輻射應用於極端研究環境
作者 / 龔慧貞 | 任教於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以結晶學及光譜...
663期
同步輻射技術幫助科學家研究極端環境,也讓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模擬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條件,直接觀察礦物在極端環境下的變化,深入理解地球的結構與物質成分。
同步輻射地震波地球鑽石包裹體
木星有著與地球相似的閃電
2023.07.01
木星有著與地球相似的閃電
作者 / 編輯部
643期
你知道木星上也有閃電,而且看起來和地球上的閃電十分相似嗎?近期一篇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發現,木星上的閃電經常發出間隔頻率約為一毫秒(ms)的無線電波脈衝,顯示木星的閃電能以脈衝方...
木星地球閃電超級閃電朱諾號
NASA找到一顆遍布火山、大小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
2023.06.15
NASA找到一顆遍布火山、大小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8期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使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TESS),以及目 前已退役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NASA火山地球系外行星
科學家首度發現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2023.06.01
科學家首度發現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地球有可能被太陽吞噬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等研究機構組成的團隊,首次觀察到恆星吞噬行星的現象,此發現已於今(2023)年5 月發表於...
地球太陽行星銀河系恆星
為什麼工程師大力提倡廢除?閏秒的存在與廢除
2023.06.01
為什麼工程師大力提倡廢除?閏秒的存在與廢除
作者 / 曾文宏/中華電信研究院研究員,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
642期
臺灣的標準時間是由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以原子鐘輸出的標準頻率及每秒脈衝信號(pulse per second, 1PPS)作為頻率與相位的參考基礎,經儀器計數並加上時、分、秒的時間碼,即時產生出標準時間,再加上八小時的本地...
閏秒銫原子鐘地球自轉天文學
水資源危機正在惡化 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2023.02.17
水資源危機正在惡化 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4期
在地球面臨的多種危機中,「水資源」是目前最為急迫的危機之一。據統計,2020年全球約有20億人無法獲得乾淨的飲用水,甚至有17億人沒有基礎的衛生設施可使用。
地球水資源永續管理
爭取時間:維持海洋和適中的溫度
2023.02.02
爭取時間:維持海洋和適中的溫度
作者 / 華德(Peter D. Ward)、 布朗李(Donald Brownlee)
638期
如同前面章節中試著表達的,地球史所展現的最重要一點為,動物演化需要時間―長期穩定的環境,以及全球溫度約維持在水沸點的一半或更低。因此每個問題都得加上時間因素。
地球海洋動物天體生物學板塊運動地函溫室效應石灰岩行星溫度二氧化碳
世界人口已突破80 億
2022.12.26
世界人口已突破80 億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去(2022)年11 月15 日,聯合國宣布地球總人口數已達到80 億。
人口地球平均壽命人口成長氣候變化經濟資源
火星、月球表面真有水(冰)嗎?
2022.12.01
火星、月球表面真有水(冰)嗎?
作者 / 劉玲根/1974 ~ 1996年任教於澳洲國立大學,1993 ~ ...
636期
關於標題中的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說現在火星和月球表面極不可能有水或冰。乍聽之下, 有人一定會說筆者是不是說錯了? 因為近15 年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地球行星科學方法大氣成分揮發性物質火星月亮水銀河系
「聯星系統」有機分子破壞、重建速度快 更可能孕育出外星生命
2022.07.15
「聯星系統」有機分子破壞、重建速度快 更可能孕育出...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7期
地球是我們目前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由於地球屬於單恆星系統,因此天文學家過去在尋找外星生命時,也傾向關注只有一個恆星的單恆星系統。
地球行星生命星球單恆星系統太陽外星生命聯星系統銀河系有機化合物年輕聯星系統有機分子
最接近地球的多行星系統
2022.07.01
最接近地球的多行星系統
作者 / 編輯部
631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天文學家們在銀河系附近發現新的多行星系統,距離地球只有33 光年,是目前已知最接近地球的多行星系統之一。
地球多行星系統天文學行星大氣層恆星紅矮星星球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札記》
2022.06.15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
作者 / 巫紅霏/《小達文西》主編、《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主...
486期
張之傑老師的科普力作《環球科學札記》出版,立刻寄給我一本,希望我能寫篇書評。張老師的科普寫作能力不容置疑,接到任務自然是欣然答應。
科普科學史COVID-19《環球科學札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環球之旅地球暖化巴拿馬運河地球海洋黑潮臺灣海峽
領略「悟理」之美 哪些物理實驗最美呢?
2022.05.01
領略「悟理」之美 哪些物理實驗最美呢?
作者 / 王冠智/永春高中物理科教師,致力追求有感的物理科學...
629期
你對哪一個物理學實驗印象最深刻呢?2002年,美國紐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克里斯(Robert P. Crease),在《物理學世界》(Physics World)期刊中向讀者們發起投票,同時也在網路進行討論與票...
地球物理學埃斯托拉特尼自由落體地球圓周子午線幾何關係日晷伽利略阻力斜面加速度實驗
飛多遠算是到「太空」?太空疆界與太空拓展史
2022.05.01
飛多遠算是到「太空」?太空疆界與太空拓展史
作者 / 劉正彥/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專業領...
629期
去(2021)年7月11日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搭乘自家太空船,首次飛至離地表86公里高的地球中氣層頂,結束後平安返回地球。九天之後,2021年7月20日,美國藍色起源(Blue Origin)...
太空科學太空船太空氣態電漿態太陽磁場太陽風地球磁場作用高層大氣太空計畫太空疆界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2022.02.01
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作者 / 戴夏飛/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行星...
626期
• 洞察號探測器於2018 年11 月成功登陸火星,主要任務為研究火星的內部構造。
火星太陽系行星類地行星徑向結構地核磁場地震波地球
人類能否戰勝病毒?歷史上第一個被消滅的傳染病:天花
2021.11.02
人類能否戰勝病毒?歷史上第一個被消滅的傳染病:天花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3期
天花是一種病狀駭人,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主要透過接觸、飛沫傳染的方式傳播。病人的唾液、血液、水泡液,甚至是脫落的皮屑、結痂、排泄物等,都會帶有具感染力的病毒。18世紀時,英格蘭出現了「曾罹患牛痘者,不會染上...
天花地球傳染病全球皮疹皮膚病程病徵接觸傳染飛沫傳染傳染力
IPCC告訴我們的氣候變遷警訊,全球升溫1.5℃已無法避免?
2021.10.19
IPCC告訴我們的氣候變遷警訊,全球升溫1.5℃已無法避...
作者 / 編輯部
478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IPCC)在今(2021)年8月,發布了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第一冊(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 6),內容揭示了地球現正面臨的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氣候氣候變遷地球永續人類世
每年有重達5200噸的微隕石掉入地球?
2021.05.01
每年有重達5200噸的微隕石掉入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7期
隨著地球繞行太陽公轉,四散於太陽系中的小型灰塵顆粒將受到地球重力的牽引,因而落入地球,但究竟每年有多少灰塵顆粒掉在地球上呢?
地球微隕石南極洲化合物胺基酸彗星
一點都不溫暖,古代的火星可能是顆冰球?
2020.10.01
一點都不溫暖,古代的火星可能是顆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火星表面充滿山谷網絡,使它看起來總是傷痕累累的樣子。為了解開火星山谷成因之謎,科學家也提出了許多針對古代火星地理環境的猜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溫暖又潮濕的古代火星假說(warm and wet ancient Mars...
火星冰蓋生物地球環境
地球與太陽的攣生兄弟? 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2020.06.29
地球與太陽的攣生兄弟? 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系外行星又有新發現。近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發現距離地球約3140 光年外的恆星Kepler-160,周遭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此行星位於適居帶(...
系外行星Kepler-160KOI-456.04太陽地球
蒼藍一粟
2020.03.01
蒼藍一粟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國...
603期
「再仔細看一眼那小點吧。那是這兒。那是家。那是我們。(Look again at that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卡爾.薩根(Carl Sagan)
航海家1號太空船太空太陽系天體星等地球光譜宇宙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2019.12.01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作者 / 林彥興 /清大物理/天文物理雙專長,努力於陰溝中仰望...
600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太陽系中除了行星,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這些天體是科學家相當熱衷的研究目標,因為它們像時空膠囊一般保留著太陽系形成之初的資訊。
地球小行星天文學
不同文明與世界觀—法國國圖「球體的世界」展覽
2019.08.01
不同文明與世界觀—法國國圖「球體的世界」展覽
作者 / 詹育杰/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研究「...
596期
「球體的世界」自古就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對於現代人而言,該如何理解在過去科學革命及征服太空前的時代中,當代人們對於文明與世界的理解與想像?由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球體天體儀文明世界觀科學觀藝術地球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2018.12.01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長期以來,科學家多認為其可能來自充滿冰的彗星和小行星,然而近日《地球物理: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太陽形成後滯留於宇宙中的氣體與塵埃──太陽...
太陽星雲地球水
形塑地球表面風貌耗時百萬年 相比火星只需一瞬
2018.12.01
形塑地球表面風貌耗時百萬年 相比火星只需一瞬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透過衛星影像,科學家研究火星上石頭的形成過程,發現火星表面有數百個坑洞(crater)在過去都曾注滿了水,而當中約200個古湖泊(paleolakes)因洪水沖刷,產生排水峽谷(outlet canyons)的地形,這些谷口綿...
地球表面火星衛星影像排水峽谷
此物只應天上有
2018.10.01
此物只應天上有
作者 / 編輯部
586期
電影中的這種生物,和 1950年代追尋外星人的電影中可能會看到的那種「小綠人」天差地遠。但是,這兩種生命形式真的有哪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嗎?
生命外星人外星生命碳矽地球
兩系外行星與地球類似
2018.08.01
兩系外行星與地球類似
作者 / 編輯部
584期
近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表 示,他們發現2顆系外行星如同地球, 有穩定的傾角,並有季節與天氣的變化。 這2顆行星分別是距離地球492光年以 外的克卜勒186f(...
生命行星地球
地球上的火山
2017.09.01
地球上的火山
作者 / 宋聖榮/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 學系教授。專長於火山學...
573期
火山(volcano)是地球表面上最壯觀、最具致命吸引力的地形景 觀,也蘊釀出浪漫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美國奧勒崗州的火山口湖 (Crater Lake,圖一)、日本的富士山火山(Mount Fuji,圖二) 和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火山地球岩漿
從末期冰期至今變化,看全球冰河地形
2017.05.01
從末期冰期至今變化,看全球冰河地形
作者 / 齊士崢/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喜歡在野外從事地...
569期
冰河之所以稱為「河」,大概是因為我們經常看到的都是像河川一樣有條長長流路的山岳冰河吧!但其實冰河冰的移動和水的流動不同,在第四紀末次冰河時期(末次冰期),歐洲和美洲大陸北部的大陸冰河像帽子一樣覆蓋廣大的範...
冰期冰河地形地球
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
2017.01.01
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65期
克卜勒歸納出行星遵循橢圓軌道繞著太陽運行的規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兩質點間隨著距離平方遞減的作用力。因此,早在兩三百年前的科學家就可以準確的預測哈雷彗星的回歸、推測海王星的存在,也預見人造衛星的誕生。
人造衛星重力場地球
  • «
  • 1
  • 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