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5.01
「看進」畫作中隱藏的訊息 不同光波段掃描的妙用
作者 / 吳宛瑜/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副研究員,美術科學研...
629期
你知道什麼是光譜嗎?其實「光」是一種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也是一種能量。而在電磁波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中,包括了所有電磁波的可能頻率。
紫外線
紅外線
X 光
特性X射線
電磁波
電磁波譜
可見光
波長
奈米
畫作
凡尼斯
修復師
2022.03.04
窺探可見光以外的宇宙多波段天文觀測
作者 /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
627期
根據量子力學,光子能量越高則頻率越高,因此不同能量的光,位在電磁頻譜的不同波段。若要觀察宇宙星體或相關資訊,便需要利用能偵測特定波段的天文望遠鏡。
量子力學
光子
宇宙
星體
天文學
可見光
太陽光
同步輻射
高能粒子
蟹狀星雲
銀河系
2022.02.15
韋伯望遠鏡成功完成部署 預計半年後開始展開宇宙探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去(2021)年12月25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的亞利安5號運載火箭(Ariane 5)搭載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建造的韋伯望遠鏡(Webb telescope),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20分從法屬圭亞那的蓋...
宇宙
韋伯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光學儀器
紅外光
可見光
紫外線
亞利安5號
拉格朗日點L2
2022.02.01
除了開冷氣外,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室內降溫?不如試試「...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6期
•當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質上時,會被吸收或反射,若光的能量被物質吸收後,很容易被轉換為熱能,然後以「熱」的形式離開。而物質的「能隙」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才有辦法吸收可見光,如果能隙太大時便沒辦法吸收可見光。
光
輻射冷卻
可見光
全球暖化
太陽光
電磁波
電磁波光譜
波長
無線電波
2021.05.31
天文學家公布三張木星新影像
作者 / 編輯部
618期
近期,由夏威夷雙子星天文台(Gemini Observatory)及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所拍攝的三張木星影像,分別利用紅外線、可見光、紫外光的波段,顯示出木星的不同面貌,包含了大紅斑(Great Red Spot)等...
木星
木星影像
可見光
紅外線
紫外光
哈伯太空望遠鏡
雙子星天文台
天文學
天文觀測
大紅斑
棕色駁船
小紅斑
2020.12.01
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
作者 / 淺田圭一。松下聰樹。譯者﹔黃珞文。
612期
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獎項頒發給德國天文物理學家根策(Reinhard Genzel)以及美國物理學家吉茲(Andrea Ghez)。由兩人分別率領的天文團隊都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緻密天體,他們先是利用各地天文台對天...
諾貝爾物理獎
黑洞
重力位能
天文學
巴耳末系光譜
繞射極限
天體運動
銀河系
可見光
大氣
自適應光學
2020諾貝爾獎
2020.10.15
成本更低、畫面更清晰的魚眼鏡頭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466期
你是否也拍過「超廣角」的照片?有鑒於前面那顆俗稱「魚眼」的鏡頭造價不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麻省大學洛厄爾分校團隊合力做出一款成本較低、成像解析度更優秀的魚眼鏡頭。
鏡頭
魚眼鏡頭
可見光
光學特性
2020.05.01
「黑」的新境界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605期
本文要談的「黑」,不是指當下流行話語裡的「黑」,也不是指政治行為上的「黑」,而是從物理科學的觀點來說一下傳統的「五色」──紅、黃、藍、白、黑中的「黑」這種色彩。
物理科學
顏色
色彩
波長
可見光
2016.07.01
紅外光轉換可見光 技術更具方向性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傳統燈泡原理是利用加熱金屬鎢絲,讓其發出白光。德國馬爾堡菲利普大學羅賽曼博士研究團隊最近發明一種新材料,能夠將紅外光直接轉換成可見光,且此材料轉換出的可見光可朝同一方向發送出去,與過去材料產生可見光隨機發...
紅外光
可見光
錫原子
硫原子
光子
2014.07.01
鑑識科學的先行者—物理鑑識
作者 / 孟憲輝/任職中央警察大學警察科技學院。
535期
非破壞性的物理鑑識方法,通常在系統化方法中最優先採行,堪稱鑑識科學的先行者。
物理鑑識
鑑識科學
光學方法
可見光
紫外線
紅外線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