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核融合發電的文字遊戲
2023.05.16
核融合發電的文字遊戲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497期
去(2022)年底的兩大新聞,除了11月30日美國舊金山OpenAI公司提供了一款不但可以回答你任何問題、跟你聊天,還可以快速(以秒計)幫你寫散文、詩歌、文章的人工智能軟體ChatGPT外,再來就是核融合(nuclear fusion)了...
核融合物理強作用力氘原子核量子隧穿效應核融合發電淨能量
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 的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2023.03.28
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 的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作者 / 張博宇/目前專研於高能高密度電漿、電漿推進、核融合...
640期
美國國家點火設施(NIF)在去年使用慣性控制核融合,首次在可控的核融合反應中,令能量的輸出大於輸入,朝核融合產能邁進了一大步。
核融合反應核融合研究NIF核融合原子核α 粒子能磁場控制核融合靶材
微中子:挑戰物理學「最大之謎」,一本書讀懂諾貝爾獎的研究
2021.03.30
微中子:挑戰物理學「最大之謎」,一本書讀懂諾貝爾獎...
作者 / 多田將。
616期
那麼,來談談這次的主角微中子。首先來說明為什麼會是「想到」微中子。如同「想到」字面上的意思,微中子最初並不是經由發現找到,而是基於某個理由,被認為「雖然沒有找到,但必須存在的東西」。
微中子物理學原子核能量守恆定律
物質由何組成?從原子光譜到原子結構
2020.12.01
物質由何組成?從原子光譜到原子結構
作者 / 蔡坤憲/交通大學電子物理所碩士。目前旅居紐西蘭,擔...
612期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試圖找出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從古希臘學者提出的「原子」構想,到19世紀初期科學家觀察化學反應的線索等。而到了20世紀初期,諸多物理學家以實驗的方式提出各自的原子結構。其中,用於分辨化學元素的...
原子元素電子金箔實驗原子核行星繞日模型電磁學理論氫原子模型光譜學化學元素焰色實驗指紋
改變軍事與能源的力量─核分裂與核融合
2020.03.01
改變軍事與能源的力量─核分裂與核融合
作者 / 高崇文/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高能物理。
603期
對現代人而言,核能的使用可能並不陌生,舉凡日常的電力來源或強大的武器等。核能又分為核分裂與核融合兩種機制,前者是將原子序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多個原子序較小的原子核;後者則相反。不論是哪種機制,都會產生巨大的...
原子核核分裂核融合鈾原子核
化學物質檢驗儀器,輕鬆帶著走
2019.10.01
化學物質檢驗儀器,輕鬆帶著走
作者 / 編輯部
598期
來自美國新墨西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L aboratory)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一種簡易、便攜的裝備,可用來測試戰場上可疑的化學物質。
檢驗儀器化學物質核磁共振原子核磁力
核融合與恆星的演化
2015.09.01
核融合與恆星的演化
作者 / 張清俊/臺大物理研究所碩士,主修宇宙學,目前任教於...
549期
在宇宙誕生初期,這個世界上只有很多的氫和氦,其他的元素是怎樣產生的呢?
核融合原子核元素恆星重力
核磁共振造影
2015.03.01
核磁共振造影
作者 / 陳宜良/中央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臺大應用數學科學所...
543期
如果你也曾躺在一臺儀器中,全身被包圍著,此時會聽到答、答、答,為的是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這個聲音聽來單調,但在數學家的心中,它宛如一場鋼琴演奏,彈指之間,美妙卻也忙得很!
核磁共振造影原子核量子力學自旋旋進
梨狀原子核新發現 挑戰核力理論
2013.06.01
梨狀原子核新發現 挑戰核力理論
作者 / 編輯部
522期
國際研究團隊利用歐洲核子中心(CERN) 的ISOLDE 同位素分離器,找到了梨形狀的原子核。這種不規則形狀的原子核有望挑戰既有物理理論,並揭開宇宙中物質反物質不平衡的謎團。
原子核核力理論物理現象反物質超對稱性
中子的發現—眾裡尋它千百度,多年苦覓終現身
2012.11.01
中子的發現—眾裡尋它千百度,多年苦覓終現身
作者 / 邱韻如/任教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
515期
1932 年查兌克發現中子時,距離拉塞福發現原子核已有二十多年的光景。為什麼隔了這麼久?且看科學家們如何在原子結構的迷霧中找到中子。
原子模型質子中子原子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貝克勒爾射線
度量核反應之放射性—中子活化分析技術
2012.11.01
度量核反應之放射性—中子活化分析技術
作者 / 門立中、張仕康: 任職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515期
雖然近年來微量分析儀具有大幅進步,但是在易揮發元素及不易處理的樣品分析領域,中子活化分析仍有其不可取代之地位。
中子稀土元素鏑化學分析感應耦合電漿光譜儀中子活化分析原子原子核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