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8.15
從海洋到量子,打造臺灣科學領航的中央研究院關鍵議題...
作者 / 尤淑娟 / 中央研究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設施營運組組長
524期
隨著量子科技邁入應用階段、淨零排碳成為國際主流,中研院關鍵中心將持續推動跨領域合作與社會落地應用。未來,相關設施將依據所需持續升級效能,並加強專職人員專業技術能量,讓這座科學基地,不只是臺灣南部的新科學地...
量子科技
太陽能電池
海洋觀測
晶片製程
2025.07.01
在科技應用與生態衝擊之間 稀土元素的兩難
作者 / 吳元如 | 臺灣大學農化系碩士,對環境議題感興趣,現...
667期
在科技快速迭代的浪潮中,稀土元素的應用無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創新,從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到再生能源,這些高科技產品的背後都有稀土的身影,各國視稀土為關鍵原料的戰略資源。然而這些元素在造福人類...
稀土
新興汙染物
顯影劑
環境汙染
2025.07.01
解決方案還是雙刃劍? 全球暖化時代中的AI角色
作者 / 葉欣誠 | 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
667期
凡事總是一體兩面,在我們讚嘆AI 帶來的便利時,也要思考背後是否有潛在的限制或是危害。已有研究指出在2030 年前,AI 可以讓製程、能源管理、物料使用等智慧化,協助減少全球10%的碳排放,這相當於整個歐洲的排放量。但...
AI預測
氣候變遷
淨零排放
傑文斯悖論
2025.06.15
第五屆「資安女婕思」落幕 聚焦應用科技及機器人議題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22期
GICS尋找資安女婕思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 及教育部共同指導, 競賽主軸為「學習參與」,除了將資訊安全教育向下紮根外,也鼓勵年輕女學生投入資安領域,今年度更融合資安、人工智慧(artificial...
GICS尋找資安女婕思
人工智慧
資訊安全
機器人
2025.02.26
毛孩健康大作戰!用社群圖文為動物議題發聲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4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百靈佳殷格翰合作課程「歡迎新家人!貓狗健康大作戰!」,於今(2025)年寒假前往柑園國中及三星國中,帶領學生一探毛孩健康議題。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社群圖文
寵物
動物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寒假營隊
獸醫師
寄生蟲
2025.02.26
從實作與遊戲中探討 科學閱讀與爭議性科學議題
作者 / 趙軒翎 / 本刊執行總監兼副總編輯
664期
科學閱讀
科學議題
實作
遊戲
2025.01.01
如何打造超導量子電腦?
作者 / 柯忠廷 | 中央研究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量子電腦專題中...
661期
臺灣已有相對成熟的半導體製程與電子資訊相關產業,期待能吸引國際企業落腳臺灣,提升臺灣在量子產業發展的能量。
量子電腦
量子位元
超導體
2024.10.21
餵食野生動物的多重宇宙 - 不該忽略脈絡的議題討論
作者 /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514期
餵食野生動物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議題,而是要評估整個行為過程。動機是否恰當、過程是否合理、後續是否有附加效益。待充分了解整個過程之後,再來評斷利弊得失。
野生動物
刻意餵食
規劃餵食
2024.06.15
「不誠實行為」學者操弄數據 心理學界的爭議事件
作者 / 龔俊嘉/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是利用功能性...
510期
從去(2023)年6月迄今,全球心理學界的一大新聞,就是吉諾(Francesca Gino)的論文造假醜聞。吉諾是一位非常多產的義大利籍學者,曾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卡內基大學(...
心理學界
操弄數據
學術改革
社會心理學
促發
開放科學
體制改革
學術不端
2024.02.01
花朵與昆蟲的長相廝守 大丁黃與蕈蚊的傳粉生態
作者 / 陳凱修/瑞士洛桑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阿爾卑斯上高...
650期
臺語歌曲《花若離枝》中那句「紅花無香味,香花亦無紅豔時」,借用特定花朵的樣貌,暗指感情無法兩全其美。其實,這句歌詞也隱藏了一個植物生殖生物學中有趣的概念,那就是「傳粉性狀」(pollination syndrome)。開花植...
大丁黃
蕈蚊
傳粉性狀
開花植物
雙翅目
衛矛植物
2023.12.01
追蹤電子運動的「閃光燈」 原秒脈衝的發現與突破
作者 / 楊尚達/清華大學電機系、光電所特聘教授,現任光電所...
648期
原秒脈衝當然不是橫空出世,而是從雷射發明開始,累積了數十年的壯闊史詩。 當任職於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年僅32歲的美國物理學家梅曼(Theodore Maiman)在1960年展示第一臺可見光雷射時,大家驚嘆到...
原秒
脈衝
雷射
頻域
時域
呂利耶
克勞茲
亞谷斯蒂尼
2023.06.15
人類泛基因組初稿發表 將有助於研究人類遺傳多樣性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8期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初稿發布20多年後,人類泛參考基因體聯盟(Human Pangenome Reference Consortium,HPRC)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pangenome)...
人類基因組計畫
泛基因組
倫理議題
2023.05.02
動物便便大調查!糞便微塑膠研究與環境汙染倡議
作者 / Jenny Yeh/擔任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研究員,擁有環境政...
641期
調查研究一直是推動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據,綠色和平科學研究部門(Science Unit)針對不同環境議題嚴謹地研究分析,發布研究報告揭露環境問題,進而向執政者與利害關係人提出訴求並制定解方。
塑膠微粒
公共政策
塑膠吸管
海洋動物
塑膠汙染
食物鏈
2022.11.17
改變耗能產業的「綠氫」,能否成為淨零轉型契機?
作者 / 編輯部
491期
淨零轉型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多種潔淨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技術也陸續被投入應用。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項技術之外,「氫能」的運用也正強勢崛起,現階段是如何產生氫氣?
淨零轉型議題
潔淨能源
太陽能
風力發電
潮汐發電
氫能
2022.11.03
選舉中的理性與感性 選民的群眾心理 會受到哪些因素影...
作者 / 李怡青/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相信研究可以化解無知,...
635期
在理性思考下,人們可能會產生「不差我這一票」的想法,使許多選民不參與投票,因此選舉中的非理性思考也很重要。
民主制度
理性決策
選舉票數
議題
投票意願
政治
政黨認同
社群
網紅行銷
2022.07.01
綠色材料也有汙染問題?材料的永續使用與挑戰
作者 / 王潔/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系博士,任教於清華大學...
631期
我們的生活與各種材料的使用密不可分,材料的發展引領人類文明前進,材料科學也被視為現代工業之母;然而隨著工業與文明飛速發展,環境與社會議題日漸累積,也令我們不禁回頭思考:總是讓我們予取予求的地球資源,是否也...
綠色材料
再生循環利用
永續發展
地球環境
能源議題
木質素燃料電池
苯二酚
環境正義
循環經濟
2022.05.15
都會區空汙的嚴重警訊!空氣汙染將影響年輕人的心血管...
作者 / 整理報導|陳儀珈
485期
隨著臺灣社會的高度工業化與都市化,空汙議題不容忽視,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於今(2022)年4月1日舉辦「研究空氣汙染對年輕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影響」記者會,由環境暨職業醫學部蘇大成教授率領研究團...
空汙議題
環境汙染
心血管健康
DHBMA
動脈硬化
懸浮微粒
2022.02.01
「憂鬱:讓我們聊聊」什麼是憂鬱症?
作者 / 陳淑惠/美國艾默雷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臺...
626期
• 憂鬱症∕重鬱症不同於心情低落的「反應性」情緒,而是屬於一種「情緒性」與「思考性」的心理 ∕ 精神疾病。憂鬱症的症狀通常會持續一段時日,且難以自行好轉。
憂鬱症
重鬱症
情緒
思考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健康公共議題
DSM-5
低落性情感疾患
輕鬱症
2022.01.04
大規模失業、機器人的人權、不受控的武器?從AI科技的...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儀珈/正在努力從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625期
• 比起過去較常使用的「人工智慧」,由於「智慧」一詞容易誤導大眾對AI的想像,因此研究小組認為「人工智能」是更適合的翻譯。 • 「通用人工智能」又稱為「強AI」,定義為「可以完成人類所有認知任務,具有感知和自我...
人工智能
AI科技
產業AI化
AI倫理
AI系統
通用人工智能
2021.11.16
生活中的AI應用:淺談人臉偵測原理及衍伸的倫理議題
作者 / 吳昆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計畫...
479期
在科技爆發的時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生活。AI技術表示能夠讓機器具有類似人類的智慧,可用來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工作效率等。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攝影機為例,這些攝影機...
人工智慧
哈爾小波轉換
哈爾特徵
積分圖
皮膚
物件偵測技術
YOLOv4
COVID-19
隱私權
人臉偵測
2021.11.01
以科普教育提升科學素養 邱美虹教授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
623期
近期COVID-19 疫情爆發,我們周遭充斥著各種關於疫情、防疫、疫苗等消息。若要正確判讀消息的內容,大眾必須具備及培養「科學素養」。而科學素養的養成,則需有健全的公民科學教育。此外,科普知識及科學傳播,將可作為...
COVID-19
科學素養
社會性科學議題
公民科學素養
科技
個人
社會
數位媒體素養
資訊應用
媒體
2021.11.01
科普也能IP化嗎?生活數學的多元轉製 賴以威教授專訪
作者 / 謝育哲/本刊主編。
623期
「IP化」是近年來的商業趨勢,將特定的故事改編成各種作品或衍伸物,使商業價值最大化。而科普知識也能搭上IP化的順風車,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賴以威教授認為,傳播科普知識不只有單一的面向,若能找到合適的主題,...
IP化
科普知識
數學科普議題IP化
智慧財產權
《哈利波特》
影音
教案
數感實驗室
2021.11.01
館長們怎麼看?臺灣科普未來的發展
作者 / 林承勳/臺大生命科學系學士、新聞研究所碩士。喜歡攝...
623期
今(2021)年全國科普論壇的圓桌會談「盤整精簡 科普創新」,邀請到全臺5位國立科學類博物館館長齊聚一堂,針對臺灣當前的幾個科普教育議題提出各式觀點。
全國科普論壇
海科館
環境教育
環境議題
科普教育
環境永續
時事話題
2021.02.18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作者 / 編輯部
470期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科技產品。這一路每個環節所要投入的心血,常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瞭。即便登上了知名期刊,或有機會透過新聞稿、記者會來發表,最終卻不...
科技報導
科技
科技政策
科學觀點
公眾議題
2021.01.18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科技產品。
科技報導
科學研究
科技發展
科技政策
公眾議題
科學觀點
2020.10.01
砍樹、蓋房子也能影響微氣候?
作者 / 黃懷逸/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灣大學大氣地質雙主...
610期
太陽的能量抵達地球後,會因地表各處反照率差異,而讓大氣產生不同的溫度。此外,地表的性質也會影響當地的(微)氣候。舉例來說,原本是植物茂密的區域,在經過去森林化或都市化階段後,使天氣變熱,加強海陸間的溫度梯...
太陽
大氣
反照率
環流
降雨
氣候
2020.03.01
沉默的鳥類殺手—窗殺事件
作者 / 王齡敏/獸醫師,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主...
603期
全球各地的大城市當中,因建築的玻璃與鏡子等設計,經常會發生鳥類飛行時錯認這些是可飛行的路徑,導致撞上而造成傷亡的「窗殺」 事件。窗殺可歸納為日間撞擊與夜間撞擊,兩者成因不同。窗殺事件層出不窮,臺灣也該正視...
窗殺
野鳥窗殺議題
日間撞擊
鏡像效果
夜間撞擊
燈塔效應
2019.03.01
空間膨脹如何影響可觀測宇宙
作者 / 李沃龍/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興趣主要...
591期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整體起源與演化的特殊物理科學。由於宇宙獨一無二的特性,宇宙學與其它物理學門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人們只能透過觀測並建構理論模型來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無法重覆其它實驗驗證關於宇宙的理論假設。空...
宇宙
宇宙紅移
電磁波
時間膨脹
2018.09.01
神奇藥草大麻的真相與檢驗
作者 / 林惠茹/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副教授,關心藥...
585期
大麻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長於熱帶或溫帶氣候掌狀複葉,有著針形小葉,邊緣有鋸齒,雌雄異株。目前研究發現在大麻中含有超過上百種已知化合物,其中2種最常見且眾所周知的大麻素為四氫大麻酚和大麻二酚。
大麻
大麻成分
四氫大麻酚
大麻二酚
四氫大麻酚-9-甲酸
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苷酸結合物
免疫檢驗法
四氫大麻酚-9-甲酸
2018.09.01
臺灣獼猴、人猴衝突 與保育議題
作者 / 蘇秀慧/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585期
在決定野生動物是否要列入保育類物種名錄時,數量似乎是大家馬上想到的決定因子,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更何況人們對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族群量並沒有科學資料可作為評斷的依據。現今臺灣獼猴族群量為何?
獼猴
保育議題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