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封面故事
2021年
623期-臺灣科普的下一步(11月號)
文章專區
2021-11-01
科普也能IP化嗎?生活數學的多元轉製 賴以威教授專訪
623 期
Author 作者
謝育哲/本刊主編。
IP化
科普知識
數學科普議題IP化
智慧財產權
《哈利波特》
影音
教案
數感實驗室
近年來,我們常聽到「IP化」一詞,尤其是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中。但IP化到底是什麼呢?又有什麼東西可以IP化?今(2021)年的全國科普論壇,邀請了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身兼「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賴以威教授,向大家介紹如何將數學科普議題IP化,讓數學教育變得多元活潑,並將數學推廣到教育及我們的生活中。
數學IP化的起源
故事要從2017年說起。當時賴以威教授創作的小說《戒指流浪記》被改編成同名影集,因此受邀參加當年度的鏡文學華語作家論壇。而參加論壇的來賓除了賴以威教授之外,還有中國的知名作家「唐家三少」。在兩人討論的過程中,唐家三少表示,他所創作的題材,主要都是以後續能改編成遊戲、漫畫、動畫、電影等為目的,其知名作品為《斗羅大陸》及其衍生出的各種作品。
起初,賴以威教授認為這樣的作品轉製雖然很有意思,但畢竟文學創作只是他的興趣,因此當下並沒有以寫作為目標的打算,也就沒特別認真看待唐家三少的想法。不過,數感實驗室經過多年的科普推廣過程,從最初的撰寫科普文章,辦理實體活動,到後來開設YouTube頻道,賴以威教授發現不同的媒介可以開拓各種受眾,並想起了當年唐家三少的一席話,於是他開始思考將數學IP化的可能性。
IP化的經典案例
IP化的意思為「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指收購特定作品的版權,例如將小說、電影、影集、遊戲等劇情,進行改編、翻拍。這樣的產製形式即為「IP化」。
由英國作家J.K.羅琳(Joanne Rowling)所撰寫的《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想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中的魔法世界引人入勝,風靡全球,因此除了小說,《哈利波特》也被改編為電影、電玩、桌遊,甚至是主題樂園。而這幾年風靡全球的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MCU),集結了許多知名的超級英雄,有趣又充滿話題的故事也成了經典的IP化教科書。當一個故事成功IP化後,將伴隨巨大的商業價值,更可以串起各種愛好者的興趣,例如當讀者讀完小說後,也可能會被改編的電影吸引,進而走入電影院觀賞消費,達到良好的宣傳目的。
既不是魔法世界也不是超級英雄科普也能IP化嗎?關於這個問題,賴以威教授的答案是肯定的,科普知識當然也可以IP化!他以生活數學情境為例,可以分為至少5種轉換方式,分別是「文章」、「影片」、「活動」、「教案」、「教具材料包」(圖一)。
圖一:以生活數學為例,科普知識的IP 化可分為「文章」、「影片」、「活動」、「教案」、「教具材料包」等呈現方式。
舉例來說,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飛上天空是人們不斷想挑戰的目標,當時其中一項主流便是利用「風箏」。而在科普知識IP 化的最初過程,賴以威教授便是以蘇格蘭發明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的構想──「正四面體風箏」為主題。有別於當時製作困難且結構不穩的長方體箱型風箏,貝爾想到可以利用正四面體的結構打造風箏。外型類似金字塔的正四面體結構,比起箱型結構更為穩固,還具備了堆疊特性,可以組合多個正四面體結構,在組裝與設計方面具有非常多的變化(圖二)。
關於正四面體風箏,其中能討論的數學議題非常廣泛。於是,賴以威教授寫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探討正四面體風箏中的數學,這也成了數感實驗室的影音主題之一。最後團隊成功製作出了正四面體風箏,並在公園進行試驗。……【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 第623期】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11月號/2021 第623期:臺灣科普的下一步?
特別價
$237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5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49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