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11-01館長們怎麼看?臺灣科普未來的發展 623 期

Author 作者 林承勳/臺大生命科學系學士、新聞研究所碩士。喜歡攝影,偶爾書寫。

今(2021)年全國科普論壇的圓桌會談「盤整精簡 科普創新」,邀請到全臺5位國立科學類博物館館長齊聚一堂,針對臺灣當前的幾個科普教育議題提出各式觀點。會談中議題多元,包含科普教育如何與環境議題、12年國教核心價值相結合;因應新冠病毒疫情來襲,博物館群時而降載時而閉館,這段期間要如何持續推廣科普;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博物館擬定的應對方針,如何吸引民眾探索博大精深的科學領域?此外,我們也邀請到2位前館長,談論科普推廣的想法。

術業有專攻!發揮各博物館特色推廣科普

各博物館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與優勢。而各大博物館又該如何善用自身的優勢推廣科普教育呢?就讓我們看看各位館長們怎麼說。

理念融入環境,習慣成自然的民眾都能是永續達人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科館)陳素芬館長表示,海科館除了室內博物館外,周邊豐富的山川里海亦是宣傳環境教育的最佳資源,例如潮境公園、忘憂谷步道、望海巷海灣;而海洋生物如珊瑚、小丑魚、鱟等復育、知識推廣也都持續在執行。除了自然環境,場館建築也逐步加入環境永續理念,電梯節能與企業合作的30%節電計畫;離岸風電、南極氣候變遷展示,都是海科館以身作則的示範。

不過陳素芬館長認為,科普與環境教育不能只靠博物館,大家應該要「在生活中養成習慣」。以學校為例,若學生一進到校園,看到從綠建築、綠屋頂、避免窗殺的玻璃設計,處處都有巧思,久而久之就能習慣成自然。社區建築要是也逐漸落實,民眾便可以在耳濡目染下,逐步了解科普與環境議題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陳素芬館長期待民眾能從自己開始發揮並推己及人,最終全民都將成為環境永續達人,環境危機才有舒緩的時刻。

實踐環境議題與科普教育的展覽與場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劉火欽館長表示,科教館在設計展覽、展品時,主要參考環境議題。舉例來說,近期的展覽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軸,帶出地球大環境過去、現在、未來生物演變的知識。而在展覽主題外,場館、建築也可以是教材,隨著每一次整修翻新,都逐步加入環境永續發展的巧思。

劉火欽館長舉例說明,科教館頂樓原本只是一小塊綠地,後來開始養殖環境指標昆蟲「蜜蜂」,種植臺灣原生種植物後,成為一片內容豐富又可遠眺臺北盆地地景的空中花園。雖然照顧生物會大幅增加維護成本,但劉火欽館長認為,對博物館來說「教育意義」才是首要考量。當造訪民眾看到動植物本體、聞到香味,知識就不會只停留在冷冰冰的書本或網路頁面。

拜訪博物館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還能培養12年國教強調的科學素養。藉由學校戶外教育、舉辦營隊,既能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館內的設備與展品,也可以培養團隊分工合作蒐集資料,共同完成小型專題研究的能力。劉火欽館長指出,館內實驗室趁這次翻修的機會,用跨領域整合取代以往分科獨立模式,期待完工後能讓前來的師生體驗跨領域手作實驗課程,培育更多創意思考的能力。

用時事、近人的文字,來引發好奇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焦傳金館長認為,想要確實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好奇心、引導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是上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科博館配合時事話題設計特展,例如南安小熊主題的迷你展區,藉由黑熊協會努力幫助幼熊返回家園的故事,宣傳生命與環境教育;此外,搭上多元成家、兩性平權議題的百年好合特展,內容從生物交配選擇到人類社會的婚姻制度,以及臺灣與世界各地多元的婚嫁習俗。館方在調查中發現,社會大眾普遍對博物館的後台感到好奇,於是也透過社群媒體、廣播等媒介分享布展、撤展、標本查收處理,以及收藏經理日常等細節,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