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6.09.01
宇宙高能粒子 與太空人心血管疾病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561期
7月底左右,於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一篇新研究表示,美國阿波羅計畫中飛出地球磁場的24名太空人中,有7人已過世,並有3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太空人
高能粒子射線
心血管疾病
內皮細胞
2016.07.01
神奇魔術師—腎臟功能與尿液的形成
作者 / 周鈺翔/目前為腎臟科醫師,腎臟的奧妙無窮且腎臟病又...
559期
小便其實是人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裡面可是藏有很大的一門學問喔!尿液是經由腎臟形成的,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每個人每天約需解尿5~7次,共約1000~1500毫升,除此之外,排出的尿液顏色、外觀、氣味都反映出身體的...
腎臟
尿液
維生素D
腎元
腎小管
2016.05.01
新鮮水果能降低中風與心臟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57期
由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與中國醫學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共同合作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攝取少量新鮮水果的人,常攝取新鮮水果的人能降低心臟方面與中風的危險。
新鮮水果
心血管疾病
血壓
血糖
健康
2016.05.01
真的只需要一點點血嗎?Theranos的危機
作者 / 楊凱雯/加州柏克萊大學管理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
557期
Theranos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市,由荷姆斯(Elizabeth Holmes)於2003年創立。Theranos使用荷姆斯於史丹佛大學求學時發明的檢驗方法──微容器(Nanotainer),宣稱可以用遠低於現行檢測所需的血液量進行低價又...
Theranos公司
微容器(Nanotainer)
血液
疾病檢測
臨床檢測
病人權益
2016.05.01
精神疾病的強制治療是「保障」或「危害」病患人權的工...
作者 / 王俸鋼/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蘇冠賓...
557期
臺北內湖於2016年3月28日發生了駭人聽聞的4歲女童命案,依照媒體報導,嫌犯有安非他命的毒品前科,而警方公布兇嫌筆記本內充滿各種怪異的語句,也讓警方據此懷疑兇嫌有嚴重的精神病。
精神疾病
汙名化
犯罪行為
大腦科學
精神醫療
病患權益
治療性司法
新聞媒體
2015.11.01
「我心懷感激⋯⋯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 紀念神經醫...
作者 / 楊仕音/臺大動物系碩士、Dartmouth College科管碩士...
551期
2015年8月30日,當代最偉大的腦神經醫學家之一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安詳地離開人世。九年前,醫師診斷出他罹患罕見的眼部黑色素瘤,而在經歷一連串的放射性治療及雷射手術後,左眼失明的薩克斯從未停下腳步─...
奧利佛·薩克斯
腦神經
醫學
疾病
生命
自然主義者
2015.10.01
難道,你只認領了論文標題和作者光環?
作者 / 黃正球/美國貝勒醫學院發育生物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瘙...
550期
糖尿病是影響現代人健康甚鉅的一種代謝疾病,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3%的人口罹患糖尿病,所花費的醫療開銷,一年超過六千億美金。
糖尿病
代謝疾病
胰島素
胰島素阻抗
基因微矩陣
β細胞
2015.10.01
保衛人體的重要防線—專一性防禦
作者 / 鄭乃彧/畢業於臺大生命科學系、動物學研究所;現任彰...
550期
「天啊!為什麼防禦系統那麼複雜?」這是很多人學完免疫的感嘆。第一道防線皮膜屏障,第二道防線吞噬作用與發炎反應,和第三道防線專一性防禦,各式各樣的白血球和蛋白質參與其中。
免疫
白血球
蛋白質
自體免疫疾病
過敏反應
專一性防禦
模式辨識受體
病原相關分子模式
淋巴球
2015.07.01
冷凍卵巢再利用
作者 / 編輯部
547期
一名比利時女性從小患有鐮刀型貧血症。此疾病為一種遺傳性疾病,由於某段基因的突變,使得紅血球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會導致局部缺血、血管阻塞等症狀。
鐮刀型貧血症
遺傳性疾病
紅血球
卵巢
2015.04.01
致命病毒伊波拉
作者 / 盤松青/ 臺大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現為...
544期
看過電影《危機總動員》嗎?劇情中可怕的伊波拉病毒奪走許多小鎮平民的生命。而如今在現實中的西非,伊波拉已掀起一波波更大的災難。面對目前尚無疫苗的伊波拉,我們又該如何採取行動……
伊波拉病毒
單股RNA病毒
果蝠
疾病
2015.01.01
孤獨是一種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走在街道上,與面無表情的陌生人擦肩;試圖想要找辦法擺脫孤獨,卻又讓自己更孤獨。根據調查發現,在這個重視個人主義的社會環境中,光是臺灣就有數百萬的人陷在「嚴重孤寂」的狀態之中。
疾病
大腦
神經反應
基因
遺傳
社會
心理
2015.01.01
來,喝一杯!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人類飲酒的習慣被認為大約始於9千年前,當時人類可能把釀酒當作食物儲存的一種方式。
乙醇脫氫酶4
酒精
遺傳
疾病
2014.12.01
令人心煩的弓漿蟲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我們都知道孕婦千萬不能接觸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寄生蟲,宿主是貓,其造成的傳染病對胎兒和具有免疫缺陷的人是致命的傷害),而健康的人若被感染則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事情可能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弓漿蟲
思覺失調症
精神疾病
2014.10.01
讓生病的細胞自己製藥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以細胞作為反應容器、疾病的病因作為催化劑,來進行疾病治療。
細胞
血腦屏障
強直性肌肉失養症
遺傳性疾病
2014.10.01
失智症、漸凍人的治療,向前邁進!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失智症困擾許多老年人的生活,科學家已知目前超過20種人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失智症,好發於65 歲以後)、帕金森氏症等……
失智症
神經退化性疾病
蛋白質
類澱粉蛋白
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
蛋白球狀聚合體TDP-43
2014.09.01
蚊子還是打個不停?生活中的捕蚊妙招
作者 / 夏維泰/任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林秀品/任職衛生...
537期
夏天到來,蚊子也跟著來了。據疾管署統計,目前全臺已累計多起登革熱病例。想消滅蚊蟲,你知道有種「許願盆」可以實現你的願望嗎?繼續看下去,這裡還有更多抗蚊法寶......
蚊子
二氧化碳
化學感受器
皂化反應
2014.09.01
百種基因突變與精神疾病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科學家研究發現了一百種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增加思覺失調症(原精神分裂症,已於今年五月更名)和躁鬱症風險,此研究結果對於治療相關精神疾病帶來了新方向。
精神疾病
基因
思覺失調症
多巴胺
藥物
2014.08.01
腦神經解密「注意!」與「別衝動!」— 中央大學認知...
作者 / 廖英凱/泛科學專欄作者。
536期
阮教授所研究的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相當新興的領域,他說,「這是一個研究行為與神經機制最好的時代!」
腦神經
認知神經科學
精神疾病
學習障礙
視覺注意力
2014.08.01
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 治療新方向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大腦中,MEF2的轉錄因子,與調控神經元的成熟及突觸的形成有關,MEF2基因的突變會造成各種神經退化的疾病,其中包含了阿茲海默症及自閉症。
MEF2基因
神經元
帕金森氏症
神經系統
大腦
2014.07.01
癌症新方向可能為新陳代謝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龔行健院長、清華大學王雯靜教授以及王鴻俊博士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對癌症提出了新的想法:「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研究團隊突破性地找到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進而造成腫瘤增生的機制。
癌症
癌細胞
葡萄糖
乳酸
二氧化碳
細胞
JMJD5
PKM2
新陳代謝
2014.06.01
一種網羅?
作者 / 劉珈倩/任職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534期
現代人生活已離不開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資訊世代,網際網路已然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發明及推手,無論是社群互動、查找資料、接收及時新聞資訊、玩線上遊戲,甚至僅單純為了消磨時間,網路都能切合每個人的需求而發...
資訊世代
網際網路
網路成癮
生理
心理
社會
精神疾病
DSM-V
認知行為治療
輔導
醫療
2014.06.01
冠狀動脈篩檢 判斷是否需阿斯匹靈
作者 / 編輯部
534期
阿斯匹靈在近30年已經廣泛的被使用在預防心臟病與心肌梗塞。
阿斯匹靈
乙醯水楊酸
心血管疾病
冠狀動脈鈣化
2014.06.01
胖而健康的北極熊
作者 / 編輯部
534期
一個由丹麥、中國與美國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提出,藉由比較北極熊和棕熊的基因,可找到人類對抗肥胖的方式。
北極熊
基因
環境
心血管疾病
2014.05.01
生物醫學2013
作者 / 江建勳/任教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533期
從前的研究已經提出壓力事件能影響未來數代的情緒行為或新陳代謝,可能DNA經由化學改變能將基因關閉或打開,這種機制已知為漸成基因遺傳(epigenetic inheritance)。
DNA
基因
基因遺傳
全基因組定序
遺傳性疾病
器官
誘發性多能幹細胞
2014.04.01
小舌苔,大學問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2期
舌頭的外表能反映健康狀況,其上的微小細菌則可能與病症的發生有關。
舌頭
舌苔
現代醫學
猩紅熱
中醫
免疫功能
核酸定序
移動性口舌炎
疾病
2014.02.01
特異基因 導致心臟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組特殊基因,非常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若排除年紀、肥胖、吸煙等危險因子,當這組基因發生異常,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常人38%。
基因
特殊基因
心臟病
基因檢測
高風險族群
心血管疾病
2014.01.01
新型藥物療法 可望治療多種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29期
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對小鼠的研究,開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藥物。
藥物
蛋白質
基因突變
疾病
2014.01.01
阿茲海默氏症研究的展望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29期
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可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中大腦組織死亡的化學物質,被推崇為對抗阿茲海默氏症戰爭上的「轉捩點」。
阿茲海默氏症
大腦
細胞
普里昂疾病
神經退化
神經元
疾病
2013.12.01
交大跨國研究團隊 解開灰黴菌致病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歷經兩年,由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與生物科技學系主任黃憲達教授、生物資訊研究中心林豐茂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大學海翎金教授所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首度成功解開灰黴菌攻破植物免疫防線的機制。
灰黴菌
植物
免疫系統
灰黴病
疾病
濕度
致病機轉
真菌
小分子RNA
2013.11.01
腦科學解密 變性者腦神經網路大不同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組成的腦科學研究團隊,發現變性慾者腦部的「性別表徵區域」和「社會型腦神經網路」連結方式與一般人不同,影響自我性別認同。
腦科學
性別表徵區域
社會型腦神經網路
性別認同
神經迴路
功能性核磁共振
變性慾者
去汙名化
去疾病化
«
1
2
3
4
5
6
»
頁次:
1
2
3
4
5
6
資料總數:15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