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4-01致命病毒伊波拉 544 期

Author 作者 盤松青/ 臺大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碩士,現為臺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及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候選人。
看過電影《危機總動員》嗎?劇情中可怕的伊波拉病毒奪走許多小鎮平民的生命。而如今在現實中的西非,伊波拉已掀起一波波更大的災難。面對目前尚無疫苗的伊波拉,我們又該如何採取行動……

這似乎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力量潛在的恐懼,多次的在電影中被呈現,如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末日Z戰》或韓國影星張赫主演的電影《戰疫》,都呈現了新興的病毒因為國際間交通的便利,而變成世紀浩劫的景象。

伊波拉病毒的起源

而在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就恍若人類的噩夢降臨,但其實伊波拉病毒並非始於2014年。1976年蘇丹首次發現有一高致命性的感染症發生,因為這個病毒被發現的村落靠近Ebola河,因此被取名為伊波拉病毒。它是一種單股RNA病毒,歸屬於線狀病毒科(Filoviridae)的成員。自發現以來,其實在西非亦有多次的大型疫情發生;但直到2014年疫情才急速擴散於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奈及利亞等地,並發生大規模感染疫情。截至2015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有2萬4701位伊波拉病毒感染患者及1萬零194名死亡案例,單就醫療人員而言有666位患者,其中高達366位死亡。

在過去的疫情中發現,很多患者為孕婦,因為孕期的照護在發病前有出入醫院的接觸史。其中有一些患者參加了伊波拉病毒患者的喪禮,顯示病毒可能藉接觸皮膚或黏膜而傳染,且即使病人已死亡,似乎也有傳播疾病的能力。但目前沒有伊波拉病毒可以藉由空氣傳染的證據。

另外,在多次大型疫情的田野調查中也發現,疫情區的果蝠(fruit bat)也可以分離出伊波拉病毒的存在,顯示果蝠可能為此病毒重要的天然宿主。......【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