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02.08
日本福島「核食」禁令解除?應用「合理抑低」概念尋求...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2期
今(2022)年2月8日,行政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上,我國政府基於過去檢驗結果、檢驗量能與風險評估研究,以及呼應各國標準和去年的公投結果,宣布將現行以日本5縣作為管制的方式,調整為以「食品品項」作為...
福島
核食
栃木
茨城
群馬
千葉
日本5縣
2022.02.01
想成為頂尖籃球員?心理可能比體能更重要
作者 / 編輯部
626期
過人的身高,勁爆的體能,出眾的奔跑速度,驚人的彈跳能力,上述形容可能是一般人對於籃球選手的既定印象,似乎只要擁有這些條件,就能成為頂尖的籃球員。
籃球員
德菲調查法
心理
體能
心智
競爭力
職業道德
態度
可教導性
韌性
2022.02.01
「憂鬱:讓我們聊聊」什麼是憂鬱症?
作者 / 陳淑惠/美國艾默雷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臺...
626期
• 憂鬱症∕重鬱症不同於心情低落的「反應性」情緒,而是屬於一種「情緒性」與「思考性」的心理 ∕ 精神疾病。憂鬱症的症狀通常會持續一段時日,且難以自行好轉。
憂鬱症
重鬱症
情緒
思考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健康公共議題
DSM-5
低落性情感疾患
輕鬱症
2022.02.01
環境將成憂鬱症旋轉門?
作者 / 陳秀蓉/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臨床心...
626期
• 根據研究,憂鬱症患者有37%來自遺傳,63%為環境因素影響。環境引起的壓力不僅影響個體的心理層面,同時也會影響生理與社會層面。
憂鬱症
環境因素
壓力
心智化
心理狀態
先天因素
後天因素
多重壓力
創傷事件
遺傳
生理
發展早期
2022.02.01
多聽少說,以傾聽與同理 陪伴孩子度過憂鬱心理 諮商心...
作者 / 林承勳/想泡在水裡當隻熱帶河馬。
626期
• 青少年的憂鬱症狀與成人不同,在兒童末期到青少年初期,孩子的情緒起伏常以焦慮的形式出現;到了青少年中後期,則會出現明顯的憂鬱情緒,而青少年也可能以憤怒的形式表現憂鬱。
憂鬱症
青少年
同儕霸凌
情緒
情緒壓力
憂鬱情緒
心理諮商
憂鬱症狀
個性
憂鬱問題
外顯行為
2022.01.15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1期
眾所皆知目前社群網路最大的平台臉書(Facebook),為遏阻違法或侵權的言論,會判定某些言論違反其「社群守則」而隱藏。不可否認,違法與侵權言論在社群網路上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不過有時候這些隱文的原則,似乎與政治或...
社群網路
社群媒體
臉書
社群守則
政治
侵權言論
演算法
人工智慧
AI治理
AI倫理
立法機構
法律
2022.01.04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25期
‧AI雖然能協助遏止違法或侵權的言論,但一般大眾卻無法得知其評斷的機制,已於無形中造成傷害。 ‧AI的資料庫誤差,將造成演算法對文化或族群產生偏見等;而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因處理龐大的資料,常使研究者或AI的機構無...
社群媒體
演算法
人工智慧
科技
國際組織
公民審議
立法機關
AI倫理
AI規範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07.01
火蟻燎原18載,曙光乍現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9期
紅火蟻最初於2003年隨著貨櫃貿易入侵臺灣。由於紅火蟻可藉由氣流擴散至各處,且初期的巢穴不明顯,再加上防治方式不確實,導致紅火蟻難以根治。所幸在各方的努力下,紅火蟻防治近年來還是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於嘉義、宜...
生物
評論
外來種
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沙克爾頓計畫
紅火蟻防治
2021.05.31
怎麼又下雨了QAQ 下雨天真的使人愁嗎?
作者 /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618期
天氣會影響人的心情嗎?許多研究指出,天氣與人的情緒有關,甚至有「季節型情感障礙症」的疾病。在生理上,由於雨天時人體缺乏日照,且人體會增加褪黑激素,並缺乏與正向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下雨會使人心情低落...
下雨
下雨心理
憂鬱
季節型情感障礙症
褪黑激素
心理學
2021.05.01
「打屁股」可能影響孩童的腦部發育
作者 / 編輯部
617期
你小時候曾有過被打屁股的經驗嗎?近期一篇刊登在《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發現,「打屁股」可能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
打屁股
兒童偏差行為
認知發展
心理健康
腦部發展
2020.12.31
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 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3期
行政院於去(2020)年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廢除科技部並回復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從過去的長科會,一路改制為國科會,再到科技部,接著要再改回國科會。藉由訪談三位過去擔任過國科會與科技部的首長,道出臺灣科研發展與產...
科技部
國科會
陳良基
張善政
陳建仁
科技部長
國科會主委
2020.12.01
讓嬰兒透過「選擇」發現自己的喜好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近日於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提出,一般成年人在相似的事物之間做選擇時,會產生無意識的喜好或偏見;而嬰幼兒也會為自己的選擇產生自身的...
嬰兒
心理學
認知科學
2020.12.01
社交距離可能增加年長者的孤獨感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為防範COVID-19疫情延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是政府在防疫政策宣導上重要的一環,但這也加深了人與人「心」之間的距離。
COVID-19
社交距離
社交網絡
心理健康
2020.11.15
測謊鑑定準確率不足?淺談科學辦案的爭議
作者 / 曾春僑/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
467期
近來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科學、鑑定機制與專家證人」議題中,著重於科學辦案的技術與應用,以強化司法發現真實的能力,其中針對測謊過程、品管、證據能力等有許多討論與建議。
科學
偵查實務
邏輯思考
測謊
犯罪
司法心理學
鑑識科學
2020.11.01
免疫系統裡的「自我」是誰
作者 / 邱千蕙/陽明大學生科系與臺灣大學心理所畢,密蘇里州...
611期
談論到免疫系統時,我們總是習慣區分出「敵」與「我」的概念,但免疫系統又是如何決定誰是自我?誰是外敵?「自身和非自身理論」是免疫學中古典與主流的理論,認為是否排斥的原則取決於自我分子與非自我分子的差異;後續...
免疫系統
細胞
免疫自我
後天免疫系統
免疫耐受性
淋巴細胞
2020.10.15
能把大腦所想繪製成圖的新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466期
大家是否曾想過,電腦有朝一日也能通曉「讀心術」,瞭解人類的想法並加以描繪成具體的圖像?
電腦
大腦訊號
腦機介面
AI
心理學
2020.09.21
美豬「萊」襲!以CODEX、JECFA作科學證據行不行?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本文企圖回顧與爬梳萊克多巴胺的關鍵研究,以及國際組織針對規範的討論依據或模式,來推敲今日針對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的規範,是否是基於充分的科學證據?是否有考量到敏感族群或臺灣特有飲食習慣?以及當代科學界的意見...
美豬
萊克多巴胺
瘦肉精
CODEX
JECFA
國際標準
科學標準
殘留
2020.09.10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465期
說到臺灣本土的科普譯作,許多人腦袋裡一定會出現的名字,就是洪蘭。從早年與丈夫曾志朗合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到千禧年以降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詞...
科普
腦科學
神經科學
生命科學
認知心理學
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
2020.08.01
解密打擾你睡眠的可怕惡夢
作者 /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也是哇賽...
608期
目前研究指出做夢大多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時期,但並非絕對,可能與大腦部份腦區是否活躍相關。惡夢有調節情緒與壓力的功能,但過多惡夢、常被惡夢嚇醒或驚叫等狀況,可能導致睡眠品質不良,影響身心健康。在心理治療中會...
睡眠
夢境
快速動眼睡眠
顳頂交界區
記憶
情緒
內側前額葉皮質
2020.08.01
以前尖叫是為了活下來,那現在為什麼我們還尖叫?
作者 /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608期
尖叫傳達的可以是求救、警告等訊息,幫助動物在危險中存活。當我們聽到尖叫聲所引發的腦部反應有別於一般聲音,特別是尖叫聲中的粗糙度與杏仁核的活化呈正相關,也發現大腦將尖叫列為優先處理的訊息。目前發現,我們能從...
尖叫
大腦反應
聲音粗糙度
杏仁核
恐懼
情緒
2020.06.29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 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07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5G 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
科學素養
電磁恐慌
公眾參與科學
公眾理解科學
電磁波
2020.03.01
教室裡的實驗課 讚美V.S.責備?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課堂上老師應該是要多讚美學生還是不斷斥責學生呢?
讚美與譴責比例
學生
課堂模式
行為介入課程
課堂管理訓練
教育心理學
2020.02.01
臺灣學生害怕面對失敗? 從PISA評量檢視科學教育
作者 / 蔡宇哲/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
602期
去(2019)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是在2017年進行測驗評量,主要評估項目為學生的閱讀素養,輔測數學與科學的素養,因此倍受科學教育社群關...
PISA評量
科學教育
閱讀素養
失敗指數
成長型思維
2019.11.01
從大腦、基因、環境探討罪犯的「過人之處」—黃健、楊...
作者 / 文詠萱
599期
在進入到本月主題之前,讀者不妨先思考,什麼是大腦心智?犯罪者的大腦在想什麼?為什麼狠得下心、痛下殺手?而透過研究,人們期望得到什麼樣的解答?而這些答案,是否是唯一標準?
大腦
基因
精神疾病
犯罪心理學
認知神經科學
創傷後壓力症
前額葉
教化可能性
2019.11.01
難以抹去的痛─歷經腥風血雨之後的記憶傷痕
作者 / 劉仲彬/執業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
599期
孩童時期曾遭受的虐待、性侵害的遭遇、嚴重的車禍、意外或戰爭等經歷,身體自動記了憶,成為受害者的一部份。而加害後的痛楚、來自內心最深沉的惡夢,要怎麼解?
記憶
視丘
杏仁核
大腦皮質
創傷
情緒
2019.11.01
同理對惡的惻隱之心: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是怎麼想的...
作者 / 郭羽漫/只被情緒勒索過,沒有被人身綁架的相關經驗,...
599期
許多人一定都聽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這個被社群媒體乃至影視劇集捧在手掌心的素材,每每出現都會引起一番討論。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惻隱之心
創傷束縛
創傷後壓力症
精神醫學
心理專業
2019.05.01
未來竟是一場夢-預知夢預測的是未來,還是自己?
作者 / 郭羽漫/突然想起曾經夢到自己在寫這篇文章,本刊編輯...
593期
相信讀者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經驗──夜裡所做的夢在未來某一天被發生時,雙手一拍地驚呼著:「我的老天鵝啊,這不會就是所謂的預知夢(prophetic dreams)吧?」
預知夢
心理學
確認偏差
夢境
2019.05.01
是馴服還是陪伴?─ 人類、寵物的相互心理學
作者 / 邱珍琬/曾任國高中教師,目前服 務於屏東大學教育心...
593期
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原本也是以動物為實驗對象,希望從動物實驗結果延用到人身上,用來解釋、分析、預測與控制行為。
人類
寵物
心理學
醫療
心理治療
依附關係
2019.02.01
離岸風起,可聽見水下噪音的脈動?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590期
臺灣西部海底地形平坦且風力資源充沛,被認為相當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目前,臺灣的離岸風電規劃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累積裝置容量3000百萬瓦(MW)的離岸風電。 然而,離岸風電的發展,並非對環境毫無影響;「水下噪...
離岸風電
生態
再生能源
海洋生物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9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