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06.01
生命密碼的駭客任務
作者 /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
630期
當初我在學習分子生物學的基因轉殖(transgenesis)技術時,才知道原來要把一段外來的基因轉殖到生物體內,不像科幻電影中那樣用鍵盤敲幾下就搞定——基因片段要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擴增...
分子生物學
基因轉殖
聚合酶連鎖反應
基因槍
基因
基因轉殖
基因編輯
分子機制
生物技術史
2022.05.15
「上帝的手術刀」誰有權操刀?由CRISPR專利糾葛 看生...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85期
CRISPR,全名為「常間回文重複序列叢集」(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是一種源自於細菌的免疫系統序列,能夠記憶曾經來犯的病毒資訊,因此可以辨認並消滅相同的病毒。
CRISPR
常間回文重複序列叢集
基因剪刀
基因編輯
生物醫學
基因突變
Cas9
酵素
專利權
真核細胞
2022.04.01
結合生物學、統計學、資訊學的科學生物資訊學是什麼?
作者 / 林志鵬/現職英華達醫療電子事業部資深經理,銘傳大學...
628期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結合生物學、資訊學、統計學的科學。生物資訊的資料主要來自於傳統生物實驗數據,再搭配各種物理化學特性,透過電腦軟體將整合資訊整理、發現新的生物法則,進一步解決生物或醫學問題。目前生物資訊學處...
生物資訊學
生物學
資訊學
統計學
數據
蛋白質
人類基因體計畫
DNA
次世代定序
2022.04.01
用程式寫未來的精準醫療 生物醫學資訊科技帶領醫療數...
作者 / 張明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資訊工程學位,現為「亞大...
628期
生物醫學資訊科技,是一項結合生物資訊學及現代資訊科技的技術領域。透過雲端運算與開源軟體,生物醫學資訊科技將實現精準醫療,在未來提供全新的醫療照護服務。根據全球基因體學和健康聯盟預測,2025 年臨床醫療場域將...
生物醫學資訊
科技
基因定序
次世代定序技術
雲端運算
醫療
半導體產業
自動化電子設計
基因檢測
2022.04.01
學習生物資訊學 要具備哪些能力?李御賢教授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
628期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利用資訊方法分析生物資料,藉以理解生命現象的學問。它的研究命題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DNA、RNA、蛋白質等3個層次。
生物資訊學
DNA
RNA
序列組裝
計算生物學
次世代定序
臺灣精準醫療計畫
基因學
基因體學
2022.04.01
狼心狗肺不是夢!將豬心裝進人的身體?人類對異種器官...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8期
17世紀,法國醫師開始嘗試將動物的血液輸入人體;19世紀時,則出現首次將豬的眼角膜植進人眼的紀錄,但以上嘗試無一成功。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有能作為白血球查戶口時的「身分證」。若白血球發現某細胞表面的身分證顯示...
動物
白血球
細胞
基因改造
器官
血液
腎臟
免疫學
靈長類
器官移植
免疫系統
2022.03.15
情緒機制新解:腸道菌叢產生的代謝物可能造成焦慮行為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3期
腸道是人體接觸環境物質的主要管道之一,我們日常吃入的食物成分可被腸道中的微生物叢(microbiota)進行化學轉換,形成腸道衍生的代謝物,而這些代謝物又可能散播至身體的其他器官,例如大腦,進而影響其功能。
腸道
微生物叢
代謝物
器官
酪胺酸
焦慮行為
情緒行為
基因工程改造
細菌
4EPS
中樞神經系統
2022.03.03
誘發中和抗體、活化記憶型淋巴球?疫苗與狡猾病毒間的...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7期
冠狀病毒使用其表面的棘蛋白做為鑰匙,進而感染細胞。若能以「棘蛋白」做為疫苗抗原,可誘發出中和性抗體。為了誘發出高效抗體,疫苗中的抗原應為天然、完整的蛋白質,維持正確的立體結構。
冠狀病毒
淋巴球
細胞
中和性抗體
蛋白質
病毒
細菌
寄生蟲
RNA
基因型疫苗
腺病毒
人體免疫系統
莫德納
高端
胺基酸
2022.02.15
科學發表「報喜不報憂」,如何危害客觀性與未來發展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2期
2019年10月,《自然》(Nature)讀者投書專欄有一篇來自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梅塔(Devang Mehta)博士後研究員的投書,分享他將博士學位研究投稿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的心...
基因編輯
病毒DNA
木薯
雙子病毒科
鑲嵌病毒病
基因工程
科學客觀性
邁克生-莫雷實驗
乙太
期刊
學術研究
2022.02.15
能不能用基因編輯技術「編輯人類」-《竄改基因》
作者 / 奈莎.卡雷(Nessa Carey)
482期
人類是動物,這句話和價值判斷無關,只是生物界的事實而已。我們早就知道,從鮭魚到綿羊、從雞到牛,基因編輯在許多動物身上都能發揮效用。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項技術在人類身上也能發揮用處。
人類
動物
生物界
基因編輯
幽門螺旋桿菌
胃潰瘍
血液
脊椎動物
紅血球
血紅素
貧血症
瘧疾
2022.02.15
北美瀕危物種「黑足鼬」複製成功 科學家盼能再次豐富...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今(2022)年1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國家黑足鼬保護中心(USFWS National Black-footed Ferret Conservation Center),工作人員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派對,派對中的蛋糕是由土撥鼠和老鼠屍體、碎肉所製成的...
黑足鼬
土撥鼠
哺乳動物
瀕危物種
人工繁殖
粒線體
DNA
基因研究
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2022.02.15
運用RefMap人工智慧模型,發現漸凍人的病因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2期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和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近來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模式,稱為「區域精密定位」(regional finemapping,RefMap)...
機器學習模式
區域精密定位
運動神經元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漸凍人症
非編碼基因
轉錄體
表觀遺傳
KANK1基因
2022.02.01
想讓孩子了解現代生命科學的意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26期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無疑是當前世界的顯學之一。拜疫情之賜,現在臺灣社會對於「疫苗」、「免疫學」、「mRNA」等專有名詞顯得耳熟能詳,大家似乎都可以隨時來上一段見解,點評一番。
生命科學
疫苗
免疫學
mRNA
生命現象
生物科技
鹼基對
分子生物學
轉譯機制
《基因怪獸:病毒工廠》
桌遊遊戲
2022.01.04
你吃的玉米有幾排?是基改玉米嗎?破解玉米的都市傳說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不同的生物體「書...
625期
• 網路上流傳計算玉米的排數就可判斷是不是基改玉米的傳聞為不實訊息。玉米粒排數與玉米的品種特性、栽培環境有關。 • 玉米粒排數會遺傳,各品種的排數也不同。雖然玉米粒排數差異有大有小,但都會落在一定的排數內,...
玉米
模式生物
基改玉米
基因改造食品
量化特徵
品種
形態學
生物史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09.10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藥物開發及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477期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現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技術,包括基因轉殖、模式動物(animal model)的建立、食品檢測試劑及其他輔助工具的開發等;應用端已用於農產...
科技報導
基因編輯
CRISPR
藥物開發
藥物標靶
藥物標靶點
精準醫療
個人化醫療
人體基因資料庫
遺傳性疾病
2021.09.10
基改食品遭遇哪些困境:誤解與陷害
作者 / 林基興/台大全國夏季學院助理教授(2020年)
477期
最近,美國著名民調組織「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 Center),發布2019∼2020年全球民眾對基改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安全性的看法,臺灣是「50%不安全、11%安全、38%所知不足以回答」。相較於舊...
科技報導
基因改造
基改食品
基因工程
分子生物技術
2021.09.10
像彼得潘一樣長不大的斑馬魚? 中研院團隊找到調控生...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7期
動物發育初期的過程既快速又複雜,再加上有很多基因參與其中,因此生物學中有特別針對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的領域,稱為發育生物學(developmental biology)。主要的研究包含物種中基因對細胞生長、分化、形態發生(...
科技報導
生物學
斑馬魚
發育生物學
基因
細胞
2021.08.31
細胞治療面面觀 為什麼我們需要細胞治療?
作者 / 林泰元、黃彥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
621期
細胞治療是從病患身上提取出特定的健康細胞,再透過擴增培養與必要時的基因改造,並將它們輸回同一位患者體內(自體);或是使用來自特定細胞供應者提供的細胞,一樣經過擴增培養與的基因改造,以治療其他患者(同種異體...
科學月刊
醫學
生物學
細胞治療
基因改造
免疫細胞治療
幹細胞治療
自體細胞
骨髓移植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
CAR-T
特管法
2021.08.02
我們如何能夠有目共睹?
作者 /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
620期
你的視覺不是你的視覺,我們以為「看到」的是全部的世界,其實並不然。若想要看到我們以為的「真實世界」,腦部其實要進行諸多複雜的加工和運算,我們天生就帶著有色眼鏡感知世界。
視覺
人臉辨識
錯視
視神經元
大腦視覺皮層
神經科學
視覺細胞
2021.06.15
基因編輯技術再加一? Retron的原理與發展潛力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74期
精準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革命性的改變現代生物學的發展,這些技術有些是源於自然生物機制的重新定位,如λ噬菌體的蛋白重組工程,和CRISPR-Cas9用於引發特定位點的雙鏈DNA斷裂(doublestranded DNA break)。而近期則有...
科技報導
基因編輯
Retron
CRISPR
CRISPR-Cas9
2021.06.15
新冠病毒基因能否嵌入人類DNA爭議未平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4期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嚴峻,在臺灣也因確診病患急速上升,醫療量能吃緊。一般而言,確診病患必須在檢測不到病毒(Ct值34以上),才被認定不具傳染力。但是,我們卻經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有些患者的採檢結果「時陰時陽」或在...
科技報導
COVID-19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基因
DNA
mRNA
2021.05.01
蜘蛛的絲與思
作者 /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
617期
蜘蛛,對很多人來說,是種令人不愉快的昆蟲⋯⋯哦不⋯⋯節肢動物。我過去對蜘蛛可說是畏而遠之,對牠們在家中捕食害蟲的「到府清潔服務」也是敬謝不敏。
蜘蛛
蜘蛛習性
大腦
昆蟲
胜肽
細齒方胸蛛
導讀文
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2021.04.15
世界最小細胞480個基因就能正常複製分裂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2期
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細胞至少需要多少個基因呢?5年前,由美國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創立者克萊格.凡特(J. Craig Venter)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只包含473個基因的最小基因體細胞。
細胞
基因體細胞
絲狀黴漿菌
生殖器支原體
生命起源
2021.03.30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眼睛的顏色?
作者 / 編輯部
616期
人類的眼睛顏色由虹膜中黑色素(melanin)的多寡決定,而棕色眼睛的黑色素含量較藍色眼睛多。
眼睛顏色
眼睛
虹膜
黑色素
基因
色素性青光眼
眼球白化症
2021.03.30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作者 / 鄭國威/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知識長。
616期
如果你是網路重度使用者,時常逛年輕人出沒的討論串,那你極可能看過本篇導讀文的標題。通常這語句還搭配圖,圖中是一隻看起來呆滯的貓,背景彷彿宇宙中超新星炸裂。
迷因
高科技
基因
2021.03.16
乳癌增生與轉移 DSG2表現量為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1期
乳癌為臺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且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來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中,乳癌也名列前茅,是許多女性的夢靨。儘管隨著醫療進步,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下,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已有90%。
乳癌
DSG2基因
癌細胞
癌症
2021.02.18
CRISPR技術在基礎研究及農產品、食品生產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70期
CRISPR技術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包括生物體的基因轉殖、動物模式的建立及輔助工具的發展等,顯著加快並簡化這些相關應用的發展。
CRISPR
基因選殖
模式動物
基因編輯動物
畜牧業
雙肌性狀
微生物
嗜熱性鏈球菌
GMO食品
2021.01.25
目標是一次影響一個世代,《基因怪獸 GenoMon》團隊的...
作者 / 羅億庭/課金玩家,本刊編輯。
614期
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細胞攻佔-GenoMon: World War V inside the cell》,是一款以分子生物學、細胞學與病毒學為背景的遊戲,玩家將在遊戲中化身為主角「病毒使」操作基因,融合出虛擬病毒攻打虛擬細胞城市,並協助...
基因怪獸
GenoMon
病毒使
電獺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
群眾募資
策略卡牌手遊
2021.01.18
《特管法》修法下,LDTS之生物資訊專業該如何把關?
作者 / 陳倩瑜/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69期
最近,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納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中規範的修法,在人員資格要求部分,引發醫檢師與生命科學/生...
LDTS
醫檢
生物科技
生命科學
次世代定序
基因定序
生物資訊
特管法
«
1
2
3
4
5
6
7
8
9
1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資料總數:29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