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2015.07.01
解密海底地形-多音束測繪系統
作者 / 黃俊傑。沈宗甫。
547期
最容易想到的測量海底深度的方式,是使用筆直的木竿或者是在長繩的一端綁住重錘,將其垂直下放至海水中,直到入水的那一端碰觸到海床,即可知道海水深度有多深,這樣的探測方法稱之為測深桿(sounding pole)與測深繩(...
測深桿
測深繩測量法
多音束聲納
傳感音鼓
聲波
海底地形
單音束聲納
2015.06.01
霧霾迷濛中的大氣物理與化學
作者 / 陳維婷/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
546期
「霧」、「霾」常令人混淆,它們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以大氣物理的觀點,來輕揭兩者的面紗!
霧
輻射霧
平流霧
霾
霾害
氣膠微粒
2015.06.01
天文影像三色合成
作者 / 金若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
546期
在課堂上,每當介紹美麗的星系照片時,學生往往會發出一陣驚歎之聲,臉上出現夢幻的表情⋯⋯接著,一定會有人問我:「老師!這些照片都是真的嗎?」我都很「老實」的回答:「其實都合成的啦!」學生睜大眼睛:「什麼?!...
天文學
天文影像
三色合成
SDSS觀測計劃
2015.05.01
暗物質新發現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英格蘭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天體物理學家馬西(Richard Massey),藉由哈柏太空望遠鏡和位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超大型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在偶然下觀測到,距地球13億光年遠的星系團中心,...
暗物質
重力
氫原子
宇宙學
大爆炸理論
2015.05.01
信使號結束旅程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2004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發射一枚探測衛星前往探測水星;2011年,衛星抵達水星軌道。
信使號
水星
太陽系
行星
2015.05.01
水星為什麼這麼暗?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水星和月亮的外觀極為相似,兩者皆缺乏大氣層,表面也佈滿許多撞擊坑,不過水星對於光的反射卻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為太陽系中看起來最暗的行星。
天文學
水星
行星
太陽系
碳
彗星
2015.05.01
火星上有液態水!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火星在過去只有在南極與北極處發現結冰狀態的水, 也在表面上發現有液態水曾經流過的痕跡。
火星
液態水
過鹽素酸鹽
凝固點
2015.05.01
土星大白斑形成原因解密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每29.5年,科學家會在土星表面觀測到神祕的「大白斑」,它的周期非常固定,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大白斑固定出現的原因。
土星
大白斑
氦氣
氫氣
太空
2015.05.01
《星際效應》的時空幾何與想像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45期
和科幻英雄片相比,平實的科學主題或科學家的故事往往不大容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賣座元素。然而,無獨有偶的,傳奇科學家霍金和電腦科學之父涂靈的故事相偕成為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矚目的焦點。
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時空
狹義相對論
2015.05.01
海洋酸化導致二疊紀生物滅絕!?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二疊紀(Permian)的生物滅絕一直都是一個未解的問題,科學家曾經提出許多假說,但都找不到證據。
二疊紀
海洋酸化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
2015.05.01
大小有什麼差別?(下)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物理系。
545期
為什麼天體有些是球狀?有些又是不規則狀的呢?原來也和大小有關!
天體
太陽系
土星
水星
金星
行星
衛星
2015.05.01
多波段的宇宙
作者 /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教師。黃芳蘭/北一女中資訊...
545期
不同電磁波長的能量強度分布就是「光譜」。就來瞧瞧科學家是如何記錄、並應用光譜資訊在探索宇宙奧秘吧!
宇宙
恆星
電磁波
核融合反應
熱輻射
天文學
2015.04.01
臺灣真的缺水嗎?
作者 / 虞國興(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水資...
544期
臺灣正面臨68年來最嚴峻的乾旱,全臺各水庫都呈現有史以來最低的蓄水量,久不見天日的庫底地貌,如日月潭水位指標的九蛙疊像,都已盡現,臺灣真的渴死了!這景象和民眾普遍認為臺灣是個多雨之島的印象極為不符,何以至此...
缺水
乾旱
氣候變遷
水價
自來水
民生用水
2015.04.01
土衛二有海底溫泉!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的計畫「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在2004~2007年間探測土星獲得大量的觀測資料,而有國際研究團隊詳細的分析了這些資料後,發現土衛二Enceladus表面所覆蓋的冰層下...
卡西尼–惠更斯
土衛二
二氧化矽
生命
2015.04.01
木衛三找到有海洋的證據!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三月中公布,科學家利用哈柏望遠鏡觀測木衛三Ganymede 的極光擺動情形,找到其地下有海洋的證據!
木衛三
磁場
太陽系
衛星
伽利略衛星
2015.04.01
臺大團隊解開珊瑚金字塔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在西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東邊,有一座科斯雷島(Kosrae)。島上現存著數座古代遺跡─ ─珊瑚金字塔,這些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功用並不相同。
金字塔
金字塔珊瑚
化石
尖端鈾釷定年技術
2015.04.01
牙齒考古學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過去相信,人類直到一萬兩千年前,才有在熱帶雨林活動的跡象。科學家推測,可能原因來自於當時人類還不具備探索雨林的能力,並且無法從中獵取足夠的食物。
牙齒
雨林
斯里蘭卡
考古
同位素
2015.04.01
發現古代大海怪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約5億年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是一種體長2公尺,頭部為頭盔狀的海洋生物;這同時也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之一,其結果發表於Nature。
海洋生物
節肢動物
奇蝦科
大海怪
化石
演化
2015.04.01
大小有什麼差別?(上)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物理系。
544期
英文常以這句話取笑男生在乎的大小問題。拿這當題目恐難登大雅之堂,說不定還讓人覺得不舒服。在此先申明本文主題嚴肅,在於討論天體大小不但影響恆星是否能夠誕生,也決定了恆星的光度、壽命長短,以及死亡的方式。天體...
幾何關係
面積
長度
面積
體積生物
太陽系
大氣
萬有引力
2015.03.01
建立補震網 ─ 雲端學地震
作者 / 陳卉瑄/身為地震學家,我的研究主軸在偵測分析各種特...
543期
根據世界銀行於2005年發布的全球天然災害危機分析,六種主要天然災害分別為地震、火山、山崩土石流、洪災、旱災和颱風。
天然災害
地震
地震科學
隱沒帶
2015.02.01
發現新矮橢球星系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俄羅斯特殊天文物理天文台(Special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研究團隊,在哈柏太空望遠鏡先進巡天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 ACS)於2014年8月所拍攝的影像中,發現一個矮橢球星系(dwarf spheroidal)它距...
矮橢球星系
恆星
銀河系
星系
2015.02.01
寂靜的山頭是否即將復活?
作者 / 王珮玲。胡植慶。
542期
即便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對於大自然的劇變仍然無法完全掌控。如同大地震的難以捉摸,火山的復活雖然得到較好的徵兆,有時仍有意外出現。
火山
地震
隱沒作用
環太平洋火山帶
岩漿
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2015.02.01
揭開太陽系與生命之謎團 菲萊登陸彗星
作者 / 林忠義/2007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542期
經過十年的飛行之後,臺北時間2014年11月12日晚上,歐洲太空總署(ESA)羅賽塔太空船所攜帶的登陸器「菲萊」(Philae),成功軟著陸編號第67號彗星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成為人類史上首次...
彗星
太空
羅賽塔太空船
菲萊(Philae)
阿吉爾奇亞(Agilkia)
2015.01.01
看見雙恆星形成過程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恆星形成於星際間由氣體與微塵組成的分子雲,關於恆星如何形成的研究,多聚焦於質量類似太陽的單恆星。
太陽
恆星
雙恆星
環雙星盤
2015.01.01
天氣現象與動力機制-由臺灣的劇烈天氣現象說起
作者 / 蘇世顥/任教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劉清煌/任教文化大...
541期
「天氣如何?」相信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一定有問過這樣一句話。這代表了我們都瞭解天氣是多變且難以掌握的現象,卻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才需要不斷關心它的變化。
天氣
颱風
龍捲風
對流
2015.01.01
光譜在天文學的應用
作者 / 蘇俊鴻/任教北一女中數學科。林郁梅、楊善茜/任教北...
541期
天文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同時也是最新的科學。現代科技提供了天文研究精確地測量宇宙的利器,然而許多新的知識以及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突破,都來不及編入教科書內。
天文
科學
宇宙
光譜
2014.12.01
「中洋脊」被誤解的二三事
作者 / 朱美妃、喬凌雲。
540期
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積達70%以上,若將海水移去,中洋脊無異是這「內太空」當中最醒目的一道風景!它連綿在各大洋中,總長超過六萬公里,寬可達二千多公里,是地球上最長的山脈,不過,它卻是由地表最年輕的物質所組成,...
中洋脊
對流
地函
地球
地函熱柱
2014.12.01
諾貝爾物理獎天文篇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40期
天文學是古老科學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問》就已提出許多疑惑。能研究這樣的大哉問,並獲得科學成果的人,足以戴上科學的桂冠――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天文獎
天文學
天體力學
萬有引力
牛頓力學
行星
2014.12.01
行星搖籃HL Tau現形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11/7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揭示了一顆約100萬年的年輕恆星「HL Tau」的周遭環境。
恆星
行星
HL Tau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
宇宙
2014.12.01
破高溫紀錄的海洋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們在2014年針對北太平洋的海洋溫度提出警告,這片海域的溫度已經上升到史上的最高紀錄,導致颱風路徑改變、信風減弱,並使夏威夷海域的珊瑚礁大量死亡。
海洋
溫度
太平洋
信風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資料總數:62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