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焦點話題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2022.12.13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
492期
隨著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的使用與開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逐漸蓬勃發展,相關技術及使用的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
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資訊個人資訊管控權個人隱私AI演算法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2022.11.17
既能發電也可儲能,「綠氫」將如何改變耗能產業?
作者 / 鐘國濱/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國家科技及技術委...
491期
面對地球的極端氣候變遷,世界共識為邁向淨零碳排的能源與產業轉型之際,臺灣政府於今(2022)年3月30日提出國家2050年的淨零碳排總策略。
氫能技術天然氣政策規劃再生能源鹼性電解固態氧化物電解節能減碳
心跳停止等於死亡?耶魯大學研究重建器官活性,死亡定義即將遭到挑戰?
2022.09.16
心跳停止等於死亡?耶魯大學研究重建器官活性,死亡定...
作者 / THE BIOLOGIST 紐約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士...
489期
我們都知道如果心跳停止、血液循環終止,在細胞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多數生物會不可逆地走向死亡。
心跳OrganEx血液循環葉克膜腦死神經細胞大腦神經訊號生物倫理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2022.08.15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助理研究學者。
488期
人們或許真的很希望像上帝一樣依照自己形象造人,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在今(2022)年四月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標題為「LaMDA有感知嗎?」(Is LaMDA Sentient?—an Interview)的文件,裡面是他與...
Google工程師大型語言模型系統LaMDA人工智慧隨機鸚鵡涂靈測試科學知識哲學思辨科學驗證
第四劑COVID-19疫苗開打了,由以色列經驗初窺第四劑的保護力與持久性
2022.06.15
第四劑COVID-19疫苗開打了,由以色列經驗初窺第四劑的...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6期
臺灣於今(2022)年5月16日起開放部分對象接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第二次追加劑,即俗稱的第四劑COVID-19疫苗。第四劑有效嗎?持久嗎?保護效力到底如何?
疫苗第四劑疫苗COVID-19COVID-19疫苗以色列
全世界都能收得到信號!SpaceX星鏈計畫的野心與挑戰
2022.04.15
全世界都能收得到信號!SpaceX星鏈計畫的野心與挑戰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84期
2015年1月,馬斯克(Elon Musk)在西雅圖一場未對媒體公開的活動中,首度宣布SpaceX公司將發展低地球軌道通訊衛星,以建構一個部署於太空的網際網路,自此揭開了「星鏈」(Starlink)計畫的序幕。
SpaceX公司通訊衛星衛星太空網際網路星鏈計畫太空垃圾地面天文觀測光害暗星星系太空安全商業太空利益
高防護實驗室內感染是怎麼發生的?又該如何預防?P3實驗室的任務與風險管理
2022.03.15
高防護實驗室內感染是怎麼發生的?又該如何預防?P3實...
作者 / 黃鵬年/長庚大學新興病毒分子醫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助...
483期
去(2021)年12月9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緊急記者會上宣布,臺灣新增一起中央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院)第三等級實驗室(BSL-3 Lab,以下簡稱P3實驗室)人員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實驗室感染事件,一時之間...
P3實驗室COVID-19高防護實驗室中研院生物安全等級第三等級病原體病原體SARS生物安全櫃炭疽疫苗
較少重症≠可以輕忽,Omicron有哪些特性,又該如何防範?
2022.02.15
較少重症≠可以輕忽,Omicron有哪些特性,又該如何防...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2期
每個人都希望疫情趕快結束,但希望和一廂情願是有區別的。
Omicron變異株COVID-19Delta科興疫苗mRNA疫苗氣管壁白血球胞內體嗜神經病毒神經系統腦霧T細胞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2022.01.15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作者 /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481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
知識經濟風險投資創新博士班教育專題學術界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談起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帕克洛維RNA基因PL蛋白酶多肽鏈3CL蛋白酶輝瑞口服藥物默沙東雞尾酒式療法莫納皮拉韋
強者,就該擁有名字!新的冠狀病毒魔王?Omicron變異株
2021.12.14
強者,就該擁有名字!新的冠狀病毒魔王?Omicron變異...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近期的新變異株有名字了!它被稱作「Omicron」,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更直接將其警示等級升到最高。
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南非變異株棘蛋白抗原免疫系統病毒疫苗WHO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皮拉韋
2021.11.16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9期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是一款名稱來自雷神之錘(Mjölnir)的藥物,能降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五成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可望成為第一款對抗疫情的口服用藥。
新冠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三期臨床試驗RdRp藥理機制反鏈RNA變異株RNA病毒葉克膜核苷酸雷巴威林鹼基副作用病毒複製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2021.10.19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作者 / 許晃雄/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
478期
今( 2 0 2 1 )年8月9日,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IPCC)公布由第一工作小組完成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第一冊(AR6...
IPCC AR6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溫室氣體2050淨零排放
COVID-19疫苗接種,給風濕性疾病/狼瘡患者接種建議
2021.09.10
COVID-19疫苗接種,給風濕性疾病/狼瘡患者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477期
考量到許多病友接種疫苗前需要參考更個人化的資料,在《科技報導》第476期裡,本系列從各國醫學會的治療指引與研究中,擷取精華,用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彙整出對實體器官移植、糖尿病患者、愛滋病患者、中風患者的接種疫...
科技報導疫苗COVID-19風濕性疾病狼瘡AZ疫苗嬌生疫苗
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2021.08.10
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作者 / 蔣維倫、黃馨弘
476期
考量到許多病友接種疫苗前需要參考更個人化的資料,本系列將從各國醫學會的治療指引與研究中,擷取精華,用較容易理解的方式,整理對各專科患者接種疫苗的建議。本系列純為知識彙整,並不能做為醫療決策時的依據。如您對...
COVID-19疫苗COVID-19疫苗接種
COVID-19 疫苗,中風患者疫苗接種建議
2021.08.10
COVID-19 疫苗,中風患者疫苗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黃馨弘
476期
全球疫苗開始大規模施打之後,已經將近數月。相較於染疫確診轉為重症的風險,施打疫苗對於高風險族群的保護力是顯而易見的。臺灣現有的新冠疫苗都有一定比例會產生注射處疼痛、肌肉痛等副作用,極低的比例有可能會有血栓...
中風患者COVID-19疫苗COVID-19疫苗接種中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落後的COVID-19疫苗難進行三期臨床試驗,該怎麼辦?
2021.07.12
落後的COVID-19疫苗難進行三期臨床試驗,該怎麼辦?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5期
科技報導COVID-19疫苗高端臨床試驗三期試驗免疫橋接抗體保護力ADE
研究顯示COVID-19會通過空氣傳播 應納入相關防疫措施
2021.06.15
研究顯示COVID-19會通過空氣傳播 應納入相關防疫措施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4期
去年疫情爆發之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不認同COVID-19會透過空氣傳播(airborne),甚至在社群媒體上駁斥此為假訊息,因此各國亦遵從其指引,向民眾主要宣導的防疫措施為「口罩」、「洗手」...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空氣傳播呼吸道疾病氣溶膠
用Google資料看人群移動與COVID-19傳播
2021.06.15
用Google資料看人群移動與COVID-19傳播
作者 / 傅涵/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474期
從今(2021)年5月中開始,臺灣陷入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社區感染,由雙北開始延伸至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呼籲大眾非必要勿外出、勿群聚,希望能減少人流移動、人群接觸來阻止疫情擴散。
科技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疫情傳播GoogleAppleFacebook人群移動資料三級警戒
從電力管理到抗輻射設計,一窺探索木星登陸火星的關鍵技術!
2021.05.15
從電力管理到抗輻射設計,一窺探索木星登陸火星的關鍵...
作者 / Charles Lee/ADI亞太應用工程總監。
473期
為尋找火星中的古代微生物蹤跡,以證實火星是否曾是個有水、有生物的星球,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去(2020)年7月30號再度發射了「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已於2021年2月18號抵達火星。
火星亞德諾半導體電力電子系統太空抗輻射硬化技術太陽系輻射
蛋白質加上昆蟲和樹皮!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原理與臨床試驗成果
2021.04.15
蛋白質加上昆蟲和樹皮!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原...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2期
這次的COVID-19疫情裡,諾瓦瓦克斯(Novavax)率先完成了蛋白質類型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本文即著重介紹諾瓦瓦克斯疫苗的發展與特色。
新冠肺炎COVID-19蛋白質疫苗諾瓦瓦克斯Novavax秋行軍蟲棘蛋白
學術發表的歷史發展以及未來:同儕審查如何走向更開放?
2021.04.15
學術發表的歷史發展以及未來:同儕審查如何走向更開放...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72期
1665年一月,法國皇帝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大臣柯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深深了解知識的力量,運用得當將是進步的動力,反之則有影響政權的可能。
科學科學期刊同儕審查制度開放科學區塊鏈
進擊的病毒:變異如何影響疫情?疫苗效力會因此減弱嗎?
2021.03.15
進擊的病毒:變異如何影響疫情?疫苗效力會因此減弱嗎...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1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已逾一年。各地紛紛傳出在地的優勢變異株,進一步引起我們對變異株傳播力、疫苗效力的擔憂。本文將簡述較常被討論之變異株,闡述它們對疫情與疫苗可能之影響。
新冠肺炎變異病毒株棘蛋白疫苗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牛津疫苗嬌生疫苗諾瓦瓦克斯疫苗
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將面臨哪些困境?看看《科學》怎麼說
2021.02.18
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將面臨哪些困境?看看《科學》怎麼說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70期
早在20年前,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access journal, OA)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不同於向大學、研究機構或個人讀者,收取訂閱費用的傳統訂閱期刊(subscription journal),開放取用期刊向文章作者、或是發表研究成果的機...
學術期刊網路學術開放取用期刊科學綠開放取用S計畫學術出版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系統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2021.01.20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0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其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將近一週年時,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交了數萬人之臨床實驗...
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疫苗試驗輝瑞莫德納牛津疫苗新冠肺炎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2020.12.15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作者 / 金傳春/任教於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
468期
登革熱防治由來已久,全球疫情近30年仍是愈演愈烈,可見傳統的登革熱防治作法,難以因應全球暖化導致的斑蚊版圖擴大及病例數遽升。因此,近年公共衛生學者及科學家都在思考,是否能有新穎的作為,包括整合偵測(...
登革熱公共衛生登革病毒登革疫苗沃爾巴氏細菌病媒蚊防治跨域資訊整合
論自我抄襲-重複發表、文字再使用 有無學術倫理上的處罰必要?
2020.11.15
論自我抄襲-重複發表、文字再使用 有無學術倫理上的...
作者 / 孫以瀚/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467期
自我抄襲(self plagiarism),是近年出現的學術倫理議題,但在概念不明確的狀況下,引發很多困惑,如學生的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計畫與計畫,或是計畫與期刊論文。不過,怎樣才算自我抄襲呢?
自我抄襲(self plagiarism)學術學術倫理公權力重複發表著作權研究行為
COVID-19疫情人人自危,但請勿忽略登革熱的侵襲——全球與臺灣流行病學、病媒蚊與防治策略
2020.11.15
COVID-19疫情人人自危,但請勿忽略登革熱的侵襲——全...
作者 / 董宗華、黃詩涵、鍾昇達、顧家綺、金傳春 。通訊作者...
467期
臺灣多因境外移入病例點燃登革熱疫情,因此,需先瞭解全球相關流行病學;根據患者年齡與登革病毒的流行特徵,可將其分為「地方性流行(endemic)」和「非地方性流行(non-endemic)」兩類。
流行病學登革病毒登革熱血清學全球暖化埃及斑蚊白線斑蚊病媒蚊衛生教育
【登革熱防治的回顧與前瞻】深入明瞭登革熱的病徵、傳播與偵測
2020.09.15
【登革熱防治的回顧與前瞻】深入明瞭登革熱的病徵、傳...
作者 / 董宗華、黃詩涵、鍾昇達、顧家綺、金傳春
466期
多年來,新北市與臺中市較少發生登革熱流行,因此警覺性與防疫備戰力不足,各於2018年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2019年,新北市更首次出現本土屈公病(chikungunya fever)群聚,顯示白線斑蚊在該市仍有傳播風險;同年高雄市...
登革熱 流行病學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COVID-19 病毒傳播 病媒蚊 防疫
Where is WHO?臺灣在全球衛生的舞台
2020.07.15
Where is WHO?臺灣在全球衛生的舞台
作者 / 簡瑋廷/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
463期
從今(2020)年三月到現在,筆者群用了三期的篇幅,從COVID-19疫情切入,探究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及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HR)在全球防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
全球衛生超前部署醫療WHO公共衛生師法全民健康覆蓋
  • «
  • 1
  • 2
  • 3
  • 4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