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00年以前
  1. 封面故事
  2. 搜尋【不只是】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FRC— 不只是機器人,更是創新與競技的極限挑戰 MORE THAN ROBOTICS
2025.04.01
FRC— 不只是機器人,更是創新與競技的極限挑戰 MORE ...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664期
臺灣史上第一次2025 FRC 國際級臺灣區域賽於3 月8日至9 日在新北市工商展覽中心圓滿落幕,吸引來自全國及波蘭、夏威夷、澳洲、菲律賓等橫跨四大洲37 支隊伍參賽,超過1200 名觀眾到場觀賽。
FRC機器人臺灣區域賽STEM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2025.03.26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去偏頭痛一直飽受汙名,許多人僅將偏頭痛視為心理疾病的症狀,或者由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疼痛,甚至認為患者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宣稱自己頭痛。因此當時患者多求助於心理或精神科醫師,醫界也僅將偏頭痛看作一種比較嚴重的...
偏頭痛頭痛肽CGRP
不只是吞噬 黑洞可能促成恆星的誕生
2023.05.02
不只是吞噬 黑洞可能促成恆星的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今(2023)年4 月意外地拍攝到前所未見的黑洞影像。
哈伯太空望遠鏡黑洞光譜分析引力
《別鬧了,動物大人!牛羊雞豬不只是盤中物,農場大腦比你想的更機智,鮮活呈現動物情感認知與社會行為的科普漫畫》
2022.11.03
《別鬧了,動物大人!牛羊雞豬不只是盤中物,農場大腦...
作者 / 瑟巴斯欽.莫羅
635期
《別鬧了,動物大人!牛羊雞豬不只是盤中物,農場大腦比你想的更機智,鮮活呈現動物情感認知與社會行為的科普漫畫》
動物農場大腦情感認知社會行為科普漫畫
打破男性主導的思維,原來陰莖遠不只是武器?
2022.07.01
打破男性主導的思維,原來陰莖遠不只是武器?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31期
無論你是誰、身處何方,即便在女性主義漸漲的現代,我們仍能從報章媒體、藝術創作,以及各項產品裡深刻體會到華人文化下父權主義的不對等氛圍。這件事情似乎和「陰莖」這項器官在生物交配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關。
女性主義父權主義陰莖交配行為攫握器陽莖側葉生殖系統動物生殖結節
不只是把球投進籃子裡 ─ 由專利資料庫觀察籃球運動演變
2022.02.15
不只是把球投進籃子裡 ─ 由專利資料庫觀察籃球運動演...
作者 / 林殷如/專利師、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
482期
把球投進籃子裡的運動,就是籃球。提到籃球,你想到誰?籃球之神喬丹(Michael Jordan)?黑曼巴科比(Kobe Bryant)?還是去(2021)年底剛創下最多三分球紀錄的柯瑞(Stephen Curry)?
運動籃球專利資料庫抓地力表面紋路籃網投籃訓練系統數據娛樂專利技術
不只是科學,更是美學 用顯微攝影抓住每一個精彩瞬間
2021.07.12
不只是科學,更是美學 用顯微攝影抓住每一個精彩瞬間
作者 / 羅億庭/《科學月刊》編輯
475期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顯微鏡下的世界時,是什麼心情嗎? 17世紀的英國博物學家虎克(Robert Hooke)利用顯微鏡觀察樹皮軟木層時,看見了顯微鏡下一格又一格,如同小房間般整齊排列的植物細胞壁,於是將這項觀察結果稱為...
科技報導顯微攝影顯微鏡Olympus2021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
不只是植物!跨「界」天王的藻類家族
2021.03.30
不只是植物!跨「界」天王的藻類家族
作者 / 張睿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本篇...
616期
從餐桌上的海帶到水族箱中的綠色小點,藻類似乎在不知不覺間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你了解藻類嗎?依據目前藻類資料庫(algaebase)中的位階分類,有細胞核的是真核藻類;不具核細胞核的稱為原核藻類。而藻類究竟被...
藻類藍綠菌海藻植物界細胞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藻類分類
不只是反作用力和白努力定律 找出飄浮玩具的物理原理
2021.02.01
不只是反作用力和白努力定律 找出飄浮玩具的物理原理
作者 / 張慧貞/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研究興趣為物理概念...
614期
市面上有許多能飄浮在空中的玩具,例如飄浮足球、氣球光碟、感應飛碟、飄浮曲棍球台及吹氣乒乓等。這些玩具的飄浮現象看似相同,甚至許多科普文章統一以氣體的反作用力及白努力定律說明,但實際原理可能不盡相同,也沒有...
白努力定律反作用力氣體動力論地心引力牛頓第二定律康達效應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2020.10.01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作者 /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實做...
610期
人工智慧在無數科幻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出現過,如《駭客任務》、《復仇者聯盟》等。其基本技術原理以可以推導未來科技發展的路徑。人工智慧發展依賴於龐大的數據。近年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有了不同的升級,可以更高效的使...
科技人工智慧科普電腦
不只是冠狀病毒,口腔微生物群也喜歡群聚?
2020.05.01
不只是冠狀病毒,口腔微生物群也喜歡群聚?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SU)及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共同研究指出,若沒有定期回診看牙醫的習慣,會增加口腔內病原體進而導致牙周疾病。
口腔牙醫DNA定序細菌牙齦發炎牙周疾病齒垢螺旋體微生物
不只是壞人 隱藏在生活中的細菌好朋友
2020.04.01
不只是壞人 隱藏在生活中的細菌好朋友
作者 / 江倪全/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604期
提到細菌,一般人腦中浮現的通常是造成各種疾病的壞蛋。儘管它小小的,卻有百百種的家族成員,除了有會引發疾病的壞菌,其實也有對人類有益的好菌。舉凡從細菌中提取蛋白質,成為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甚至是那些長...
細菌蛋白質藥用蛋白質大腸桿菌醫療疾病
演化不只是一種淘汰機制
2020.02.01
演化不只是一種淘汰機制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學術研究領...
602期
演化的主要機制──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 是以外在環境作用在生物身上作為篩選標準的力量,這股力量統稱為選擇壓力(selective pressure)或演化壓力 (evolutionary pressure),然而,物種間持續的互動其實...
演化軍備競賽抗生素選擇壓力物種
不只是能除臭的咖啡殘渣
2020.01.01
不只是能除臭的咖啡殘渣
作者 / 編輯部
601期
你能想像手上的那杯咖啡成為路上汽車的零件嗎?現在,不論是何種產業, 環保議題一直是各家公司追求的目標。若能將他人不需要的資源,轉變為能使用的生產材料更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咖啡殘渣環保複合材料能源
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按摩,為寶寶的身體帶來什麼改變?
2019.11.01
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按摩,為寶寶的身體帶來什麼改變?
作者 / 錢韋婷/臺灣大學職能治療所碩士、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
599期
按摩業者普遍聲稱,這項服務能強身健體,而許多人踏進按摩店,也是為了要紓解壓力、消除疲勞。近年科學證據顯示,除了主觀感受上的放鬆,身體上的碰觸與按壓還真有醫療效果。另外,不僅成人可以按摩,嬰幼兒也有屬於自己...
按摩心血管嬰幼兒按摩依附關係人際關係情緒
不只是人類,昆蟲也有慢性疼痛?
2019.08.01
不只是人類,昆蟲也有慢性疼痛?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當身體遭受損傷時,將可能導致難以痊癒的慢性疼痛(chronic pain)。目前已知生物對急性疼痛的知覺演化逾5億年,但人們對慢性疼痛的分子起源仍一無所知。近日,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團隊進行相關研究的...
昆蟲慢性疼痛
科學月刊2017年05月號(569期)目錄—不只是科學少數女性關鍵力
2017.05.01
科學月刊2017年05月號(569期)目錄—不只是科學少數...
作者 /
569期
科學月刊雜誌目錄
調整,而不是改革,因為這些都不只是技術問題─科技部楊弘敦部長專訪
2016.09.01
調整,而不是改革,因為這些都不只是技術問題─科技部...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1期
科學月刊(以下簡稱科):從工程、自然科學到文法商的發展事項,都在科技部管轄,但實務上其他各部會都各有科技相關預算。請教部長,科技部對各個學門的經費分配原則是什麼?
科技部楊弘敦部長專訪
  • 1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