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6.01
在太平洋與精靈相遇的瞬間
作者 /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士科普作家與書籍審定者熱愛...
654期
炙熱的夏季終於到來,自從筆者定居在觀光客熙來攘往的花蓮市,看著旅者貪念大山與大海早已是稀鬆平常的問候與陪伴。然而,仍然有那麼一件事能洗脫夏日海風的黏膩、讓人樂意力抗毫不留情的紫外線。那是一場年度開展的盛事...
海豚
花蓮
賞鯨
鯨豚
長吻飛旋海豚
瓶鼻海豚
花紋海豚
虎鯨
2023.10.11
無風不起浪?|臺灣囡仔太平洋寫作航班學生作品
作者 / 陳繹/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你有搭船出海的經驗嗎?若你的答案是有的話,你肯定越過了許多道浪。它們形狀各異,或大或小。有的像潛游的巨大鯨魚,暗自伏著海面,有的則旋轉跳躍,如同一隻隻的活潑海豚。我們航向其中,上下浮動,好像坐上一台刺激的...
科學寫作
賞鯨
寫作航班
星火相傳
花蓮
多羅滿賞鯨
花蓮
科普寫作
飛旋海豚
2023.10.11
飛旋海豚・印象|臺灣囡仔太平洋寫作航班學生作品
作者 / 蔡定瑾/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那優美的身姿、華麗的轉體、顯眼的背鰭,告訴我們牠們的身世正與解說員說明的無誤:就是飛旋海豚!
科學寫作
賞鯨
寫作航班
星火相傳
花蓮
多羅滿賞鯨
花蓮
科普寫作
飛旋海豚
2021.11.29
「海有問題 我來分析」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
作者 / 採訪撰稿|馬琬淳、陳毅龍、林承勳
624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近年來建置iOcean海洋保育網,號召民眾回報海洋生物目擊資訊,藉此建構臺灣海洋生物資源的大數據。而民間也有許多團體,以公民科學方式累積多年海洋保育相關數據。海保署希望透過公開...
數據松
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動
海保署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iOcean
鯨豚
海豚
海龜
2020.09.01
讓擱淺鯨豚 巧手回「生」─ 鯨豚標本師李宗翰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09期
臺灣周圍海域有許多不同的鯨豚物種,但要實際一窺牠們的面貌卻十分不容易。如果想見到鯨豚的實際樣貌,藉由標本的展示也是不錯的選擇。在臺灣,有一位奉獻20年的「鯨豚標本師」李宗翰,經過多年來琢磨製作標本的手藝,秉...
鯨豚
中華白海豚
標本
糙齒海豚
海洋
2020.02.01
金魚腦也學得會? 斑馬魚比你想的還聰明!
作者 / 陳冠言/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生,來自基隆的大海、...
602期
俗話說:「魚只有七秒鐘記憶。」日常生活中,人們總習慣在記不起東西時,自嘲或嘲笑別人是個「金魚腦」,表示記憶能力之差勁。然而,魚兒的小腦袋瓜,真的是如此地沒用嗎?
金魚腦
記憶
顏色辨識
2019.11.15
從風機施工打樁的噪音說起──中華白海豚正面臨著什麼...
作者 / 李沛沂/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胡惟鈞/...
455期
離岸風力發電對鯨豚最主要的衝擊,就是打樁時產生的極大水下噪音,這些音可能對鯨豚造成直接衝擊,嚴重的會造成聽力減損的生理傷害,輕微則產生遮蔽效應或是改變鯨豚的行為。
風機施工
噪音
中華白海豚
2019.11.15
離岸風機噪音對海豚生理可能的影響
作者 / 楊瑋誠/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陳琪芳/臺灣大學工程科學...
455期
噪音,對生物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以人類的研究為例,人體對噪音的第一時間反應來自於觸發保護機制的杏仁核,會促使包括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等緊迫荷爾蒙的釋放,導致心跳加速並影響身體內許多代謝功能。在正常...
離岸風機噪音
海豚
2018.01.01
夏威夷大學發現鯨魚和海豚具有接收聲音大小的選擇性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耳朵, 是動物接收聲音的器官。不過,人類對於外界所發出的聲響主要是被動的接受, 對於傳進耳朵的聲音的大小不能選擇性的接收。
回聲定位
動物
聽力
2016.06.01
加利福尼亞灣噩夢 最小海豚極危
作者 / 編輯部
558期
全世界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Vaquita)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Golfo de California)特有種,主要棲息在海灣淺水區,也是目前最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
海豚
小頭鼠海豚
海洋哺乳動物
墨西哥
2016.06.01
在海底深處竊聽海洋生態的多樣性
作者 / 林子皓/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博士後研究員、臺灣聲...
558期
聽海洋中的聲音能做甚麼?是研究如何偵測潛水艇嗎?這是我在研究過程中最常被問的問題。其實,會想到要透過聽聲音來研究海洋動物的生態習性,都要從一次出海調查中華白海豚的經驗談起。
中華白海豚
生態習性
被動式聲學
科技
海洋動物聲學
海洋生態
2013.09.01
海豚聽音辨友 記憶能力可達20年
作者 / 編輯部
525期
即使相隔兩地長達20年,海豚也不會忘記夥伴的叫聲!是除了人類以外,動物身上觀察到最長的社交記憶。顯示海豚的認知能力發展極成熟,與海豚緊密的社交圈有關。
海豚
記憶
社交記憶
社交認知
社交圈
認知能力
聲音
口哨聲
名字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