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8.01
一起動手做史萊姆 探索化學反應中的交聯反應
作者 / 高憲章 | 任職於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負責「化學遊...
668期
在巨觀的視角下,這個交聯反應後的產物就像非牛頓流體(non-newtonian fluid),黏度可能隨著所施加的壓力而發生改變,這種看起來既是固體又像液體的東西就是史萊姆。
史萊姆
聚合物
硼砂
交聯反應
2025.01.07
二手煙如何入侵我們的神經系統? 香菸氣膠與帕金森氏...
作者 / 范秀芳 | 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臺灣大學化學...
661期
研究顯示,活躍吸菸者由於長期暴露於香菸煙霧中造成體內自由基濃度增加、肺中活性氧增加、周邊血液白血球數量上升,支持著香菸煙霧中自由基對健康有害的理論。
懸浮微粒
香菸煙霧
香菸氣膠
2024.11.14
外泌體治百病?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腫...
515期
外泌體(exosome)近年來成為生技醫藥產業焦點話題,這種由細胞分泌的微小奈米顆粒被視為生物標記、藥物傳遞系統、疾病治療的未來潛力之星,吸引了大量研究資源和產業關注。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11.07
外泌體治百病? 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 |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
659期
全球外泌體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規模從2021 年的18.2 億美元,預計到2026 年將增長到55.8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5.12%,凸顯了外泌體研究和應用的巨大商業潛力。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09.09
抵禦外敵的小小戰士 植物免疫系統的溝通訊號
作者 / 林靖閔/臺大醫工系學生,於中研院進行植物免疫研究,...
657期
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透過噴灑植物胜肽增強植物免疫訊號,可以幫助植物抵抗病原體的攻擊,降低農作物的損失。除了幫植物找到最強的防禦藥物外,我們也可以仔細聆聽它們所釋出的警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植物先天免疫反應
植物胜肽
植物訊號
2023.12.20
以科學跨學科!在新興國小陪學生讀懂科學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隨著天氣漸冷,學期也逐漸來到後半階段,正是校慶、團聚的重要季節。在這個月份,《科學月刊》星火相傳再度回到苗栗縣頭份市新興國小,與四年級的孩子們一起閱讀科學、探索跨域可能。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教育
科學
新興國小
2023.10.15
選擇大學科系的削去法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502期
寓言一 客人愈來愈少,◯◯牛肉麵店的老闆決定把招牌換成××牛排館以增加競爭力。為顧及員工生計而不裁員;為樽節開支,因此不增加人手;為維持現金流量,所以牛排館與牛肉麵店無縫接軌。 顧客:「老闆,我點的是...
大學
系所
學位學程
專任師資
開課狀況
升學
2023.08.15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真的有助於2050淨零排放嗎...
作者 / 高銘志/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500期
自總統蔡英文於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參加「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開幕典禮、宣示淨零目標以來,政府各部會陸續啟動了政策或法律等方面的因應策略。最具指標性意義的無非是去(2022)年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太陽光電
離岸風電
生質能發電
地熱能發電
小水力發電
2023.07.19
數位科技如何解構市場、衝擊傳統產業的發展?《數位浪...
作者 / 史欽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前工研院...
499期
前端科技的研發,一是方便人類解決問題,二是用於高科技戰爭、擊敗對手。雖然戰爭也是驅動科技非常前端的誘因,但大部分是與影響人類生活較有關係。如核子武器發明,對人類毀滅性極大,會危害人類和平的生活,因此規範限...
數位科技
產業結構
數位化
社群傳播
資本主義
媒體
2022.12.01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636期
今(2022)年10月初,《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詳細報導了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有機化學教授瓊斯(Maitland Jones)的不續聘事件。此消息不只震撼了大學校園,更在新聞輿論中引發熱烈的討論。
學術研究
學科分數
COVID-19
大學教育
經費
教學
2022.08.01
影響計算機科學的離散數學 與影響代數幾何的模型論
作者 /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632期
今(2022)年的邵逸夫數學科學獎,頒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任教的數學家阿隆(Noga Alon),以及在英國牛津大學任教的數學家赫魯索夫斯基(Ehud Hrushovski)。
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計算機科學
離散數學
理論計算機科學
組合學
幻方
2022.02.01
加快觀看教學影片的播放速度,會影響學習嗎?
作者 / 編輯部
626期
近期全球因疫情的影響,各地的教育環境出現重大變化,其中之一便是網路教學的風氣盛行。為了減少與他人實際接觸,許多學校紛紛改為線上視訊教學,或老師預錄影片給學生觀看等學習模式。
實驗
線上視訊教學
教學影片
學習成效
播放速度
受試者
學科
2022.01.04
大規模失業、機器人的人權、不受控的武器?從AI科技的...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儀珈/正在努力從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625期
• 比起過去較常使用的「人工智慧」,由於「智慧」一詞容易誤導大眾對AI的想像,因此研究小組認為「人工智能」是更適合的翻譯。 • 「通用人工智能」又稱為「強AI」,定義為「可以完成人類所有認知任務,具有感知和自我...
人工智能
AI科技
產業AI化
AI倫理
AI系統
通用人工智能
2021.11.01
科普也能IP化嗎?生活數學的多元轉製 賴以威教授專訪
作者 / 謝育哲/本刊主編。
623期
「IP化」是近年來的商業趨勢,將特定的故事改編成各種作品或衍伸物,使商業價值最大化。而科普知識也能搭上IP化的順風車,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賴以威教授認為,傳播科普知識不只有單一的面向,若能找到合適的主題,...
IP化
科普知識
數學科普議題IP化
智慧財產權
《哈利波特》
影音
教案
數感實驗室
2021.07.12
公民科學、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
作者 / 劉湘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475期
劉湘瑤首先談論教育領域中公民科學題材如何呈現,他提及目前科學教育中以學校教育為主流,配合學校課程教授學生科學知識,其次才是非正式教育如博物館等。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科學傳播
科學教育
2021.05.01
零與一之間的威力 量子電腦的原理
作者 / 鍾豪/臺灣大學電機碩士畢業,現為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
617期
我們日常熟知的電腦都屬於「古典電腦」,藉由「不是0就是1」的位元運算,解決各種計算問題。而科學家不斷追尋的「量子電腦」,則是利用量子力學中的疊加特性,讓資訊有了非零即一之外的其他可能,進而在特定問題上運算效...
量子電腦
古典電腦
量子位元
疊加態
資訊
2021.05.01
量子電腦的機會與挑戰 量子模擬與量子破密
作者 / 鍾豪/臺灣大學電機碩士畢業,現為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
617期
「計算」是所有電腦的任務,但如果計算過於複雜,例如計算量成指數增長時,現今的古典電腦仍力有未逮,但這些困境對於量子電腦而言,或許不再是問題。物理學家費曼曾提出「讓電腦的計算元件本身就具有量子特性」的構想,...
量子
量子電腦
量子力學
密碼
指數
2021.03.01
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
作者 / 張鎮華/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615期
今(2021)年的學測數學科被評為「史上最難」。事實上,數學科每年的難易度呈現出週期性震盪,一下容易一下難的考試,不只出題者傷透腦筋,考生更是無所適從。張鎮華認為,學測作為「基本學科能力測驗」,考題不能太過艱...
學測
數學
學科能力
學科能力測驗
超額篩選
學系
指考
2020.09.01
飲食中的「反派」角色 反式脂肪
作者 / 張家憲/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國立鳳山高...
609期
不飽和脂肪酸可分為順式與反式兩種,一般天然的不飽和脂肪酸以順式結構存在;而將油脂氫化處理後,則會產生反式脂肪。雖然反式脂肪能改善食品口感、增加穩定性,更能延長油脂的保存期限,但卻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負擔,...
脂肪
三酸甘油酯
脂肪酸
甘油
反式脂肪
烷基
2020.07.15
由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是否能在美國被「法院認證」...
作者 / 宋皇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
463期
筆者於《科技報導》462期〈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嗎?〉一文中曾提到,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於2018年收到兩件宣稱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ABUS所獨力完成發明的專利申...
專利
人工智慧
自然人
科技
法人格
2020.06.29
5G技術大補帖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607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無疑是近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人們對它的印象不外乎是上網的速度更快。但是,實際上「上網的速度更快」其實是5G最不重要的特性,那麼5G最重要的特性是什麼?又...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
行動通訊網路
核心網路
骨幹網路
無線接取網路
用戶設備
2020.06.29
不一定存在銀行裡的5G金融服務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607期
金融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產業之一,所以這裡以對人類影響深遠的金融業所經歷的發展來說明。傳統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運作規則和作業程序可以簡化的卻長期被沿用,收費也偏高,因此讓虎視眈眈、乘虛而入的金融科技業者有...
金融業
金融科技
破壞式創新
5G行動通訊
人工智慧
保險業
物聯網
資料傳輸率
2020.06.29
什麼是電腦?古典電腦的計算與架構
作者 / 鍾豪/臺大電機碩士畢業,現職為中研院資訊所研究助理...
607期
電腦是現代人最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電腦的發展迅速,運算效能從早期每秒能處理5000次左右的加減運算,一直到今日的超級電腦能達到1兆次以上,而現在量子電腦的研究與開發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有了量子效應的幫忙,對於...
電腦
科技
計算
輸出
輸入
計算步驟
2020.06.12
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嗎?
作者 / 宋皇志 ∕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兼...
462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研發始於1950年代,絕非嶄新的概念,但由於電腦運算能力的不足與機器學習數據的欠缺,人工智慧的發展始終乏善可陳。
人工智慧
專利
專利法
歐洲專利公約
法人格
歐洲專利局
2020.04.10
沒有所謂防禦型專利-專利能否保護產品免於侵權訴訟?
作者 / 宋皇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
460期
許多人於教導或解說專利實務時,將專利區分成「攻擊型專利」與「防禦型專利」兩大類。顧名思義,「攻擊型專利」是作為攻擊使用,包含以訴訟的方式請求排除侵害與損害賠償、或以談判方式收取授權金;「防禦型專利」則作為...
專利權
專利法
恐怖平衡
間接防禦
無用專利
攻擊型專利
2020.04.01
生物發動機─人體內無處不在的ATP
作者 / 湯偉君/臺北市立萬芳高中教師,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
604期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是生物化學中領域中常見的名詞。看似微小的分子,其實具有強大而多樣的功能。舉例而言,ATP能釋放出能量驅動細胞,也能作為生物基因的遺傳訊息,甚至與細胞信息的傳遞有關。
生物化學
三磷酸腺苷
ATP
核苷酸
磷酸根
含氮鹼基
五碳糖有機物
2020.03.13
微生物體學新趨勢:從菌到菌相再到轉譯應用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459期
長久以來,腸道微生物就像是人體中「被遺忘的器官」;但是,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無法再忽視腸道及居住其中的微生物體。
微生物
致病有機體
腸道微生物
腸道菌
益生菌
益生質
草藥
醫療
2020.03.13
談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與研究發展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459期
國內外學術界早年挹注腸胃道研究經費不多,不太重視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近年來腸道科學研究在微生物體研究蓬勃發展的帶領下,已經大為不同。
微生物體研究
腸道研究
腸道微生物
疾病
人體健康
菌群失衡
2019.09.01
腸道與腦的直達車
作者 / 楊世斌/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駱宛...
597期
若要讀者試著描述一塊巧克力蛋糕,大概在沉吟之際,會立刻在腦海中先浮現出一塊咖啡色(視覺)、苦中帶甜(味覺)及具有獨特巧克力香氣(嗅覺)的物體。人們總不自覺地將五體感覺,並以描述自身經驗;而這正是因為人類的...
腸道
外受器
內受器
大腦
2019.09.01
馴化陸生哺乳類動物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東京大學水產...
597期
考古學者在冰河時期人類遺址中發現狗的骨骼,顯示犬類和人類密切的社會關係,據此推測犬類可能是首批被人類馴化的物種。在約1萬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馴養牛、綿羊、山羊、豬和馬等家畜,這些動物與人類的經濟...
陸生動物
演化理論
遺傳漂變
淘汰
反淘汰
基因
瓶頸效應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8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