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1年
2010年
372期-諾貝爾獎百年紀念專輯(2000年12月號)
108期-化學元素週期表(1978年12月號)
60期-激素(1974年12月號)
2008年
2009年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2014.04.01
由秒定義演進到閏秒存廢爭議
作者 / 林信嚴/任職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
532期
自古以來天體週期就是時間計量的標準,原子鐘發明之後,是否要拋棄人們長久習慣的天體週期而轉向更精確的量子週期,21世紀之後始終爭論不休。
時間
地球自轉
閏秒
平均太陽日
地球公轉
原子時
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
2011.12.01
從「星」看世界— 加速膨脹的宇宙
作者 / 張慈錦、魏韻純/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04期
天文學家原本認為宇宙在大爆炸後的快速擴張應會漸趨緩,但三位天文物理學家透過觀測遙遠超新星,發現宇宙正加速膨脹。
諾貝爾物理獎
宇宙膨脹
1978.12.01
1978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故事
作者 / 沈君山、劉源俊
108期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三位物理學家,蘇俄的卡畢察(P. Kapitza),美國的潘塞斯(A. A. Penzias)和威爾森(R.M. Wilson),前者是因為他在低溫物理方面的成就,後者是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背景微波輻射(cosmic...
諾貝爾物理獎
背景微波輻射
«
1
2
頁次:
1
2
資料總數:33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