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海水的顏色與深度
2016.06.01
海水的顏色與深度
作者 / 曾國欣/任職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興趣包...
558期
在清澈的海岸邊觀察,似乎能夠透過光影的分佈猜到大概的深度跟底部物質,如此從生活經驗中即可察覺水面可能的色彩變化,也是衛星儀器拍攝與測量的重要物理原理。
遙感探測被動式遙測輻射光譜波段海洋藻華現象葉綠素濃度
活動斷層「個性」怎知曉?
2016.06.01
活動斷層「個性」怎知曉?
作者 / 梁勝雄/陳文山/盧詩丁/陳建良
558期
《加州大地震》電影中的眾多特效場景,讓民眾在看電影時有如身處於加州大地震發生當下的場景,雖然電影為了賣座,常常以誇張的特效呈現,不過電影結束後,不少人都在問:地震這麼可怕,地震的發生與活動斷層有何關聯性?
古地震地質學活動斷層穩定滑移斷層黏滑型斷層潛移型
「突破星擊」計畫 尋找下一個地球
2016.05.01
「突破星擊」計畫 尋找下一個地球
作者 / 編輯部
557期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另一適合生物生存或早已有外星人駐紮的星球?
星球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突破星擊計畫
太陽系第九行星候選人?
2016.05.01
太陽系第九行星候選人?
作者 / 編輯部
557期
自2006年冥王星被列為矮行星之後,太陽系中只剩下八大行星在運行,而在今年一月初,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科學家透過其他天體運行軌跡的變化,推論在廣大的太陽系中可能存在著第九行星...
太陽系第九行星天體運行軌跡
從晶體物理看礦物「寶石」
2016.05.01
從晶體物理看礦物「寶石」
作者 / 余樹楨/1976年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地質科學系;...
557期
寶石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有些寶石鑲在皇冠上、權杖上,是權力的象徵;但有些寶石卻引發兩國征戰;有些寶石代表堅貞的愛情;有些寶石則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
寶石相對硬度二氧化矽微塵石英互鎖效應密度折光率晶體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2016.05.01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作者 / 曾世平/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現任國家太...
557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一號(Sputnik I),多年以來,利用衛星科技來實現過去許多辦不到的功能,例如通訊、導航、災防、環保、氣象等等,太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無遠弗屆。
衛星衛星科技太空科技福衛五號衛星遙測技術太空科學
第九行星
2016.05.01
第九行星
作者 /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研究興趣為太陽...
557期
美國NASA的新視野太空船在2015年7月14日飛越冥王星,讓世人大開眼界。第一次見到這千里冰封的遙遠星球,居然存在很年輕的表面結構,在液態氮構成的海洋飄浮著水冰。
太陽系海王星矮行星古柏帶物體第九行星冥王星賽德娜星
中央大學太空所趙吉光-太空酬載實驗室
2016.05.01
中央大學太空所趙吉光-太空酬載實驗室
作者 / 趙吉光
557期
太空酬載實驗室成立於2006年,當時全國各頂尖大學正開始如火如荼地執行教育部推動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即五年五百億)。
太空酬載實驗室太空科學福衛五號電離層探測儀福爾摩沙衛星
中央大學太空所—趙吉光教授專訪
2016.05.01
中央大學太空所—趙吉光教授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編輯。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太空組畢業,覺...
557期
在2015年7月各家媒體爭相報導,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將搭載中央大學自製的「太空魔方」── 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dvanced Ionospheric Probe, AIP)──上太空,其主要任務是監控地球電離層的電漿環境。而此先進電離層探測儀...
中央大學太空所趙吉光教授電磁學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地球電離層電漿福衛一號太空酬載
層層薄霧壟罩的冥王星
2016.04.01
層層薄霧壟罩的冥王星
作者 / 編輯部
556期
新視野號(The New Horizon)在去(2015)年7月飛越冥王星,拍攝出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冥王星影像。
新視野號冥王星薄霧層氮氣
仙女圈在澳洲現蹤
2016.04.01
仙女圈在澳洲現蹤
作者 / 編輯部
556期
在非洲納米比亞的納米布蘭自然保護區(NamibRand Nature Reserve)中,分布著無數的仙女圈(Fairy circle,如圖)。這是 一種圈內寸草不生,圈外卻有茂密植披覆蓋的奇景。
仙女圈土壤降雨量
絕種生物將永遠自地球歷史中抹去
2016.04.01
絕種生物將永遠自地球歷史中抹去
作者 / 編輯部
556期
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大滅絕,其中之一就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導致恐龍的全面滅絕。我們是如何得知這些事件呢?這是因為古生物學家從地底挖掘出千百萬年前形成的化石,由此建立地球的編年史,同時記錄過去曾經出...
大滅絕白堊紀化石
從美濃地震看盲斷層與雙主震
2016.04.01
從美濃地震看盲斷層與雙主震
作者 / 郭陳澔/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應用地...
556期
2016年2月6日所發生的美濃地震,確實衍生出許多我們平常所忽略的問題,在工程、防災與科學等層面上皆有,也需要讓我們在深切地思考後作出相對應的防護措施,以降低日後類似地震所造成的傷害。
美濃地震地震盲斷層反射震波測勘雙主震地震波
「海浪」
2016.04.01
「海浪」
作者 / 錢樺/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
556期
假想我們的地球是太空中無重力狀態下的一顆均質的星球,如果表面被水體完整地覆蓋,形成了海洋,基於重力的因素,靜止狀態下海面應當形成一個漂亮完美、晶瑩剔透的圓球,各處的水位都一樣高。
海表面引力週期波動分散關係張力波毛細波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2016.04.01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作者 / 宋紹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現為中央氣...
556期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
氣象觀測大氣科學熱平衡液柱式溫度計
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
2016.04.01
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
作者 / 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556期
2003年起9月1日,臺灣啟動了飛機觀測颱風的追風計畫,改裝過的ASTRA噴射客機航向杜鵑颱風42000英呎上的高空翱翔,數小時的任務內拋投了14顆投落送觀測,颱風內部資料透過衛星傳送到了氣象局的預報中心,預報員自螢幕上終...
飛機觀測颶風熱帶氣旋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2016.04.01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作者 / 李育棋/中央氣象局第二組組長,負責中央氣象局地面與...
556期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
全球暖化溫度溫度計測溫器
太陽系中的風暴—太空天氣
2016.03.01
太陽系中的風暴—太空天氣
作者 / 呂凌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研究...
555期
太空天氣(Space Weather)這個名詞,早在距今約六十年前,也就是蘇、美首顆人造衛星升空的年代(1957~1958年),就已經被提出來使用過了。可是當時科技不夠發達,因此太空天氣的變化,對一般民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太空天氣游離態氣體磁場太陽核融合反應暗紋日珥日冕物質拋射太陽閃焰日磁暴事件
液態的鹽—常溫離子液體
2016.03.01
液態的鹽—常溫離子液體
作者 / 甘魯生/前中研院化學所研究員,前大同大學講座教授。...
555期
在二月號綠色溶劑專輯中我們對揮發性有機溶劑、超臨界流體及水已有初步的認識,本文旨在談一談離子液體,尤其是常溫下離子液體(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RTIL)做為溶劑的方方面面。在溶劑應用上RTIL是後起之秀...
RTIL離子化合物質無機鹽晶體結構正負離子
銀白世界下的祕密—冰相粒子大不同
2016.03.01
銀白世界下的祕密—冰相粒子大不同
作者 / 蘇世顥/任職於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在半年都是冰天雪...
555期
今年一月份臺灣地區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強大的寒流,導致本來在臺灣十分罕見的銀白世界出現在全臺各地。
水物凍結凝華霰(graupel)雪(snow)雹(hail)
冰山溶解助減緩暖化?
2016.02.01
冰山溶解助減緩暖化?
作者 / 編輯部
554期
巨型冰山崩解一直被視為是氣候變遷的徵兆,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巨型冰山溶解時,會將原本封在冰山中的浮游植物及養分散落到海中,這些浮游生物為了維持生計,會吸收空氣中溫室氣體之一:二氧化碳,預計能儲存數百...
冰山浮游生物葉綠素濃度二氧化碳全球暖化
恆星亮度變化暗示文明存在?衰減的星光
2016.02.01
恆星亮度變化暗示文明存在?衰減的星光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54期
系外行星的發現就像科幻電影裡繽紛的異星世界引人遐思。天文學家嚴謹的面對研究,論文中科學證據與推論分陳;然而擅長捕風捉影的媒體,若再加上不講究精準的語言,真實與幻想的界線往往只剩下版面的差別。
天文外星文明系外行星食雙星行星凌初切終切行星獵人主序星彗髮直徑
在天空中作畫—夜光雲與貝母雲
2016.02.01
在天空中作畫—夜光雲與貝母雲
作者 / 王國英/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碩士,英國劍橋大學...
554期
大氣裡雲的現象主要是出現在對流層範圍(從地面到10~15公里高度),我們所熟悉的夏季積雨雲、冬季層雲、天空晴朗時看到的卷雲等皆出現在對流層裡,或是對流層頂附近的區域。
雲水氣分子大氣短波輻射垂直熱力結構增溫層中氣層平流層對流層
如何讓夏威夷群島轉向?
2016.02.01
如何讓夏威夷群島轉向?
作者 / 林佳人/臺大海洋所地球物理博士,任教於北市金華國中...
554期
夏威夷群島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在地球科學界也是關注的焦點,尤其它與天皇海山群在太平洋海床上形成的大轉彎,成因至今仍是個謎,看科學家如何一步步揭開地球表面板塊及內部地幔息息相關的演化史。
夏威夷群島天皇海山群板塊運動熱點古地磁緯度
地表脈動的聽診器—GPS測量與水準測量
2016.02.01
地表脈動的聽診器—GPS測量與水準測量
作者 / 陳建良。梁勝雄。胡植慶。
554期
臺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聚合帶,地震活動相當頻繁,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7~8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受到板塊擠壓與這股推移力量所致,島上的每塊土地無時無刻都在位移與變形,要瞭解各地的變形狀況,...
地震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影像水準儀水準測量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
地球的水與利用
2016.02.01
地球的水與利用
作者 / 虞國興/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水資...
554期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是生命的泉源,工業的血液,也是農業的命脈。地球的總水量約14億立方公里,其中97.5%為鹹水,分布於大洋、淺海、地下鹹水和鹹水湖,無法供人類直接使用。
水資源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聖嬰現象極端氣候
小型恆星的表面風暴
2016.01.01
小型恆星的表面風暴
作者 / 編輯部
553期
編號「W1906+40」的小型恆星屬於棕矮星中的L型矮星,即它質量較小,在其核心會進行核融合反應,但是規模不如主序恆星一樣完全。
棕矮星恆星核融合反應磁場
銀河中心黑洞磁場解密
2016.01.01
銀河中心黑洞磁場解密
作者 / 編輯部
553期
天文學家在銀河中央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的黑洞視界(event horizon),偵測到預期中的磁場!
人馬座A*黑洞視界黑洞磁場事件視界望遠鏡偏振光電子
18世紀臺灣西南沿海真的發生海嘯嗎?
2016.01.01
18世紀臺灣西南沿海真的發生海嘯嗎?
作者 / 洪奕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多...
553期
臺灣地區素來有許多關於海嘯的文獻紀錄,在歷經2004年南亞海嘯以及2011年日本宮城海嘯後,因死傷慘重震驚全世界,也再度掀起國內外研究海嘯的熱潮。
海嘯柯奈爾多格複合海嘯模式海溝隱沒作用南亞海嘯宮城海嘯海底滑坡
占星術是真是假?
2016.01.01
占星術是真是假?
作者 / 吳昌任/(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林詩怡(...
553期
人生總會有不那麼順遂的時候,明明已經盡力了,事情還是不如所願,唯有當事者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心情才得以釋懷,最常見的就是把這些無法解釋的遭遇歸咎於運勢。
占星術天文曆法天體運行巴比倫星座太陽星座恆星黃道星座行星
  •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