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社會科學
利用AI偵測電競遊戲作弊
2020.12.15
利用AI偵測電競遊戲作弊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隨著網路發展,多人線上(multiplayer online, MMO)遊戲早已成為許多人每日必備的休閒娛樂,然而,有心人士仍可透過設備的漏洞強行開掛,在遊戲裡佔盡優勢,最終剝奪玩家的遊戲體驗。
網路人工智慧線上遊戲數據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2020.12.01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12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是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要使電腦能做出如同人腦般的能力,必須倚賴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而為了處理這種「又多又雜」的資料,大數據(big data)也就應運而生。大數據能將看似一盤散沙的資料,透...
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數據巨量資料網際網路摩爾定律積體電路
DrugCell用人工智慧篩選癌症治療藥物
2020.11.15
DrugCell用人工智慧篩選癌症治療藥物
作者 / 林承勳
467期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與癌症治療中心(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and Moores Cancer Center)教授兼癌細胞圖譜計劃與國家網路生物學資源中心主任伊德克(Trey Ideker),日前與研...
神經網路技術DrugCell人工智慧癌症癌細胞腫瘤藥物神經元細胞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2020.10.01
不只是一項科技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反思
作者 /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實做...
610期
人工智慧在無數科幻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出現過,如《駭客任務》、《復仇者聯盟》等。其基本技術原理以可以推導未來科技發展的路徑。人工智慧發展依賴於龐大的數據。近年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有了不同的升級,可以更高效的使...
科技人工智慧科普電腦
由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是否能在美國被「法院認證」?
2020.07.15
由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是否能在美國被「法院認證」...
作者 / 宋皇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
463期
筆者於《科技報導》462期〈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嗎?〉一文中曾提到,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於2018年收到兩件宣稱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ABUS所獨力完成發明的專利申...
專利人工智慧自然人科技法人格
判讀肺炎徵狀的AI小幫手-MedCheX
2020.07.15
判讀肺炎徵狀的AI小幫手-MedCheX
作者 / 蔣榮先/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資訊長、成功大學資訊...
463期
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散播造成全球性的嚴重疫情,各大醫療院所與科研單位都在共同合作來防堵疫情擴散,在防疫的過程中,篩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胸腔X光(X-ray)亦是一項重要的檢查指標,用來判斷病患是否出現...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人工智慧自發性氣胸AI醫學影像胸部X光影像
手機裡的健康存摺- 健康控管、疾病把關、就診紀錄一手Get!
2020.07.15
手機裡的健康存摺- 健康控管、疾病把關、就診紀錄一...
作者 / 蔣榮先
463期
當人工智慧遇上健康醫療,會碰撞出什麼火花?WHO科技防疫黑客松獲獎團隊領軍科學家,透過9大面向×30個議題,帶領我們認識──結合醫療與科技的臺灣新優勢,創造出的健康幸福生活!
人工智慧醫療健康存摺自我健康管理醫療資訊科技超高齡社會健保署全民健康
不一定存在銀行裡的5G金融服務
2020.06.29
不一定存在銀行裡的5G金融服務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607期
金融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產業之一,所以這裡以對人類影響深遠的金融業所經歷的發展來說明。傳統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運作規則和作業程序可以簡化的卻長期被沿用,收費也偏高,因此讓虎視眈眈、乘虛而入的金融科技業者有...
金融業金融科技破壞式創新5G行動通訊人工智慧保險業物聯網資料傳輸率
改寫醫療未來的5G新世代
2020.06.29
改寫醫療未來的5G新世代
作者 / 曾意儒、廖耕億、陳昱仁
607期
因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資訊系統、大數據與行動裝置加上人工智慧及5G等技術,不只逐漸改變人類的生活,也逐漸改變傳統醫療行為的樣貌。行動與穿戴式裝置的普及,使用醫療app與穿戴式裝置記錄生理數值,甚至是智慧衣、智慧...
醫療人工智慧5G系統資料傳輸率人工智慧演算法IDx-DR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偏鄉醫療醫療流程
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嗎?
2020.06.12
人工智慧所完成的發明能申請專利嗎?
作者 / 宋皇志 ∕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兼...
462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研發始於1950年代,絕非嶄新的概念,但由於電腦運算能力的不足與機器學習數據的欠缺,人工智慧的發展始終乏善可陳。
人工智慧專利專利法歐洲專利公約法人格歐洲專利局
帶著AI應用走入人群的開創者─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
2020.06.12
帶著AI應用走入人群的開創者─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
作者 / 溫怡玲/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特助、《人工智慧在台...
462期
「現在世間苦,我們學術界要更入世一點!」在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洶洶來襲引發全球大恐慌的3月初,陳昇瑋這樣告訴中研院科普平台《研之有物》的編輯團隊;3月底發生意外前,陳昇瑋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同事的...
人工智慧大數據資料科學學術界產業界
臺灣AI技術研發有成 將持續技轉並打造相關產業鏈
2020.06.12
臺灣AI技術研發有成 將持續技轉並打造相關產業鏈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2期
臺灣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上的技術實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以下稱國網中心)、廣達電腦、華碩電腦與台灣大哥大近日於科技部舉辦「AI國家隊三年有成強棒出擊!」
人工智慧產業鏈臺灣AI雲AI核心技術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服務科技產業轉型
當3D視覺感知遇上微機電系統──精細之眼,讓AI看懂世界
2020.05.14
當3D視覺感知遇上微機電系統──精細之眼,讓AI看懂世...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以物理角度來看,一個平面、一張照片即是2D,每個像素點擁有X與Y軸座標;而三維空間的立體點雲(point cloud)多了Z軸深度資訊,機器得以蒐集與建構被測物到空間距離的3D數據,進行分析與定位。
3D視覺感知人工智慧物聯網微機電系統微振鏡動態結構光技術MEMS技術
零接觸能偵測體徵 非接觸式生理照護系統誕生
2020.04.10
零接觸能偵測體徵 非接觸式生理照護系統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昇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發表可24小時遠距偵測呼吸頻率、心跳、體溫與姿勢的雷達系統,打造出市面上唯一非接觸式生理照護系統的產品。
醫療生理照護系統遠端監測自我注入鎖定式雷達生理訊號無線感測雷達感染風險人工智慧
與人工智慧並存的必修課
2020.04.10
與人工智慧並存的必修課
作者 / 范雪萊、馬修.泰勒(系列主編)
460期
現今AI人工智慧可見於幾個有名的應用場域,比方說線上平台推薦系統(如Netflix網飛、Amazon亞馬遜、Facebook臉書)、語音辨識人工智慧助理(如Siri、Alexa、Google助理),而全球更有不少企業正在投資研發自駕車與自駕卡...
人工智慧
比人類更像人類 府中15《AI新紀元》特映會
2020.01.01
比人類更像人類 府中15《AI新紀元》特映會
作者 / 謝育哲/本刊編輯。
457期
1997年,IBM所打造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在與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Garry Kimovich Kasparov)對弈時獲勝,正式宣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某些領域已超越人類。
AI《AI新紀元》人工智慧
以AI轉型企業的幕後推手 史丹佛教授分享人工智慧技術的未來
2019.09.18
以AI轉型企業的幕後推手 史丹佛教授分享人工智慧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453期
科技部日前推動「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更鏈結國際資源、邀請國際重量級專業人士做產學交流,促使臺灣相關研究學者及產業界更加瞭解未來的AI發展應用。
人工智慧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
「研講堂」屏東場蓄勢待發主題更深入在地
2019.08.16
「研講堂」屏東場蓄勢待發主題更深入在地
作者 / 編輯部
452期
中央研究院今(2019)年6月於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科普單元「研講堂」的首場講座,探討語言學習的方法、神經系統的發炎與退化,以及人工智慧與多媒體的議題,活動結束後佳評如潮。
研講堂神經系統人工智慧
不只玩遊戲,也讓生活更便利!綜談擴增實境技術應用
2019.07.21
不只玩遊戲,也讓生活更便利!綜談擴增實境技術應用
作者 / 陸元平/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451期
談到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應用,當屬在全球掀起熱潮、由任天堂公司所發行的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尋寶遊戲。然而,寶可夢的風行造成一般人認為所謂的AR技術,就是指將虛擬的三維物件與真實環境同步...
擴增實境人工智慧
電腦如何擊敗頂尖棋士?淺談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
2019.07.01
電腦如何擊敗頂尖棋士?淺談AlphaGo人工智慧系統
作者 / 顏士淨/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從事人工智慧、...
595期
人工智慧系統是近年來科技領域最火熱的議題之一,而其中最具話題性的,是2016年Google的AlphaGo在圍棋領域擊敗韓國棋王,震撼全世界。而打敗棋王的關鍵,就是透過深度學習、強化式學習及深度強化式學習三大機器學習技術...
AlphaGo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深度卷積式類神經網路圍棋程式趨勢科技深度學習技術
從神經網路走進人類心靈-洪裕宏專訪
2019.01.01
從神經網路走進人類心靈-洪裕宏專訪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編輯。
589期
腦與神經的研究,本質上與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密不可分。人類社會發展裡出現的許多活動,包含商業買賣、決策、思想與自由意志的運用,在社會學、心理學與腦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上雖各有解釋,卻又有著微妙且相近的脈絡。...
腦意識人工智慧神經網路
中研院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 開發合成醣分子軟體
2019.01.01
中研院利用人工智慧與演算法 開發合成醣分子軟體
作者 / 李依庭/科月主編。
445期
醣類(carbohydrate),又稱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3種元素構成,廣泛存在自然界,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不只是作為生物體的營養來源,醣類在生物體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像是儲存養分的肝糖、遺傳物質上的...
人工智慧演算法醣分子
由人工智慧看 臺灣產業大未來
2018.08.01
由人工智慧看 臺灣產業大未來
作者 / 陳子昂/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總監。
584期
2018 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以創新高的參展人數與參展廠商家數,向各界揭開今年度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動向。人工智慧(AI)毫無意外地成為本屆 CES的展示重點,也使智慧化成為本屆CES的重點趨勢。
人工智慧台灣產業
AlphaGO 稱霸後的第三波 人工智慧革命
2018.08.01
AlphaGO 稱霸後的第三波 人工智慧革命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584期
2016年3月,由Google DeepMind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AI)圍棋軟體AlphaGO,以 4:1 的成績擊敗 韓國職業棋士李世乭;隔年,又以更強大的運算能力, 打敗世界排名第一的棋士柯潔。
人工智慧AlphaGO
為了這世界的美好
2018.08.01
為了這世界的美好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84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議題發燒,全世界都在瘋AI,各 領域更是隨處可聽見此字眼。在學術與產業領域中,學者與工程師們無不卯足全力開發出各種不同情境下能使用的演算法、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相關軟體,以因應現今大數據時代的...
人工智慧未來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 數位未來的三重變革
2018.04.01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 數位未來的三重變革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6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全球掀起一陣旋風,就連臺灣也不例外。每年,由張昭鼎基金會與科學月刊社共同主辨的張昭鼎研討會,與會中分享著當年度受注目或各種不同面向的科技技術。而今(2018)年,即將...
人工智慧布林優夫森科技
人工智慧的名稱政治學
2018.04.01
人工智慧的名稱政治學
作者 /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580期
汽車跑得快,不叫「人工馬」;飛機飛得高,不叫「人工鳥」。怎麼計算機本領大了,就要稱作「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名稱政治學
函數、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
2018.04.01
函數、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
作者 / 蔡炎龍/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580期
最近人工智慧非常紅,而深度學習則可謂人工智慧的核心。那到底深度學習是什麼呢?外面有很多把人工智慧或深度學習的概念說得很玄的文章,但在這篇文章中,則希望讓大家瞭解深度學習的核心概念。
人工智慧函數神經網路
機器是如何學習與進步? 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與未來
2018.04.01
機器是如何學習與進步? 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與未來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58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一個吸引人們卻又教大家害怕的名詞,吸引我們的是一個會思考、可以協助人們處理工作,可以替我們帶小孩洗衣做飯的智慧型機器人;讓我們害怕的是這個機器人自己會思考,哪天他...
人工智慧未來歷史
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數學教育
2018.04.01
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數學教育
作者 / 魏澤人/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創立花蓮—py社群及實做...
580期
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風潮下,數學科普、教育或者甚至數學本身,微妙地陷入一個尷尬的處 境;或者應該說,陷入兩個尷尬處境。
人工智慧數學教育
  • «
  • 1
  • 2
  • 3
  • 4
  • 5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